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垃圾生物覆盖土对填埋场甲烷减排的机理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3:07
热度:

垃圾生物覆盖土对填埋场甲烷减排的机理研究【摘要】:本文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土资源短缺、填埋场库容有限、封场后释放出的低浓度甲烷回收利用成本高、效率低、持续排放时间长、温室效应贡献

【摘要】:本文针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覆盖土资源短缺、填埋场库容有限、封场后释放出的低浓度甲烷回收利用成本高、效率低、持续排放时间长、温室效应贡献大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采用静态箱法实地监测了封场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情况,在土壤甲烷单加氧酶(methane monooxygenase, MMO)活性的测定方法和土壤MMO活性与其甲烷氧化速率的关系等甲烷氧化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垃圾生物覆盖土的组成和特性(包括颗粒大小、含水率和pH值),自主开发了一种可作为填埋场覆盖土的垃圾生物覆盖土;通过分批试验,研究了垃圾生物覆盖土中填埋气的甲烷氧化动力学机制以及环境条件(温度、氧气和土壤含氮量)对其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室模拟垃圾填埋场和模拟土柱层试验,研究了土柱层的填埋气组分、甲烷排放通量、甲烷氧化速率以及MMO活性的时空分布特性,从而基本明确了填埋场甲烷减排机理,为垃圾生物覆盖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土壤MMO活性测定时,对照样宜采用0.04 g·kg-1 NaN3作为土壤生物活性抑制剂,以消除土壤生物及吸附作用等对丙烯的消耗量;最适底物丙烯浓度为0.5%;培养时间对实验土壤MMO活性测定影响不大,但从测定的误差和可靠性考虑,可选用5 d作为土壤MMO活性测定的培养时间。土壤的甲烷氧化速率与土壤MMO活性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193。 (2)覆盖土层中的甲烷浓度与土层深度有关,表土层中的甲烷浓度最低。不同的填埋区域中甲烷排放通量受季节的影响很大,其变化范围大约在27.38~5611.67mmol·m-2·d-1;随着填埋年龄的延长,填埋场产气量不断下降,因此其甲烷排放通量也逐渐降低。 (3)常规填埋场覆盖土的甲烷氧化速率和MMO活性分别为0.36~1.81μmol·g-1·h-1和52.54~409.85nmol·g-1·h-1,其中9月覆盖土的甲烷氧化速率和MMO活性都显著高于4月。A区(填埋龄为14~16年)覆盖土的MMO活性显著高于B区(填埋龄为9-11年)和C区(填埋龄为6-8年)。覆盖土的MMO活性和甲烷氧化速率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4)垃圾生物覆盖土作为填埋场覆盖材料的最适组成为:原始pH值(7.9)、含水率45%,粒径4mm的颗粒。当甲烷浓度小于饱和浓度(10%)时,随着甲烷浓度的增大,垃圾生物覆盖土的甲烷氧化速率也随之增大。甲烷氧化过程遵循Michaelis-Menten模型,甲烷氧化速率最大值可达到9.03μmol·g-1·h-1。甲烷氧化的动力学参数表明,在垃圾生物覆盖土中,低亲和力的甲烷氧化菌占主导地位。甲烷消耗速率与温度、氧气浓度、土壤含氮量相关。当土壤中NH4+-N或NO3--N含量低于600 mg·kg-1时,氮的添加会促进垃圾生物覆盖土对甲烷的消耗。但是当NH4+-N或NO3--N含量高于1200 mg·kg-1时,则会抑制甲烷氧化。与NO3--N相比,低浓度NH4+-N可作为营养物质,对甲烷氧化的促进作用更大,而高浓度的NH4+-N却对甲烷氧化的抑制作用更大。高浓度甲烷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NH4+-N和NO3--N对甲烷氧化的抑制作用。 (5)试验垃圾生物覆盖土模拟土柱的甲烷排放通量平均值分别为0.12~0.20mol·m-2·d-1,而且在试验的第73天、80天和102天,甲烷排放通量几乎为0;而常规填埋场覆盖土模拟土柱的平均甲烷排放通量为2.81~3.15mol·m-2·d-1;各模拟土柱层中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沿土柱层自下而上递减,垃圾生物覆盖土模拟土柱层氧气浓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加,但填埋场覆盖土不同深度氧气浓度差异不大;模拟土柱层下层甲烷氧化速率最大,中层次之,上层最小;垃圾生物覆盖土的MMO活性几乎是常规填埋场覆盖土的两倍,其甲烷氧化速率约为填埋场覆盖土的10~20倍;实验的两种覆盖土甲烷氧化速率都跟MMO活性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这表明垃圾生物覆盖土对填埋场甲烷气体的生物减排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场 垃圾生物覆盖土 甲烷 填埋气 甲烷氧化 甲烷单加氧酶(MMO)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705
