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褐煤加压浸渍制备中温煤气脱硫用负载型吸附剂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4:45
热度:

褐煤加压浸渍制备中温煤气脱硫用负载型吸附剂的研究【摘要】:中温煤气脱硫是以煤气化为源头的煤转化技术的关键步骤,而吸附剂的制备、活性组分和载体的选择又是中温煤气脱硫技术的关键。在煤气

【摘要】:中温煤气脱硫是以煤气化为源头的煤转化技术的关键步骤,而吸附剂的制备、活性组分和载体的选择又是中温煤气脱硫技术的关键。在煤气脱硫吸附剂的制备方法中,浸渍法具有活性组分利用率高、用量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精吸附剂的制备,浸渍过程中辅以的压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载体的孔隙结构和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均匀分布。半焦作为一种价廉易得的常规吸附剂载体,在加压浸渍水热合成脱硫用吸附剂的制备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中国褐煤储量相对丰富,但因化学反应性强,在空气中容易风化,不易储存和远运等特点造成其资源化利用受限。褐煤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较其他煤种大很多,若能采用加压浸渍法首先将活性组分负载于褐煤原煤的表面,再通过热解操作制得半焦并活化和再分配活性组分,制备出半焦负载型煤气脱硫净化用吸附剂,既节省了半焦制备的前期操作、又能使活性组分二次均匀分布,这在褐煤资源化利用和煤气净化领域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以褐煤为原料通过浸渍法制备了系列负载型中温煤气吸附剂。考察了不同浸渍方法、金属活性组分、载体、前驱体溶液浓度、浸渍压力、浸渍时间等对吸附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结合XRD、扫描电镜、原子吸收、孔结构分析等表征结果,将吸附剂的脱硫活性与活性组分的上载量、晶型、分布状态以及载体的孔结构等因素进行关联,揭示制备条件对吸附剂脱硫活性影响的主要规律;此外,还对优选出的吸附剂进行了三次硫化再生循环性能的考察和进一步的改性。 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活性组分前驱体及制备方法对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 1)以褐煤为载体、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6%的Zn(NO3)2溶液作为活性组分前驱体,通过鼓泡浸渍法制备的吸附剂脱硫活性高于以相同浓度的Fe(NO3)3、Cu(NO3)2、Mn(NO3)2为前驱体溶液制备的吸附剂。 2)以褐煤作为载体、16wt%Zn(NO3)2溶液为活性组分前驱体溶液通过静态浸渍法制得的吸附剂的中温脱硫活性远远低于以活性炭为载体的吸附剂,得出吸附剂的孔隙结构及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负载量是影响吸附剂脱硫活性的重要因素。 3)加压浸渍法制备的吸附剂的脱硫活性远大于静态浸渍、鼓泡浸渍、超声辅助浸渍,得出加压水热合成是制备褐煤负载型金属氧化物中温煤气脱硫用吸附剂的最佳浸渍方法。 4)褐煤热解生成半焦和活性组分活化过程中释放的少量还原性气体H2和CO对活性组分金属氧化物的存在形态具有较小的影响。 2.浸渍条件对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吸附剂的再生及改性 1)浸渍压力对吸附剂的孔隙结构有较大影响,当浸渍压力为20atm时制得的吸附剂拥有最佳的孔隙机构,其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是20.570m2/g和0.034cm3/g,同时该吸附剂具有最佳的脱硫活性。活性组分上载量随着浸渍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浸渍液浓度为36wt%时,吸附剂的活性组分利用率最高。浸渍时间从3h增加至7h,活性组分上载量逐渐增加,但当浸渍时间为5h制得的吸附剂拥有最佳的孔隙结构,同时该吸附剂具有最佳的脱硫活性。硝酸锌活性组分前驱体、浸渍压力为20atm、浸渍时间为5h、浸渍浓度为36wt%为吸附剂制备的最佳条件。 2)对吸附剂]3P20Zn36h5进行三次硫化/再生循环实验,每一次再生后吸附剂的锌含量降低约5.3%,说明在再生过程中活性组分会有一定的损失。再生后的吸附剂脱硫活性与新鲜吸附剂相比略微较低,经三次再生后的吸附剂仍然具有较强的脱硫能力,其穿透时间和硫容分别可达43h和7.22gS/100g吸附剂。 3)活性组分铜和锰的添加促进了氧化锌的分散,提高了吸附剂中活性组分锌的利用率;出现了新的物相ZnMnO3,提高了吸附剂的脱硫活性,尤其是对脱硫精度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褐煤 加压浸渍法 中温脱硫 吸附剂 硫容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Q546.5;TQ424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1
  • 目录11-13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课题选择13-29
  • 1.1 课题背景13-15
  • 1.2 中高温煤气吸附剂的研究现状15-23
  • 1.2.1 吸附剂的不同活性组分15-22
  • 1.2.1.1 氧化锌基吸附剂15-18
  • 1.2.1.2 氧化锰基吸附剂18
  • 1.2.1.3 氧化铜基吸附剂18-19
  • 1.2.1.4 氧化铁基吸附剂19-20
  • 1.2.1.5 氧化钙基吸附剂20-21
  • 1.2.1.6 氧化铈基吸附剂21-22
  • 1.2.2 载体对吸附剂的影响22-23
  • 1.3 吸附剂的再生23-26
  • 1.3.1 氧气氛23-24
  • 1.3.2 水蒸气气氛24-25
  • 1.3.3 氧-水蒸气气氛25-26
  • 1.4 课题的选择26-29
  • 1.4.1 研究工作设想26
  • 1.4.2 研究内容26-29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仪器29-37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29-32
  • 2.1.1 实验药品29-30
  • 2.1.2 实验仪器30-31
  • 2.1.3 原料褐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31-32
  • 2.2 吸附剂的制备32-33
  • 2.2.1 静态浸渍32
  • 2.2.2 超声辅助浸渍32-33
  • 2.2.3 鼓泡辅助浸渍33
  • 2.2.4 加压浸渍33
  • 2.3 吸附剂的活性评价方法33-37
  • 2.3.1 吸附剂硫化再生反应装置及流程33
  • 2.3.2 实验条件33-35
  • 2.3.3 吸附剂活性评价指标35-37
  • 第三章 活性组分前驱体及制备方法的选择37-47
  • 3.1 活性组分的选择37-39
  • 3.2 活性炭与褐煤作载体的比较39-41
  • 3.3 不同浸渍方法对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41-43
  • 3.4 热解过程中还原性气体对吸附剂的影响43-45
  • 3.5 本章小结45-47
  • 第四章 浸渍条件的选择及浸渍机理的探讨47-65
  • 4.1 浸渍压力对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47-50
  • 4.2 浸渍液浓度对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50-54
  • 4.3 浸渍时间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及加压浸渍机理的探讨54-59
  • 4.4 吸附剂的再生59-61
  • 4.5 添加铜和锰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61-63
  • 4.6 本章小结63-65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5-67
  • 5.1 总结65
  • 5.2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65-67
  • 参考文献67-73
  • 致谢73-7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7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FCC汽油临氢吸附脱硫工艺研究    王凌云;王兰芝;侯凯湖;

