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粉碎与化肥混施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7:42
热度:

秸秆粉碎与化肥混施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摘要】:通过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来改良土壤结构,这是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保蓄能力和有效性,减少土壤水分无效消耗,节省化肥用量,实现节水节肥及作

【摘要】: 通过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来改良土壤结构,这是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保蓄能力和有效性,减少土壤水分无效消耗,节省化肥用量,实现节水节肥及作物高效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选用西农9871、荔高6号、闫麦9710、陕139、衡观35、中原98-68、小偃22等7个冬小麦品种,通过邻比试验,研究了秸秆粉碎与化肥混施(S)和常规施肥(R)对不同品种冬小麦耗水、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秸秆粉碎与化肥混施与常规施肥条件下不同品种冬小麦总耗水量相近。同一肥料措施下不同冬小麦品种间棵间蒸发量差异不显著。秸秆粉碎与化肥混施对棵间蒸发的抑制效果明显,抑制蒸发率在8.02%~11.60%之间,即可能使12mm左右的棵间土壤蒸发由无效耗水转化为作物蒸腾水。冬小麦冬春干旱期间秸秆粉碎与化肥混施措施可以影响到0~60cm范围内的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水分蒸散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秸秆粉碎与化肥混施促进了冬小麦的出苗和分蘖,有效增加冬小麦的地上 部生物量,提高了冬小麦的成穗比例,但穗重有所降低。秸秆粉碎与化肥混施主要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穗数与千粒重来影响冬小麦产量,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常规施肥,增幅分别在5.44%~13.14%和4.91%~10.72%之间。 3、在秸秆粉碎与化肥混施条件下,发现小偃22在冬春干旱期间抗旱效果较好,另外6个品种次之。西农9871、荔高六号、陕139和中原98-68的分蘖能力强于小偃22;西农9871、中原98-68和小偃22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它品种。 【关键词】:秸秆粉碎 蒸散 耗水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冬小麦品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S512.11
【目录】:
  • 致谢5-7
  • 摘要7-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绪论12-21
  • 1.1 研究背景12
  • 1.1.1 研究背景12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
  • 1.2 研究现状12-21
  • 1.2.1 秸秆还田效应12-15
  • 1.2.2 秸秆还田与化肥配施的效应15-16
  • 1.2.3 不同施肥水平对作物的影响16-18
  • 1.2.4 水肥协调对作物的影响18-20
  • 1.2.5 存在问题20-21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试验区概况21-27
  • 2.1 研究内容与方法21-23
  • 2.1.1 研究内容21
  • 2.1.2 研究方法21-23
  • 2.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设计23
  • 2.2.1 试验区概况23
  • 2.2.2 试验处理与设计23
  • 2.3 技术路线23-24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24-27
  • 第三章 秸秆粉碎与化肥混施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的影响27-42
  • 3.1 耗水情况及组成分析27-33
  • 3.1.1 不同处理的麦田耗水量及特征27-29
  • 3.1.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逐日及累积蒸发量的影响29-31
  • 3.1.3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各生育期累积蒸发量的影响31-32
  • 3.1.4 冬小麦棵间蒸发抑制效果分析32-33
  • 3.2 不同处理土壤剖面含水量变化分析33-40
  • 3.2.1 冬小麦农田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变化33-38
  • 3.2.2 冬旱条件下的农田剖面含水量分析38-39
  • 3.2.3 冬小麦生育高峰期的农田剖面含水量分析39-40
  • 3.3 小结40-42
  • 第四章 秸秆粉碎与化肥混施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42-52
  • 4.1 对冬小麦生物特征参数的影响42-47
  • 4.1.1 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42-43
  • 4.1.2 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43-44
  • 4.1.3 小麦干重情况分析44-45
  • 4.1.4 对地上部生物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45-47
  • 4.2 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47-51
  • 4.2.1 对冬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47-49
  • 4.2.2 对不同品种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49-50
  • 4.2.3 冬小麦品种筛选50-51
  • 4.3 小结51-52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2-54
  • 5.1 主要结论52-53
  • 5.2 主要创新点53
  •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53-54
  • 参考文献54-61
  • 作者简介6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氮磷钾用量及配比对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周忠新;于振文;许卫霞;魏守江;

