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混合动力汽车用DC/AC逆变器的EMC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6:41:31
热度:

混合动力汽车用DC/AC逆变器的EMC研究【摘要】:随着石油供需矛盾、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逐渐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它成为了国际的研究产业以及未来汽车产品的发展方

【摘要】:随着石油供需矛盾、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逐渐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它成为了国际的研究产业以及未来汽车产品的发展方向。江南网页版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主要包括三类: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其中混合动力汽车被认为具有美好的产业发展前景,它更符合目前的技术和资金要求。DC/AC逆变器是混合动力汽车的重要电子部件之一,在其工作过程中容易造成电压突变或电流突变,这是产生电磁干扰的源头之一。产生的干扰可能会影响车内电子设备甚至整车的正常工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混合动力汽车DC/AC逆变器的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设计。 通常在汽车的系统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到汽车的EMC问题,越早的考虑该问题,则它会越容易解决,所需要的成本也会越低。所以运用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尽早的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抑制措施,尽可能早的解决EMC问题,是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的。 本文的技术路线是:混合动力汽车DC/AC逆变器的电磁干扰分析、仿真、抑制和验证。它以DC/AC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传导干扰(串扰)的产生机理和存在的主要电磁辐射源(二极管、Z源网络等)。确定相应的边界条件后,进行软件仿真,得到电磁干扰图像,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扰抑制。根据国家EMC标准,对DC/AC逆变器和整车完成电磁干扰实验。本文证实了先分析DC/AC逆变器的结构及其串扰和主要电磁辐射源、然后进行电磁仿真、最后采取相关抑制措施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根据DC/AC逆变器的结构,分析产生传导干扰(串扰)的机理、辐射部件产生电磁干扰的机理,结合电磁兼容理论及其仿真理论,建立串扰和主要辐射部件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相关的数学表达式。同时结合实际的边界条件(它与工作环境、实际的系统结构有关),仿真出串扰耦合图像和辐射部件的电磁辐射图像(采用EMC Studio与Matlab软件进行仿真)。通过分析这些图像,得出相关结论,使以后采取的抑制措施更具有针对性。 然后结合电磁兼容理论和电磁干扰的仿真图像,确定需要抑制的电磁场源,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抑制、改进措施。例如:通过接地技术来避免地回路的形成、泄放积累的静电电荷、防止瞬态电流的干扰;通过滤波技术来分离信号、剔除干扰,可明显减小传导干扰的电平;通过屏蔽技术来限制辐射路径的电磁干扰。 最后,根据EMC的实验要求,准备好相关装置,设计好实验方法和测试路线。遵照国家EMC测试标准,针对DC/AC逆变器和整车,完成电磁干扰实验,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经过采取相关电磁抑制措施后,整车的电磁干扰强度有明显的下降,其符合国家的EMC标准。所以证实了本文采取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 EMC DC/AC逆变器 电磁抑制 电磁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M464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6
  • 第1章 绪论16-28
  • 1.1 汽车电磁兼容16-20
  • 1.1.1 电磁兼容定义16-17
  • 1.1.2 电磁兼容分析17-18
  • 1.1.3 电磁兼容仿真及其软件18-20
  • 1.2 电磁兼容国内外发展现状20-22
  • 1.2.1 国外发展现状20-21
  • 1.2.2 国内发展现状21-22
  • 1.3 汽车电磁兼容标准简介22-23
  • 1.4 选择背景与意义23-26
  • 1.4.1 混合动力汽车概述23-25
  • 1.4.2 研究意义25-26
  • 1.5 主要研究内容26-28
  • 第2章 电磁场理论28-36
  • 2.1 麦克斯韦方程28-32
  • 2.1.1 积分形式和微分形式28-30
  • 2.1.2 时谐场麦克斯韦方程30
  • 2.1.3 波动方程30-32
  • 2.2 边界条件32-34
  • 2.3 本章小结34-36
  • 第3章 DC/AC 逆变器设计与电磁干扰分析36-46
  • 3.1 DC/AC 逆变器概述36-40
  • 3.1.1 DC/AC 逆变器结构36-37
  • 3.1.2 Z 源 DC/AC 逆变器工作原理37-39
  • 3.1.3 Z 源 DC/AC 逆变器控制方式39-40
  • 3.2 Z 源网络设计40-42
  • 3.2.1 电容设计40-41
  • 3.2.2 电感设计41-42
  • 3.3 DC/AC 逆变器的电磁干扰42-44
  • 3.3.1 二极管电磁干扰产生机理42-43
  • 3.3.2 场效应管电磁干扰产生机理43
  • 3.3.3 Z 源网络电磁干扰产生机理43-44
  • 3.3.4 其他电路或系统的电磁干扰44
  • 3.4 静电放电44-45
  • 3.5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DC/AC 逆变器电磁干扰仿真研究46-66
  • 4.1 电磁兼容仿真预测46-47
  • 4.2 传导干扰分析与仿真47-57
  • 4.2.1 传输线方程47-50
  • 4.2.2 单位长度的电参数50-51
  • 4.2.3 串扰51-53
  • 4.2.4 感性—容性近似耦合模型53-57
  • 4.3 辐射干扰分析与仿真57-64
  • 4.3.1 磁场源辐射57-61
  • 4.3.2 电场源辐射61-63
  • 4.3.3 干扰电流辐射63-64
  • 4.4 本章小结64-66
  • 第5章 DC/AC 逆变器电磁干扰抑制措施66-78
  • 5.1 接地技术和瞬态抑制66-70
  • 5.1.1 相关概念66-67
  • 5.1.2 汽车接地技术67-69
  • 5.1.3 瞬态抑制69-70
  • 5.2 滤波技术70-73
  • 5.2.1 共模干扰与差模干扰70-71
  • 5.2.2 人工电源网络71
  • 5.2.3 电源滤波器71-73
  • 5.3 屏蔽技术73-77
  • 5.3.1 相关概念73-75
  • 5.3.2 孔缝屏蔽75-76
  • 5.3.3 相关电路的屏蔽76-77
  • 5.4 其他电磁干扰抑制措施77
  • 5.5 本章小结77-78
  • 第6章 实验测试78-86
  • 6.1 实验系统78-80
  • 6.1.1 相关设计78
  • 6.1.2 设备标定78-79
  • 6.1.3 实验相关设置79-80
  • 6.1.4 实验流程80
  • 6.2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80-85
  • 6.3 本章小结85-86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86-90
  • 7.1 论文总结86-88
  • 7.2 展望88-90
  • 参考文献90-100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100-102
  • 致谢102-10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混合动力系统概述    蔡梦贫

