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玉米秸秆稀硫酸预处理工艺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2:54
热度:

玉米秸秆稀硫酸预处理工艺研究【摘要】: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它富含半纤维素,通过化学或生物手段可以被水解并发酵得到多种化合物或能源。木糖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它又是生产

【摘要】: 生物质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它富含半纤维素,通过化学或生物手段可以被水解并发酵得到多种化合物或能源。木糖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它又是生产木糖醇的原料,木糖可以通过生物质转化得到。水解半纤维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稀硫酸预处理法。本文研究了稀硫酸预处理玉米秸秆过程中,不同的水解条件对预处理结果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法(RSM)设计实验,并借助统计软件,得到不同反应条件下稀硫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的动力学方程并找到了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工艺条件。 首先探讨了稀硫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的影响因素。研究了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固液比、粒径以及反应时间的变化对水解效率的影响。得到了水解率较高时每个单因子对应的取值范围。 在单次因子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反应温度为121℃下,不同硫酸浓度和反应时间对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水解过程中木糖产率以及选择性系数的影响。建立了木糖产率和选择性系数对硫酸浓度和反应时间的两个二元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借助模型方程及统计软件,得到了符合木糖产率大于75%,相关系数大于4.0g/g的水解条件,并找到了硫酸浓度为2.0%,水解时间为43min的最佳工艺条件。 对低温(100℃)、不同硫酸浓度(2%~6%)和反应时间(0min~300min)条件下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的水解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该反应条件下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水解过程关于木糖、葡萄糖和糠醛的动力学参数和常数。得出了该温度条件下稀硫酸水解玉米秸秆的最佳反应条件是硫酸浓度5.5%,反应时间90min,此时水解液中产品的浓度分别是木糖19.91 g/L,葡萄糖7.61 g/L,糠醛0.84 g/L。 对低温(80℃)、不同硫酸浓度(2%~6%)和反应时间(0min~300min)条件下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的水解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了该反应条件下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水解过程关于木糖、葡萄糖和糠醛的动力学参数和常数。得出了该温度条件下,稀硫酸水解玉米秸秆的最佳反应条件是硫酸浓度6%,反应时间240min,此时水解液中产品的浓度分别是木糖13.54 g/L,葡萄糖5.39 g/L,糠醛1.05 g/L。 【关键词】:生物质 玉米秸秆 半纤维素 稀硫酸 响应曲面法 动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Q35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第一章 文献综述8-25
  • 1.1 生物质8-13
  • 1.1.1 生物质能8-9
  • 1.1.2 生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9-13
  • 1.2 生物质资源化的开发与利用13-18
  • 1.2.1 生物质资源概况13-14
  • 1.2.2 生物质资源化的现状14-15
  • 1.2.3 生物质资源化的意义15-18
  • 1.3 生物质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18-23
  • 1.3.1 物理法18-20
  • 1.3.2 化学法20-23
  • 1.3.3 生物法23
  • 1.4 本文选题和主要工作内容23-25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5-35
  •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25-26
  • 2.1.1 实验所用原料来源和预处理25
  • 2.1.2 试剂来源及规格25-26
  • 2.2 实验仪器设备26
  • 2.3 稀硫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的单次因子实验26-28
  • 2.3.1 实验原料26
  • 2.3.2 水解方法26-27
  • 2.3.3 分析方法27-28
  • 2.3.3.1 分析原理27
  • 2.3.3.2 实验中所用溶液的配制方法27-28
  • 2.3.3.3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28
  • 2.4 121℃时半纤维素水解条件的优化28-30
  • 2.4.1 实验目的、原理28-29
  • 2.4.2 实验步骤29-30
  • 2.4.2.1 实验材料29
  • 2.4.2.2 水解方法29
  • 2.4.2.3 实验中所用溶液的配制方法29
  • 2.4.2.4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29-30
  • 2.4.2.5 响应曲面法实验设计30
  • 2.5 100℃时半纤维素动力学研究30-33
  • 2.5.1 实验目的30-31
  • 2.5.2 动力学模型31
  • 2.5.3 实验步骤31-33
  • 2.5.3.1 实验材料31
  • 2.5.3.2 水解方法31-32
  • 2.5.3.3 实验中所用溶液的配制方法32
  • 2.5.3.4 糠醛含量的测定32-33
  • 2.5.3.5 测量方法33
  • 2.5.3.6 统计分析33
  • 2.6 2.6 80℃时半纤维素动力学研究33-35
  • 2.6.1 实验目的33
  • 2.6.2 动力学模型33-34
  • 2.6.3 实验步骤34-35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35-64
  • 3.1 糖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35-38
  • 3.2 稀硫酸预处理玉米秸秆的单次因子实验38-44
  • 3.2.1 硫酸浓度对水解率的影响38-39
  • 3.2.2 反应温度对水解率的影响39-40
  • 3.2.3 粒径对水解率的影响40-41
  • 3.2.4 固液比对水解率的影响41-42
  • 3.2.5 预处理时间对水解率的影响42-43
  • 3.2.6 小结43-44
  • 3.3 121℃时半纤维素水解条件的优化44-50
  • 3.3.1 玉米秸秆成分及生成糖的分析44-45
  • 3.3.2 模型方程的建立及其拟合优度的检验45-47
  • 3.3.3 反应体系的优化与模型的验证47-49
  • 3.3.4 小结49-50
  • 3.4 100℃时半纤维素水解动力学研究50-57
  • 3.4.1 实验结果50-52
  • 3.4.2 木糖浓度的动力学模型52-54
  • 3.4.3 葡萄糖浓度的动力学模型54-57
  • 3.5 80℃时半纤维素水解动力学研究57-62
  • 3.5.1 实验结果57-58
  • 3.5.2 木糖浓度的动力学模型58-60
  • 3.5.3 葡萄糖浓度的动力学模型60-62
  • 3.6 实验总结62-64
  • 第四章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71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71-72
  • 致谢7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Br离子液体中微波辐射加热促进稻草秸秆酸水解制备还原糖    杨明妮;柴连周;毕先钧;

