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人工湿地联合自然湿地处理湖滨地区生活污水与示范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8:12
热度:

人工湿地联合自然湿地处理湖滨地区生活污水与示范研究【摘要】:湖滨地区面源污染以农村生活污水为主,未经处理排放而导致大量的污染物流入湖区,对湖泊富营养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吴城镇

【摘要】:湖滨地区面源污染以农村生活污水为主,未经处理排放而导致大量的污染物流入湖区,对湖泊富营养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为吴城镇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水域环境(赣江和修河入鄱阳湖口),成为鄱阳湖相关研究的主要现场。吴城镇高浓度生活污水(捕鱼期盐度也较高)未经任何预处理直接由明渠排入湖区,严重影响近湖区的水环境。本文以吴城镇堤坝外菜田为研究基地,建立人工湿地试验地联合湖区内的自然湿地处理该地区的生活污水,考察人工湿地联合自然湿地对高浓度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及盐度对其的影响、污染物沿程的变化情况和人工湿地微生物数量变化,并建立人工湿地-自然湿地联合处理湖滨地区高盐生活污水示范基地。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湿地-自然湿地联合有较好处理湖滨地区高盐生活污水的效果。吴城镇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波动范围比较大,试验期间9-12月早上含盐量(665.92-1564.51)mg/L较高,在试验期间污染物排放浓度变化范围COD(150-417)mg/L、TN(32-162)mg/L、NH3-N(18-149)mg/L和TP(4-21)mg/L;湿地系统(人工湿地+自然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CODTNNH3-NTP,平均去除效率分别达到了66.61%、57.12%、49.16%和41.31%,且人工湿地对细菌总数有较好的去除效率(50%),温度和溶解氧是影响人工湿地总去除效率的重要因素。各污染物去除效率,秋季(9-11月)春季(3-5月)冬季(12-2月),污染物(除COD外)排放表现季节性规律,秋季冬季春季,COD和TP在去除效率上表现出,秋季春季冬季的季节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盐度(以Cl-计)对NH3-N、TP去除率的影响极大,对TN去除率的影响较微弱,对COD去除率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总体看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的降解以水平推流式,污染物(除TP外)在前段去除率较高,后面降解较为缓慢,主要是受溶解氧的制约。对于TP,若温度较高,微生物的利用比基质、植物的吸附截留更多;温度较低,基质、植物的吸附截留比微生物的利用更多。 【关键词】:人工湿地 自然湿地 污染物 去除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99.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8
  • 1.1 研究意义9
  • 1.2 湖滨区生活污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2.1. 湖滨区生活污水概述9-10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1.3 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处理废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3.1 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概述11-13
  • 1.3.2 人工湿地组成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4 高盐废水处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6-18
  • 1.4.1 高盐废水概述16
  • 1.4.2 国内外研究现状16-18
  • 第2章 试验方案与方法18-22
  • 2.1 试验方案18-19
  • 2.2 样品的采集与检测19-20
  • 2.3 研究内容20-21
  • 2.4 数据分析与作图方法21-22
  • 第3章 吴城镇生活污水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22-40
  • 3.1 吴城镇生活污水中COD的净化效果分析22-26
  • 3.1.1 人工湿地对COD的净化效果22-25
  • 3.1.2 自然湿地对COD净化效果25-26
  • 3.2 吴城镇生活污水中NH_(3~-)N的净化效果26-29
  • 3.2.1 人工湿地对NH_(3~-)N的净化效果分析26-29
  • 3.2.2 自然湿地对NH_(3~-)N的净化效果分析29
  • 3.3 吴城镇生活污水中TN的净化效果29-33
  • 3.3.1 人工湿地对TN的净化效果分析29-32
  • 3.3.2 自然湿地对TN的净化效果分析32-33
  • 3.4 吴城镇生活污水中TP的净化效果33-37
  • 3.4.1 人工湿地对TP的净化效果分析33-36
  • 3.4.2 自然湿地对TP的净化效果分析36-37
  • 3.5 人工湿地去除率与盐度的分析37-38
  • 3.6 小结38-40
  • 第4章 吴城镇生活污水污染物沿程的变化分析40-49
  • 4.1 人工湿地沿程COD浓度的变化分析40-42
  • 4.2 人工湿地沿程NH_(3~-)N浓度的变化分析42-44
  • 4.3 人工湿地沿程TN浓度的变化分析44-46
  • 4.4 人工湿地沿程TP浓度的变化分析46-47
  • 4.5 小结47-49
  • 第五章 人工湿地处理吴城镇生活污水微生物初步探讨49-53
  • 5.1 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49-50
  • 5.1.1 培养基的制备49
  • 5.1.2 微生物的培养49-50
  • 5.1.3 微生物的计数与形态观察50
  • 5.2 吴城镇生活污水中微生物的分析50-52
  • 5.2.1 污水微生物量的分析50-51
  • 5.2.2 微生物形态的分析51-52
  • 5.3 小结52-53
  • 第6章 结论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61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人工湿地的发展概况和面临的问题    张兵之,吴振斌,徐光来