汽车电磁兼容性系统方法    余召锋 ,徐鸣谦

汽车电磁兼容性及其仿真预测技术    余召锋 ,徐鸣谦 ,吴伟

汽车电磁兼容仿真流程的探讨    金楚涵;

开关电源电磁兼容(EMC)研究    周超,李春茂,朱峰,杜平,孙向阳

电机控制中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的探究    阎治安;唐明;易萍虎;

分析传导EMI的功率MOSFET建模    袁义生,钱照明

轿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电磁辐射研究    樊宽刚

汽车线束寄生参数和串扰预测研究    王瑞宝

汽车电磁兼容性预估计的研究    马喜来

汽车电磁兼容仿真预测技术的研究    吴定超

燃料电池轿车用DC/DC变换器的EMC研究    苏丹

车用DC/DC变换器主电路及其电磁兼容性研究    乔海波

高压变电站无线测温装置的电磁兼容性和有限元分析    蔡建爽

超高压电场和低压大电流磁场屏蔽方法研究    黄丹梅

阻抗源逆变器在微型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    伍元彪

汽车整车传导抗扰度试验技术研究    丁一夫;高明秋;王昌文;丁京伟;

电动汽车电磁辐射骚扰测量技术研究与实践    徐立;武建刚;

汽车发动机点火故障检测仪的应用研究    陆华忠,李冬林

车载电子/电气部件电磁骚扰特性预测方法研究    李彬;汪泉弟;刘青松;许响林;

汽车电子控制器电磁干扰预测试平台的建立    张戟;张倬;李敬华;肖棣;

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技术浅析    杨荫;方芳;

基于FDTD方法研究一维孔径菲涅耳衍射    余燕忠;林梅;

