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后稻米品质的差异性变化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2:32
热度: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后稻米品质的差异性变化研究【摘要】: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能源得到解决,大量农作物秸秆过剩,秸秆焚烧现象日益严重,引发环

【摘要】: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能源得到解决,大量农作物秸秆过剩,秸秆焚烧现象日益严重,引发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诸多环保社会问题。秸秆是自然界和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资源,对于维持农田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秸秆还田作为当前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深入研究秸秆还田的持续性效应,并比较持续还田时间长短对土壤、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将有助于推动该技术的健康发展。本试验在江苏太湖地区农科所进行,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和短期对照试验,长期定位试验设置秸秆限量还田与氮磷钾肥配施4个处理,短期对照试验设置秸秆全量与两种耕作方式共四个处理,研究长期和短期秸秆还田下不同肥料组合处理下土壤理化性状的差异性,稻米品质以及籽粒中矿质元素的差异性,探讨稻米品质形成机理,以明确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后稻米品质的差异性变化,为实现秸秆还田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生境的差异性影响,长期和短期秸秆还田均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提高,短期秸秆还田的效应更明显。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中全氮、速效磷的影响不明显。短期秸秆能明显增加土壤中速效氮、磷的含量。 (2)长期和短期秸秆还田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并且短期还田的效应更大。这主要是秸秆还田所形成的生境差异,导致籽粒中NPK含量差异,并对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在长期定位试验中,籽粒中氮、磷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性;短期秸秆还田中,籽粒含氮率与产量则呈负相关性,随着籽粒含钾量的增加,产量表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 (3)长期和短期秸秆还田下,随着土壤全氮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基本上呈上升的趋势,直链淀粉含量基本呈下降的趋势;在长期定位试验下,垩白度与土壤全氮成正相关性,短期秸秆还田中,则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着土壤中速效钾的增加,垩白率增加,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直链淀粉含量表现出先降后增的趋势。短期秸秆还田中,随着土壤速效磷的增加,垩白率降低,整精米率提高,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降低,改善了其加工和营养品质。长期和短期秸秆还田会使稻米的峰值粘度、崩解值不同程度的下降,使消减值有所上升,从而导致稻米食味的下降。 (4)稻米中Mg/K比是影响稻米品质的内在指标,通过对水稻稻米中Mg/K比的测定,表明在长期定位试验下,不施肥处理具有较高的Mg/K比,长期秸秆还田有助于提高稻米的Mg/K比。短期秸秆还田效应不稳定。两个试验结果表明,随着Mg/K比的提高,直链淀粉含量增加。 (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持续的时间长短对土壤养分、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有一致的作用也有差异性作用,总体上秸秆还田具有增产、提高整精米率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垩白率、并可能引起稻米食味品质下降,因此在生产中秸秆还田要配合其它栽培措施,以实现优质高产。 【关键词】:长期定位试验 秸秆还田 稻米品质 机理 耕作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S51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1 前言9-18
  • 1.1 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研究进展9-13
  • 1.1.1 国外研究进展9-10
  • 1.1.2 国内研究进展10-11
  • 1.1.3 秸秆还田技术与还田量11-13
  • 1.2 秸秆还田效应方面的研究进展13-17
  • 1.2.1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13-14
