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关于秸秆还田碳汇补偿机制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7:35
热度:

关于秸秆还田碳汇补偿机制的研究【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对气候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行业都在倡导减排固碳。通过改变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如秸秆还田,来增加农田土壤的碳汇,既有利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对气候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行业都在倡导减排固碳。通过改变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如秸秆还田,来增加农田土壤的碳汇,既有利于减少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农户生活水平,发展集约化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领域减排固碳的新尝试。 本文以碳汇补偿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外部性、公共产品、生态资本价值等理论,分析了要激励农户参与秸秆还田项目必须要建立碳汇补偿体系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结合碳汇补偿的原则,对基于该项目的生态补偿机制做了全面的分析:补偿的主客体、补偿标准的确定方式、资金来源、补偿形式及途径和监督机制。然后结合对济宁市任城区农户的调研情况,分析农户基本特征对参与秸秆还田项目意愿的影响,并用意愿接受调查法得出该地农户愿意接受的补偿金额。最后结合当地的特征构建适合当地的碳汇补偿机制。本文分为6章,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该部分重点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背景、方法和思路、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则以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为主体,重点说明补偿的原则。 第二部分(第三、四章)。该部分试图构建从一般到特殊的碳汇补偿机制。第三章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现状以及任城区该项工作的现状及问题。第四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农户的生态环境意识,运用logistic分析农户特征与还田意愿之间的关系,得出影响因素按显著程度排序分别为年收入水平、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 第三部分(第五、六章)。尝试采用意愿调查法和机会成本法分别获得补偿标准,最后确定以意愿调查法获得标准为较合理的标准,该地区补偿标准为287.48元/亩。并分析机制的主要因素,构建适合当地的补偿机制。最后针对任城区秸秆还田实际情况和当地的经济、社会情况,提出对开展碳汇补偿有效的政策和建议。 该论文研究获得适用于济宁市任城区的补偿标准,并分析了碳汇补偿体系中主要的因素,构建了当地的碳汇补偿机制。虽然短期内还难以推行该机制,但该研究为未来碳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是一项大胆的尝试。 【关键词】:秸秆还田 碳汇补偿 logistic 意愿调查法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S141.4;F323.2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言10-18
  • 1.1 研究背景10-11
  • 1.1.1 现实背景10-11
  • 1.1.2 学术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
  • 1.2.1 研究目的11
  • 1.2.2 研究意义11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11-16
  • 1.3.1 国外研究碳汇进展11-13
  • 1.3.2 国内研究进展13-15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15-16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16-17
  • 1.4.1 研究方法16
  • 1.4.2 研究思路16-17
  • 1.5 可能创新之处17-18
  • 第二章 碳汇补偿的理论和原则18-23
  • 2.1 碳汇补偿的概念18
  • 2.2 理论基础18-21
  • 2.2.1 外部性理论18-19
  • 2.2.2 公共产品理论19
  • 2.2.3 生态资本价值理论19-20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20
  • 2.2.5 机会成本理论20-21
  • 2.3 补偿原则21-23
  • 2.3.1 受益者补偿,破坏者修复,保护者收益原则21-22
  • 2.3.2 公平性原则22
  • 2.3.3 有效性原则22-23
  • 第三章 秸秆还田的现状和问题23-27
  • 3.1 秸秆还田的定义23
  • 3.2 秸秆还田的方式及分类23-24
  • 3.3 秸秆还田的现状及问题24-25
  • 3.4 任城区秸秆还田的现状及问题25-27
  • 3.4.1 任城区概况25
  • 3.4.2 任城区秸秆还田的现状25
  • 3.4.3 任城区秸秆还田的问题25-27
  • 第四章 基于秸秆还田碳汇功能受偿意愿的调查及分析27-35
  • 4.1 问卷设计27
  • 4.2 数据来源和调查样本情况27-28
  • 4.3 受偿意愿分析28-35
  • 4.3.1 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28-29
  • 4.3.2 秸秆还田碳汇补偿接受意愿情况29-30
  • 4.3.3 个人特征因素对补偿接受意愿的影响30-32
  • 4.3.4 秸秆还田碳汇补偿接受意愿回归分析32-35
  • 第五章 任城区秸秆还田碳汇补偿机制的建立35-42
  • 5.1 任城区碳汇补偿的主体和客体35
  • 5.2 任城区碳汇补偿的标准35-38
  • 5.2.1 基于意愿调查法估算补偿标准35-37
  • 5.2.2 基于机会成本法估算补偿标准37-38
  • 5.3 任城区补偿资金来源38-39
  • 5.4 任城区碳汇补偿的形式及途径39-40
  • 5.5 碳汇补偿的监督措施40-42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42-44
  • 6.1 结论42
  • 6.2 政策建议42-43
  • 6.3 不足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作者简介48-49
  • 附件49-5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发展以秸秆还田为对象的农业碳汇项目的SWOT分析——以宝鸡市为例    程红;高建中;