【目录】:
  • 致谢6-7
  • 摘要7-9
  • Abstract9-15
  • 1 引言15-24
  • 1.1 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状况15-16
  • 1.2 温室气体减排方式研究进展16-18
  • 1.3 影响覆盖土甲烷氧化的因素18-21
  • 1.4 甲烷氧化菌21-22
  • 1.5 甲烷单加氧酶22
  • 1.6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22-24
  • 2 土壤甲烷单加氧酶活性测定的研究24-32
  • 2.1 材料与方法24-26
  • 2.1.1 供试材料24-25
  • 2.1.2 实验方法25-26
  • 2.2 结果与讨论26-31
  • 2.2.1 丙烯标准曲线26-27
  • 2.2.2 NaN_3加量对土壤丙烯消耗量的影响27-28
  • 2.2.3 底物浓度对MMO活性测定的影响28-29
  • 2.2.4 培养时间对土壤MMO活性的影响29-30
  • 2.2.5 土样甲烷氧化速率与MMO活性的关系30-31
  • 2.3 结论31-32
  • 3 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通量及其覆盖土甲烷氧化特性的研究32-42
  • 3.1 材料与方法32-34
  • 3.1.1 取样点32-33
  • 3.1.2 覆盖土理化特性分析33
  • 3.1.3 覆盖土层甲烷浓度测定33
  • 3.1.4 CH_4排放通量测定33-34
  • 3.1.5 土壤甲烷氧化速率测定34
  • 3.1.6 土壤甲烷单加氧酶(MMO)活性测定34
  • 3.2 结果与讨论34-41
  • 3.2.1 填埋场覆盖土的理化性质34-35
  • 3.2.2 覆盖土层中甲烷浓度的分布35-37
  • 3.2.3 填埋场的甲烷排放通量37-38
  • 3.2.4 覆盖土甲烷氧化速率38-39
  • 3.2.5 覆盖土甲烷单加氧酶(MMO)活性39-41
  • 3.3 结论41-42
  • 4 垃圾生物覆盖土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因子研究42-54
  • 4.1 材料与方法42-45
  • 4.1.1 垃圾生物覆盖土42-43
  • 4.1.2 垃圾生物覆盖土组成对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43-44
  • 4.1.3 垃圾生物覆盖土甲烷氧化的动力学机制44
  • 4.1.4 环境条件对垃圾生物覆盖土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44-45
  • 4.2 结果与讨论45-53
  • 4.2.1 垃圾生物覆盖土组成对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45-48
  • 4.2.2 垃圾生物覆盖土氧化甲烷的动力学机制48-50
  • 4.2.3 环境因素对垃圾生物覆盖土甲烷氧化的影响50-51
  • 4.2.4 氮肥浓度对垃圾生物覆盖土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51-53
  • 4.3 结论53-54
  • 5 模拟垃圾填埋场生物覆盖土的甲烷氧化特性研究54-70
  • 5.1 材料与方法54-58
  • 5.1.1 试验材料54-55
  • 5.1.2 试验装置55-56
  • 5.1.3 测试项目与方法56-58
  • 5.2 结果与讨论58-68
  • 5.2.1 填埋气产量及各组分含量58-61
  • 5.2.2 模拟填埋场甲烷排放通量61
  • 5.2.3 土柱层中气体组分的时空分布61-65
  • 5.2.4 土壤甲烷氧化速率65-66
  • 5.2.5 MMO活性66-68
  • 5.3 结论68-70
  • 6 结论与展望70-73
  • 6.1 主要结论70-71
  • 6.2 创新点71
  • 6.3 展望71-73
  • 参考文献73-84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与个人荣誉84-8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模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产甲烷模型及应用研究    杨巧艳;刘丹;李启彬;