光合菌群发酵玉米秸秆水解液产氢    崔宝臣;张国欣;宋军;李睿;刘淑芝;侯博;荆国林;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对发酵产氢效果影响研究    曾召刚

海藻加工废弃物的复合降解及乙醇转化    葛蕾蕾

多酸催化木质纤维素水解实验研究    徐慧敏

光合菌群产氢特性及其秸秆发酵制氢初探    张国欣

生物质发酵制氢细菌的富集优化研究及产氢过程分析    计新静

植物粉末浸出软锰矿工艺研究    文胜

生物质热裂解制氢的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    魁彦萍

以沼气为纽带综合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    周静茹;

关于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陈由旺,王皆腾,李晓艳

废水中糠醛测定方法的探讨    杜海波,赵杰,熊俊丽

植物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陈育如,夏黎明,吴绵斌,岑沛霖

生物质能的利用现状及展望    刘爱兵;刘星剑;

纤维素预处理技术的发展    唐爱民,梁文芷

生物质能源应用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蒋剑春

制浆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工业应用    许正宏,孙微,史劲松,陶文沂

未来的燃料——生物质能    陈金链

生物质能利用方式的分析比较    张纪庄

纤维素的酶水解及超声波对其加速作用的研究    何泽超

废弃植物纤维水解的研究    杨小寒

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液化转化的实验研究    朱道飞

微生物发酵菌群的组合及其应用研究    吕学斌

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    钟鑫,薛平,丁筠

改善热塑性塑料/植物纤维界面相容性方法的研究    张丽;冯绍华;

济南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研究    吴良;曾强能;李文赞;孙姝娟;黄彪;王仁卿;郭卫华;

生物质气化导热油传导供热烘烤烟叶研究    王喜功;杨旭亮;李仁政;赵湘江;杨晓东;周建;杜传印;

芦笋老茎堆肥中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李欣欣;王琳琳;申挺挺;宋志刚;韩建荣;

超声波协同稀碱液处理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的研究    胡华佳;姚日生;邓胜松;李曼曼;李凤和;

酶改善二次纤维结合性能的研究    杭志喜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应用进展    牛生洋;郝峰鸽;

直接降解稻草秸秆的菌株筛选及其发酵过程研究    金显春;郭文杰;杨勇;陶文沂;

秸秆生产乙醇的预处理方法分析    王许涛;周恒涛;张百良;

生物质水热液化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曾其良;王述洋;李二平;

广东省韶关市生物质能现状及生物质能发电前景探讨    张音波;夏志新;

涤/棉抗浸透湿面料的研究    牛家嵘;顾振亚;

竹原纤维预处理工艺参数探讨    崔桂新;贾懿磊;刘士彧;杨利波;

植物纤维素两段法催化降解    崔艳丽;毛建卫;

纤维素乙醇生物转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高凤芹;闫志坚;孙启忠;邢启明;

苜蓿生产燃料乙醇研究    邢启明;孙启忠;高凤芹;

稀酸预处理对产紫青霉HBZ003降解蔗渣的影响    王春燕;刘四新;徐行军;陈涛涛;

全作物生物炼制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董绪燕;胡小加;江木兰;杨湄;钮琰星;魏芳;郭璐璐;黄凤洪;赵元弟;陈洪;

生物质能源在燃煤锅炉多种污染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吴江;潘卫国;任建兴;李琦芬;孙坚荣;杜玉颖;高志远;吴俊峰;万里;

