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8:30
热度: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摘要】:双季稻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制度之一。双季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秸秆利用率低和施肥过量的问题,这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随着

【摘要】:双季稻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制度之一。双季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秸秆利用率低和施肥过量的问题,这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随着全国优化施肥技术的不断推广,优化施肥正逐步代替传统施肥成为当地的主要施肥方式。为了充分利用作物秸秆资源,并进一步探讨在优化施肥基础上减少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量的可行性,开展了秸秆还田和减量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为了更好地指导实际生产,本研究选择了在大田条件下进行小区试验。通过对双季稻在优化施肥基础上秸秆还田和减量施肥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双季稻生长及经济性状方面,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并添加秸秆腐熟剂以及秸秆还田和减量施肥对双季稻的生育进程、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株高、千粒重等较优化施肥均无明显的影响,而对纹枯病的发病指数、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影响有所差异。相较优化施肥,优化施肥+秸秆还田、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的早稻纹枯病发病指数,优化施肥减氮+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减磷+秸秆还田的早稻有效穗数,优化施肥+秸秆还田、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对的早稻每穗粒数以及优化施肥减钾+秸秆还田的晚稻结实率均有显著降低。 (2)双季稻产量方面,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并添加秸秆腐熟剂、秸秆还田和减量施肥对双季稻各季的产量及两季的总产量影响也所差异。具体为,优化施肥减磷+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减氮磷钾+秸秆还田对早稻和晚稻的产量均不显著降低-0.27%~3.83%,而优化施肥+秸秆还田、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优化施肥减氮+秸秆还田以及优化施肥减钾+秸秆还田显著降低早稻产量14.79~10.27%,不显著提高晚稻产量-0.67%~5.33%;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优化施肥减氮+秸秆还田、优化施肥减磷+秸秆还田、优化施肥减钾+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减氮磷钾+秸秆还田的双季稻总产均不显著降低1.50%~3.06%,但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的双季稻总产显著降低4.79%。 (3)双季稻植株和籽粒的氮磷钾吸收方面,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并添加秸秆腐熟剂、秸秆还田和减量施肥对双季稻各季植株和籽粒的氮磷钾含量影响有所差异。 (4)经济效益方面,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并添加秸秆腐熟剂、秸秆还田和减量施肥对双季稻各季的经济效益及两季的总效益影响有所差异。 基本上表现为优化施肥产投比最高,且早稻季为2.57、晚稻季为2.61、两季合计为2.59,而优化施肥+秸秆还田、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优化施肥减氮+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减磷+秸秆还田的产投比较优化施肥的低0.02~0.91,优化施肥减钾+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减氮磷钾+秸秆还田的早稻分别低0.38和0.04,晚稻分别高0.06和0.00,两季合计分别低0.16和0.02。 (5)土壤养分方面,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并添加秸秆腐熟剂、秸秆还田和减量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因养分种类有所差异。 相较优化施肥,除了秸秆还田和减量施肥对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外,优化施肥+秸秆还田、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优化施肥减氮+秸秆还田、优化施肥减磷+秸秆还田、优化施肥减钾+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减氮磷钾+秸秆还田均显著提高或保持了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 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并添加秸秆腐熟剂、秸秆还田和减量施肥对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有一定差异。其中,相较优化施肥,优化施肥+秸秆还田、优化施肥减氮+秸秆还田、优化施肥减磷+秸秆还田、优化施肥减钾+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减氮磷钾+秸秆还田均显著降低土壤脲酶活性,优化施肥减钾+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优化施肥减氮+秸秆还田显著降低土壤纤维素酶的活性,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对三种酶活则均无显著影响。 (6)仅就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方面而言,在优化施肥基础上进行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分别或同时减氮10%、减磷10%、减钾14.29%在生产中是可行的,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但就经济效益和产投比两方面而言,优化施肥仍是最佳选择。 【关键词】:秸秆还田 减量施肥 优化施肥 产量 土壤养分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S158.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0
  • 第1章 文献综述10-20
  • 1.1 我国的秸秆资源及其利用情况10-12
  • 1.1.1 我国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10
  • 1.1.2 农作物秸秆的主要利用形式10-11
  • 1.1.3 秸秆还田在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中的地位11-12
  • 1.2 我国的化肥生产施用的现状及问题12-14
  • 1.2.1 我国化肥生产现状12
  • 1.2.2 我国化肥施用情况及存在问题12-14
  • 1.3 秸秆还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14-17
  • 1.3.1 秸秆还田对作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14-15
  • 1.3.2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15
  • 1.3.3 秸秆还田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15-16
  • 1.3.4 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16-17
  • 1.4 减量施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17-20
  • 1.4.1 减量施肥对作物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8-19
  • 1.4.2 减量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19-20
  • 第2章 引言20-23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20
  • 2.2 研究内容20-22
  • 2.3 技术路线22-23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23-27
  • 3.1 试验时间及地点23
  • 3.2 试验材料与仪器23
  • 3.3 试验设计23-25
  • 3.4 试验管理25
  • 3.5 样品采集与处理25
  • 3.6 样品测定指标及方法25-26
  • 3.7 数据处理26-27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27-59
  • 4.1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27-39
  • 4.1.1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生育进程的影响27
  • 4.1.2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茎蘖动态的影响27-29
  • 4.1.3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29-32
  • 4.1.4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株高的影响32
  • 4.1.5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发病指数的影响32-34
  • 4.1.6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有效穗数的影响34-35
  • 4.1.7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每穗粒数的影响35-37
  • 4.1.8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结实率的影响37-38
  • 4.1.9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千粒重的影响38-39
  • 4.2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产量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39-49
  • 4.2.1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39-41
  • 4.2.2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41-42
  • 4.2.3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植株全磷含量的影响42-43
  • 4.2.4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植株全钾含量的影响43-45
  • 4.2.5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籽粒全氮含量的影响45-46
  • 4.2.6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籽粒全磷含量的影响46-47
  • 4.2.7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籽粒全钾含量的影响47-49
  • 4.3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双季稻经济效益的影响49-52
  • 4.4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52-59
  • 4.4.1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52-53
  • 4.4.2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土壤全氮的影响53-54
  • 4.4.3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土壤有效磷的影响54-55
  • 4.4.4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55
  • 4.4.5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55-56
  • 4.4.6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56-59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59-62
  • 5.1 结论59-61
  • 5.2 讨论61-62
  • 参考文献62-75
  • 致谢75-76
  • 作者简介76-7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加的科研项目清单77-7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酥梨产量的影响    周波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区油菜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王道中;孟志伟;郭熙盛;

