首页 > 学术论文

南海冷泉区甲烷渗漏过程的原位观测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41:03
热度:

南海冷泉区甲烷渗漏过程的原位观测研究【摘要】:天然气水合物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反馈作用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最为紧迫的课题之一。作为海底水合物的储存标志及其分解释放甲烷的重要途径,海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反馈作用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最为紧迫的课题之一。作为海底水合物的储存标志及其分解释放甲烷的重要途径,海底冷泉活动及其伴随的甲烷渗漏,不仅引发了复杂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过程,而且在全球碳循环和气候效应研究中占重要地位。我国南海是重要的水合物资源远景区,但是,因长期受深海探测技术条件的限制,对与冷泉活动有关的甲烷渗漏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而基于海底长期原位观测技术的冷泉活动及甲烷渗漏时序变化规律的深入研究也未全面开展。 本文基于深海海底边界层原位监测系统(Benvir),对南海海底冷泉活动区近海底边界层进行了多参数原位观测,获取了CH_4、CO_2、海流、温度、盐度、压力、浊度等参数的长时间序列变化数据,并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表明: (1)南海神狐海域海底存在高浓度的渗漏甲烷,甲烷浓度范围为3.8μmol/L~4.2μmol/L,是海水背景值和上覆水柱甲烷浓度的300~1000倍,这可能是我国南海海底冷泉活动的直接证据。 (2)在日潮周期内,海底压力变化可能直接导致海底甲烷渗漏强度变化,也可能通过控制海流运动,进而影响底层水甲烷输运来控制底层水甲烷浓度变化。而温度变化对海底下甲烷渗漏强度的影响不大。 (3)研究区渗漏甲烷的物理运移方式以水平方向海流的平移运输作用为主,垂直方向的平移输送只占12%左右。 (4)海底渗漏甲烷在平流输运中同时受到湍流扩散和化学转移的影响,最终在湍流扩散或生物化学作用下,甲烷浓度特征变得模糊。 【关键词】:冷泉 甲烷渗漏 原位观测 海底边界层 南海北部陆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744.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22
  • 1.1 研究意义10
  • 1.2 国内外海底冷泉研究进展10-20
  • 1.2.1 海底冷泉的来源与分布10-11
  • 1.2.2 海底冷泉研究方法11-16
  • 1.2.3 海底冷泉活动研究进展16-20
  • 1.3 本研究概况20-22
  • 2 研究区概况22-26
  • 2.1 区域地质背景22-24
  • 2.2 海洋水文条件24-26
  • 3 研究方法26-37
  • 3.1 研究材料26-31
  • 3.1.1 系统框架26-28
  • 3.1.2 传感器组合28
  • 3.1.3 通讯及控制系统28-30
  • 3.1.4 投放与回收30
  • 3.1.5 海上试验30-31
  • 3.2 技术路线31-37
  • 3.2.1 施工前的准备31-33
  • 3.2.2 近海底定点观测与数据采集情况33-37
  • 4 数据处理方法及质量评估37-44
  • 4.1 数据处理方法37-40
  • 4.1.1 物理参数37-39
  • 4.1.2 化学参数39-40
  • 4.2 观测数据质量评估40-44
  • 4.2.1 物理参数41-42
  • 4.2.2 化学参数42-44
  • 5 观测结果及分析44-50
  • 5.1 近海底海水的物理参数与时序变化特征44-48
  • 5.1.1 温度、盐度、压力(深度)44-45
  • 5.1.2 海流45-48
  • 5.1.3 浊度48
  • 5.2 近海底海水的地球化学参数及时序变化特征48-50
  • 5.2.1 甲烷浓度48-49
  • 5.2.2 二氧化碳浓度49-50
  • 6 问题讨论50-60
  • 6.1 南海冷泉活动与甲烷渗漏特征50-52
  • 6.2 海底甲烷渗漏的影响制约因素52-57
  • 6.2.1 渗漏甲烷在近海底边界层中的运移与扩散53-54
  • 6.2.2 海底甲烷渗漏的物理制约54-57
  • 6.3 甲烷浓度变化对近海底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指示意义57-60
  • 6.3.1 CH_4与CO_2浓度的协变关系58
  • 6.3.2 CH_4、CO_2与温度压力的协变关系58-60
  • 7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8
  • 致谢68-69
  • 个人简历69
  • 发表的学术论文69-7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冷泉溪和泉溪生物的拯救与保护    刘德增,李光鹏

