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对设施蔬菜主要土传病害的防效和机制初探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9:07
热度:

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对设施蔬菜主要土传病害的防效和机制初探【摘要】: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是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基础上,以农作物秸秆为载体,将有益生防菌施入土壤,并使其高效定殖,构

【摘要】: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是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基础上,以农作物秸秆为载体,将有益生防菌施入土壤,并使其高效定殖,构建以快速建立土壤中有益生防微生物种群为目的的生防菌施用技术。该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冬季温室栽培中广泛使用,具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轻病害等多方面的效果。为探讨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技术的使用对连作设施蔬菜根际土壤微生态以及土壤养分等土壤健康指标的影响,明确该技术对设施蔬菜主要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以及改善土壤健康状况的机理。本研究采用平板培养计数与末端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检测了该技术处理后设施蔬菜连作土壤中微生物指标,包括生防菌和病原菌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检测了土壤养分指标的动态变化;调查了技术处理后对土传病害以及对蔬菜生产性状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连作期间,经过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处理,辣椒疫霉病圃中辣椒疫霉菌的数量抑制作用不明显。黄瓜复合病圃中枯萎病原菌数量在连作两茬时与其它处理和对照相比增长速率不显著;病原线虫的数量在第一茬时无明显变化,第二茬时降低了35.5%。黄瓜线虫病圃中寄生线虫的数量第一茬降低了20.2%,第二茬降低了26.3%,第三茬降低了61.7%。辣椒病圃中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的淡紫紫孢霉含量在连作过程逐渐增加,第二茬比第一茬增加了25.4%。黄瓜复合病圃在第二茬后淡紫紫孢霉和芽孢杆菌的数量相对平稳;线虫病圃中这两种生防菌的含量在第一、二茬结束时明显增加。 2、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处理土壤中的细菌与真菌数量的比值(B/F),辣椒病圃第二茬时的B/F值有所降低,但各茬之间无明显差异。复合病圃和线虫病圃中均为连作第二茬时的B/F值最高。连作三茬过程中放线菌数量变化不明显。 3、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处理土壤的细菌T-RFLP多样性分析表明,黄瓜复合病圃和辣椒疫霉病圃中的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在第二茬明显升高;对TRF139片段所含的有益菌群的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TRF122、TRF341和TRF501片段所含的有害菌群的含量有显著抑制作用。 4、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处理土壤的养分指标,三个病圃的有机质含量和水解氮的含量都明显提高,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变化不大。生防菌和秸秆的复合应用处理后连作土壤的酶活性较为稳定,pH变化不明显,疫霉病圃、复合病圃和线虫病圃的土壤容重在最后一茬时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11.1%、3.7%和20.0%。 5、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处理的病害情况和产量,复合病圃第三茬时的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了22.2%,线虫病圃第二茬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了2.22%;辣椒病圃产量连作两茬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8.3%和4.6%,复合病圃从第一茬到第三茬,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62.3%,29.6%和25.9%;线虫病圃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5.1%,35.0%和25.9%。 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能有效抑制连作土壤中病原数量的增加;连作两茬时,土壤可由“真菌型”病土向“细菌型”健康土转变,促进有益菌群的增长,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减少病害发生、提高蔬菜产量,改善了土壤养分状况。 【关键词】:生防菌 秸秆 设施蔬菜 连作 土传病害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436.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19
  • 1.1 设施蔬菜生产现状12
  • 1.1.1 设施蔬菜发展现状12
  • 1.1.2 设施蔬菜连作引起的土壤健康问题12
  • 1.2 土壤健康的概述12-16
  • 1.2.1 土壤健康的概念12-13
  • 1.2.2 土壤健康的评价指标13-16
  • 1.3 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技术16-17
  • 1.3.1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16-17
  • 1.3.2 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技术概述17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17-19
  • 1.4.1 研究目的17-18
  • 1.4.2 研究意义18-19
  • 第二章 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技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19-45
  • 2.1 材料和方法19-23
  • 2.1.1 试验病圃的基本概况19
  • 2.1.2 试验材料19-20
  • 2.1.3 试验方法20-22
  • 2.1.4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22-23
  • 2.2 结果及分析23-43
  • 2.2.1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23-31
  • 2.2.2 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检测31-43
  • 2.3 讨论43-45
  • 2.3.1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43-44
  • 2.3.2 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的 T-RFLP 检测44-45
  • 第三章 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技术对土壤养分的影响45-57
  • 3.1 材料和方法45-47
  • 3.1.1 试验材料45
  • 3.1.2 试验方法45-47
  • 3.1.3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47
  • 3.2 结果及分析47-55
  • 3.2.1 土壤中养分的测定47-50
  • 3.2.2 土壤其他理化性质的测定50-53
  • 3.2.3 土壤酶的活性测定53-55
  • 3.3 讨论55-57
  • 3.3.1 土壤中养分55
  • 3.3.2 土壤其他理化性质55-56
  • 3.3.3 土壤酶的活性56-57
  • 第四章 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技术对蔬菜生长和病害控制的影响57-65
  • 4.1 材料和方法57-58
  • 4.1.1 试验材料57
  • 4.1.2 试验方法57
  • 4.1.3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57-58
  • 4.2 结果及分析58-64
  • 4.2.1 作物生长状况调查58-61
  • 4.2.2 作物连作三茬的产量及病害调查61-64
  • 4.3 讨论64-65
  • 4.3.1 作物生长状况64
  • 4.3.2 作物连作三茬的产量及病情64-65
  • 第五章 结论65-66
  • 参考文献66-72
  • 附表72-75
  • 致谢75-76
  • 作者简历7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棚室黄瓜上的应用研究    杜冬梅;王楫;张立军;王颖伟;邢耀国;陈桂英;

