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特性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7:18
热度: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特性的影响【摘要】:本试验2011年在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进行,2012年在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和武穴市花桥镇进行,以稻麦复种系统为对象,设置了免耕(

【摘要】:本试验2011年在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进行,2012年在湖北省随州市均川镇和武穴市花桥镇进行,以稻麦复种系统为对象,设置了免耕(NT)和翻耕(PT)两种耕作方式以及0kg/hm2(SRo),1750kg/hm2(SR1),3500kg/hm2(SR2),5250kg/hm2(SR3)四种还田量,研究短期耕作和秸秆还田对稻田表层(0-20cm)土壤活性有机碳(LOC)、微生物多样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1.对粘壤土和砂壤土两种土壤质地中团聚体组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2-0.25mm粒级的大团聚体所占比重最大,为优势粒级。相比较翻耕,免耕降低粘壤土0-5cm土层2-1mm粒级团聚体7%-11%的含量,增加0.25-0.053mm粒级团聚体14%-23%的含量,并且免耕提高砂壤土5-10cm土层1-0.25mm粒级团聚体2%-13%的含量,降低0.25-0.053mm粒级团聚体25%-48%的含量。表明免耕促进粘壤土中微团聚体的形成,但是能促进大团聚体在砂壤土中的积累。秸秆还田对粘壤土和砂壤土两种土壤质地中团聚体组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2.相比较翻耕,免耕降低粘壤土0-5cm土层2-1mm粒级团聚体8%-14%的有机碳含量,提高0.053mm粒级团聚体6%-18%的有机碳含量,表明免耕能促进粘壤土中有机碳在粉黏团聚体中富集。秸秆还田提高粘壤土0-5cm土层2-1mm粒级团聚体0.2%-16%的有机碳含量。免耕与秸秆还田对砂壤土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配没有显著影响。粘壤土中有机碳主要富集在1-0.053mm粒级团聚体中。砂壤土中有机碳主要富集在0.25-0.053mm和2-1mm粒级团聚体中。 3.免耕较翻耕降低砂壤土10-20cm土层5%-21%的TOC含量,7%-43%的EOC含量和10%-46%的MBC含量以及5-10cm土层23%-36%的DOC含量,增加粘壤土0-5cm土层2%-37%的MBC含量以及5-10cm土层11%-32%的TOC含量,并且降低粘壤土5-20cm土层33%-67%的DOC含量。秸秆还田对土壤TOC、EOC和MBC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分别增加粘壤土5-20cm以及砂壤土5-10cm土层17%-59%和29%-42%的DOC含量。粘壤土易氧化态碳组分含量为中活性组分低活性组分高活性组分。5250kg/hm2还田量增加其0-5cm土层14%-18%的高活性组分含量,免耕降低5-10cm土层15%-19%的高活性组分含量。砂壤土易氧化态碳组分含量为低活性组分中活性组分高活性组分,免耕降低10-20cm土层23%-43%的中活性组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可以作为表征土壤碳库质量和土壤生物学肥力的理想指标。 4.相比较翻耕,免耕降低粘壤土5-10cm土层0.7%-22%的碳库活度,但能提高砂壤土5-10cm土层5%-9%的碳库活度,降低砂壤土10-20cm土层6%-44%的碳库管理指数,表明短期免耕降低砂壤土的土壤质量。粘壤土0-5cm表层土壤的碳库管理指数显著高于砂壤土,10-20cm土层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则显著低于砂壤土。 5.秸秆还田显著提高粘壤土表层细菌数量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可以解释55.95%的变异。免耕显著提高砂壤土土壤表层细菌数量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可以解释64.23%的变异。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微生物多样性的指标,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土壤质量。免耕处理下,粘壤土秸秆还田与不还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较大。砂壤土5250kg/hm2秸秆还田量与不还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较大。翻耕条件下,各处理差异不显著。 6.砂壤土和粘壤土两种土壤质地的试验结果均表明,3500kg/hm2和1750kg/hm2秸秆还田量提高水稻15%-35%和2%-28%的产量。免耕没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易氧化态碳成极显著正相关,与水溶性碳则成显著负相关。易氧化态碳、水溶性碳为活性碳,对于短期内稻田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量的改变响应最为敏感,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 【关键词】:秸秆还田 免耕 活性有机碳 微生物多样性 产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153.6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缩略语表11-12
  • 1 前言12-19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3-16
  • 1.2.1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研究13
  • 1.2.2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研究13-14
  • 1.2.3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14-15
  • 1.2.4 土壤团聚体的研究15-16
  • 1.2.5 免耕和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16
  • 1.3 研究思路16-19
  • 2 材料与方法19-23
  • 2.1 实验地点及供试材料19
  • 2.2 实验处理及田间设计19-20
  • 2.3 田间取样方法20
  • 2.4 室内测定项目与方法20-22
  • 2.4.1 土壤总有机碳的测定20
  • 2.4.2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测定20
  • 2.4.3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测定20-21
  • 2.4.4 土壤易氧化态碳的测定21
  • 2.4.5 土壤团聚体的测定21
  • 2.4.6 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21-22
  • 2.5 数据分析22-23
  • 3 结果与分析23-47
  • 3.1 不同处理间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差异23-30
  • 3.1.1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23-24
  • 3.1.2 不同处理对土壤易氧化态碳的影响24-25
  • 3.1.3 不同处理对土壤易氧化态碳组分的影响25-27
  • 3.1.4 不同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27-29
  • 3.1.5 不同处理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29-30
  • 3.2 不同处理间土壤有机碳库的差异30-33
  • 3.2.1 不同处理对土壤碳氮比的影响30-31
  • 3.2.2 不同处理对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31-33
  • 3.3 不同处理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33-35
  • 3.4 不同处理间土壤团聚体的差异35-42
  • 3.4.1 不同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组分的影响35-38
  • 3.4.2 不同处理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配的影响38-42
  • 3.5 不同处理间作物产量的差异42
  • 3.6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微生物多样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42-45
  • 3.7 有机碳成分与作物产量的关系45-47
  • 4 结论与讨论47-54
  • 4.1 讨论47-52
  • 4.1.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47-49
  • 4.1.2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49-50
  • 4.1.3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50-52
  • 4.1.4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52
  • 4.2 结论52-54
  • 参考文献54-65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5-66
  • 致谢6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论水稻生产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凌启鸿