矿化垃圾作为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日覆盖材料的性能研究    张丽梅;刘丹;

垃圾填埋气(LFG)用作车辆燃料资源化现状及发展前景    陈家军,于艳新,董晓光,邹继良

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产生量估算模型    龚利华;

碱渣(白泥)作为填埋场覆盖材料性能评价    李青松;金春姬;马晓雁;

外源生长因子对甲烷单加氧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尉迟力,沈润南,夏春谷,李树本

垃圾填埋场甲烷气的排放及减排措施    赵玉杰,王伟

填埋场终场覆盖层甲烷氧化行为实验室模拟研究    何品晶;瞿贤;杨琦;邵立明;高志文;

氮输入对小叶章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能力的影响    葛瑞娟;宋长春;王丽丽;杨桂生;

城市垃圾甲烷气体排放及减排对策    徐新华,汪大辉

污泥的固化稳定化技术综述    王月香;

厌氧发酵工艺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计算    梁金喜;

沼气发酵微生物研究进展    虞方伯;罗锡平;管莉菠;张妙仙;单胜道;

辽宁省二氧化碳排放现状调查及减排措施研究    朱悦;周昊;郝晓雯;

1951~2005年阜新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张旭;赵振宇;

本溪地区近52年来温度变化特征和突变分析    刘闯;祝奎;廖晶晶;

污泥处理处置的研究进展    王月香;陈茂林;

垃圾填埋二次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陈家军,张俊丽,裴照滨

若尔盖高原草甸土与泥炭土氧化CH_4研究    王长科;吕宪国;蔡祖聪;罗勇;

佳木斯市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及展望    于雷;李永亮;张树岳;

世界各国应对全球变暖的博弈与中国的低碳发展    李凤至;

现行脱硫技术存在排放温室气体的隐患    吴兑;谭浩波;吴晟;

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循环利用问题探讨    吴坚;罗春;马立实;周超平;

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循环利用问题探讨    马立实;罗春;吴坚;周超平;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微生物生理群变化及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汪婷;何健;赵子如;李顺鹏;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RFLP分析    何健;汪婷;梅琴;李顺鹏;

浅谈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措施碳基金——以英国为借鉴    张艳;刘翰聪;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分异    崔中利;王英;滕齐辉;张斌;曹慧;

沈阳城市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研究    孙大鹏;马溪平;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源强计算方法探讨    尹晓娜;王波;李冬;陈晓雨;

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    田徵

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怀坤

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化规律及运行策略研究    韩智勇

膜法细胞光合固定和催化转化去除CO_2的研究    范立海

物化–生物组合工艺处理垃圾填埋场与焚烧厂渗滤液研究    Abdul Hussain Abdul Kareem Abbas

中国主要生物质废物环境影响与污染治理策略研究    罗钰翔

污泥制备陶粒轻集料及其热动力学特性研究    何必繁

催化填料研制及其变速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性能研究    方芳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的仿真研究    刘宏远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系统的特性及调控研究    徐金兰

甲烷部分氧化制含氧化合物的研究    刘念

改性污泥作填埋场封场覆盖材料的实验及评价研究    王静

城市污泥添加厨余垃圾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的研究    张莉

低碳主题电视节目研究    刘景涛

不同耕作方式下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的研究    唐其文

论碳税措施及其对国际贸易法的影响    赵文静

南极中山站近地面臭氧和一氧化碳的本底特征研究    王玉婷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甲烷利用研究    陈晓梅

建设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乐融融

垃圾填埋气对植物生长影响及近自然植被恢复途径    赖泓宇

垃圾填埋二次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陈家军,张俊丽,裴照滨

若尔盖高原草甸土与泥炭土氧化CH_4研究    王长科;吕宪国;蔡祖聪;罗勇;

