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基于微型逆变器的智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01:23
热度:

基于微型逆变器的智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性能研究【摘要】: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并网发电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应用,近年来装机容量急剧攀升。当前,光伏并网发电工程中的光伏阵列主要采用集中式最

【摘要】: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并网发电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应用,近年来装机容量急剧攀升。当前,光伏并网发电工程中的光伏阵列主要采用集中式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拓扑结构,具有系统设计简单、成本低和便于维护的优势。但在阴影遮挡、热斑、组件参数不同等失配条件下,光伏组件间的最大功率点出现差异,集中式MPPT装置难以跟踪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MPP),造成系统年发电量损失严重。其次,在此拓扑结构下的监测设备通常集成于逆变器单元,实现监控终端对光伏阵列直流输出端和交流并网端的运行参数监测。此监控方案一方面存在增加通信成本、系统结构冗余的问题,另一方面存在监控终端无法定位故障信息点,难以保障及时采取应急措施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伴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智能化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已成为主流研究和发展趋势。本文以实现智能化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为目的,以基于分布式MPPT并集成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主线,展开较为深入的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出了组件式系统配置下的光伏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组件参数差异、局部阴影遮挡带来的损失,并实现组件级别的数据监控和故障定位;仿真结果显示,倾角变化会导致系统年均发电量最高43.75%的变化率;方位角变化则会导致系统年均发电量最高11.78%的变化率;在局部阴影遮挡下,基于微型逆变器的光伏系统相比基于集中式逆变器的光伏系统月均性能提高了10%~26.1%,有效避免了组件失配折损整个系统发电功率;实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倾角变化在一天内引起集中式逆变器系统1.6%~32.5%的发电功率变化,微型逆变器系统26.55%~30.42%的发电功率变化;方位角变化在一天内导致微型逆变器系统20~33%的发电功率变化;局部阴影遮挡下,微型逆变器系统相比集中式逆变器系统性能最大提升了9.2%。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微型逆变器和NB-PLC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提高系统在失配条件下的发电性能;并在降低配件数量和通信成本的同时实现组件级别的监控,全面提升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智能化。 【关键词】: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微型逆变器 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 失配 智能化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615;TM46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智能电网与智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10-16
  • 1.2.1 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10-14
  • 1.2.2 智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概念界定14-16
  • 1.3 国内外智能并网光伏发电技术研究动态16-17
  • 1.3.1 国外智能并网光伏发电技术研究现状16-17
  • 1.3.2 国内智能并网光伏发电技术研究现状17
  •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17-19
  • 第2章 并网光伏阵列拓扑结构分析及数学模型建立19-31
  • 2.1 光伏阵列拓扑结构分析19-22
  • 2.1.1 集中式光伏系统配置下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19-20
  • 2.1.2 组串式光伏系统配置下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20-21
  • 2.1.3 组件式光伏系统配置下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21-22
  • 2.2 阴影遮挡下的光伏阵列模型22-29
  • 2.2.1 太阳辐照量模型23-25
  • 2.2.2 光伏阵列表面的阴影遮挡模型25-26
  • 2.2.3 阴影遮挡下的光伏电池数学模型26
  • 2.2.4 不同光伏系统配置下的光伏模型26-29
  • 2.3 本章小结29-31
  • 第3章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对比仿真研究31-45
  • 3.1 倾角、方位角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32-37
  • 3.1.1 光伏阵列倾角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3-35
  • 3.1.2 光伏阵列方位角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5-36
  • 3.1.3 仿真结果与系统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36-37
  • 3.2 阴影遮挡对CMPPT与DMPPT的光伏系统性能影响的对比研究37-43
  • 3.2.1 两种系统仿真参数设置及仿真背景介绍37-39
  • 3.2.2 局部阴影遮挡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仿真39-41
  • 3.2.3 局部阴影遮挡对两种系统性能比影响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41-43
  • 3.3 本章小结43-45
  • 第4章 智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架构45-57
  • 4.1 智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通信网络架构45-48
  • 4.2 电子电力量测控制系统和计算机可视化监控软件48-51
  • 4.2.1 智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子电力量测控制系统48-50
  • 4.2.2 智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的计算机可视化监控软件50-51
  • 4.3 单套光伏组件发电单元嵌入NB-PLC通信的试验平台51-55
  • 4.4 本章小结55-57
  • 第5章 智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平台的试验与性能分析57-73
  • 5.1 千瓦级并网光伏发电示范系统平台搭建58-61
  • 5.2 系统测试数据分析61-71
  • 5.2.1 倾角变化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61-65
  • 5.2.2 方位角变化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影响65-67
  • 5.2.3 辐照量变化对光伏系统发电性能影响67-71
  • 5.3 本章小结71-73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73-76
  • 6.1 结论73-74
  • 6.2 论文创新点74
  • 6.3 展望74-76
  • 参考文献76-81
  • 作者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81-83
  • 致谢8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空双玻璃光伏组件的热性能研究    张乐军;郑鸿生;蔡岳涛;

