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将遇最大劲敌?拒绝代工自建工厂,动真格的小米汽车究竟有多可怕
特斯拉将遇最大劲敌?拒绝代工自建工厂,动真格的小米汽车究竟有多可怕11月2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下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小米汽车正式落户北京经开区。此次签约仪式透露
11月2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下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小米汽车正式落户北京经开区。
此次签约仪式透露了几个重要的信息:一是北京经开区将成为小米汽车总部基地、销售总部、研发总部;二是北京工厂的年产能为30万辆,将分两期建设,一期和二期各15万辆;三是量产时间定为2024年。
省去贴牌环节直接自建工厂的做法确实很“小米”,一如当初宣布独立造车。
短短几个月,小米汽车项目的进程非常快,节奏非常密集,既展示了小米创始人雷军造车的决心,也体现了他卓越的执行能力。
都说隔行如隔山,雷军明明毫无造车经验,但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人士,都几乎一边倒地看好雷军造车,这在以往的造车新势力中是从未有过的。
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曾公开说过,特斯拉最大竞争对手很可能来自中国公司。如今看来,这家公司很可能是小米。
01 拒绝代工,坚持自建工厂
小米汽车项目落户北京,纯属意料之中。
9月1日,小米汽车就完成了工商注册,由雷军本人亲自出任法人代表,总部正式落户北京。不过,与坊间猜测不同的是,小米汽车总部既没有选择小米科技园所在的海淀区,也没选择有不少具备生产资质的现成工厂的顺义,而是剑走偏锋,选择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为什么选这里呢?
因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孵化环境,既有传统的汽车产业链,包括奔驰和北汽新能源的整车制造业和相关的汽车装备制造业,又有移动通信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链,还有相关的软件人才体系,并且有大量的写字楼和工业用地。
与此同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北京的直属机构,在补贴和税收政策方面也能给予大量支持。相比海淀和顺义,选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能够获得更丰富的资源和更有力的扶持政策。
与蔚来、小鹏以代工模式切入造车赛道不同的是,小米与特斯拉、理想一样,直接选择自建工厂。
众所周知,代工模式在手机行业非常普遍,小米手机就曾找富士康、英华达代工。造车是最烧钱的生意,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小米跨界进入这个烧钱的无底洞,为什么不选择轻资产的代工模式呢?
代工模式的优势是,在没有生产资质、生产线和制造经验的情况下,寻求传统车企代工能够快速实现量产,从而获得先发优势。
小米今年3月才决定造车,此时的国内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已经走过十年的培育期和发展期,进入爆发期阶段,行业鱼龙混杂,市场饱和度很高,出现不少知名度和市场接受度都比较高的企业和产品。
造车新势力业已形成以“蔚小理”和威马、哪吒、零跑分别为第一、第二梯队的格局,传统车企中的比亚迪、广汽埃安、岚图、极氪各自拥有不等的知名度,小米此时入局肯定已经晚了,不急是不可能的。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产能是严重过剩的,闲置的整车制造工厂非常多,在现有生产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无疑省时省力也省钱。
但是,代工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那就是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和零部件供应都存在不可控的问题,这其中,对于一心想造车、并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小米来说,最大的风险是品控。如果产品存在质量缺陷,一旦爆出负面,将影响整个品牌的口碑和声誉。
另外,想实现大规模量产、控制生产和交付节奏,也必须自建工厂,这也是早期选择代工模式的蔚来、威马、小鹏后期纷纷建立自己的工厂的重要原因。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LG新能源计划融资13.6亿美元,将美国密歇根电池厂产能扩大8倍2021-11-30
-
万事俱备,小米领先苹果一步,确定2024年量产汽车2021-11-30
-
为补齐新能源业务不足之处,科瑞技术拟以2.77亿元收购鼎力智能2021-11-30
-
打赢科技平权最后一战!小米的大理想再次从北京出发2021-11-30
-
手机出货让出全球第二宝座,估值高点之后,小米难再高2021-11-30
-
宁德时代市值逼近1.6万亿!再投20亿成立新能源公司2021-11-30
-
蔚来电池供应商卫蓝新能源,获得小米和华为投资,这家公司有什么来头?2021-11-30
-
固态电池再引关注,小米、华为共同投资,锂电股将再次引起轩然大波?2021-11-29
-
落户北京经开区,小米汽车技术储备现状如何?2021-11-29
-
亿纬锂能燃料电池子公司正式成立,新能源产业进一步扩张2021-11-29
-
自主前三强位置会被比亚迪抢占?长城汽车能否夺取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这一关键阵地?2021-11-29
-
作为中国四大汽车集团的东风汽车,能够力挽狂澜赶上新能源时代吗?2021-11-29
-
面对传统车企的大象转身进军新能源市场,小鹏汽车究竟拿什么资本抗衡?2021-11-27
-
蔚来的固态电池供应商,获小米、华为约5亿元投资2021-11-26
-
主攻中端市场的比亚迪、大众和小鹏,能否啃下“硬骨头”,提高新能源车渗透率?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