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0:27:23
热度: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摘要】:本试验以棉花长期连作定位试验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取样,测定干筛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酸水解有机碳组分

【摘要】:本试验以棉花长期连作定位试验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取样,测定干筛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酸水解有机碳组分和可矿化碳含量来反映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点,分析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组分之间的关系,探讨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稳定性的影响。为绿洲棉田合理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提高棉田土壤肥力、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指导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秸秆还田及长期连作棉田0-60cm土层的2 mm粒级干筛团聚体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各连作年限间无明显差异;无秸秆还田处理下2 mm粒级团聚体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明显减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秸秆还田处理整体上提高了长期连作棉田三个土层的机械稳定性;无秸秆还田处理下,各土层平均重量直径值(MWD)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降低趋势,无论是秸秆还田还是无秸秆还田处理,各连作年限MWD值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处理能够提高长期连作棉田0-60cm土层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小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增幅较大,较小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高于较大粒级,土壤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有一定的增加;无秸秆还田处理与之表现出与之相反的趋势。秸秆还田处理下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无论是秸秆还田还是无秸秆还田,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来自2 mm粒级的团聚体啊约占50%-70%,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2 mm粒级的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则表现出与之相反的变化趋势。2.秸秆还田能促进连作棉田0-60cm土层总有机碳(TOC)的积累,且随着连作年限增加TOC含量逐渐升高;秸秆还田处理下各连作年限0-60cm土层有机碳活性组分(I和II)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难降解组分含量与活性组分含量呈相反的趋势。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地增加长期连作棉田0-60cm土层有机碳活性组分和难降解组分的含量,与TOC变化趋势一致,且各组分含量均为0-20cm20-40cm40-60cm土层。秸秆还田处理下0-60cm土层有机碳活性指数(LIc)均小于无秸秆还田处理,且除连作15a外,随连作年限增加LIc呈下降趋势,30a时达到最低;而秸秆还田条件下0-60cm土层土壤有机碳难降解指数(RIc)均大于无秸秆还田处理,且表现出与活性指数(LIc)相反的趋势,0-20cm土层RIc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0-40cm和40-60cm土层除连作15a,随连作年限增加RIc呈下降趋势,30a时达到最大。3.秸秆还田处理明显的增加了0-60cm土层的可矿化碳(MC)的含量和可矿化速率(MR),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与TOC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且秸秆还田处理下MC和MR均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矿化率(MC/TOC)整体上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降低趋势;无秸秆还田处理下有机碳矿化率整体上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稳定趋势。秸秆还田均提高了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排放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秸秆还田处理下三个土层的土壤呼吸熵(q CO2)较无秸秆还田处理要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各土层的土壤呼吸熵表现为40-60cm20-40cm0-20cm;无秸秆还田处理下土壤呼吸熵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与秸秆还田处理变化趋势相反。 【关键词】:秸秆还田 连作棉田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稳定性 有机碳组分 可矿化碳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14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英文缩写8-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5
  • 1.2.1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研究进展12-13
  • 1.2.2 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研究13
  • 1.2.3 有机碳自身难降解性的研究13-14
  • 1.2.4 土壤可矿化碳的研究14-15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5-17
  • 1.3.1 研究目标15
  • 1.3.2 研究内容15
  • 1.3.3 技术路线15-17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17-20
  • 2.1 试验材料17
  • 2.1.1 试验地概况17
  • 2.1.2 试验设计17
  • 2.2 试验方法17-20
  • 2.2.1 样品采集17-18
  • 2.2.2 有机碳的测定18
  • 2.2.3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测定18
  • 2.2.4 有机碳组分的提取和测定18-19
  • 2.2.5 有机碳活性、难降解指数的计算19
  • 2.2.6 土壤潜在可矿化碳库特征的测定19
  •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19-20
  • 第3章 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变化特征20-26
  • 3.1 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及机械稳定性变化特征20-21
  • 3.1.1 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特征20-21
  • 3.1.2 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分布特征21
  • 3.2 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21-24
  • 3.3 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的变化特征24
  • 3.4 本章小结24-26
  • 第4章 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活性和难降解性组分的变化特征26-34
  • 4.1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26-29
  • 4.1.1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 0-20cm土层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26-27
  • 4.1.2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 20-40cm土层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27-28
  • 4.1.3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 40-60cm土层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影响28-29
  • 4.2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的影响29-31
  • 4.3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难降解性的影响31-32
  • 4.4 本章小结32-34
  • 第5章 秸秆还田及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可矿化碳库特征34-40
  • 5.1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34
  • 5.2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可矿化碳库特征的影响34-37
  • 5.2.1 连作棉田土壤可矿化碳含量变化34-35
  • 5.2.2 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35
  • 5.2.3 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率35-36
  • 5.2.4 连作棉田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36-37
  • 5.3 秸秆还田及长期连作棉田的土壤呼吸熵变化特征37-38
  • 5.4 秸秆还田及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可矿化碳与有机碳之间的相关性38-39
  • 5.5 本章小结39-40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40-45
  • 6.1 结论40-43
  • 6.2 讨论43-44
  • 6.3 研究展望44-45
  • 参考文献45-52
  • 致谢52-53
  • 作者 简介53-5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土壤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刘满强;陈小云;郭菊花;李辉信;胡锋;