人工湿地中植物生长特性及其对TN和TP的吸收    金卫红;付融冰;顾国维;

FILTER污水处理系统在0℃环境下运行的研究    何继宏;李海军;

“Nano”膜处理高盐废水研究    宋哈楠;李明;张磊;

人工湿地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效果研究    崔丽娟;张曼胤;李伟;张岩;赵欣胜;赵玉辉;王义飞;李胜男;

太湖流域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实验研究    许明;储时雨;蒋永伟;涂勇;刘伟京;肖椿;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张增胜;杨耀芳;徐功娣;陈季华;

表面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探讨    王健;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污水净化研究进展    王飞宇;洪剑明;靖德兵;阮晶晶;姜冰冰;

净化槽技术在我国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冯欣;赵军;郎咸明;师晓春;王京城;

河岸生态园林景观营造研究——以江西省龙南县河岸生态园林景观营造为例    钟喜林;钟晓红;

廊道式人工湿地处理新农村生活污水的应用研究    杨林;余跑兰;赖发英;周利军;王琳;

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王淑君;黄章富;

河岸带对面源污染物的消减效果研究    殷有;王立磊;于立忠;王兆庆;

黄土区蔡家川流域河岸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魏天兴;王晶晶;

不同水生植物组合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模拟研究    田如男;朱敏;孙欣欣;刘曼;程澄;

河岸带特征和功能研究综述    王家生;孔丽娜;林木松;闵凤阳;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现状    王鹏;曹薇;董仁杰;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新方法——人工湿地技术    王皓;王晨雨;宋小刚;

人工湿地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评述    范迪;王娟;迟宏;

中国水环境治理战略思考    陈繁荣;杨永强;

四川泡菜行业高浓含盐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赵希锦;常明庆;王敏;

模拟串联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河水中氮的去除效果    李珂;贾建丽;卢少勇;万正芬;

湿地植物二次污染的现状研究与探讨    时红;才硕;刘方平;许亚群;

人工湿地微模型在滹沱河流域环境保护的潜力化研究    赵杨;周素颖;罗晓;王海英;

胶州湾流域与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    余云军

平原河网地区河岸植被缓冲带定量规划研究    左俊杰

土壤生物工程技术在河岸生态修复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刘瑛

京郊河溪水环境近自然诊断理论及应用研究    冯泽深

重庆市长寿区城市河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赵占军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氮循环微生物效应及生态模型研究    修海峰

山地河流河岸植被生态学研究    孙荣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    夏继红

黄河下游河南段滩地植被特征与功能研究    宋绪忠

人与天调的城市滨河区园林规划设计    付军

人造湿地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邹明

辽河口芦苇湿地对营养物质和有机污染物的净化能力研究    高亮

黄壤土—粘土双层土处理生活污水的性能研究    张子健

人工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吸氮纳磷的生态功能评价    刘颖

多级跌水复合垂直流湿地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研究    刘峰

厌氧滤池—人工湿地组合处理军队营区生活污水    吕涛

挺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中氮磷循环的影响    赵旭光

三种水生植物生长对土壤性状和根际氮、磷耗竭的影响    刘艳青

两种湿地类型条件下芦苇和芦竹的生理特性与氮磷净化效果比较    赵建松

具有水质净化功能的基—塘系统的探究    黄博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应俊辉;

无动力式生物净化槽装置的技术分析    苏利茂;赵雪莲;黄英;

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对城市生活污水中N、P去除的优化研究    孙静,郭伟,李小宁,孙贻超,邓小文