ISG型轻度混合动力汽车系统概述    李鹏;左建令;

人体在汽车电磁环境中的人身安全性研究    于文婷;赵又群;

弯曲平板的电磁散射特性分析    李烟;童创明;钟卫军;赵玉磊;吕丹;

电子整机三维布线的电磁兼容性预测    高建凯;周德俭;

基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杨国良;

基于矩量法的金属圆柱散射体散射特性研究    邓斌;李建新;胡明春;

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预测技术浅谈    徐欣;

压电智能夹层抗电磁干扰设计    石晓玲;袁慎芳;邱雷;

微细电火花放电脉冲边沿振荡机理和抑制方法研究    刘广民;吉方;张勇斌;何建国;赵兴海;

基于BP网络的传输线串扰预估计技术的研究    杨开宇;高印寒;马喜来;

低压电源电磁兼容设计    陈桂梅;

甚低频天线的矩量法分析    李少龙;陈广林;聂贺峰;

电磁辐射对电火工品桥丝电流的影响分析    蔡明娟;曹兵;汤仕平;

雷电冲击电压下两相体放电特性研究    邓鹤鸣

计算电磁学中的径向基无网格法    赖生建

基于边界法向磁通密度逐点测量的无旋磁场重构方法及其应用    胡亮

微多普勒回波模拟与微动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向道朴

轿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电磁辐射研究    樊宽刚

汽车线束寄生参数和串扰预测研究    王瑞宝

特种小型机电引信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吴志亮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小型化宽带微带天线设计    孙思扬

无线通信设备中微带滤波器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喇东升

微波管电子光学系统数值模拟及CAD技术研究    胡权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微带结构电磁兼容研究    王化宇

数传系统与星载探测设备电磁兼容性预测分析    陈庆芳

3m法半电波暗室性能参数测试及辐射骚扰测试优化设计研究    俞梁英

光子晶体光纤特性分析及其在光滤波器中的应用    朱颖

通用化电磁兼容试验测试平台研究    郭树楷

机车屏蔽电缆串扰机理的研究    王钱矾

动车组弓网系统电磁骚扰研究    叶畅

高速动车组车厢屏蔽效能研究    卢怡

高速动车组电磁骚扰源建模仿真分析    霍宏艳

铁路机车电力电子设备的电磁拓扑研究    柳海明

电磁屏蔽技术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陈建武

电子设备的屏蔽效能分析及设计方法    顾金良,王松岩,李安源

汽车电器的电磁兼容    刘新亮

关于汽车电磁骚扰的技术要求    徐立

混合动力系统概述    蔡梦贫

汽车电线电缆的发展动向    霍焰,王亚东

汽车风机用电动机抗扰度及其测试——在馈电线上因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瞬态骚扰    张忠顺;巢勇军;沈留祥;

电动汽车电磁辐射骚扰测量技术研究与实践    徐立;武建刚;

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性研究    王伟;周雅夫;王健;

汽车点火系统建模及传导骚扰仿真    高锋;陈立东;翟建鹏;吴存学;张强;

基于Ansoft HFSS的汽车高压阻尼线辐射抑制研究    陆俊杰;汪泉弟;

Z源逆变器在42V混合动力汽车系统ISG驱动中的应用研究    张杰林;贾要勤;赵剑;李哲;王兆安;

电磁散射混合方法及相关问题研究    聂小春

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    陈刚

功率变换器电磁干扰的建模    袁义生

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    张方华

基于Z源型逆变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许颇

Z源逆变器研究    房绪鹏

Z-源变流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丁新平

汽车电磁兼容性预估计的研究    马喜来

汽车点火系统电磁干扰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李旭

汽车电磁兼容仿真预测技术的研究    吴定超

车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研究    刘骞

Z源逆变器的主电路研究    高奇

Z源逆变器控制方法的研究    顾斌

低频磁屏蔽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袁岩兴

电子设备电磁兼容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何秋仙

Z源整流器研究    谢晔源

电动轿车总体设计与性能仿真研究    王泽平

Z源逆变器的信号流图建模与控制分析    陈威

汽车点火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研究    刘春艳

汽车布线对汽车电磁兼容的影响研究    邹志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