表征数据在固体催化剂专利保护中的作用    徐明;

热真空再生型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范海明;陈兆文;张琴;管迎梅;

离子液体负载型碳纳米管吸附除砷研究    彭长宏;程晓苏;曹金艳;陈带军;

超纯氨的深度净化    吴江红;柳蔚;来庆福;孙福楠;

膨润土加碳焙烧改性条件研究    李织宏;王滟;陈集;金承平;陈智晖;

运输燃料脱硫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靳彦军;宋焕玲;丑凌军;

天然气脱砷工艺    刘支强;蒋洪;马利;

吸附再生干法烟气脱硫吸附剂的制备    王昆;王立蓉;刘发强;刘光利;吴冬;荣树茂;

活性炭基脱硫剂吸附脱除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    王振永;冯丽娟;高晶晶;李春虎;

一种新型磷化氢吸附剂的研究    王国华;吕小婉;李耀会;李新怀;李小定;

霉菌毒素吸附剂在肉鸡试验中的效果研究    付双喜;冯定远;

高效空分制氧吸附剂LiLSX的组成和性能评价    李宏愿;尹伟民;魏渝伟;庞玲玲;王玉峰;何连清;

乙醇体系中硅胶负载二乙烯三胺吸附剂对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    刘筱;张盈;

砷锑酸盐在铜电解液净化中的应用    陈启元;王学文;尹周澜;张平民;

聚乙烯醇为载体的双亲LDL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刘清平;王深琪;孔德领;

吸附法FCC汽油深度脱硫吸附剂研究    韩雪莲;王刚;董群;王鉴;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血液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李莉;潘继伦;俞耀庭;

采用吸附剂回收乙烯的研究进展    张志翔;

吸附剂型回热器热声热机    余文峰;罗运文;李青;郭方中;

新型高效生物活性吸附剂问世    新华

在敬业与精业中创造奇迹    任继凯孙庆 杨艳

国产芳烃吸附剂工业化应用试验成功    张彦昌 李增杰

一种氧化铝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田书振

国产芳烃吸附剂工业化试验成功    彦昌 增杰

鞍钢热连轧技术首次输出 国产芳烃吸附剂打破垄断     李呈叶 吴先明 尹其浩 邵光鹏

超强吸附剂,可吸附水中几乎全部微生物    记者 魏忠杰

智能化吸附剂开启药品研发新课题    徐铮奎

雅保将收购吸附剂科技公司    孟晶

谨防饲料防霉剂和吸附剂的“神话”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田培育

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反应吸附模型化合物及FCC汽油中硫化物的研究    尹海燕

铁锰基吸附剂中温脱硫性能及气氛效应的研究    任秀蓉

半焦负载锌锰铜吸附剂的加压浸渍法制备及其中温煤气脱硫性能的研究    郑仙荣

改性壳聚糖吸附剂脱除烟气中汞的实验与机理研究    张安超

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痕量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    张莉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应用    王秀芳

固—液界面吸附中的吸附剂浓度效应研究    赵凌曦

新型高效尿素氮及肌酐吸附剂    梁足培

汽油馏分的吸附脱硫及红外光谱研究    田福平

鼠李糖脂的菌体吸附及其对菌体表面的改性作用研究    钟华

褐煤加压浸渍制备中温煤气脱硫用负载型吸附剂的研究    董玉荣

Fe(Ⅲ)负载型螯合树脂吸附砷(Ⅴ)的研究    陈敬军

二氧化锰吸附剂脱硫技术研究    冯亚娜

聚丙烯酰多乙烯多胺系树脂的合成及对LDL的吸附性能研究    焦银春

FCC汽油吸附法脱硫技术基础研究    张涛

磷酸活化—微波热解法制备污泥吸附剂及其吸附除铬研究    杨柳

稀土吸附剂城市污水深度脱氮除磷    陈玉保

一种球形木质素金属吸附剂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洪树楠

柱撑膨润土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    时小兵

高性能显象剂的研制    程相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