聚合物/无机物/生物质杂化复合材料及其陶瓷材料的研究    李忠

离子液体—蛋白酶处理对羊毛表面性能的影响    袁久刚

阔叶木生物质精炼两种利用模式的研究    迟聪聪

腐殖酸对纳米零价铁修复污染物的抑制及抗抑制机理研究    纳曼

秸秆类生物质流态化燃烧特性研究    秦建光

基于组分的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研究    刘倩

淀粉/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的机理研究    谢斌飞

废纸二次纤维氰乙基化改性及制备复合材料的研究    张春红

微生物纤维素及其氧化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冯玉红

麦秆液化制备可降解聚氨酯泡沫材料方法及机理研究    陈秋玲

脆性水稻秸秆的生物预处理及发酵    刘晨娟

蓖麻成熟期胚抑制消减cDNA文库构建及其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高艳平

已建池农户沼气消费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维薇

漆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王诗然

红曲霉发酵提高γ-氨基丁酸含量的研究    刘辉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生物质油的实验研究    胡兴涛

天然彩色棉静电纺丝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万和军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对发酵产氢效果影响研究    曾召刚

耐盐碱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的选育及酶学特性的研究    桂春燕

TiO_2/Fe_3O_4-SiO_2光催化剂对废水中萘降解性能研究    周爱娟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秸秆生产乙醇的预处理方法分析    王许涛;周恒涛;张百良;

能源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    孙红杰;谭燕宏;

玉米秸秆厌氧生物发酵制氢的特性研究    孙学习;李涛;任保增;樊耀亭;

发展生物能源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李华;任珺;张洪伟;

在杂多酸催化剂上苯和1十二烯的烷基化合成十二烷基苯    温朗友,沈师孔,闵恩泽

酸性离子液中纤维素的水解    姜锋;马丁;包信和;

影响产氢发酵细菌B49产氢的部分因子研究    王相晶,任南琪,向文胜

用硫酸亚铁浸出低品位锰矿    王德全,宋庆双

生物制氢:Ⅰ.理论研究进展    任南琪,李永峰,郑国香,林海龙,张蕊

中国几种主要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比较评价研究    马忠海

纤维素热裂解机理试验研究    廖艳芬

多金属氧酸盐/氧化锆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姜春杰

光合产氢菌群的筛选及其利用猪粪污水产氢因素的研究    尤希凤

微波技术用于植物纤维素原料生产酒精的研究    朱圣东

低维功能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    孙晓明

利用玉米秸秆制取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研究    陈明

生物纤维原料汽爆预处理技术与应用研究    王许涛

光合细菌利用低分子有机酸产氢的试验研究    陈明

混合菌种生物技术(MCB)光合产氢的试验研究    张立宏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对发酵产氢效果影响研究    曾召刚

熔盐热裂解水稻秸秆动力学及试验    黄承洁

熔融碱热解生物质制氢    沈琦

生物与化学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生物气产量的影响研究    杨懂艳

纤维素稀酸水解制取燃料酒精的试验研究    安宏

玉米秸秆发酵产氢实验研究    唐大惠

响应曲面二阶设计方法比较研究    胡雅琴

玉米秸秆厌氧发酵制氢实验研究    李扬

玉米芯酶法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    赵晶

产结晶纤维素酶的嗜热菌鉴定和酶纯化及性质研究    吴窈画

稀硫酸催化水解小麦秸秆    张建辉;梁海琴;王文冠;

微波助[Amim]Cl离子液体中玉米秸秆稀酸水解糖化    柴连周;杨明妮;张桂琴;毕先钧;

微波助[Bmim]Cl离子液体中玉米秸秆稀酸水解糖化    柴连周;张桂琴;杨明妮;毕先钧;

微波助[Bmim]Br离子液体中玉米秸秆稀硫酸水解糖化    柴连周;张桂琴;毕先钧;

棉秆微波蒸煮碱法制纸浆的工艺优化    邓宇;王艳艳;

废弃白酒糟酸水解工艺的优化    任海伟;陈晓前;邢超红;李雪;陈海秀;寇明耀;李美忠;

利用固体废弃物微生物发酵产氢研究进展    王娟;翟世涛;夏志强;张磊;