垃圾填埋气体的产生及其在国外的回收利用    逢辰生

垃圾填埋气(LFG)用作车辆燃料资源化现状及发展前景    陈家军,于艳新,董晓光,邹继良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稻田CH_4排放对比研究    王德宣,吕宪国,丁维新,蔡祖聪,王毅勇

沼泽甲烷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丁维新,蔡祖聪

氮肥对三江平原沼泽土氧化CH_4的影响    王长科,吕宪国,蔡祖聪,罗勇

三江平原沼泽地CH_4排放规律及估算    崔保山

垃圾填埋场的温室气体控制    王敏,王里奥,刘莉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临时覆盖材料的选择探讨    李启彬,刘丹,杨立中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控制技术研究    欧阳峰

稻田甲烷氧化与铵氧化关系研究进展    贾仲君,蔡祖聪

甲烷氧化细菌催化二氧化碳生物合成甲醇的研究    崔俊儒,辛嘉英,牛建中,夏春谷,李树本

填埋场终场覆盖层甲烷氧化行为实验室模拟研究    何品晶;瞿贤;杨琦;邵立明;高志文;

垃圾填埋场覆土层Ⅱ型甲烷氧化菌的群落结构    郭敏;何品晶;吕凡;邵立明;

生活垃圾填埋操作方式对覆土中Ⅰ型甲烷氧化菌的影响研究    余婷;何品晶;吕凡;邵立明;

填埋场甲烷氧化覆盖层研究进展    郑南;杨殿海;王莉;

不同生物覆盖层厚度对甲烷氧化的影响研究    杨文静;董世魁;张相锋;朱磊;陆文静;王洪涛;

甲烷氧化菌及甲烷单加氧酶的研究进展    吴军华;

铜对甲烷氧化菌素生产的影响及甲烷氧化菌素的纯化    闫超泽;张帅;辛欣;藏丹;

甲烷氧化菌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魏素珍;

甲烷氧化菌甲烷氧化酶代谢甲烷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陈亮;赵春贵;

甲烷氧化混合菌群结构和功能解析    邢新会;罗明芳;吴昊;王磊;

卤氧化镧应用于甲烷氧化偶联:纳米与常规尺度比较研究    侯玉慧;常刚;翁维正;夏文生;万惠霖;

甲烷氧化细菌的冷冻蚀刻电镜观察    郑中华;

甲烷氧化菌群共代谢降解TCE研究    邢志林;高艳辉;赵天涛;

高密度培养甲烷氧化菌的研究    吴昊;邢新会;缑仲轩;

基于喷墨打印对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筛选    王申亮;范杰;

甲烷氧化偶联金属基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孙思;季生福;王开;丁大为;李成岳;

双层床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工艺研究    潘登;季生福;王开;唐晶晶;

添加不同营养元素对水稻土甲烷氧化菌氧化CH_4能力的影响    郑勇;刘新展;张丽梅;贺纪正;

我国煤矿乏风甲烷氧化技术达世界水平    王羉声

加科学家发现新甲烷氧化菌    杜华斌

淡水环境中新型酯酶和甲烷氧化菌的筛选与鉴定    武超

甲烷氧化菌的微生态解析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韩冰

甲烷氧化混合菌群的富集培养及其治理瓦斯工艺研究    江皓

利用甲烷氧化混合菌生物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    董静

计算机辅助催化剂配方优选及在多组分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设计中应用    黄凯

甲烷氧化菌的分离及氧化活性的影响因子研究    周叶锋

甲烷氧化菌素的生物合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周琦琼

甲烷氧化菌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和甲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陈亮

甲烷氧化菌素检测、生物合成及结构表征    闫超泽

长期不同施肥对中国东北黑土甲烷氧化菌群落特征与功能的影响    杨芊葆

中亚热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山地土壤甲烷氧化的影响研究    钟小剑

甲烷氧化菌素的生物合成及模拟过氧化物酶研究    姜加良

有机覆盖层对垃圾填埋场甲烷氧化效果的研究及其填埋场适宜草种的筛选    杨文静

垃圾生物覆盖土对填埋场甲烷减排的机理研究    王静

甲烷氧化菌的高密度培养    梁洪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