冷泉渗漏区海底微生物作用及生物标志化合物    管红香;陈多福;宋之光;

冷泉区底栖有孔虫研究进展    向荣;刘芳;陈忠;颜文;陈木宏;

生物标志物及其碳同位素在冷泉区生物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丁玲;赵美训;

真核基因转录机制研究的进展──1993年美国冷泉港会议简介    沈  

海底冷泉流体渗漏的原位观测技术及冷泉活动特征    邸鹏飞;冯东;高立宝;陈多福;

南海北部陆坡九龙甲烷礁冷泉碳酸盐岩沉积岩石学特征    邬黛黛;吴能友;叶瑛;韩喜球;黄永样;SUESS E;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潜在海域自然铝的发现及其特征与形成机理    陈忠;黄奇瑜;吴必豪;赵美训;颜文;

三改成佳联    

简讯    

冷泉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及整治措施    仇祥凯;

东海与鄂霍次克海的海底冷泉    栾锡武;

海底冷泉与水合物的发育对温度场的影响    岳保静;栾锡武;

海底冷泉的成因机制    栾锡武;

海底冷泉观测潜标材料受力计算和分析    王静;栾锡武;

蒙自县冷泉基地“优质茧工程”建设探讨    车敏;何勋贵;罗正宏;

海底冷泉甲烷气泡形成与演化    王静;栾锡武;

日喀则弧前盆地冷泉碳酸盐岩的沉积组构及碳同位素特征——我国古代甲烷冷泉的发现    佟宏鹏;陈多福;

蒙自县冷泉镇山区蚕桑产业开发经验    黄振涛;罗智明;丁志伟;

我国东海陆坡海底冷泉的发现    栾锡武;秦蕴珊;

苏澳冷泉    本报记者 连锦添 袁建达

沸腾的冷泉    本报记者 李丙驹

蒙自冷泉节水自救誓与干旱抗争    记者 李聪华

沸腾的冷泉    本报记者 李丙驹

冷泉镇四举措抗旱    通讯员 张颖

冷泉石上潺潺    裴毅然(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

我国成功研制深海热液冷泉观测仪器    张旭东 徐冰

龙门典型农村的非典型路径    谌墨

海南:“生态冷泉”旅游即将启动    记者 江明

接手冷泉村地块 保利深度整合海开?    林明

海底天然气渗漏系统水合物形成分解动力学及微生物作用    陈多福

古代西湖山水图研究    王双阳

电疲劳过程中PLZT铁电陶瓷畴变的原位观测及电疲劳机理研究    陈志武

PLZT铁电陶瓷畴变的原位Raman光谱观测    张飒

西藏特提斯白垩纪中期页岩—微生物岩组合    贾建忠

强噪声环境下7N01铝合金损伤声发射监测研究    朱荣华

农艺措施和环境条件对土壤磷素转化和淋失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薛巧云

南海冷泉区甲烷渗漏过程的原位观测研究    徐翠玲

深海含碳流体原位探测装置原理模型的研究    蒋淑华

西藏日喀则弧前盆地晚白垩世冷泉碳酸盐岩的古海洋意义    梁慧敏

西南印度洋脊热液区和Santa Monica海盆冷泉区生物壳体C、O同位素研究    周杰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    羊吉加

南海北部两根沉积物柱古菌多样性比较研究    王明清

源氏与薰君形象之比较    刘蔚三

藏族传统尚武文化对《格萨尔》的影响    才让三智

南海北部陆坡冷泉和非冷泉沉积物古菌多样性研究    刘浩东

湖北宜昌九龙湾剖面震旦系陡山沱组盖帽碳酸盐岩微相研究    贾志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