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电极强化人工湿地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效果及机理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8:15
热度:

电极强化人工湿地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效果及机理研究【摘要】:作为一种生态化的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CWs)被证实能够有效脱除污水中的氮和有机

【摘要】:作为一种生态化的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CWs)被证实能够有效脱除污水中的氮和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由于人工湿地中同时存在反硝化和硝化过程,其不但能够有效脱除硝态氮,也能够较好的脱除氨氮。而且人工湿地具有脱氮效率高、费用低、适用面广以及对污染负荷变化适应力强等优点。但是,低C/N进水会造成人工湿地后段基质异养反硝化过程受阻,影响出水脱氮效果。而投加碳源改善反硝化的方法会导致出水有机物二次污染或脱氮效果不彻底的问题,同时外加碳源的添加也会增加处理成本。我国南方城市生活污水多为低C/N污水。结合了电化学法和生物法的电极生物膜法是目前有效处理低C/N污水的工艺之一,由于其内部产氢,利用自养反硝化菌不需要有机碳源等特点,在高效脱氮的同时具有安全、节约成本等优点。但是,该方法主要对硝态氮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对氨氮等去除能力较差,且对高浓度硝态氮去除效果不佳。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将人工湿地与电极生物膜反应器耦合探究低C/N污水的处理效果。采用复合和串联两种连接方式,将人工湿地和电极生物膜反应器结合构建复合电极人工湿地(Electrode Constructed Wetland,ECW)以及人工湿地串联电极生物膜反应器(Constructed Wetland combined Biofilm-electrode Reactor,CWBER),使得二者优势互补,以期实现对低C/N污水的高效脱氮处理。通过C/N、进水总氮浓度、电流强度、HRT和p H五个因素对联合体系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探究两个体系的关键影响因子和优化调控措施,以及最佳条件下的去除效果。并运用高通测序手段对两个系统内部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测试分析,从而探究电极强化人工湿地处理低C/N污水的效果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除p H外其它四种因素对ECW处理低C/N污水的效果均有显著性影响。最佳运行条件为C/N=0.75,进水总氮浓度=75mg/L,I=10m A和HRT=48h,此时,系统对硝态氮、氨氮、总氮和COD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分别为89.59%、39.6%、63.56%和87.01%。与单一CW相比,ECW的氮和有机物去除具有明显的强化效果。(2)对于CWBER,其处理低C/N污水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与ECW相同。体系的最适运行参数为C/N=1,进水总氮浓度=60mg/L,I=15m A和HRT=12h(人工湿地保持HRT=24h),此时硝态氮、氨氮、总氮和COD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8.97%、30.36%、71.55%和88.91%。对比单一BER和单一CW,CWBER对二者脱氮、单一BER有机物去除有明显加强作用,而对单一CW有机物去除则没有明显加强。(3)就两种联合方式组成的体系而言,ECW中具有更强的硝化作用,而CWBER的反硝化能力则更强,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二者相差不大。就两体系最佳运行参数而言,ECW较CWBER有更高进水氮负荷以及更低C/N,且所需电流更低,但所需停留时间较长;而CWBER则需要更高电流以及更高进水C/N,而能承受进水负荷更低,但它所需停留时间较短。(4)利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分别测试ECW和CWBER的阴极生物膜,并在最佳条件下运行后进行微生物多样性的探究。采集的样品均成功提取了DNA,进行了有效的PCR扩增,并获得了足够的测序深度。结果表明:对于微生物群落组成而言,在门分类水平中,两个体系主要菌门为Prote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而属水平分类中,ECW中主要为Thiobacillus和Thauera以及Arenimonas和Rhodobacter、Flavobacterium,CWBER中则主要为Dechloromonas、Simplicispira和Pseudoxanthomonas,并且Shinella、Thermomonas、Enterbacter、Bdellovibrio和Rhodobacter、Flavobacterium等在该体系中丰度也相对较高。这些菌种大部分都是重要的反硝化菌和具有降解有机物能力的菌,它们在脱除氮和有机物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ECW和CWBER中大量富集的一些菌(如Arenimonas)在有关单一BER微生物研究的文献中不常见报道,而一些常见的菌(如Hydrogenophaga)在两个体系中的含量均较低。这和本研究中BER和CW进行复合或串联有关。(5)通过对比两个体系中菌群多样性和丰度差异发现: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ECW和CWBER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微生物群落丰度在ECW中相对较高。本研究构建ECW和CWBER两个体系,探究二者对低C/N污水处理的关键影响因子、优化调控措施以及高效处理的机理,结果分别得到二者的最佳条件、最佳去除效果和其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并且比较得出两种体系处理能力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 【关键词】:人工湿地 电极生物膜法 低碳氮比污水 联合体系 微生物多样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5-9
  • ABSTRACT9-14
  • 第一章 绪论14-32
  • 1.1 人工湿地技术14-18
  • 1.1.1 人工湿地概述14
  • 1.1.2 人工湿地类型14-15
  • 1.1.3 人工湿地组成15
  • 1.1.4 人工湿地优缺点15-16
  • 1.1.5 人工湿地脱氮原理16-17
  • 1.1.6 人工湿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7-18
  • 1.2 低C/N污水脱氮工艺18-22
  • 1.2.1 低C/N污水概念18-19
  • 1.2.2 低C/N污水处理方法19-22
  • 1.2.3 低C/N污水处理现状22
  • 1.3 电极生物膜法22-29
  • 1.3.1 电极生物膜法原理22-24
  • 1.3.2 电极生物膜法脱氮影响因素24-26
  • 1.3.3 电极生物膜法研究现状26-28
  • 1.3.4 电极生物膜法与其它工艺联用28-29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29-32
  • 1.4.1 研究意义和目的29-30
  • 1.4.2 研究内容30-31
  • 1.4.3 技术路线31-32
  • 第二章 复合电极人工湿地处理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32-66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32-38
  • 2.1.1 实验装置32-34
  • 2.1.2 实验材料34-36
  • 2.1.3 实验用水36-37
  • 2.1.4 实验测试项目与分析方法37-38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38-64
  • 2.2.1 微生物的挂膜与驯化38-39
  • 2.2.2 C/N对复合电极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影响39-44
  • 2.2.3 进水总氮浓度对复合电极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影响44-49
  • 2.2.4 电流强度对复合电极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影响49-54
  • 2.2.5 水力停留时间对复合电极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影响54-59
  • 2.2.6 进水pH对复合电极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影响59-64
  • 2.3 本章小结64-66
  • 第三章 人工湿地串联电极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66-96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66-68
  • 3.1.1 实验装置66-67
  • 3.1.2 实验材料及实验用水67
  • 3.1.3 实验测试项目与分析方法67-68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68-93
  • 3.2.1 微生物的挂膜与驯化68-69
  • 3.2.2 C/N对人工湿地串联电极生物膜处理效果的影响69-73
  • 3.2.3 进水总氮浓度对人工湿地串联电极生物膜处理效果的影响73-78
  • 3.2.4 电流强度对人工湿地串联电极生物膜处理效果的影响78-83
  • 3.2.5 水力停留时间对人工湿地串联电极生物膜处理效果的影响83-88
  • 3.2.6 进水pH对人工湿地串联电极生物膜处理效果的影响88-93
  • 3.3 本章小结93-96
  • 第四章 复合电极人工湿地及人工湿地串联电极生物膜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96-114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96-98
  • 4.1.1 实验样品采集96
  • 4.1.2 实验仪器及试剂96-97
  • 4.1.3 高通量测序方法97-98
  • 4.2 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98-112
  • 4.2.1 样品基因组DNA提取和 16s rDNA PCR扩增98-100
  • 4.2.3 高通量测序结果100-112
  • 4.3 本章小结112-114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114-118
  • 5.1 主要结论114-115
  • 5.2 不足与展望115-118
  • 参考文献118-126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126-127
  • 致谢12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人工湿地土壤堵塞现象及机理探讨    雷明,李凌云

