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说

党建扶贫典型做法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10:17:40
热度:

党建扶贫典型做法【专家解说】: 强化党建引领 助力精准扶贫

【专家解说】:



                                                     强化党建引领 助力精准扶贫


                                     ---西坡镇高红村党支部党建助力精准扶贫纪实


      西坡镇高红村── 一个地处子午岭林缘的省定贫困村,正宁县双联行动扶贫攻坚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村、正宁县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全村8个村民小组、551户、2189人,贫困人口168户、729人,总耕地面积5451亩,人均2.5亩。高红村党支部共有党员62名,其中村干部党员4名,女党员6名,35岁以下党员8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名。


      近年来,高红村党支部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草畜产业培育为主线,以公共服务发展为保障、以党员群众教育培训为基础,与时俱进,创新载体,整合资源,集中发力,探索出了一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村级经济发展有机融合的工作新路子,有力推动了全村扶贫攻坚行动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加强基础建设,村级发展基础逐步夯实。村民经济要发展,基础改善是关键。这是西坡镇高红村党支部一班人通过集体商议确定的首要工作重点。为了将这一目标尽快落到实处,村党支部在全面掌握情况、科学研判形势的基础上,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如何推进村民脱贫致富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等问题,多次召开村民大会专题研究部署,提出“立足实际、夯实基础,分析现状、找准问题,破解难题、探索新路”的工作新思路,抢抓双联行动、扶贫攻坚、农村综合改革的利好机遇,全面贯彻落实“1236”扶贫攻坚行动,积极推行“参与式”扶贫开发,紧扣“两个率先目标”,围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贫困人口逐步减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工作重点,理清思路,科学规划,狠抓落实,不断加大财政资金、信贷资金、行业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以改善环境为目标,全力加强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修水泥路2条、3.2公里,砂石路5条、6.5公里,新打机井2眼、沼气池120座,新建高位水塔2座,复垦整理老庄基480亩,开辟山地公墓区208亩。以培养农民文明卫生习惯为突破口,动员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拆除危墙80米,危旧房、厕所10间,涂白刷新墙体2800米,清理“三堆”210处,栽植行道树3540棵,开辟民俗历史和文化宣传长廊1380米,水泥硬化农户门前人行道2.5公里,铺设渗水砖3500平方米,整修花园32个,新栽雅景围栏112米、低围栏1280米,建成简易凉亭2个,古长城型围墙510米,栽植风景树770棵,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二、强化教育培训,党员作用充分发挥。为了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文件精神、法律法规和种养殖技术,村党支部不折不扣地落实每月两次的集中学习制度,努力掌握工作本领,提高理论素质和产业发展技能,并充分利用农闲时间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提升广大党员及全村养殖户的养殖技能,形成了以党员干部为引领的全方位培训机制。同时,村党支部大胆决策,科学引导,组织动员党员能人骨干加强协调服务,在9个养殖小区和专业合作社按照产业党小组模式,设立党员“示范岗”8个,培育产业大户12户、党员致富带头人15名,形成了以党员为主体的村级科技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村级组织“管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问题。同时,利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体系,抽调2名农业技术员长期蹲点指导,为每个产业发展示范点选派指导员1名,为养殖户提供技术、信息和项目扶持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增强群众主动发展、创业致富的能力和意识。全村先后评选技术总负责3名、明星示范户6名、农民技术员10名,开展各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期,培训1200多人。按照“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转型”的思路,开展劳务输转技能培训4次,培训“两后生”32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以前的不足5000元提高到现在的5832元。