人工湿地系统去除藻毒素研究    吴振斌,陈辉蓉,雷腊梅,宋立荣,付贵萍,金建明,贺锋,何振荣

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进展与展望    杨永兴

堵塞对复合垂直流湿地水力特征的影响    詹德昊,吴振斌,张晟,成水平,傅贵萍,贺峰

滇池流域农村污水生态处理系统设计    刘超翔,胡洪营,黄霞,施汉昌,钱易

美国管理分散污水处理系统的政策和经验    

太湖流域工业废水为主的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调研    杨旸;陆朝阳;凌洪吉;陈洁;牛浩;

长江口邻近海域九月溶解氧的分布特征    邹建军;杨刚;刘季花;石学法;方习生;

膜蒸馏的膜组件性能及动态过程研究    丁忠伟

膜蒸馏的传递机理及膜组件优化研究    阎建民

人工湿地土壤堵塞现象及机理探讨    雷明,李凌云

人工湿地在帽峰山森林公园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李黎武

人工湿地植物系统优化管理研究    刘红,刘学燕,欧阳威,代明利,刘培斌

浅谈人工湿地法在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戴兴春,徐亚同,谢冰

人工湿地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应用的研究    刘学燕,代明利,刘培斌

人工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    李晶,于泽源,耿美云

人工湿地研究进展及应用    王平,周少奇

西安市人工湿地环境的初步研究    肖玲,马保军,王利军,张健

人工湿地在我国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项学敏;唐皓;

人工湿地的运行和管理    陈亮;卢少勇;陈新红;

人工湿地的多重效益浅析    刘晓涛;郭宗楼;陆琦;邓莉;

保护城市人工湿地 建设绿色家园    方志坚;张晓峰;吴燕;徐庆贤;

人工湿地砌体砖研究与利用    张哲维;张政权;

人工湿地在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与研究    李谷;吴恢碧;姚雁鸿;陶玲;曾梦兆;

人工湿地对水土保持效益之探讨    李錦育;

人工湿地中植物净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侯银矿;

人工湿地降解湖水有机物和氮效果研究    蔡明;宗志坚;史志平;黄晓荣;

耐寒人工湿地植物筛选与应用研究    王晓;时应征;赵钰;

我国人工湿地研究进展及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    郑国臣;金春久;李青山;李环;金羽;刘崇;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人工湿地减排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赵文喜;陶磊;乔婧;

人工湿地:治污新途径    欣桦

人工湿地 农村治污显身手    本报记者 汤璇 通讯员 黄慧诚 李俊华 黄霓

人工湿地:绽放环保产业之花    本报记者 徐立京 魏劲松 肖导

用人工湿地治理水污染    记者何广怀

人工湿地:湿地保护的增长点    李现武;尹萍

云南推广人工湿地治污新技术 重建湿地还高原一片碧水蓝天    曹滢、李倩

人工湿地:低成本治理污水新途径    徐立京 魏劲松

首个功能型人工湿地现京城    侯健美

山东枣庄市兴建人工湿地保护东线水质    姜爱民 吴兆雷 高焕成

不求最大 只求最有效    谢群

南四湖流域典型人工湿地植物资源化研究    杜远达

人工湿地植物根系泌氧影响污染物去除的机制研究    王倩

陶粒基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及新型陶粒的开发研究    孟盼盼

工业聚集区面源污染特征及人工湿地控制机理研究    李东亚

微污染饮用水源人工湿地预处理效能与作用机理研究    杨旭

人工湿地预处理引黄水库水的试验研究    修春海

人工湿地的碳氮磷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吴海明

人工湿地构建及其对污染的黄河灌溉水处理效应    司万童

城市径流特征与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研究    肖海文

人工湿地系统氯离子分布特征及其综合生态效益研究    陈明辉

三种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效果研究    易皓

人工湿地在城市湖泊景观水体水质保障上的试验研究    苏春生

水耕蔬菜型人工湿地的应用研究    孙文全

亚热带人工湿地植物多样性与人工湿地价值评价    杨志焕

河道人工湿地的构建研究    韦余广

东营市广利河人工湿地设计研究    刘凯

水路设置对人工湿地内悬浮固体运移的影响研究    张怡

人工湿地去除污染河水有机物的研究    杨洋

水培—复合人工湿地去除直链烷基苯磺酸盐中试研究    马刚

虚拟数据在人工湿地模型建立过程中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孙晶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