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4:28
热度: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摘要】:本研究从影响秸秆腐解的温度条件和C/N比即秸秆还田量入手,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对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玉米秸秆还田过程中C

【摘要】:本研究从影响秸秆腐解的温度条件和C/N比即秸秆还田量入手,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对安徽淮北砂姜黑土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玉米秸秆还田过程中C、N、P、K等主要养分在小麦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内的矿化量与矿化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不同秸秆还田量及温度和秸秆还田量的交互作用,对玉米秸秆矿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有机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具体研究分以下几个部分: 1.采用室内恒温控湿好气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温度(10℃、20℃、30℃)、不同秸秆加入量(秸秆全量和过量)对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后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影响,运用一级动力学方程对有机碳矿化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温度对有机碳矿化影响显著,在对照(CK)和秸秆加入量相同的处理中,有机碳的矿化累积量均随温度(10~30℃)的升高而增加,Q10值在温度较低( 20℃)时大于温度较高( 20℃)时,说明低温条件下,有机碳矿化速率对升温更敏感。在同一温度条件下,不同处理秸秆加入量越大,有机碳矿化累积量越高,有机碳矿化的日变化量也大。本实验中,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不同处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累积量动态。土壤有机碳的潜在矿化量C0值随温度变化不明显,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秸秆加入量越大,C0值越大。 2.采用StanfordSmith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研究不同温度(10℃、20℃、30℃)、不同C/N比对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后土壤氮素矿化过程的影响,并运用动力学模型(One-pool模型、Two-pool模型、Special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各处理中,无机氮净矿化累积量均随矿化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同一C/N比条件下,无机氮净矿化累积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各方程模型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Two-pool模型(两部分一级反应式)和Special模型(带常数项的一级反应式)拟合程度均高于One-pool(一级反应式)模型,说明有机氮素库分为易矿化氮源和缓慢矿化氮源,能更切合实际地反映土壤氮素矿化特征。One-pool模型中,土壤氮素矿化势No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加入作物秸秆量越大,即C/N比越高,No值越大。矿化速率ko值和C/N比密切相关,在同一温度条件下,C/N比增大ko值降低。Two-pool模型中可以看出:温度显著影响有机氮的矿化,较高温度条件下,易矿化氮源N a值比低温条件下高。 3.采用室内恒温控湿好气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温度(10℃、20℃、30℃)、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后土壤速效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培养期内,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呈缓慢增加的趋势。温度对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在各培养阶段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一秸秆加入量,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前期,土壤速效磷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后期,高温条件下土壤中磷随时间延长逐渐释放出来,磷的有效性逐渐增高;土壤中速效钾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致条件下,秸秆加入量对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影响显著,秸秆加入量较多的处理Ⅲ速效磷含量及土壤磷的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CK (不加秸秆)、处理Ⅰ和Ⅱ,土壤速效钾的含量随秸秆加入量的升高而增大。 【关键词】:砂姜黑土 玉米秸秆 有机碳矿化 氮素矿化 矿化动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S15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文献综述9-25
  • 1.1 秸秆资源与利用现状9-10
  • 1.1.1 我国秸秆资源与利用现状9-10
  • 1.1.2 安徽省秸秆资源与利用现状10
  • 1.2 秸秆还田效应及还田方式10-14
  • 1.2.1 秸秆还田的效应10-14
  • 1.2.2 秸秆还田方式14
  • 1.3 影响还田秸秆腐解的因素14-17
  • 1.3.1 还田秸秆的C/N 比对秸秆腐解速度的影响15
  • 1.3.2 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15
  • 1.3.3 秸秆还田深度、土壤质地和土壤耕作模式影响秸秆的腐解速度15-16
  • 1.3.4 秸秆还田时间和还田方式对秸秆腐解速度的影响16-17
  • 1.4 秸秆腐解过程中碳、氮、磷、钾矿化特征研究17-25
  • 1.4.1 土壤碳素矿化特征研究17-19
  • 1.4.2 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研究19-23
  • 1.4.3 土壤磷、钾矿化研究23-25
  • 2 研究背景和试验设计25-27
  • 2.1 研究背景25
  • 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25-27
  • 3 材料和方法27-30
  • 3.1 供试土样27
  • 3.2 供试秸秆27
  • 3.3 碳、磷、钾矿化特征研究方法27-28
  • 3.4 氮素矿化特征研究方法28
  • 3.5 测定方法28-29
  • 3.6 结果计算与统计分析29-30
  • 4 结果与分析30-49
  • 4.1 不同温度、秸秆还田量对砂姜黑土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30-35
  • 4.1.1 温度对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的影响30-32
  • 4.1.2 秸秆不同还田量对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的影响32-33
  • 4.1.3 温度、秸秆不同还田量对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的互作效应33-34
  • 4.1.4 土壤有机碳矿化动力学研究34-35
  • 4.2 不同温度、C/N 比对有机氮矿化的影响35-41
  • 4.2.1 温度对无机氮矿化累积量的影响35-36
  • 4.2.2 C/N 比对无机氮矿化累积量的影响36-37
  • 4.2.3 温度和C/N 比交互作用对无机氮矿化累积量的影响37
  • 4.2.4 土壤氮素矿化动力学模拟37-41
  • 4.3 温度和秸秆不同加入量对砂姜黑土磷、钾及其有效性影响41-49
  • 4.3.1 不同温度对秸秆还田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变化趋势的影响41-43
  • 4.3.2 不同秸秆加入量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变化趋势的影响43-44
  • 4.3.3 温度和秸秆加入量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交互作用效应44-46
  • 4.3.4 温度、秸秆加入量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46-49
  • 5 讨论49-51
  • 5.1 秸秆还田过程中土壤碳矿化的温度效应49
  • 5.2 温度与C/N 比在矿化过程中的交互作用效应49-51
  • 6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64
  • 致谢64-65
  • 个人简介6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与玉米生长关系的研究    马新明,高尔明,杨青华,王小纯,姚向高,王丽娟,焦有