不同植茶年限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刘敏英;郑子成;李廷轩;

深层土壤有机碳的来源、特征与稳定性    周艳翔;吕茂奎;谢锦升;杨智杰;江军;杨玉盛;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学特性    魏媛;喻理飞;张金池;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酶活性的影响    路文涛;贾志宽;张鹏;王维;侯贤清;杨保平;李永平;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张鹏;李涵;贾志宽;王维;路文涛;张惠;杨宝平;

黄土丘陵区刺槐林深层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初探    马昕昕;许明祥;杨凯;

不同施氮水平对草甸黑土有机碳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李林;李鹤;秦治家;高云航;娄玉杰;刘淑霞;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方法比较    苏静;赵世伟;

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团聚体碳分布的影响    罗友进;赵光;高明;魏朝富;赵丽荣;

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刘恩科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土壤抗蚀力研究    何淑勤

天童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碳库特征    戴慧

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及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的研究    唐英平

秸秆养分释放规律及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戴志刚

不同经营模式杨树人工林土壤碳库特征初步研究    王万江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特性的影响    王丹丹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其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夏强

不同施氮水平对草甸黑土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李林

水肥调控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王学君;董晓霞;孙泽强;田叶;刘兆辉;

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三种粒级土壤中有机碳的变化规律研究    陈武荣;肖霜霜;刘炜;卢向荣;刘建华;

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温善菊;吴景贵;

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土壤的物理性质变化    卢红梅;王世杰;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根际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马境菲;娄运生;周文鳞;李忠佩;

不同养分管理模式与耕作栽培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小玲;贾良良;韩宝文;李春杰;刘文菊;刘孟朝;

淮北淤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异    石玲;戴万宏;

合肥蜀山森林公园马尾松林松材线虫病危害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与养分的变化    葛萍;尹维彬;王雷;徐小牛;

冻融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库及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娇月;宋长春;王宪伟;王丽丽;

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榆林市设施蔬菜上的应用效益分析    艾海舰;朱铭强;亢福仁;王富刚;张楠;

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韩春丽

食土蚯蚓对土壤有机质和酚类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研究    单军

不同经营措施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特性及固碳潜力研究    王义祥

河水漫溢对荒漠河岸林植被及土壤的影响    周斌

长期施肥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鲁艳红

长春市绿地铅污染评价及其植物修复研究    李翠兰

川南坡地几种退耕模式对土壤抗蚀性及有机质组分的影响    王景燕

连作黄瓜土壤生态环境特征及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周新刚

黄土高原生态重建中植物凋落物碳氮在土壤中转化特性研究    王春阳

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_2O排放研究    林杉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乐丽鑫

马铃薯连作障碍机理的探讨    赵春燕

毛竹林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微生物特性研究    王雪芹

连作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孙艳艳

不同种植模式对北疆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态性的影响    刘瑜

生态有机肥对烤烟南江3号产量质量效应研究    尚军

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    韩琳

适应秸秆还田的多功能菌剂对冬小麦土传病害的防控效果及还田效应    李珊

不同管理模式对中低产田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小玲

秸秆处理下冬小麦生长及土壤微型生物群落动态研究    车慧

秸秆、地膜覆盖控制农田土壤风蚀机理    王翔宇;丁国栋;尚润阳;马士龙;

小麦秸秆翻压深度、粉碎程度试验初报    吴玉荣;

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作物产量效应    李录久,杨哲峰,李文高,徐志斌,胡永年,苗春苗,肖凤体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探讨    胡明秀

黔中喀斯特地区不同岩性土壤的抗蚀抗冲性研究    赵洋毅;周运超;段旭;

不同耕作·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彭志红;李明德;蔡立湘;聂军;廖育林;刘琼峰;