  • 1.2.2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生物的影响14-15
  • 1.2.3 生态效应15-16
  • 1.2.4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16-17
  • 1.3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7-18
  • 2 材料与方法18-21
  • 2.1 田间试验设计18-19
  • 2.1.1 长期定位试验(27 年)18
  • 2.1.2 短期对照试验(3 年)18-19
  • 2.2 测定内容与方法19-20
  • 2.2.1 测定内容19
  • 2.2.2 测定方法19-20
  • 2.3 数据处理20-21
  • 3 结果与分析21-46
  • 3.1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1-25
  • 3.1.1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21-22
  • 3.1.2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对水稻品质的影响22-25
  • 3.1.2.1 对加工、外观品质的影响22-23
  • 3.1.2.2 对稻米蒸煮营养品质的影响23-24
  • 3.1.2.3 稻米RVA 谱的分析24-25
  • 3.2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25-28
  • 3.2.1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25
  • 3.2.2 土壤全氮含量的差异25-26
  • 3.2.3 土壤速效氮含量的差异26-27
  • 3.2.4 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差异27-28
  • 3.2.5 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差异28
  • 3.3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对籽粒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性作用28-30
  • 3.3.1 N、P、K 大量元素含量的差异28-29
  • 3.3.2 籽粒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29-30
  • 3.4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影响的机理分析30-32
  • 3.4.1 土壤中矿质元素与籽粒中矿质元素的关系30-32
  • 3.4.1.1 土壤N 含量与籽粒N 含量的关系30-31
  • 3.4.1.2 土壤P 含量与籽粒P 含量的关系31-32
  • 3.4.1.3 土壤K 含量与籽粒K 含量的关系32
  • 3.5 土壤营养与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关系32-46
  • 3.5.1 土壤营养与水稻产量的关系32-33
  • 3.5.2 土壤全氮与稻米品质的关系33-36
  • 3.5.2.1 土壤全氮与稻米外观、加工品质的关系33-34
  • 3.5.2.2 土壤全氮与稻米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34-35
  • 3.5.2.3 土壤全氮含量与稻米RVA 谱的关系35-36
  • 3.5.3 土壤速效磷与稻米品质关系36-37
  • 3.5.3.1 土壤速效磷与加工品质关系36-37
  • 3.5.3.2 土壤速效磷与营养品质关系37
  • 3.5.4 土壤速效钾与稻米品质关系37-39
  • 3.5.4.1 土壤速效钾与加工品质关系37-38
  • 3.5.4.2 土壤速效钾与营养品质关系38-39
  • 3.5.5 籽粒中NPK 与产量、品质的关系39-43
  • 3.5.5.1 籽粒中NPK 与产量的关系39
  • 3.5.5.2 稻谷含氮率与稻米品质的关系39-40
  • 3.5.5.3 稻谷含磷率与稻米品质的关系40-41
  • 3.5.5.4 稻谷含钾率与稻米品质的关系41-43
  • 3.5.6 籽粒中矿质营养的比例与稻米品质的关系43-46
  • 3.5.6.1 长期定位试验籽粒 Mg/K 比的变化特征43
  • 3.5.6.2 籽粒 Mg/K 比的变化与稻米品质的关系43-46
  • 4. 结论与讨论46-49
  • 4.1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差异46
  • 4.2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46
  • 4.3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对籽粒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性作用46-47
  • 4.4 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机理47-49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54
  • 附表54-55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54-5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耕作栽培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林青;黄国勤;