设施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效果    宋彩霞;张宪正;孙泽伟;

生物技术在处理农作物秸秆饲料中的应用    曹玉凤,李英,刘荣昌,刘国艳,李建国

秸秆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    孙军德;陈南;

土壤线虫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    张薇,宋玉芳,孙铁珩,宋雪英,周启星

生防菌剂在设施蔬菜土壤生物污染治理上的应用 Ⅰ.对温室环境和蔬菜生长的影响初报    李世东;缪作清;郭荣君;孙漫红;牛玉山;杨国锦;林淑敏;

黄瓜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吕卫光;余廷园;诸海涛;沈其荣;张春兰;

生物腐熟技术在温室黄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顾荣魁;

土壤线虫在食物网中的作用    凌斌;肖启明;

白腐菌纤维素酶高酶活菌株的筛选    费尚芬;鹿宁;刘坤;刘毅;

生物技术在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上的研究与应用    李培庆;崔艳红;胡海霞;

重阳木降解纤维素内生真菌的筛选研究    肖春玲;蒙玉娟;邹小明;李晓红;

土壤线虫作为生态系统恢复指示生物的研究进展    刘方明;孟维韧;

生态厕所中不同反应基质的对比研究    晏海峰;高良敏;钱新;陆根法;

发酵和酶解共处理玉米秸秆研究    曲源;王修俊;孙倩;

棚室黄瓜应用生物反应堆技术效果研究    战辉;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瓜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姜伟;王建国;杨叔青;靳玉荣;卫向东;胡玉珍;王勇;岳玲;宋满刚;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日光温室西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程晓辉;

非洲菊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生物性状的影响    马海燕;徐瑾;孙霞;朱翠英;郑成淑;

大棚种植对农业土壤环境的胁迫    费颖恒;黄艺;严昌荣;晁元卿;何文清;

生物粗饲料对獭兔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孙利娜;谷子林;李素敏;刘亚娟;

日光温室连作对黄瓜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霍琳;王成宝;姜万礼;杨思存;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韩春丽

葡萄连作障碍机理及调控途径的研究    李坤

连作黄瓜土壤生态环境特征及对黄瓜生长的影响    周新刚

线虫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对污染土壤扑草净降解影响的研究    周际海

高效玉米秸秆生物饲料的研制及其在肉鸡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常娟

花生连作障碍的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黄玉茜

康氏木霉纤维素酶的发酵及其对稻草降解利用的初探    刘小杰

改性稻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牛盾

电子电器废弃物拆解地区土壤污染的生态毒理学诊断    沈超峰

植病生防菌剂对连作设施蔬菜的防病促生效果研究    刘会清

不同种植模式对北疆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态性的影响    刘瑜

两种木霉混合菌产酶的条件优化及其对玉米秸秆降解的研究    李国强

四硫代碳酸钠作为土壤熏蒸剂的应用潜力评估及对土壤生物环境的影响    杨春

巨桉萌生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苏江峰

不同化感效应小麦根系分泌物对黄瓜生长及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马亚飞

环保智能型免水冲厕所机构研究    龚超

麦冬连作障碍的主要表现及成因研究    刘浩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环境效应    郝旺林

连作花生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微生物制剂对连作花生的影响    李婧

秸秆有机肥改善设施黄瓜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    李晓磊;李井会;宋述尧;