施肥对不同品种小麦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张衍华;毕建杰;王琦;何利宁;郝兰春;崔海花;任卫国;

不同小麦品种在不同肥力水平下生产潜力研究    张慧成;武世信;袁虎林;王涛;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氮磷钾化肥配施不同有机肥料对冬小麦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桂荣;

氮肥对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动态的影响    李春喜,张根发,石惠恩,石有民

肥料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海;黄建国;袁玲;周鑫斌;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耗水特征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许翠平,刘洪禄,车建明,赵立新

冬小麦调亏灌溉节水高效技术指标试验初报    王家仁,郭风洪,孙茂真,崔若亮,郭春荣,边萍,付光永

固定道耕作条件下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变化和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邓忠;黄高宝;仵峰;

玉米自交系耐旱性的模糊隶属函数法分析    魏秀俭

井灌区冬小麦节水高产指标化栽培实践与技术探讨    刘延涛;于利华;王家仁;

限量灌水对水浇地冬小麦耗水及产量的影响    刘延涛;于利华;王家仁;

施氮量对不同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洪梅;孟淑华;白洪立;王西芝;王立功;张娟;

供氮水平对草莓氮素同化的影响    张青;

氮钙互作对日光温室中黄瓜硝酸盐代谢的影响    赵朋;李絮花;王克安;杨宁;王薇;

羟丙基壳聚糖对小麦幼苗生理功能的影响    安呈峰;郝巧梅;毕建杰;叶宝兴;

氮磷钾、小麦秸秆还田及播种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宋朝玉;张继余;王振华;李祥云;刘洪明;王圣健;高峻岭;

补充灌溉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闫学梅;于振文;

农田氮肥的动态变化及施氮对小麦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苏诗杰;付清勇;朱思海;赵媛媛;

渗透胁迫对黄瓜幼苗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陈淑芳;周舟;

肥料与石膏配施对滨海盐土玉米生理活性的影响    李孝良;李健姣;吕宝磊;陈效民;王晓洋;詹国飞;

覆盖免耕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及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郑曙峰;王维;徐道青;屈磊;

保护性耕作及控释肥对水稻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允青;郭熙盛;王静;许征宇;胡鹏;荚恒斌;

外源水杨酸对鸭梨呼吸链的影响    孙文泰;张江红;赵明新;张玉星;

光照强度对鸭梨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李晓光;张建光;高颖;王金鑫;程子义;

植物体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不同检测方法比较的研究    汪承润;何梅;李月云;姜传军;田刘敏;王勤英;

河北平原冬小麦水分生产率分析    陈健;刘云慧;宇振荣;

黄淮麦区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于振文;田奇卓;潘庆民;岳寿松;姜东;王东;

施氮时期对地膜春小麦叶片衰老指标的影响    牛俊义;高玉红;盖玥;王鹤龄;李兴涛;

施氮和花后灌溉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姚凤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荒漠植物红砂、白刺和沙拐枣抗旱指标及抗旱性综合评价研究    种培芳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几种海洋特征寡糖—胶原蛋白复配物对紫外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任舒文

干旱胁迫下白皮松苗木电阻抗及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王爱芳

小麦/玉米不同复合群体对光合器官生态生理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党红凯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枳精氨酸脱羧酶基因(PtADC)转化烟草提高抗脱水研究    张庆福

水稻—油菜轮作中钾肥效应及作物—土壤体系钾素动态变化研究    王亚艺

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    苏伟

黄连栽培模式对土壤因子的影响及黄连品系间主要生理指标研究    李鑫鑫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丹江口库区作物轮作系统生产力和养分流失特征及麦套稻施肥研究    李承力

缓控释肥养分释放率快速测定及在田间土壤中释放率的相关性研究    颜晓

临沂烟区绿肥还田配套技术的研究    庞敏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氮肥对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Ⅰ.氮肥对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徐恒永,赵振东,张存良,刘爱锋,刘建军,毕德锋,杭新杰,晁岳华,张怀友,耿金茹

氮肥对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Ⅱ氮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徐恒永,赵振东,刘爱峰,刘建军,张存良,毕德锋,杭新杰,张怀友