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孔祥斌,张凤荣,齐伟,徐艳

不同耕作方式对宁南旱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严波;贾志宽;韩清芳;杨宝平;聂俊峰;

免耕稻草覆盖种植红薯对稻田土壤碳库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康轩;黄景;姜建初;蓝立斌;吕巨智;梁和;

水肥条件与稻草还田对土壤供氮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彭英湘;王凯荣;谢小立;唐彬;

水稻连续免耕抛栽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吴建富;潘晓华;石庆华;漆英雪;刘宗发;胡金和;

秸秆还田少免耕对冲积土微生物多样性及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刘定辉;舒丽;陈强;陈尚洪;陈红琳;朱钟麟;

大辽河水系沉积物对PAHs生物降解的特征    全向春;汤茜;俞博凡;何孟常;林春野;

漾洱水电站施工区不同地类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    李娟;

庐山土壤全氮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朱晓芳;关雪晴;付晶莹;

围栏草原与放牧草原对苏打盐碱土理化性状的影响    董世平;赵兰坡;

北运河下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养分研究    李建辉;李晓秀;张汪寿;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阳利永;渠甲源;吴献花;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兴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陈金香;汪宝国;王旭;钱文;吴鹏;

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氮含量的影响——以江苏省原锡山市为例    艾琼;张健;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绿洲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李宝富;熊黑钢;张建兵;龙桃;张芳;

区域土壤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研究——以土壤氮元素为例    张健;陈凤;濮励杰;彭补拙;

城乡交错带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方晰;洪瑜;金文芬;陈仕栋;

基于农户利用目标的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孔祥斌;张凤荣;齐伟;

基于一种稻田新型耕作制度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效应分析    刘建;

森林生态系统DOM的来源、特性及流动    杨玉盛;郭剑芬;陈光水;陈银秀;于占源;董彬;刘东霞;

人工重建植被对荒漠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以克拉玛依城市外围人工生态防护林为例    郑路;胡秀琴;姜逢清;邱文成;

大城市郊区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变化趋势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张琳;张凤荣;吕贻忠;孔祥斌;王茹;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棕壤胡敏素数量及结构特征研究    梁尧;窦森;

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    舒丽;张自全;刘敏;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稻田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短期影响    郭梨锦;曹凑贵;张枝盛;刘天奇;李成芳;

生草栽培对果园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影响    王义祥;翁伯琦;黄毅斌;王成己;叶菁;