人工湿地在帽峰山森林公园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李黎武

人工湿地植物系统优化管理研究    刘红,刘学燕,欧阳威,代明利,刘培斌

浅谈人工湿地法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戴兴春,徐亚同,谢冰

人工湿地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应用的研究    刘学燕,代明利,刘培斌

人工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    李晶,于泽源,耿美云

人工湿地研究进展及应用    王平,周少奇

西安市人工湿地环境的初步研究    肖玲,马保军,王利军,张健

人工湿地在我国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项学敏;唐皓;

人工湿地的运行和管理    陈亮;卢少勇;陈新红;

人工湿地的多重效益浅析    刘晓涛;郭宗楼;陆琦;邓莉;

保护城市人工湿地 建设绿色家园    方志坚;张晓峰;吴燕;徐庆贤;

人工湿地砌体砖研究与利用    张哲维;张政权;

人工湿地在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李谷;吴恢碧;姚雁鸿;陶玲;曾梦兆;

人工湿地对水土保持效益之探讨    李錦育;

人工湿地中植物净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侯银矿;

人工湿地降解湖水有机物和氮效果研究    蔡明;宗志坚;史志平;黄晓荣;

耐寒人工湿地植物筛选与应用研究    王晓;时应征;赵钰;

我国人工湿地研究进展及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    郑国臣;金春久;李青山;李环;金羽;刘崇;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工湿地减排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赵文喜;陶磊;乔婧;

人工湿地:治污新途径    欣桦

人工湿地 农村治污显身手    本报记者 汤璇 通讯员 黄慧诚 李俊华 黄霓

人工湿地:绽放环保产业之花    本报记者 徐立京 魏劲松 肖导

用人工湿地治理水污染    记者何广怀

人工湿地:湿地保护的增长点    李现武;尹萍

云南推广人工湿地治污新技术 重建湿地还高原一片碧水蓝天    曹滢、李倩

人工湿地:低成本治理污水新途径    徐立京 魏劲松

首个功能型人工湿地现京城    侯健美

山东枣庄市兴建人工湿地保护东线水质    姜爱民 吴兆雷 高焕成

不求最大 只求最有效    谢群

南四湖流域典型人工湿地植物资源化研究    杜远达

人工湿地植物根系泌氧影响污染物去除的机制研究    王倩

陶粒基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及新型陶粒的开发研究    孟盼盼

工业聚集区面源污染特征及人工湿地控制机理研究    李东亚

微污染饮用水源人工湿地预处理效能与作用机理研究    杨旭

人工湿地预处理引黄水库水的试验研究    修春海

人工湿地的碳氮磷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吴海明

人工湿地构建及其对污染的黄河灌溉水处理效应    司万童

城市径流特征与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研究    肖海文

人工湿地系统氯离子分布特征及其综合生态效益研究    陈明辉

三种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效果研究    易皓

人工湿地在城市湖泊景观水体水质保障上的试验研究    苏春生

水耕蔬菜型人工湿地的应用研究    孙文全

亚热带人工湿地植物多样性与人工湿地价值评价    杨志焕

河道人工湿地的构建研究    韦余广

东营市广利河人工湿地设计研究    刘凯

水路设置对人工湿地内悬浮固体运移的影响研究    张怡

人工湿地去除污染河水有机物的研究    杨洋

水培—复合人工湿地去除直链烷基苯磺酸盐中试研究    马刚

虚拟数据在人工湿地模型建立过程中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孙晶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