      三、培育富民产业,农民致富热情不断高涨。农民经济要改善,富民产业是关键。村党支部以双联行动扶贫攻坚农村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以“143”技术到户机制为依托,先后组织农户参加各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极大地解决了农户发展产业缺资金、缺技术的困难,促使草畜产业快速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牛、羊、猪、鸡、蜂共同发展的养殖格局,养殖业收入达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一是合作社带动,发展窑洞养羊。养羊是高红村的传统产业,养殖历史悠久,但普遍以家家户户零星散养和放牧为主,不仅规模小、水平低,而且养殖效益不高。为了有效解决养羊与封山禁牧的矛盾,促进养羊产业发展壮大,该村坚持因势利导,鼓励群众利用弃荒窑洞、老庄还田和陡坡山地养羊,实行舍饲圈养,2013年,按照“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思路,采取“支部+协会+农户”的办法,由村集体和5户养殖大户共同出资,流转土地50.8亩,改造弃荒窑洞300孔,建成嘉盛牧业有限公司和同力养羊专业合作社,饲养小尾寒羊、本地奶山羊和新疆细毛羊1000多只,这种节约土地资源、降低投资成本、增加养殖效益的发展理念和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购销的经营办法,很快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窑洞养羊模式迅速在全村复制推广。目前,该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85人,建成嘉盛、牧盛、牧旺、广富源等养羊小区4个,辐射带动发展50只以上规模养羊户60户,200只以上规模养羊户6户,全村羊存栏5000多只,达到户均1只羊的养殖格局。二是示范引领,发展暖棚养牛。“一亩耕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昔日高红村养牛现状的真实写照,也是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最朴素的愿望。如今走进高红村,映入眼帘的是排排整体的暖棚和成群逐斗嘻戏的肉牛。说起这种变化,返乡创业人员王宏伟无不感慨的说:“这都是政府扶持、能人引领、党员示范的结果。”王宏伟是高红村五组村民,这几年凭着灵活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在外务工创业,有了一定的经济积蓄,他觉得与其在外漂泊,不如回家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决定发展养殖业。在乡村组和双联单位、驻村工作队的扶持支持下,通过个人出资、贷款扶持、项目整合、政府配套方式,筹资175万元建成牧源养牛小区,流转土地35亩,新建暖棚牛舍70间,购买秦川牛、早胜牛30头,当年牛出栏14头,净收入7万多元。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按照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思路,该村先后动员22户养牛户入驻牧源养牛小区,新建了党小组,设立党员“示范岗”7个。目前,该养牛小区牛存栏200多头,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养牛800多头。三是人畜分离,发展设施养猪。“一家养猪百家臭,百家养猪全村臭,赚钱养猪讲环保,人畜分离要记牢”。打开高红村扶贫攻坚作战图,凡是标有猪形图案的地方,都规划在远离人群的沟边咀稍。这是农村综合改革,双联扶贫活动开展以来,高红村对养猪布局作出的大调整和大突破。高红三组养猪规模户牛新宁说:“以前在自家庄前屋后养猪,不仅邻里嫌臭,经常闹矛盾,而且地方小,想扩大规模也难。现在村上规定,凡养猪规模在10头以上的,都必须在规划的沟边咀稍建圈舍,搞养殖。这样不仅缓和了邻里关系,而且发展空间大,沟边通风好,减少了疫病发生,降低了经营风险。今年,我养了210头猪,出栏120头,净收入3.6万元。”像牛新宁这样在沟边咀稍规划区发展设施养猪的规模户达16户,养猪1500多头,人畜混居的现象已基本杜绝。四是依托资源,发展林下养鸡。高红村山地广阔,林草资源丰富。为了挖掘潜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该村牢固树立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按照“鸡—虫(草)—粪—林(草)”循环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养鸡。2012年,通过招商引资,由陕西客商侯志亮和县内客商仵万芳,投资1500万元,流转土地810亩,建成升华生态养殖场,养殖土鸡、珍珠鸡、山野鸡、乌鸡、火鸡等10万只,当年实现产值200多万元。生产的土鸡蛋已经注册成著名商标,成为县内中小学生营养餐供应食品。与此同时,该村坚持林下养鸡与圈舍养鸡并举,扶持发展千只以上养鸡规模户25户,养鸡14.2万只。五是培育典型,发展沟边养蜂。土蜂是高红的特色品牌,生产的蜂蜜味道甜蜜,口感纯正,天然绿色,备受青睐,供不应求。面对土蜂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紧紧依托地处林区、花源丰富的优势,培育典型,辐射带动。扶持南桥组杜江波等6户有养蜂经验的村民投资310万元,流转土地20亩,建成蜜源土蜂养殖场,养蜂400多箱(窝),在该养殖场的示范带动下,全村10箱(窝)以上养蜂规模户达30多户,养蜂规模达到800多箱(窝),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针对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难题,村党支部多方协调金融机构落实双联扶贫贷款,努力解决农户贷款难、资金不足的问题,注册成立了扶贫互助协会,动员40多户村民加入互助资金协会,入股资金达6万余元,争取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20多万元,累计向20多户互助资金协会会员发放借款16万余元。同时,互助资金协会每年将利息分红结余上缴组织,纳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效解决了村上无钱办事的难题。


      四、强化支部引领,服务水平得到优化。为了使党支部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高红村党支部积极探索“支部+协会+公司”的党建工作模式,依托结构调整中形成的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发挥村党支部在农村经济主战场上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和各种产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把基层党支部的组织领导、政策引导、发展群众等方面的优势与产业协会的技术、信息、市场等优势和公司的生产场地、设备、管理、资金等优势有机结合,形成了“支部引领、协会服务、党员带动、整体推进”的良好格局,收到了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良好效果,真正实现了把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农民协会的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优势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增收水平,创新了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实现了农村党组织建设与扶贫攻坚工作的对接共振。


      如今的高红村,牛羊鸡舍成排,村组道路笔直、沟边鲜花似海、路旁绿树成荫、村庄民房锃亮。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篮球场上、乒乓球案前小伙子竞技角逐声,不绝于耳;健身器材上,花园旁边的老年人悠闲自得;广场上的妇女们,身着五颜六色的裙子,排着整体的队伍,随着欢快的鼓点,跳着广场舞蹈,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与昔日环境脏乱差、村容破烂、群众贫穷、文化落后、信息闭塞、治安混乱形成鲜明对比,这都是党建助力精准扶贫给高红村带来的新变化,凝聚着乡村党员干部大量心血和汗水。


      “高歌扬帆风正劲,支部引领帮民富”。高红村党支部将高举党建大旗,以矢志不渝的干劲带领党员群众不断创新载体,开辟致富途径,阔步推进村级发展壮大,在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上谱写出更加壮美的华彩乐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