黄土残塬沟壑区坡度和坡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    魏天兴,朱金兆

黄土区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土壤抗冲性    张建军,张宝颖,毕华兴,李笑吟

量化退耕还林后土壤碳变化    王春梅;刘艳红;邵彬;赵景刚;

农田土壤空气CO_2动态和土壤——大气界面CO_2释放的研究    戴万宏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退化植被特征及其恢复重建的研究    严代碧

川渝地区土壤可蚀性评价    侯大斌

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及其与土壤可蚀性之间关系研究    卢金伟

我国南方不同类型土壤可蚀性K值及相关因子研究    张黎明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碳储量的研究    吕晓涛

花岗岩区土壤抗蚀性评价因子体系研究    林秋月

天童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碳库特征    戴慧

黔中植被和岩性对土壤抗蚀抗冲性的影响    赵洋毅

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休闲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刘博

宁夏平罗县盐渍土变化趋势及土壤生产潜力的研究    黄玉霞

秸秆还田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及纤维素降解细菌的分离    陶少强

旱地紫色土团聚体特征的指标比较    骆东奇,侯春霞,魏朝富,谢德体,朱波

鄂南第四纪粘土红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其稳定机制初探    李朝霞,蔡崇法,史志华,王天巍,张琪,孙站成

施肥对棕壤团聚体组成及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安婷婷;汪景宽;李双异;

红壤旱土和水稻土团聚体中磷素的分布特点    郭万伟;肖和艾;吴金水;丁龙君;刘守龙;

利用方式对石灰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杨剑波;何腾兵;舒英格;宁婧;赵杨;

不同灌溉方式对保护地团聚体的影响    袁德玲;张玉龙;黄毅;唐首锋;任秉枢;

贵州石漠化地区棕黄色粘性土团聚体稳定性研究    唐益群;张晓晖;佘恬钰;杨坪;王建秀;

浙南易蚀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稳定机理    王虹艳;吴士文;马海洋;郭军玲;卢升高;

子午岭林区植被自然恢复下土壤剖面团聚体特征研究    马帅;赵世伟;李婷;李晓晓;曾宪芳;

不同施肥条件下微生物对棕壤团聚体和碳分布的影响    王亮;孙向阳;刘克锋;

长期施用玉米秸杆对黑土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陈辉;窦森;

培养条件下土壤腐殖质在黑土团聚体中的分布    关松;窦森;

黑土团聚体与颗粒中腐殖质组成的比较    窦森;郝翔翔;

桂西北喀斯特典型土壤的团聚体分级特征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

臭氧污染对土壤物理结构与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于伟伟;王郦睿;张东亮;寇太记;苗艳芳;

不同利用方式下黑土团聚体水稳定性与有机质关系    史奕;鲁彩艳;陈欣;

耐盐碱细菌筛选及对盐碱土团聚体形成和土壤活性的影响    刘彩霞;黄为一;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黑土团聚体及其腐殖质数量特征    郝翔翔;窦森;

黑土轻组分C的积累分布变化及其与团聚体水稳性的关系    史奕;陈欣;宋玉芳;沈善敏;

施肥对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胡敏素数量和红外光谱的影响    李凯;窦森;

玉米秸秆碳在东北旱田土壤中的转化与固定    裴久渤

水稻土团聚体颗粒组对外源污染物(镉、铜和菲)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王芳

降雨条件下鄂南几个红壤团聚体破碎特征及坡面侵蚀响应研究    马仁明

长期施肥对棕壤、黑土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冷延慧

灌漠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固碳机制研究    柴彦君

红壤表土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及其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    闫峰陵

集中水流内典型红壤分离机制及团聚体剥蚀特征研究    王军光

典型红壤团聚体力稳性及其与坡面侵蚀的关系    杨伟

不同土地利用与施肥管理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影响    苑亚茹

保护性耕作下黑土有机碳固定机制研究    范如芹

长期施肥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主要养分赋存特征的影响    邢旭明

秸秆还田对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黄金花

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塿土团聚体胶结剂的影响    薛彦飞

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性、养分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刘威

不同侵蚀度红壤团聚体中粘粒矿物分布特征及其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刘冬

土壤电场对粘土矿物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许晨阳

不同土壤管理措施对塿土团聚体碳、氮分布及碳矿化的影响    李婕

粪肥配施化肥对华北褐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刘振东

施肥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中球囊霉素的影响    杜介方

表征富铁土土壤侵蚀的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物理学机制研究    郑晓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