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长期不同施肥对暗棕壤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与功能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04:22
热度:

长期不同施肥对暗棕壤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与功能的影响【摘要】:不同施肥方式对我国旱地农田土壤甲烷氧化影响的微生物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PCR-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

【摘要】:不同施肥方式对我国旱地农田土壤甲烷氧化影响的微生物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PCR-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甲烷氧化速率和土壤性质测定,探索了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暗棕壤的"土壤性质-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土壤甲烷氧化速率"关系.结果表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甲烷氧化速率,降幅为61.2%,而单独施用有机肥或无机肥对暗棕壤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不显著;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处理土壤甲烷氧化菌多样性指数增加91.9%,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处理增加102.5%,而单施无机肥后土壤甲烷氧化菌多样性指数变化不明显;有机肥处理土壤的pmoA基因丰度显著增加,平均pmoA基因丰度为不施用有机肥的12.7倍;土壤甲烷氧化速率与甲烷氧化菌的群落结构和比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63和0.684,但与甲烷氧化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不相关;甲烷氧化菌的群落结构和比活性与土壤pH值、全氮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说明,长期不同施肥可以通过改变暗棕壤的pH值、全氮和有机质含量等土壤性质,改变甲烷氧化菌群落结构和比活性,进而影响土壤甲烷氧化速率;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土壤甲烷氧化菌多样性和丰度大幅度增加,而甲烷氧化速率却显著降低,说明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土壤中只有部分微生物发挥了甲烷氧化活性,但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暗棕壤 甲烷氧化菌 pmoA基因 实时定量PCR 甲烷氧化速率 冗余分析 Monte Carlo检验 PCR-DGGE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5CB12110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5B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119)
【分类号】:S154.3
【正文快照】: 大气中甲烷(CH4)浓度为1.75×10-6μg·mL-1,目前还在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根据IPCC的报告,1kg CH4的辐射增温效益是CO2的21倍,CH4占大气增温潜势的15%~20%,是第二大温室气体[1].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的氧化约占大气甲烷汇的10%,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生物汇[1].研究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畜禽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的影响    赵征宇;蔡葵;赵明;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的砷    谢建茂;张美如;罗小芳;许同建;

复合微生物肥料高效菌株的筛选    董昌金,蒋宝贵

安徽烟区土壤和烟叶的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    王世济;李桐;赵第锟;韩永镜;崔权仁;刘小平;武家美;

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磷·钾的影响    魏忠平;张玉龙;孟庆龙;田义;王耀生;张辉;

安徽省主要烟区土壤和烟叶氯含量状况及合理施氯    赵第锟;鲍穗;王世济;刘小平;崔权仁;武家美;

大镜山水库底泥的蓄积量及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    林彰文;尹涛;谭镇;韩博平;冯远船;谭柏贤;郑旭明;

百喜草对南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军;

蔬菜保护地连作土壤肥力性状调查研究    刘文利;马琳;

太湖水稻土中磷的固定和释放特性的研究    李寿田,周健民,王火焰,陈小琴,杜昌文,董彩霞

北京市污灌区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研究    杨林林;杨培岭;王成志;

北京市污灌区非饱和土壤水扩散率研究    杨林林;杨培岭;王成志;

酸性紫色土钙、锌、硼的复合效应及机理研究    刘金萍

长期施肥条件下紫色土—小麦系统中钾素利用的研究    熊明彪

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林木生长、养分平衡与地力维护研究    易志军

红壤铜污染的物理化学行为和生物学表征    俞慎

紫色母岩现代表生作用及环境效应研究    骆东奇

沉积物对有机污染物的不可逆吸附行为    陈华林

HAL1和merB基因增强转基因植物耐盐和抗汞能力研究    田吉林

华北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评价    孔祥斌

饼肥有机营养对土壤生化特性和烤烟品质作用机理的研究    武雪萍

除草剂苄嘧磺隆在几种粘粒矿物与地带性土壤表面的吸附研究    欧阳天贽

海南省反季节香蕉营养特性和营养诊断指标的研究    张海风

重庆市旱地土壤肥水协同效应研究    朱华玲

不同水稻土中铁的微生物还原特征    杨春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土壤肥力的垂直变化    王春明