陕北黄土坡面微地形土壤质量研究    张宏芝

天然镭同位素富集和测定方法及对河口混合过程的示踪研究    许博超

雪灾对武夷山毛竹和黄山松林土壤碳氮的影响    丁九敏

黄土高原生态重建中植物凋落物碳氮在土壤中转化特性研究    王春阳

滇池流域集约化农田生态系统氮素格局与作物功能性状响应策略    夏体渊

长期不同耕种措施对土壤呼吸和有机碳影响研究    吴会军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李加林

喀斯特城市地下水C、N同位素地球化学    李思亮

黄河三角洲土壤质量时空演变及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李新举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易变碳及土壤呼吸的影响    谢锦升

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    苏伟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乐丽鑫

新疆耕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    杜涛

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碳氮含量及质量评价    洪瑜

北运河下游武清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研究    李建辉

大棚菜区土地利用信息遥感提取及其不同方式的土壤质量效应    马群

镇域尺度农田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及地表有机碳储量研究    张文龙

基于GIS的水田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价值评估    孙平

苏打盐碱地水田“淡化表层”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征    徐晓腾

稻田复种轮作系统下作物生产力及土壤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与综合评价    林青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    刘盛和,吴传钧,沈洪泉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赵其国

水稻连续免耕抛秧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初报    刘怀珍,黄庆,李康活,陆秀明,程永盛,付华,刘军

双季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李康活,黄庆,陆秀明,刘怀珍,郑海波,杨观宋,罗家镏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严洁,邓良基,黄剑

免耕与覆盖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组成的影响    陈蓓,张仁陟

利用方式对干旱草原土壤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王哲锋;高波;李小刚;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邝伟生;张雪;刘玉佩;王勇;梁和;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种马铃薯生理特性的影响    邝伟生;梁启新;谭小莉;张雪;刘玉佩;蓝立斌;李宏艳;梁和;

免耕抛秧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秦华东

连续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轮换对稻麦轮作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及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朱利群;张大伟;卞新民;

不同农业措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李彩华,靳学慧,台莲梅

秸秆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稻麦轮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影响    牛永志;李凤博;柳建国;彭长青;卞新民;

秸秆还田在粮棉间作田中的应用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产量的影响    李凤博;牛永志;高文玲;刘金根;卞新民;

连续两年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直播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大伟;刘建;王波;曹杨;卞新民;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风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闻杰,王聪翔,侯立白,张雯,张彬

超高茬麦田套稻的生理特性    郭勋斌;顾克礼;田文科;徐世林;陈伟民;袁秦;

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磷影响的研究进展    文方芳;李菊梅;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碳固定及其产量的影响    段华平;牛永志;李凤博;卞新民;

酵素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朱绍林;乔红梅;姜晓清;周明;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陆建飞;庄恒扬;张洪程;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比较研究    周勇;黄海东;吴一鸣;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陈新;张瑞宏;

成都平原麦稻双免耕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汤永禄;黄钢;郑家国;李朝苏;邓先和;付书明;

玉米秸秆安全还田方法的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邱贵春;蔡红岩;

作物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    何建新;王志进;朱建桦;张晓建;严玉娟;

浅论农业秸秆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途径    袁梅;

我区力推秸秆还田沃土工程技术    记者 宋春风 通讯员 陈彦毅

省农垦六成麦地秸秆还田    王戴群记者 孙全龙

大荣集团氰胺化钙变身催腐剂    梁建统

9.2万亩棉花实施秸秆还田    通讯员 刘世全

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凤阳县 田益全

驿城区农机局抓好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工作    本刊记者 吕磊通讯员 胡军锋

清洁 节能 省钱    本报记者 韩光亮 通讯员 庄君 姜龙金 刘瑞华

全市秸秆还田将达100万亩    刘璇 陈志奎

今秋明春四川秸秆还田百万亩    通讯员 彭福智 记者 邓万祥

秸秆还田及绿肥利用技术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王兴仁

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钾素效应研究    王志勇

多熟复种稻田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的效应研究    陈冬林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刘世平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物响应研究    韩宾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黄土高原农田综合地力及碳汇特征对连续多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响应    慕平

水旱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培肥和增产效应    武际

黄淮海平原土壤节肢动物对耕作和施肥的响应    朱强根

长期施肥对亚热带稻田土壤有机碳氮及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郝晓晖

云南干热河谷膏桐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特征    郭永清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后稻米品质的差异性变化研究    顾丽

周年秸秆还田与土壤耕作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子臣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特性的影响    王丹丹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吉林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    李万良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不同耕作方式和稻草还田量对晚稻生长发育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卜毓坚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研制开发    刘小伟

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活性有机碳、氮与作物生长间关系动态研究    陈浩

耕播方式及秸秆还田对皖麦68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邹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