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15)N标记秸秆在太湖地区水稻土上的氮素矿化特征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21:03
热度:

~(15)N标记秸秆在太湖地区水稻土上的氮素矿化特征研究【摘要】: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在太湖地区乌栅土和黄泥土上添加15N标记秸秆后,秸秆15N在矿质氮、微生物氮和不同粒径土

【摘要】: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在太湖地区乌栅土和黄泥土上添加15N标记秸秆后,秸秆15N在矿质氮、微生物氮和不同粒径土壤组分中的分配情况,并应用氮同位素库稀释法测定了秸秆在两种土壤上的氮总矿化速率。结果表明:两种土壤添加秸秆后,土壤矿质氮量在7~28 d之间迅速下降,微生物氮在前7 d逐渐升高,随后维持稳定。随着秸秆的分解,秸秆15N进入矿质氮库和微生物氮库,矿质15N在第7天时最高,占添加秸秆15N的9.24%~12.3%,微生物15N在第14天时最高,占添加秸秆15N的21.3%~40.5%,随后矿质15N和微生物15N量均下降。在培养的第7~28天之间,矿质15N和微生物15N出现下降,可能存在秸秆氮的损失。培养56 d时,10.5%~13.3%的秸秆15N进入土壤53μm~2 mm组分,24.5%~26.5%进入2~53μm组分,30%进入2μm组分,有5.7%~14.9%的秸秆氮损失掉,仍有15.4%~29.1%的秸秆未分解,秸秆在乌栅土上分解的更多,但损失也更多。添加秸秆后0.5 d时,秸秆在乌栅土和黄泥土上的氮总矿化速率分别为1.61 mg kg-1d-1和1.48 mg kg-1d-1;56 d时,秸秆在乌栅土和黄泥土上的氮总矿化速率分别为0.26 mg kg-1 d-1和0.36 mg kg-1 d-1。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通大学地理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水稻土 水稻秸秆 N 微生物生物量氮 土壤颗粒态组分 总矿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0114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2-YW-440) 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BK2011018)资助
【分类号】:S153
【正文快照】: 秸秆含有丰富的碳、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弄清楚秸秆在土壤中的养分转化过程,是制定合理秸秆施用措施的前提条件。秸秆氮素在土壤中的氮素转化过程,受到秸秆碳氮比、含氮量、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等因素的影响。秸秆通常具有较高的碳氮比,会刺激土壤微生物活性,引起微生物氮量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添加凋落物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氮、磷矿化的影响初探    葛晓敏;陈晓东;唐罗忠;王瑞华;吴麟;沈淋曦;

~(14)C、~(15)N双标记秸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王志明,朱培立,黄东迈

有机、无机肥料施用后土壤生物量C、N、P的变化及N素转化    王岩,沈其荣,史瑞和,黄东迈

秸秆条带状覆盖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马静;徐华;蔡祖聪;八木一行;

土壤水分状况对CH_4氧化,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    蔡祖聪,ArivnR.Mosier

~(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土壤氮素总转化速率研究进展    程谊;蔡祖聪;张金波;

火烧对草地土壤氮总矿化、硝化及无机氮消耗速率的影响    李玉中,祝廷成,李建东,周道玮

利用离心法进行土壤颗粒分级    武天云,Jeff J.Schoenau,李凤民,钱佩源,王方,Sukhadev S.Malhi

甜玉米/白三叶草秸秆还田的碳氮矿化研究    朱春茂;李志芳;吴文良;杨培珠;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微生物量氮动态、来源和供氮特征    韩晓日;郑国砥;刘晓燕;孙振涛;杨劲峰;战秀梅;

稻-麦轮作体系中有机氮与无机氮的去向研究    陈义;吴春艳;唐旭;杨生茂;王家玉;

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

秸秆在肉牛饲养中的利用及其纤维表观消化率    冯素飞;蒋高明;孔令杰;

多花黑麦草人工湿地处理九峰河污水的研究    李晨军;郑春明;陈海生;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朱自学;刘天学;

氮肥配施秸秆和厩肥对土壤易矿化氮和微生物态氮的影响    刘伟;宋建国;梁爱萍;贾敬华;

肥料与石膏配施对滨海盐土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李孝良;徐克琴;肖瑞;李健姣;陈效民;王晓洋;

绿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研究进展    高玲;刘国道;

