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还田量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碳库、微生物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1:30
热度:

秸秆还田量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碳库、微生物及产量的影响【摘要】: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副产品,也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开发前景广阔的可再生性物质资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约

【摘要】: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副产品,也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开发前景广阔的可再生性物质资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约产秸秆8亿t,秸秆量约占世界秸秆的30%。随着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秸秆还田作为一种有效的利用途径,不但可以解决传统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对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江苏省扬州市槐泗镇肖胡村试验田,通过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短期条件下,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碳库、微生物、酶活性及周年稻麦产量的影响,旨在探索适合当地生产的适宜秸秆还田量,为提高土壤肥力和完善当地秸秆还田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宜的秸秆还田量对提高土壤养分和增加作物产量具有显著效果无论在稻季还是在麦季,秸秆还田均能显著增加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并且能提高水稻和小麦的产量,表现为:稻麦秸秆均还田仅一季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在稻季,以连续4500 kg·hm-2麦秸还田量和6750 kg·hm-2稻秸还田量的处理组合对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影响最显著;在麦季,以连续3000 kg·hm-2麦秸还田量和4500kg·hm-2稻秸还田量组合处理对土壤全氮和速效钾含量影响最显著。产量方面,稻麦两季产量均以连续3000 kg·hm-2麦秸还田量和4500 kg·hm-2稻秸还田量组合处理效果增产显著,并且周年粮食产量比秸秆不还田处理高出20.7%。由此可见,适宜的秸秆还田量能提高土壤养分并且增加作物产量。2.适宜的秸秆还田量对提高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有明显效果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均能提高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在稻季土壤中,以连续3000 kg·hm-2麦秸还田量和4500 kg·hm-2稻秸还田量组合处理对土壤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影响最显著;在麦季土壤中,以连续4500 kg·hm-2麦秸还田量和6750kg·hm-2稻秸还田量的处理组合对土壤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影响最显著;对于脲酶,在稻季和麦季均以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处理效果最显著。秸秆还田在不同的土壤深度均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总体表现为:稻麦季秸秆均还田仅一季秸秆还田秸秆均不还田,其中,半量以上的秸秆还田效果较明显。由此可见,适宜的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有效的改善土壤环境。3.适宜的秸秆还田量能提高士壤有机碳含量无论是在稻季还是麦季,秸秆还田各处理在三个土壤深度(0~7,7~14和14~21cm)均能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具体表现为:稻麦季秸秆均还田仅一季秸秆还田秸秆均不还田。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均逐渐降低,说明秸秆还田能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秸秆还田各处理对不同土壤深度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具有相同的规律性:连续中高量的秸秆还田连续低量的秸秆还田。对于稻季,在0~21cm土壤深度,均以连续4500 kg·hm-2麦秸还田量和6750 kg·hm-2稻秸还田量的组合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对于麦季,在0~21cm土层,以连续3000 kg·hm-2麦秸还田量和4500 kg·hm-2稻秸还田量组合处理对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影响最显著。总体来说,该范围内的秸秆还田量均能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并且中高量的秸秆还田处理具有明显优势。由此可见,适宜的秸秆还田量对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秸秆还田量 作物产量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土壤碳库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141.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第一章 引言11-21
  •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课题来源12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2-18
  • 1.2.1 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12-13
  •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的影响13-15
  • 1.2.3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15-17
  • 1.2.4 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库的影响17-18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8
  • 1.4 研究内容18-19
  • 1.5 技术路线19-21
  • 第二章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21-31
  • 2.1 材料与方法22-24
  • 2.1.1 试验地概况22
  • 2.1.2 试验设计22-23
  • 2.1.3 试验开展与田间管理23
  • 2.1.4 样品采集与测定23
  • 2.1.5 数据分析23-24
  • 2.2 结果与分析24-28
  • 2.2.1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24-25
  • 2.2.2 秸秆还田量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25-28
  • 2.3 讨论与小结28-31
  • 2.3.1 讨论28-29
  • 2.3.2 小结29-31
  • 第三章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31-41
  • 3.1 材料与方法32-33
  • 3.1.1 试验地概况32
  • 3.1.2 试验设计32
  • 3.1.3 试验开展与田间管理32
  • 3.1.4 样品采集与测定32-33
  • 3.1.5 数据分析33
  • 3.2 结果与分析33-36
  • 3.2.1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33-35
  • 3.2.2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酶活性活性的影响35-36
  • 3.3 讨论与小结36-41
  • 3.3.1 讨论36-37
  • 3.3.2 小结37-41
  • 第四章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碳库的影响41-55
  • 4.1 材料与方法42-43
  • 4.1.1 试验地概况42
  • 4.1.2 试验设计42
  • 4.1.3 试验开展与田间管理42
  • 4.1.4 样品采集与测定42-43
  • 4.1.5 数据分析方法43
  • 4.2 结果与分析43-48
  • 4.2.1 秸秆还田量对稻季土壤碳库的影响43-46
  • 4.2.2 秸秆还田量对麦季土壤碳库的影响46-48
  • 4.3 土壤碳库、养分、微生物活性以及周年粮食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48-51
  • 4.4 讨论与小结51-55
  • 4.4.1 讨论51-52
  • 4.4.2 小结52-55
  •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55-61
  • 5.1 讨论55-57
  • 5.1.1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55-56
  • 5.1.2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56
  • 5.1.3 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库的影响56-57
  • 5.2 结论57-58
  • 5.3 创新点58
  • 5.4 不足之处和展望58-61
  • 参考文献61-69
  •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69-71
  • 致谢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长期秸秆还田对剖面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孙星;刘勤;王德建;张斌;