光伏组件变形对组件性能的影响研究    黄浩;吴志学;

光伏组件表面积灰对发电性能的影响    张风;白建波;郝玉哲;张臻;姜猛;

光伏组件数学模型研究与分析    李智;白恺;宗瑾;张改利;岳巍澎;李明;

光伏组件质量测试标准发展简史    冯江涛;陈心欣;冯皓;揭敢新;

TV南德认证让智能光伏组件更可靠    

光伏组件机理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及参数的辨识方法    柴源;郑竞宏;朱凌志;李威;崔晓丹;

智能光伏组件的研究与实践    李金刚;王斌;孟昭渊;李果华;

多晶硅光伏组件功率衰减的原因分析以及优化措施    吴翠姑;于波;韩帅;何永红;

光伏组件国际标准概述及差异分析    郭泽;钱大军;王琦;

光伏组件Ⅰ-Ⅴ特性测量    贺建华;

镀减反射膜玻璃在光伏组件应用中的优点    刘亚锋;杨小武;任军锋;张舒;Bypina Veerraju Chaudary;

有机硅密封剂在光伏组件装配中的应用    曾照坤;

有机硅胶在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组件领域的应用    陶小乐;郑苏秦;高建军;郁泽林;

新兴行业的标准化之路——光伏组件用硅橡胶密封剂的标准演变    卢文婷;赵海川;郑妙生;

如何通过分档系统的优化将不匹配的损失降低到最少(英文)    杨小武;刘亚锋;任军锋;Veerraju Chaudary;

中国光伏标准现状及未来展望    郭丰;肖志斌;

用MOS晶体管代替光伏组件中续流元件的研究    李金刚;孟昭渊;李果华;

太阳电池和光伏组件的质量标准    孔凡建;

利用光伏组件冷却热组织建筑物自然通风的设计方法    钟达亮;秦红;

德国光伏补贴狂砍20%以上 短期内光伏组件出货量将激增    记者 王佑

英利有望居2012年光伏组件出货量全球首位    本报记者 郭锦辉

光伏组件出货量有望增长30%    于慧

地区首家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开建    记者 杨峻发

天威英利3兆瓦光伏组件生产线投产    李科

中盛光电加入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组织    记者 郭人宏 通讯员 齐明飞

意大利补贴政策摇摆 部分中国光伏组件无奈压港    记者 王佑

成本提高 光伏组件企业利润被压缩    记者 曹开虎 实习记者 黄盛剑

质检总局本月启动光伏质量统查    CNE记者 颜新华

光伏组件价格下降趋势不可逆转    CNE见习记者 赵静

建筑集成光伏系统的能量变换与控制技术研究    刘邦银

光伏建筑的性能优化及其与城市微气候的相互影响    田玮

基于Lambda分布统示法的光伏组件可靠性评估方法    何建林

寒冷地区钢结构工业建筑与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一体化设计研究    唐哲

光伏组件发电效率影响因子的优化研究    郭枭

光伏组件自动除尘装置优化研究    李江华

非晶硅薄膜光伏组件基本力学性能与电性能研究    李顺美

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组件清扫机器人行程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汪继伟

江南体育在线直播观看 光热系统动态特性理论研究    单锋

晶体硅光伏组件蜗牛纹的研究    李中十

基于微型逆变器的智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张莹

智能光伏组件的研究与应用    李金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