典型草原自然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    邵新庆;石永红;韩建国;王赟文;王堃;

草地硝化微生物与硝化作用研究进展    刘天增;南志标;

施用豆科绿肥对砖红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线琳;刘国道;郇恒福;高玲;

利用畜禽废水中氨氮驯化矿化垃圾填料氧化填埋场CH_4的研究    贾博;张后虎;张毅;王伟;吴睿;张维佳;

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防治措施    王春丽;李玫;易廷辉;

耕作土壤有机态氮内循环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黄东迈;朱培立;王志明;

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对氮磷肥料的动态响应    张超兰;汪海珍;徐建民;

种植不同冬绿肥品种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习向银;刘国顺;陈亚;叶协峰;王永;

土壤碳氮转化过程中的全自动定量检测方法    于海霞;李红娟;

几种有机肥料在雪茄外包皮烟田中的分解特性研究    时向东;王卫武;吴纯奎;陈维建;

调控措施对高产杨树的生长代谢及土壤条件的影响    张敬敏

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徐小明

南极苔原温室气体通量时空变化规律与产生机理研究    刘雅淑

放牧强度和草地利用方式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氮矿化和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单玉梅

含硼针铁矿对红壤养分状况、致酸效应的影响及其在油菜上的应答    崔京珍

土壤动物活动对农田温室气体(CO_2、N_2O)排放的影响    罗天相

稻—麦轮作系统有机无机肥配施协同土壤氮素转化的机制研究    吴成龙

水生植物水葱对沉积物中十溴联苯醚的修复机制研究    赵良元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供氮特性研究    田育军

甘肃沿黄灌区盐化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李小刚

高寒草甸优势物种吸收土壤氮素多元化途径研究    刘俊英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氮素去向的研究    马腾飞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子    陈重安

微生物菌剂及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    李小磊

不同水肥措施对设施菜地土壤CO_2和N_2O排放的影响    姜宁宁

灌水量、沙粘比和施肥处理对苹果~(15)N吸收、利用与损失影响的研究    房祥吉

臭氧浓度升高对土壤—作物系统呼吸速率和N_2O排放的影响    李岑子

稻草还田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贾海江

保护性施肥对洱海北部农田氮素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刘培财

不同绿豆品种用作绿肥的筛选评价研究    王营营

有机物料在维持土壤微生物体氮库中的作用    李世清,李生秀

湿地林土壤的Fe~(2+),Eh及pH值的变化    唐罗忠,生原喜久雄,户田浩人,黄宝龙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中亚热带三种典型阔叶树种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响应    张圣喜;陈法霖;郑华;

黄土高原区几种不同植物残落物碳、氮矿化特性研究    陈兴丽;周建斌;王春阳;刘建亮;

残落物混合分解对杨树-农作物复合系统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王意锟;方升佐;田野;唐罗忠;

外源有机物料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娄燕宏;诸葛玉平;魏猛;晁赢;刘安辉;

添加秸秆对土壤矿质氮量、微生物氮量和氮总矿化速率的影响    闫德智;王德建;

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磷组分及其矿化进程的影响    赵晶晶;郭颖;陈欣;史奕;韩晓日;

凋落物质量和分解对中亚热带栲木荷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陈印平,潘开文,吴宁,罗鹏,王进闯,鲜纪绅

土壤有机磷研究进展    赵少华,宇万太,张璐,沈善敏,马强

季节性干旱丘区的麦秸还田技术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郑家国;姜心禄;朱钟麟;谢红梅;卿明福;

半干旱地区春小麦氮肥后效的研究    许爱霞;黄高宝;李玲玲;谢奎忠;赵君范;高慧;郑甲成;

化感物质对土壤N_2O释放影响的研究    黄益宗,张福珠,刘淑琴,曹美秋

有机、无机态肥料氮在水田和旱地的残留效应    黄东迈,朱培立,高家骅

淹水土壤中秸秆氮素的转化    王志明,朱培立,黄东迈,刘海琴,姜泠若

我在土壤氮素研究中的贡献    朱兆良

谈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李家洋;

朱兆良: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几点思考    朱兆良;

黄土高原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陈磊;郝明德;张少民;

有机肥氮素的矿化特征及与其化学组成的关系    沈其荣,沈振国,史瑞和

冻融交替对水稻土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郝瑞军;李忠佩;车玉萍;