当前山东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技术对策    王法宏,李汉元,王旭清,王晓理

淮北市小麦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模式    张琨

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研究    钱兆国,吴科,丛新军,沙英,孙宪印

淮北地区小麦秸秆还田的探讨    郭永英,吴媛媛,李轶群,陈若礼

氮素供应对面包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董召荣,姚大年,马传喜,徐风

氮素供应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黄正来,姚大年,马传喜,吴晓华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地土壤分形特征对水分入渗影响    王玉杰;王云琦;齐实;朱金兆;

不同肥料运筹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广才

固定道耕作结合垄作沟灌对河西走廊春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邓忠

磷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    邵玉翠;孟兆芳;徐千钧;卢钢;蒋成玉;

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一

核麦间作冬小麦产量比较分析初探    张贵;毛堰明;牛艳杰;乔旭;雷钧杰;石书兵;

冬小麦磷素营养规律的研究    郭绍祖;崔芳琹;

如何种好旱地冬小麦    余守愚;

丹寨县冬小麦适宜播期的农业气候分析    杨久劲;

应用农业生态系统观点指导进行冬小麦产量予报    王伟民;董廷猷;

计划冬小麦产量的农业技术原理    В.К.Тевзадзе;张荫成;

陇东旱塬冬小麦丰产栽培技术    张兴高;

陇东塬区气象要素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影响    张谋草,赵满来,李锦萍,李甲平

气候变暖背景下安徽省冬小麦产量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    唐为安;唐为安;田红;陈晓艺;温华洋;丁霞;徐光清;

基于冬小麦信息融合的非线性产量建模分析    张俊宁;李民赞;张小超;

江苏省冬小麦春季阴湿害的风险评估及区划    吴洪颜;高苹;徐为根;

实割实测数据支持下的县级尺度冬小麦产量遥感估测    陈联裙;张群;张锦水;潘耀忠;

影响介休市冬小麦产量的原因分析    陆春花;梁运香;刘孝清;刘志宏;孙建文;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适播期影响及对策    李东;王雪梅;曹苏娅;

川中丘陵区节水栽培技术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    赵小蓉;赵燮京;王昌桃;

2009-2010年度石家庄异常低温对冬小麦影响    车少静;高祺;刘利军;

水肥耦合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松敏;王仰仁;周青云;孙书洪;

水分胁迫后复水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岳文俊;张富仓;

我国冬小麦产量与质量有望同步提高    乔林生

冬小麦高产基肥和种肥都要施    曹一平

麦价局部回调 市场弱势盘整    沧州市粮食局 张荣胜

今夏小麦市场难起波澜    沈龙

外盘走势短期平稳 国内小麦期市转弱    李警卫

冬小麦产量预期减幅较大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两茬田里话增收    本报记者 运主伦 特约记者 曹文龙

麦价走高成主流认识    罗强

冬小麦受旱面积开始减少    本报记者 王锦

欧美很干旱 小麦很“受伤”    胡若愚

太阳辐射减弱对冬小麦生理生化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麦博儒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水肥调控措施对冬小麦光合产物分配的模拟研究    李炎

基于高光谱遥感的区域冬小麦生物量模拟及粮食安全评价    夏天

CO_2浓度升高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生理基础    韩雪

微咸水畦灌对土壤水盐分布特征和冬小麦产量影响研究    吴忠东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水氮优化利用研究    代快

水磷耦合对冬小麦水、磷利用与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王瑜

密度和根修剪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方燕

冬小麦降雨利用过程及其模拟    刘战东

秸秆粉碎与化肥混施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董勤各

冬小麦夏大豆种植方式与水分利用关系研究    齐林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水氮高效利用栽培技术研究    宁东峰

冬小麦—夏大豆种植方式与全年水分利用关系的研究    刘岩

冬小麦水氮高效利用基因型差异的生理机制研究    张洋

硫氮配施对冬小麦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调控效应研究    伍利

调亏灌溉和氮营养对冬小麦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雷艳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CO_2浓度倍增与介质施氮对冬小麦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王佩玲

渭北旱塬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土壤环境和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白丽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