生物质发酵制氢细菌的富集优化研究及产氢过程分析    计新静

微生物发酵技术在制备海带渣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赵祥忠

一体化两相厌氧反应器玉米秸秆产气研究    孙向文

蔬菜-花卉秸秆混合堆肥性状表征及纤维素分解菌群选育研究    邱向阳,陆文静,王洪涛,黄鼎曦,黄得扬,高海军

大气环境和能源利用技术    马润田

木材的苯酚及多羟基醇液化    张求慧,赵广杰

低聚木糖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    勇强,徐勇,陈牧,余世袁

畜禽养殖业污水控制与粪污资源化利用    井艳文,李军,潘安君

国外生物质能转化技术与应用    王海滨

超声波和Triton X-100对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严慧敏,黄炜,廖兆全

超声波对热浸镀锌的影响    李英龙,李宝绵,刘永涛,戴恩泰

超声波化学镀研究    吴玉萍,李惠琪

生物质、固废弃物的气化、热解、焚烧技术及其装备    陶邦彦,徐洪海,杭鹏志,陶士明,周书平

农业有机废弃物中挥发性成分的微生物处理    陈书安

固体酸催化半纤维素水解的基础动力学研究    项巍;朱建良;

玉米秸秆半纤维素的水解研究    陈学武,苗芳,侯建革,张桂,李俊英

玉米秸秆酶水解条件的优化研究    吕学斌;张毅民;杨静;梁莹;马沛生;

玉米秸秆液态发酵制备麦角甾醇的研究    宋公明;马丽娟;王红蕾;王晓俊;薛冬桦;

玉米芯蒸汽爆破处理的研究及响应曲面法优化    许丙磊;彭奇均;

利用玉米秸秆水解液发酵生产2,3-丁二醇    司阳;夏黎明;

半纤维素稀酸循环喷淋冲滤水解动力学    金强;张红漫;徐锐;林增祥;郑荣平;赵晶;

稀硫酸催化水解稻草秸秆半纤维素的研究    赵律;李辉勇;李志光;潘莲美;朱芸;

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水解条件的优化    张毅民;梁莹;吕学斌;杨静;马沛生;张书廷;

半纤维素提取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张伯坤;张美云;李金宝;

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水解条件的优化    张毅民;梁莹;杨静;吕学斌;

玉米秸秆纤维瘤胃微生物预处理的展望    侯哲生;佟金;

干玉米秸混菌两次发酵方法研究    李景云;马彦昆;苏江顺;张维琴;许翠华;赵立群;

青干贮专用复合酶对小麦和玉米秸秆体外预消化效果的研究    姜飞;张玉枝;孙赫;

不同玉米品种对秸秆青贮饲料品质及适口性的影响    苏秀侠;于秀芳;刘海燕;

生物质白腐菌改性与抗性变化的关系研究    徐春燕;张晓昱;

~(13)C标记玉米秸秆分解过程中有机碳变化规律研究    暴春平;郭岩彬;杨景娜;吴文良;孟凡乔;

不同加水量对玉米秸秆发酵酒精的影响    董惠钧;李华;贾士儒;

玉米秸秆的饲料加工利用技术探析    侯方安;康云友;

微波预处理法玉米秸秆的组分提取及糖化    邹安;沈春银;赵玲;戴干策;

玉米秸秆做温室:省钱效益高    乐亭县乐亭镇农业办 李世珍

广平4.5万亩秸秆变成饲料“罐头”    马永存、宁学玲、姜艳

广平秸秆饲料“远嫁”韩国    记者 郑惠华通讯员 马永存 郝爱良

玉米秸秆变成金    张相 罗立源 记者 付强

玉米秸秆饲料加工十大技术    

13万亩玉米秸秆何时生金    本报记者 杨涛军

冬季如何堆制玉米秸秆肥    吴凡

开鲁县为玉米秸秆管理“立法”    杨卫东

玉米秸秆栽培食用菌要点    沈瑞

山东张店:玉米秸秆变成宝贵资源    本报记者 单保江通讯员 张秀贵

玉米秸秆保质贮存及水热反应处理提高可生化性方法的研究    孙优善

微流注放电玉米秸秆水解制备糖类化合物    宋春莲

功能化半纤维素高效合成及其材料应用研究    彭新文

玉米秆半纤维素的分离表征及硫酸酯化改性的研究    程合丽

微波辅助下木质纤维素降解与溶解过程的研究    牟莉

玉米秸秆为原料燃料乙醇制备的关键问题研究    李冬梅

核桃壳树脂化基础研究    郑志锋

生物质炭磺酸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徐琼

农林生物质半纤维素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化学改性的研究    彭锋

利用玉米秸秆制取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研究    陈明

玉米秸秆稀硫酸预处理工艺研究    梁莹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林莺

玉米秸秆废弃物在制浆造纸领域中的应用    陈洪雷

玉米秸秆厌氧发酵试验研究    罗志华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选育与玉米秸秆生产酒精工艺研究    王倩

甜椒有机栽培基质的研究    边鸣镝

微波预处理玉米秸秆的工艺研究    潘晓辉

玉米秆爆破酶解残渣木质素的结构特性    朱晓雪

康氏木霉与酿酒酵母混菌发酵玉米秸秆产乙醇的研究    刘梅

玉米秸秆纤维素酶水解研究及响应曲面法优化    杨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