秸秆还田及其研究进展    杨滨娟;钱海燕;黄国勤;樊哲文;方豫;

稻草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    何虎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朱自学;刘天学;

安徽优质稻米食味与理化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夏加发;李泽福;陈多璞;王元垒;石英尧;唐光勇;

日本新性状稻米品质研究进展    董彦君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特性间的相关性研究    金正勋,秋太权,孙艳丽,金学泳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孙皓,方鸿国,刘群松

秸秆直接还田试验应用效果研究    关兴照,李成泰

稻米品质性状相关性研究——Ⅰ.籼型粘稻食味与其它米质性状的关系    向远鸿,唐启源,黄燕湘

秸秆→土壤→作物    刘如清

稻麦两熟地区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施肥技术的增产培肥效果    王振忠,吴敬民,陈留根,朱普平

保护地秸秆平铺还田效果试验    刘瑞伟,皇传华,刘海军,李玉春,韩永兰

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

长期定位施肥对盐化潮土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王薇;李絮花;章燕平;林治安;赵朋;

氮磷钾、小麦秸秆还田及播种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宋朝玉;张继余;王振华;李祥云;刘洪明;王圣健;高峻岭;

保护性耕作下秋播期地下害虫的群落分布特点初步研究    韩惠芳;宁堂原;田慎重;王瑜;王丙文;仲惟磊;李增嘉;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品质效应研究    王学红;杨波;杜永;刘群松;朱道容;

淮北地区高产小麦氮肥最佳运筹方式研究    夏明,张建勋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晓凌;陈明灿;张雷;

苏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含量变化的长期定位研究    孙静红;徐守明;王向阳;王本芹;

榨菜叶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温明霞;聂振朋;石孝均;

江淮稻区中熟中粳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和农艺性状演变特点分析    徐大勇;吉建安;朱庆森;

不同小麦品种支链淀粉链长分配及其与淀粉理化特性的关系    李春燕;封超年;郭文善;王亚雷;张容;朱新开;彭永欣;

结实期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曹云英;

不同有机肥料对日光温室土壤营养和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武春成;毛秀杰;曹霞;陈秀丽;班淑菊;陈余波;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陈新;张瑞宏;

作物秸秆资源的农业综合利用研究    唐东民;伍钧;祝亮;胡华;

米成分(功能性成分)改良与设计育种    张琳琳;王雪艳;杨朝柱;赵海军;吴殿星;

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东北寒地旱作区土壤温度的影响    王宏立;张伟;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CH_4和CO_2的排放及碳收支估算    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翟中兵;梅少华;

江苏省两种有机物料的稻田土壤固碳有效性评价    张玉华;宋成军;刘东生;张艳丽;徐哲;李想;王延昌;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赵锦梅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研究    吉艳芝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中国温室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    王艳

渭北旱作苹果园保护性耕作技术土壤水分养分效应研究    高茂盛

米粉品质评价体系和生产工艺的研究    成明华

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淀粉品质    吴殿星

紫云英养分积累规律和还田腐解特性及其效应研究    刘威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    苏伟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品质相关性状QTL    晁园

储藏条件对稻谷陈化的影响研究    王娜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丹江口库区作物轮作系统生产力和养分流失特征及麦套稻施肥研究    李承力

临沂烟区绿肥还田配套技术的研究    庞敏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华北地区秸秆覆盖下农田降雨转化过程模拟研究    王兆伟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不同耕作·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彭志红;李明德;蔡立湘;聂军;廖育林;刘琼峰;

稻草覆盖马铃薯茬对后季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徐春梅;王丹英;邵国胜;符冠富;章秀福;

机插稻培育壮秧与麦秆全量还田肥料运筹技术探讨    赵俊龙;苏建平;李德山;朱斌;蔡平;缪峰;

秸秆覆盖的作用与机理    李富宽,姜慧新

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姜萍;杨占烈;余显权;

浅析国外秸秆的综合利用    雷达;席来旺;李文政;刘畅;

水稻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栽培试验    梁文伟,张祖健,龚玉源,李畅炎

秸秆还田的效应及影响因素    徐国伟,常二华,蔡建

稻草还田对晚稻土有机氮素转化生物指标的影响    蒋廷杰;谭洁;祖智波;

根系化学讯号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及其调控技术    常二华

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环境效应的影响    许仁良

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吕修涛

水稻基蘖肥不同施氮量对氮素吸收、土壤供氮和产量形成关系的影响    沙爱红

不同施氮处理对水稻植株生长、颖果发育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梁国斌

水稻群体物质生产和叶面积动态结构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    张林青

稻米品质形成对氮素穗肥的响应及生理机制    吉志军

水分供应与稻米品质及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武立权

钾肥对水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罗新宁

免耕抛秧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秦华东

不同生态条件下稻米品质对施氮反应的差异    刘阳

氮肥运筹对免耕高桩抛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伍菊仙

水旱栽培条件下稻米品质性状比较    犹书金;

种植季节对晚籼98稻米品质的影响    杨洁;黄岭;刘良军;严伟;

轮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王淑彬;林青;黄国勤;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砂姜黑土锌的影响    朱宏斌,张玉平,叶舒娅,王文军