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碳税减排政策设计    李齐云;商凯;

区域尺度土壤固碳量估算方法评述    常瑞英;刘国华;傅伯杰;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影响的综合评价    吴建国,张小全,徐德应

国际碳市场现状与趋势    章升东,宋维明,李怒云

机会成本法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中的应用——以海南中部山区为例    李晓光;苗鸿;郑华;欧阳志云;肖燚;

低碳经济理论方法与政策模型研究的综述    雷仲敏;曾燕红;

基于利益相关方意愿调查的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彭晓春;刘强;周丽旋;郑淑颖;郭梅;张杏杏;

浅议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策略    张志英;

关于发展中国碳汇经济的几个问题    李友华;

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    吉宗玉

我国生态补偿财政政策研究    刘强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屈婧瑶

我国碳市场构建的设想    江淑敏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的政府对策研究    周彪

环境公正与补偿机制研究    苏丰涛

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耿源

中美在城市水源地供水过程中生态补偿的差异性(英文)    YEH Yu-min;智颖飙;路战远;郭喜;王再岚;Emmy Komada;

淠史杭灌区上下游生态环境质量及社会经济评价研究    邹婷;孙世群;王书航;张乐;程静;

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的有效途径探析    黄山美;

碳税和碳交易研究动态    耿泽洲;杨大鹏;

张家口地区生态建设补偿机制探讨——以水资源保护补偿为例    苏瑞红;张军海;

农田碳汇管理策略及其效果评价    邓祥征;韩建智;战金艳;赵永宏;

不同施肥方式对农田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吕国红;焦晓光;王笑影;谢艳兵;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潜力分析——以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为例    陈伟杰;任晓冬;熊康宁;

基于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广东省各市生态补偿的量化研究    刘强;彭晓春;周丽旋;张杏杏;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碳源的影响研究——以河北武安市为例    江勇;付梅臣;王增;张中亚;宋宝华;温洪艳;

土壤碳汇能力衰退的生物炭修复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

关于陕南水源区生态补偿的外部效应及补偿机制研究    张玉卓;杨冬民;

试论应对气候壁垒的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    张泓波;李家启;谢宏佐;

略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朱桂香;

农户生态项目建设的补偿问题——以沼气设施成本效益分析为案例    朱立志;

论我国饮用水安全的制度保障及其立法完善    张新涛;刘芳;

国外主要国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其借鉴    焦艳;王世进;

低碳经济与森林法律制度的协调    戚道孟;路轶;

浅议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及对策    贾春雨;

农业立体污染防治补偿机制研究    朱立志;章力建;

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可行性研究及框架设计    刘娜

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姜宏瑶

中国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赖力

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韩春丽

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    王燕

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徐小明

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研究    王昌海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    薛睿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南部土地景观动态及优化    郭斌

不同经营措施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特性及固碳潜力研究    王义祥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乐丽鑫