土壤微生物活性对林地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    陈放鸣,李纯

保护地氮减量施用对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韩瑛祚;娄春荣;王秀娟;董环;张鑫;司鹏飞;

近20年来宜兴市域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张琪,李恋卿,潘根兴,张旭辉,蒋定安,黄洪光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代静玉,周运超,张平究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高要市的示范应用效果    黄农荣;梁向明;李嘉明;钟旭华;陈荣彬;钟佐明;陈文丰;马万雄;谭耀华;田卡;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新会区的示范应用    戴宇勋;黄农荣;黎金英;陈荣彬;黄栢麟;钟旭华;陈文丰;钟振和;徐庭均;刘燕华;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在阳江市的应用效果    黄英进;郑必宁;谢智山;

星星草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张立宾;刘玉新;张明兴;

畜禽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的影响    赵征宇;蔡葵;赵明;

不同钾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郑福丽;刘兆辉;张文君;江丽华;王梅;林海涛;

施用硫酸钾镁对苹果产量、品质和叶片矿质营养的影响    林海涛;江丽华;刘兆辉;宋效宗;郑福丽;王梅;张文君;

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

畜禽粪肥不同用量对青花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祥云;宋朝玉;王瑞英;王圣健;高峻岭;朱丕生;

轮作和休茬对日光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    吴焕涛;魏珉;杨凤娟;王秀峰;

崂山绿茶水溶性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明;王文娇;蔡葵;赵征宇;于秋华;

水溶性螯合肥对章丘大葱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张英鹏;李彦;张玉凤;董亮;孙明;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赵明;蔡葵;王文娇;赵征宇;陈建美;

玉米秸秆在人工瘤胃反应器中的厌氧转化    岳正波;胡真虎;俞汉青;

秸秆、蓝藻和餐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探讨    翟志军;李俊;陈祥松;吴金勇;姚建铭;

肥料与石膏配施对滨海盐土玉米生理活性的影响    李孝良;李健姣;吕宝磊;陈效民;王晓洋;詹国飞;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养分淋失及春甘蓝产量的影响    何传龙;马友华;李帆;蒋光月;周维平;

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敏;叶舒娅;刘枫;袁嫚嫚;

不同控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袁嫚嫚;叶舒娅;刘枫;李敏;吴学忠;

合肥地区大棚土壤7种重金属相关环境质量评价    蒋光月;郭熙盛;朱宏斌;何传龙;

非洲菊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生物性状的影响    马海燕;徐瑾;孙霞;朱翠英;郑成淑;