秸秆还田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土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舒丽

秸秆还田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产的影响    李东升;周为华;范佳;宋森楠;李春燕;朱新开;

植物残体在不同利用方式红壤中的腐解及对红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田林双;戴传超;史央;王兴祥;赵庆新;

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与展望——以四川盆地紫色土地区为例    杜高赞;高美荣;

蔗叶机械化粉碎还田负面效应分析与控制    韦丽娇;李明;卢敬铭;张劲;宋德庆;王金丽;

水稻不同播栽方式下秸秆还田示范研究    夏柏玉;戴红霞;曾仙凤;杨光;金晓华;

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宝灿;

麦秸秆全量还田效果研究    仲卫华;李卫军;

不同秸秆用量对保护地黄瓜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杨黾;杨丽娟;常青;郭艳君;宋夏夏;黄晓杰;

不同耕作技术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宿庆瑞;迟凤琴;张久明;匡恩俊;

氮肥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与氮素含量的影响    董守坤;刘丽君;孙聪殊;李小梅;马春梅;龚振平;祖伟;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继培

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环境效应的影响    许仁良

秸秆还田及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和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许有尊

氮肥管理模式对设施菜地氮素残留与利用的影响    姜慧敏

水旱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培肥和增产效应    武际

水稻高产优质节水灌溉技术及其生理基础    张自常

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地膜覆盖下土壤磷素转化、有机质矿化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胡斌

生物炭对稻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张振宇

江苏省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的实证研究    王舒娟

典型县域耕地肥力质量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力分析    张玲娥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油茶林地覆盖和间种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幼林生长的影响    王玉娟

微生物菌剂及耕作方式对小麦/玉米土壤生物化学特性的影响    李小磊

城郊坡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花椒高效种植技术研究    王龙

西南主要栽培模式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晓璟

秸秆还田与全膜双垄集雨沟播耦合对玉米资源利用效率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吴荣美

中低温秸秆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秸秆降解效果研究    刘爽

稻草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机理    何虎

耕作措施对大豆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张冰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    苗峰

中国外生菌根资源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成彬;林久志;

地表环境氮循环过程中微生物作用及同位素分馏研究综述    李思亮,刘丛强,肖化云

不同覆盖处理对旱作玉米生育与产量效应的研究    冯利平,段桂荣

旱地玉米免耕系统土壤养分研究 Ⅰ土壤有机质、酶及氮变化    籍增顺,张树梅,薛宗让,阎玄梅,樊兰瑛,张志琴,洛希图,武金芳,张象俊

稻田水旱轮作(第3年度)的土壤微生物效应    王淑彬,黄国勤,李年龙,刘隆旺

残茬和肥料对免耕小麦产量的效应    PaulE.Rasmussen,杨健

我国化肥和农药非点源污染状况综述    徐谦

稻麦秸秆全量直接还田对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杨佩珍,沈金川,张文献

植物促生根圈细菌诱导植物系统抗性的研究进展    吴跃开;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樊军,郝明德

土壤碳转移动力学及其环境意义    周运超

土壤碳库分布与储量研究进展    贾宇平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机制及发展趋势——第236次香山科学会议侧记    赵生才

土壤碳作为湿润亚热带表层岩溶作用的动力机制:系统碳库及碳转移特征    潘根兴,曹建华,何师意,陶于祥,孙玉华,滕永忠

农业生产措施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盛婧;赵德华;陈留根;

关于开发土壤碳库固碳减排潜力的几点思考    黄鸿翔;

内蒙古中北部土壤碳库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杨忠芳;夏学齐;余涛;侯青叶;冯海艳;

长三角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对城市和农田土壤碳的影响分析    袁旭音;李天元;李继洲;季峻峰;王成;

侵蚀—沉积连续地形中土壤碳库的空间分异    刘兆云;章明奎;

土壤碳库及其变化研究进展    许乃政;刘红樱;魏峰;

辽宁省农田土壤碳库分布及其变化的模拟分析    韩冰;王效科;欧阳志云;曹志强;邹德乙;

以旧数据库与数字土壤图估算农地土壤碳存量    崔君至;郭鸿裕;陈尊贤;

中国半干旱区土壤碳库分布    傅野思;杨忠芳;夏学齐;

猪粪沼液施用对稻麦轮作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孙国峰;何加骏;郑建初;陈留根;朱普平;周炜;

稻草全量还田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吴建富;曾研华;潘晓华;石庆华;李涛;王苏影;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    吴建富;曾研华;丁奇;潘晓华;石庆华;

推動有機農業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張紀兵;肖興基;

筑起土壤碳库 减排二氧化碳    赖敏

土壤碳库 岩溶碳汇 地热减碳    王立彬

我国主要农耕区土壤碳库家底基本摸清    郑存江

让耕地变“黑”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蒋高明

1890~2029年白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壤碳库研究    毛子龙

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徐小明

长江流域典型地区土壤碳库变化及固碳潜力研究    郭晶晶

克里雅河流域于田绿洲土壤碳库及转化特征    刘曾媛

秸秆还田量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碳库、微生物及产量的影响    胡乃娟

天鹅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及其稳定性研究    李丽君

温度和水分对土壤碳、氮转化影响的研究    国秀丽

营养调控和淹水深度对湿地土壤碳库变化的影响    张洪伟

黄土高原塬区多年生栽培草地表层土壤碳库组成及其特征    陈露

三江湿地土壤碳库分布规律研究    刘国栋

高寒草地利用和管理对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马丽娜

浙江宁波常绿阔叶林演替对土壤碳库结构的影响    马文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