南宁市郊菜园土壤及蔬菜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评价    秦波

精确农业实践中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研究    郝鹏飞

后期营养调控对食用优质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冯英梅

湖南省稻田土壤固定态铵的研究    孙玉焕

水稻再生特性及其头季稻体内营养物质含量的关系研究    唐浩

旱改水及不同稻作制对土壤锰的化学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李顺义

高效厌氧产甲烷颗粒污泥微生物多样性及定量化研究    孙寓姣;左剑恶;邢薇;李建平;鲁颐琼;

重金属铜、锌、镉、铅复合污染对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王秀丽,徐建民,姚槐应,谢正苗

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研究    赵祥伟,骆永明,滕应,李振高,宋静,吴龙华

非地震直接油气检测技术及其勘探实践    赵邦六;何展翔;文百红;

马尾松与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动态及养分循环特征    田大伦,项文化,闫文德

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及其应用    吴传芝

镉对稻田土壤典型微生物种的胁迫生理毒性    段学军;闵航;

重金属污染对水稻田土壤硫酸盐还原菌种群数量及其活性的影响    吕琴,陈中云,闵航

PCR-DGGE技术在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罗海峰,齐鸿雁,薛凯,张洪勋

长期不同施肥下太湖地区黄泥土表土微生物碳氮量及基因多样性变化    张平究,李恋卿,潘根兴,张俊伟

长期不同施肥下太湖地区黄泥土蚯蚓的多样性、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组成的变化    向昌国;张平究;潘根兴;邱多生;储秋华;

长期定位试验对水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活性和甲烷排放通量的影响    吕琴,闵航,陈中云

水稻土基底呼吸与CO_2排放强度的日动态及长期不同施肥下的变化    郑聚锋;张旭辉;潘根兴;李恋卿;

长期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及深度分布的影响    周萍;张旭辉;潘根兴;

土壤性质和冬季水分对水稻生长期CH_4排放的影响及机理    徐华

冻土甲烷循环微生物群落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倪永清;史学伟;郑晓吉;顾燕玲;徐宇丽;程国栋;

中国土壤有机碳分解特征研究初报    潘剑君;郝珖存;孟静娟;

秦岭火地塘林区土壤剖面碳氮垂直分布规律的研究    李珊珊;耿增超;姜林;佘雕;罗志伟;

森林土壤学研究    贾长江;

脂肪酸分析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江凌玲;詹艺凌;韦善君;

永前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魏琳;鞠敏睿;

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研究进展    黄坚雄;陈源泉;隋鹏;高旺盛;王彬彬;吴雪梅;熊杰;史学朋;孙自广;

天然次生林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的初步研究    宫莉;王国华;齐学军;

    

    

添加不同营养元素对水稻土甲烷氧化菌氧化CH_4能力的影响    郑勇;刘新展;张丽梅;贺纪正;

基于GIS的中尺度土壤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杨联安;刘兴昌;陈楠;

东北平原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谱反演模型同质性研究    卢艳丽;白由路;杨俐苹;王磊;王贺;

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分级及侵蚀背景的空间分析——以长春市双阳区为例    韩富伟;张柏;宋开山;王宗明;李建平;

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多样性分析    张秋芳;刘波;林营志;唐莉娜;史怀;杨述省;周先冶;

合理施用肥料 促进生态农业市建设    李艳;

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方法分析杨桃与荔枝长期生长地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阮传清;陈建利;苏明星;陈燕萍;韩文福;刘波;

吉林省靖宇县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分布规律分析    刘静宇;孟静静;黄少鹏;丁志强;盛静卫;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南方典型性水稻土有机碳矿化与CO_2、CH_4产生研究    郑聚锋

大兴安岭东麓旱作丘陵区耕地质量演变与可持续利用    郝桂娟

长期不同施肥对中国东北黑土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与功能的影响    杨芊葆

有机酸对森林暗棕壤磷的释放效应    张艳华

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森林暗棕壤的氮矿化特征    刘宝东

不同区域森林土壤甲烷氧化及其影响因子的初步研究    魏晋

凋落物中的有机酸及其对森林土壤的磷释放效应    宋金凤

外源硒在暗棕壤—蔬菜体系中的转化机理    曹楷

小兴安岭森林土壤氮形态研究    鞠敏睿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甲烷通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孙善彬

苯酚、苯胺和铜离子在土壤中交互作用研究    任晓宇

土壤类型、大豆品种(系)和生育期对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徐艳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