土壤碳汇能力衰退的生物炭修复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

铅在我国3种自然土壤中的含量及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文方;姚娜;朱菲菲;周友亚;谷庆宝;李发生;侯红;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两种典型盐生植物耐盐机理及应用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    李瑞利

红壤坡地菜园地表径流中氮磷流失模拟试验及建模研究    吴希媛

TNT污染土壤的生物泥浆反应器修复机理研究    谯华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空间对应关系和定量模型研究    赵科理

锌胁迫下CO_2浓度升高对三种不同光合途径植物生长发育和锌积累的影响    舒丽娜

猪粪农用对土壤—小麦系统中镉迁移的影响    翟静雅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水稻根际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水稻作用效果的研究    胡雪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土壤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时空演变特征    闫鸿媛

不同棉花基因型钾吸收和利用效率差异的机理研究    夏颖

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    苏伟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油茶林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研究及高效解磷菌的筛选    郝艳

尿素深施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高凤菊;吕金岭;

基于GIS的广德县耕地油菜种植适宜性定量评价    卢祖瑶;杨平;李贤胜;聂文芳;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加快耕地质量建设步伐    孙皓;王礼焦;高云;倪丹;方鸿国;

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作物产量效应    李录久,杨哲峰,李文高,徐志斌,胡永年,苗春苗,肖凤体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安徽省大棚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齐波

不同施氮水平对中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    吴文革;阮新民;施伏芝;

南方秋玉米氮磷钾肥效试验及配方施肥技术参数探讨    周晓舟;梁萍;唐创业;

淮河流域源头水环境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陈兆开;

呈贡县大棚蔬菜施肥现状及经济效益分析    王晓春;唐敏;

日光温室番茄的氮素追施调控技术及其效益评估    汤丽玲

潮土区秸秆还田下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丽;冯楠;刘素美;

安徽省保护性耕作与节水农业技术研究    王艳;施六林;王川;

提高土壤肥力的一项有效措施——秸秆还田    范琼文

红壤水田秸秆还田对三熟各季作物的增产效应    王国法,蒋彭炎,陆龙泉,吴柏荣

制定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规程的研究    

实施玉米机械秸秆还田的八项注意    李加恩,唐守晋

凤冈油菜秸秆还田的效果分析    刘富春

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继献,朱文秀

秸秆还田地块耕作管理“三要”    薛玉华

浅析作物秸秆还田应用技术    马金芝;刘悦上;陆卓;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比较研究    周勇;黄海东;吴一鸣;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陈新;张瑞宏;

成都平原麦稻双免耕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汤永禄;黄钢;郑家国;李朝苏;邓先和;付书明;

酵素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朱绍林;乔红梅;姜晓清;周明;

玉米秸秆安全还田方法的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邱贵春;蔡红岩;

作物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    何建新;王志进;朱建桦;张晓建;严玉娟;

浅论农业秸秆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途径    袁梅;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樊旭;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碳固定及其产量的影响    段华平;牛永志;李凤博;卞新民;

推行绿色技术 发展低碳农业    任小平;孙达义;

我区力推秸秆还田沃土工程技术    记者 宋春风 通讯员 陈彦毅

省农垦六成麦地秸秆还田    王戴群记者 孙全龙

大荣集团氰胺化钙变身催腐剂    梁建统

9.2万亩棉花实施秸秆还田    通讯员 刘世全

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凤阳县 田益全

驿城区农机局抓好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工作    本刊记者 吕磊通讯员 胡军锋

清洁 节能 省钱    本报记者 韩光亮 通讯员 庄君 姜龙金 刘瑞华

全市秸秆还田将达100万亩    刘璇 陈志奎

今秋明春四川秸秆还田百万亩    通讯员 彭福智 记者 邓万祥

秸秆还田及绿肥利用技术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王兴仁

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钾素效应研究    王志勇

多熟复种稻田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的效应研究    陈冬林

黄土高原农田综合地力及碳汇特征对连续多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响应    慕平

水旱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培肥和增产效应    武际

基于试验与模型的C、N循环研究    潘志勇

长期施钾对北方典型土壤钾素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谭德水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刘世平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物响应研究    韩宾

土壤过程的系统学分析初探——以连续秸秆还田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为例    李贵桐

不同农业措施影响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化规律研究    范丙全

周年秸秆还田与土壤耕作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子臣

秸秆还田与减量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田雁飞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吉林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    李万良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研制开发    刘小伟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霍竹

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卿明福

秸秆还田农户意愿与机械作业收益实证研究    李建政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路文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