砂姜黑土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微肥增产效应研究    丁维新

砂姜黑土综合治理模式设计与实施    吴文荣;

砂姜黑土花生地膜覆盖高产试验总结    张子健;张树义;邓自成;张文鼎;城项县砂姜黑土综合治理指挥部、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砂姜黑土课题组;

砂姜黑土小麦、油菜施微肥效果试验    张鸿程;阴世杰;李安智;

淮北地区砂姜黑土培肥改土技术的研究    何传龙,闫晓明

砂姜黑土的成土过程及其分类    王天中,赵清友,李令英

砂姜黑土小麦施肥试验结果的初步分析    何静安;刘全义;

砂姜黑土小麦分蘖消长动态及产量结构    丁文盘;夏文光;连文楷;

稻草对砂姜黑土重组有机碳氮的影响    颜廷梅,张喜群,徐琪

氮钾配施对冬甘蓝产量和砂姜黑土肥力的影响    李录久;张祥明;郭熙盛;张琳;

砂姜黑土小麦锌氮配施效应的研究    李录久;李文高;殷雄;陈勇;何义斌;李国;

砂姜黑土基础肥力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曹承富;孔令聪;张存岭;赵斌;赵竹;

山东省土地资源分类    李永昌;钱家骁;蒋蔚然;何同宾;任希堂;杨延潘;

水稻高产精确施氮肥技术初探    徐宗进;宋永斌;陈其通;李毅;刘静;

实施综合防治 小麦亩产超千斤    杨新志;杨峰;李彦玲;

紧实胁迫对不同土壤类型玉米养分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王群;李潮海;李全忠;薛帅;

富血小板血浆对人牙周组织细胞的矿化作用影响    徐燕;蒋勇;

设施土壤供N能力及西芹减量施N效果研究    王甲辰;左强;王美菊;张琳;邹国元;

新除草剂丙酯草醚同位素标记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杨征敏;叶庆富;吕强;唐庆红;吕龙;

小麦抵抗自然灾害技术主攻方向    小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增强地力从补“钾”开始    孙克刚

当前小麦苗情好于历年同期水平    记者 纪新建通讯员 赵入德

碧水蓝天故乡情    本报记者 吴长峰

怎样提高碱性土壤肥效?    胡启山

科学施肥 适时划锄 合理浇水 防病治虫    本报记者 朱卫国 本报通讯员 颜世燃

共商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夏树 汪洋

小麦冻害的预防及补救    济宁市任城区农业局 任跃全

新蔡农民让农作物品种“升级”    赵学风

“增产20亿斤”还要跨哪些台阶    本报记者 史力

土壤紧实胁迫对玉米根土系统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王群

武汉城郊菜地土壤氮素的转化与淋失研究    赵长盛

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土壤氮的矿化和硝化及地上地下关系的研究    张世虎

施用氮磷钾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录久

土壤供氮特征及其对烤烟氮素营养的影响    刘青丽

我国几种土壤中铁锰结核的物质组成与表面化学性质    谭文峰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氮磷平衡动态模拟研究    王迎春

基于GIS的我国小麦施肥指标体系的构建    杜君

日光温室栽培下有机肥氮素供应特性研究    周博

氮对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晁逢春

砂姜黑土玉米秸秆碳、氮矿化特征研究    张丽娟

粉煤灰改良砂姜黑土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丁军

河南省砂姜黑土系统分类归属及代表土系的建立    赵燕

稻草还田对植烟土壤有机质及其矿化特性的影响    肖巧琳

重金属污染对安徽主要类型土壤特性及对油菜—水稻土系统的影响研究    杨红飞

土壤中不同芳环~(14)C标记丙酯草醚的结合残留及其生物有效性    岳玲

外源稀土在安徽省主要农业土壤中形态分布的研究    高峰

土壤中重金属Cu、Cd、Zn、Pb吸附及迁移的实验研究    林青

腐殖酸对La、Nd的吸附及土壤中形态分布的影响    贾黎

红壤供氮特性及对烤烟氮素营养的贡献    焦永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