浙江慈溪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肥力特征的比较    胡君利;林先贵;尹睿;褚海燕;王俊华;张华勇;曹志洪;

太湖地区水稻土不同粒级团聚体中酶活性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牛文静;李恋卿;潘根兴;宋祥云;李志鹏;刘晓雨;刘永卓;

水稻土的腐殖质组成    彭福泉;吴介华;

湖北省水稻土磷素供应状况及其化学预测法的研究    刘雄德

海积母质水稻土发育过程中磷的迁移    应维南,孙家干

广州市水稻土有效锌含量及锌肥试验    梁文兴;叶美俭;郑志贤;

湖南省主要成土母质(母岩)发育的水稻土有效硅的含量状况    向万胜,苏以荣,何电源,廖先苓

玉溪市水稻土有效磷含量变化与磷肥肥效    吕艳玲,杨绍聪,饶敏,杨立波

水稻土养分状况的综合评价    方萍,谢锦良

水稻秸秆制备生态有机复合肥的工艺研究    程雪松;何秀院;唐瑜;

安徽省部分水稻土中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孝良;孙莉;于群英;

水稻秸秆腐熟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    顾金刚;李世贵;龚明波;冯新光;姜瑞波;

复合菌系XDC-2分解未经化学处理的水稻秸秆    王慧;刘小平;郭鹏;高瑞芳;王小芬;崔宗均;

添加不同营养元素对水稻土甲烷氧化菌氧化CH_4能力的影响    郑勇;刘新展;张丽梅;贺纪正;

不同母质发育水稻土对硅的吸附与解吸特性    卢维盛;黄丽媛;李华兴;张新明;

应用电子显微镜研究水稻土的特性    顾新运;李淑秋;徐梦熊;吴雪华;

长期单施化肥会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吗?——以太湖地区水稻土长期肥料试验为例(摘要)    潘根兴;李恋卿;张平究;郑聚锋;向昌国;

特定培养条件下水稻土有机质数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张晋京;窦森;曹亚澄;

水稻土的标准需磷量对水稻籽粒产量及吸磷量的影响(摘要)    张新明;李华兴;卢维盛;刘远金;

兴化10万亩水稻秸秆旋耕还田    记者 王庭君

日又现500余头疑似“辐射牛”流散    

毛集实验区2万亩水稻秸秆成了抢手货    李长政

水稻秸秆机械全量还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江都市作栽站

九保乡振兴种菜业    本报记者 许晓蕾

稻田栽培红■木 夏季干旱早应对    湘潭市原种场 罗治国

通江县大力实施科技惠民行动    袁大坤

前进工业青睐低碳    曹秀梅

我国动植物科学家风采录(一)    

用秸秆生产食用菌意义重大    林淑霞

水稻秸秆降解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机理研究    徐杰

华中亚热带红壤与水稻土磷素的形态与转化过程    向万胜

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碳演变模拟的尺度效应研究    张黎明

环境因素对水稻土中地杆菌和厌氧粘细菌群落的影响    朱超

水稻土淹水过程中铁化学行为变化对磷有效性影响研究    苏玲

水稻土供硅能力评价方法及水稻硅素肥料效应的研究    刘鸣达

水稻秸秆纤维素发酵转化燃料乙醇的研究    杨涛

多环芳烃(芘)在水稻土及其不同粒组中的吸附和老化效应    李久海

水稻土淹水过程铁氧化物转化对磷饱和度和磷、氮释放的影响    邵兴华

不同有机肥管理下水稻土生物学性质和有机碳物理保护机制研究    刘满强

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磷素的径流流失及其机理    张红爱

不同电子供体对水稻土中铁还原的影响    孙丽蓉

江汉平原不同利用方式下水稻土中有机碳特点    朱志锋

南京郊区菜地上氮素的主要转化过程及其气态损失    金雪霞

厌氧条件下水稻土中铁还原对砷形态的影响    李荣华

广东某地潮土和水稻土中氟形态转化及吸附研究    崔俊学

贵溪地区污灌水稻土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与环境评价    胡宁静

三江平原白浆土型水稻土氮磷钾养分平衡的研究    丛万彪

水稻土有机碳转化模拟系统研究    董华斌

荆门水稻土中几种农作物施钾效果的研究    杜华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