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研究    李晓芬

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及其创新研究    王蓓蓓

流域内产业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吴菲菲

基于社区的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研究    王静

我国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动力研究和制度建构    张春红

安徽省“自然—经济”复合系统碳收支估算及其特征研究    孙秀丽

流域生态补偿的准市场机制研究    韩凌芬

福建省森林碳储量的区域分异研究    李秀花

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分析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龚睿

农村公共产品生产与农民负担问题    吴业苗;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分析与体制创新    吴青梅;

海南省典型生态文明村居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    王许;俞花美;段捷频;葛成军;

清洁发展机制与太阳能技术    宋彦勤;

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王中英;王礼茂;

《京都议定书》生效给林区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碳汇的利用途径与前景    吴冰;章飙;冯玲;

秸杆焚烧污染问题的成本-效益分析——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    梅付春;

建设全国性碳排放交易中心发展CDM项目    郑相宇;卢开聪;陈群;

制度之外——试论责任政府的社会基础    彭磊;

森林碳汇服务市场交易成本问题研究    林德荣;

    沈满洪 杨天

    王子忠

    王颖

    记者 陈晓晨 李东超 宋冰

    方齐云 夏瑞林

    刘建平

    姜华

    课题组成员 苏明 傅志华 许文 王志刚 李欣 梁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庄贵阳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林伯强

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    刘兰翠

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研究    于天飞

国际气候合作与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    林云华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研究    迟远英

清洁发展机制下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艾轶伦

中国能源环境政策的一般均衡分析    李丕东

中国能源密集型产品贸易的环境扭曲效应及矫正机理研究    罗堃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肖红蓉

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研究    王毅刚

国际碳排放交易对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影响    张芳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建设研究    朱长新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困境与重构    王小宁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周庆元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完善    倪慧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    付玉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马秀丽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彭秋玲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梁君

生物碳汇类型的特性研究    于洪贤;李友华;

浅述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山西专项碳汇造林主要技术措施    种伟;邓金龙;陈叙图;

长江上游竹林碳汇发展潜力分析    蒋俊明;侯广维;费世民;骆宗诗;陈俊华;

澳大利亚发展碳汇农业对中国的启示    贾敬敦;魏珣;金书秦;

广东省林业碳汇发展的思考    曾远城;

浙江省嘉兴市高速公路造林碳汇计量    李梦;施拥军;周国模;周大勇;张娇;张英海;

林业碳汇基础理论    姜海侠;

海南碳汇研究初探    闫学金;傅国华;

浅谈林业碳汇与全球气候变化之关联    张亚莉;

IPCC驱动下的林地碳汇估算方法进展    杨茜;孙耀;

浅谈基于碳汇理论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张宝鑫;

我国发展碳汇农业的若干对策研究    谢淑娟;匡耀求;黄宁生;

浅谈设立宁夏六盘山地区碳汇功能区的重要性    董克库;米晓琴;李英;李忠有;

碳汇林的计量与监测研究    张家来;袁传武;孙亮;郑兰英;林冬荣;张华;涂文海;

碳汇林、植被承载力与森林可持续经营    郭忠升;

国内外碳汇交易机制对我国省域林业碳汇补偿机制构建的启示    李丽娇;

重视河北草原碳汇价值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于海良;杨莉;赵金华;宁叶茂;

时代需要创立西藏区域碳汇功能区    王天津;

土壤碳汇能力衰退的生物炭修复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

加快发展北京市林业碳汇促进城乡一体化    王天津;

广州将建国内首个林业碳汇交易平台    记者 路平

林业血防工程碳汇功能明显    记者 刘娜微

我国加强发挥草原碳汇功能    李云平

致公党中央培育草原碳汇功能应对气候变化    记者 高琳

开发草原碳汇功能 转变牧区发展方式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厅长 郭健

将森林生态服务转化为碳汇收益    记者 陈晓晨

碳汇造林技术规定与检查验收办法实施    通讯员 蒋三乃 陈叙图

我省碳汇林面积已近4万亩    赵雁屏

我区开启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碳汇功能研究    记者 张瑛

西藏可试点碳汇功能区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王天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