重茬大豆生长发育障碍机制初探    王震宇,王英祥,陈祖仁

大豆连作障碍机制研究初报    于广武,许艳丽,刘晓冰,王光华,鲁振明

用生物技术开发秸秆资源    赵守贤,张宏斌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分布、利用与开发策略    汪海波;秦元萍;余康;

关于微生物处理秸秆的几个概念    王加启

细菌纤维素酶研究进展    陈春岚;李楠;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研究进展    刘行超

生物产纤维素酶研究进展    刘洁丽;王靖;

日光温室秸秆埋施生物腐熟技术效果分析    张福敏;

生防菌对连作草莓防病促生效果研究    刘会清;马海莲;左利兵;张爱香;李世东;

根结线虫生防菌剂介绍    方新,王志学,周建树

生防菌剂田间试验示范    雷丽萍,李天飞,余清,夏振远,杨跃华

GJ23生防菌剂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研究    付鹏,李红梅,丁国春,郭坚华

秸秆生物降解技术的效应    袁喜庆;

保护地腐沤秸秆    马立刚;张平;

沙打旺根腐病及其防治    郑双悦,潘建梅,谢秉仁,解克绵,于景瑞

生防菌剂与生物有机肥复配对黄瓜抗病促生效果的研究    刘会清;张爱香;马海莲;李世东;郭荣君;孙漫红;

生防细菌和甲霜灵对辣椒疫病联合防治作用评价    林相璀,牛赡光,董茂忠

西葫芦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效果显著    刘义元;

瓜列当生防菌的筛选及鉴定    丁丽丽;张静;任娟;王兴应;赵思峰;

AS818生防菌剂防大豆根腐病田间效果评价    仝赞华;马淑梅;王昌家;郭荣君;李宝英;罗鸿燕;

生物菌剂控制三七根腐病试验研究    陈昱君;王勇;刘芸芝;孙玉琴;朱有勇;刘云龙;

变废液为肥料 实现秸秆返田    王飞;李华;孙超;李长云;

秸秆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动态研究    温明霞;林德枝;易时来;李学平;孟涛;石孝均;

河南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建议    刘亚平;魏蒙关;李洪岐;

秸秆环保超强木地板及制造方法的研究    杜建;安成立;冀炜;张永科;常宗堂;邢宏宜;贾涛;王俊峰;王天泉;惠建忠;孙茂田;王晓梅;

秸秆氧化气化气不宜做炊事燃气    孙明湖;咸惠军;南方;

秸秆预处理技术对比研究    周礼;吴达科;谢春燕;

秸秆利用机械技术及产业化研究进展    上官永;朱虎良;文喜梅;田英申;王文静;

农作物土传病害有了克星    武桂兰

秸秆生物降解技术走进大棚    本报记者 于险峰 张仁军

秸秆发电:多赢产业为何冷眼相看    古文洪

秸秆压块饲料有啥优势    

我市为秸秆找到五条出路    

山东即墨变“戏法” 秸秆木屑变成“煤”    记者 苏万明

秸秆:非粮生物质能渐行渐近    舒文

蔬菜“吃”秸秆产量高    本报记者 兰俊君 实习生 吴明新

2015年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率将超80%    亚婷

秸秆可作清洁能源    李玉芳 闫艳 高杰

柑橘采后病害生防菌YS-1的筛选和YS-1粗提物的抑菌机理及性质研究    涂起红

番茄枯萎病和梨轮纹病生防菌控病机制研究及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刘邮洲

蔬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拮抗菌调控研究    赵柏霞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与生防菌剂研发    张荣胜

辣椒和番茄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    李师默

颉颃细菌对根结线虫病的生防作用研究    魏利辉

一株土传病害生防菌的筛选及其功能开发    韩立荣

辣椒疫病生防菌Penicillium striatisporum Pst10的筛选、抗菌物质分离纯化及分子标记    马艳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动力学特性及液压秸秆成型机改进设计研究    马孝琴

生物质(秸秆)气合成甲醇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朱灵峰

生防菌与秸秆复合应用对设施蔬菜主要土传病害的防效和机制初探    张婷

杀菌剂和化肥对3株生防菌防病、促生作用的影响    张秋丽

植病生防菌剂对连作设施蔬菜的防病促生效果研究    刘会清

生防菌FO47菌剂的研制    田晓丽

三种生防菌对枯黄萎病的田间控制作用    张伟卫

控制植物枯、黄萎病生防菌组合的构建    张文婷

生防菌对水稻幼苗生长和根际土壤酶影响的研究    张国庆

复配菌剂防治植物枯、黄萎病害研究    金雪菲

复合生防菌剂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研究    陈瑾

生防菌Bacillus subtilis SQR9液体及固体发酵条件优化    柳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