秸秆直接还田对当季作物产量效应    李录久,杨哲峰,李文高,徐志斌,胡永年,苗春苗,肖凤体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秸杆还田改良砂姜黑土的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詹其厚,张效朴,袁朝良

不同施肥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田秀英,石孝均

土壤钾素研究进展    刘会玲,陈亚恒,段毅力,许皞

春季肥水运筹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雁鸣,张立言,李振国

有机物料的腐解及土壤有机质的调控    王兆荣;王宏燕;种传立;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特性间的相关性研究    金正勋,秋太权,孙艳丽,金学泳

不同时期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叶文培;谢小立;王凯荣;李志国;

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王建明;杨建忠;何晓艳;毛华方;石世杰;

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白浆土耕层微量元素变化趋势    李玉梅;

耕作栽培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林青;黄国勤;

不同施肥结构对稻田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徐玲;张杨珠;曾希柏;周卫军;周清;夏海螯;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徐祖祥;

论超级杂交水稻优质高产兼容发展的机理及其栽培对策 Ⅰ.超级杂交水稻优质高产可兼容发展的机理    谢兵;裴又良;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酶活性与肥力因素的相关性    王灿;王德建;孙瑞娟;林静慧;

稻田秸秆还田:土壤固碳与甲烷增排    逯非;王效科;韩冰;欧阳志云;郑华;

提高土壤肥力的一项有效措施——秸秆还田    范琼文

高能气体压裂中井温的变化机理    尉立岗;张玄奇;张廷汉;

C_6H_(12)N_4+Mg+KClO_4+SrSO_4系统的振荡燃烧实验研究    刘赵淼;徐世英;冯长根;曾庆轩;许又文;

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耐腐蚀机理    刘光华;苏慕珍;陈鹤云;徐亚萍;王志新;崔久传;

负离子织物产生负离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黄春松;黄翔;吴志湘;

梨果实采后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进展    唐卿雁;李永平;林奇;

无机阻燃剂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刘福来;杨敏;

聚苯胺膜层在金属腐蚀防护中的研究进展    陈世刚;赵文元;孙常志;

α,β-不饱和酯选择性亲核取代反应机理的研究    李洪宽;乔园园;胡方中;

沥青路面压实机理    杨元贵;

新型秸秆吸附剂在酸性矿山废水中的吸附研究    郑刘春;党志;刘艳;易筱筠;

我区力推秸秆还田沃土工程技术    记者 宋春风 通讯员 陈彦毅

省农垦六成麦地秸秆还田    王戴群记者 孙全龙

大荣集团氰胺化钙变身催腐剂    梁建统

9.2万亩棉花实施秸秆还田    通讯员 刘世全

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凤阳县 田益全

驿城区农机局抓好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工作    本刊记者 吕磊通讯员 胡军锋

清洁 节能 省钱    本报记者 韩光亮 通讯员 庄君 姜龙金 刘瑞华

全市秸秆还田将达100万亩    刘璇 陈志奎

今秋明春四川秸秆还田百万亩    通讯员 彭福智 记者 邓万祥

秸秆还田及绿肥利用技术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王兴仁

风险投资支撑环境作用机理研究    李雪灵

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    熊国宣

盐腐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阎西康

烧结法生产砂状氧化铝的理论与工艺研究    刘祥民

工程教育再造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李晓强

茶多酚对草鱼肉保鲜作用及机理研究    刘焱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条件下的信息操纵机理研究    罗富碧

贸易摩擦对战后日本崛起的影响研究:效应与机理    王锦红

夏甸金矿矿柱及围岩稳定性分析与应用    郭建军

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蔡基伟

长期与短期秸秆还田后稻米品质的差异性变化研究    顾丽

周年秸秆还田与土壤耕作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子臣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下稻米品质形成机理的研究    龚丽萍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吉林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    李万良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研制开发    刘小伟

规模化养猪场处理污水的稻田利用研究    陆冬梅

粳稻结实期温光逆境对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特征研究    薛秀芳

烯效唑对稻米品质的调控研究    项祖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