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甲烷排放量观测与预测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1:24
热度:

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甲烷排放量观测与预测【摘要】:在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已引起各国政府和众多

【摘要】:在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GHG)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已引起各国政府和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而作为主要温室气体之一的甲烷(CH4),因为增温效能高、增长速度快,其排放源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垃圾填埋场是CH4最大的人类活动释放源,随着垃圾填埋量的增加,填埋场排放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本文通过预测未来南京市及全国垃圾产量,并基于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所获得的南京市天井洼有机废弃物处理场表面的CH4释放速率实地测量数据,估算了垃圾填埋场CH4排放量,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根据历年全国和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产量进行分析,建立了MSW与时间、生产总值和人口的关系,并基于三种关系建立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对未来MSW产量的预测。结果显示,到2050年全国MSW产量23664.936万吨,南京MSW产量288.076万吨。 2.根据模型预测的MSW的产量结果,运用IPCC模型,Maticorena模型及国内填埋场产气模型估算温室气体年排放量。模拟结果表明,到2050年全国垃圾填埋场CH4排放量为479.140万吨,南京垃圾填埋场CH4排放量为5.777万吨。 3.南京市天井洼有机废弃物处理场夏季CH4释放速率12.98~10801.22mg·m-2·h-1,平均值2404.94mg·m-·h-1;秋季为4.75~4046.10mg·m-2·h-1,平均值2282.12mg·m-2·h-1;冬季为8.64~3262.45mg·m-2·h-1,平均值938.09mg·m-2·h-1。总体而言,填埋场表面CH4释放速率与温度、气压存在相关性,一般温度较高,释放速率较大,气压则相反。而释放速率与空气湿度的关系不能很好确定。CH4释放速率可能会受土壤因素影响,如孔隙度,硬度,或垃圾填埋场表层土壤裂缝等,表现在填埋场区不同场点的CH4释放速率显示出很大的随机性。 4.模型模拟的南京天井洼有机废弃物处理场在2011年CH4总量852.352吨。CH4的现场实验表明,该填埋场排放的填埋场表面CH4释放速率在0.114~259.445g·m-2·d-1之间,平均值40.393g·m-2·d-1。 结合国内外其他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时间和地区的填埋场CH4释放速率差异很大,CH4释放速率变化规律复杂,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研究。 【关键词】:填埋场 垃圾产量 温室气体 甲烷 排放量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83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9-11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1-16
  • 1.2.1 产量预测研究进展11-13
  • 1.2.2 CH_4现场观测研究进展13-14
  • 1.2.3 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研究进展14-16
  • 1.2.4 国内外研究不足16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16-18
  • 1.4.1 研究内容16-17
  • 1.4.2 研究目标17-18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18-24
  • 2.1 资料来源18
  • 2.2 生活垃圾产量预测模型18-20
  • 2.3 观测方法20-23
  • 2.3.1 时间及地点20
  • 2.3.2 观测装置设计20-21
  • 2.3.3 测定方法21-22
  • 2.3.4 分析合理性检验22-23
  • 2.4 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方法23-24
  • 第三章 生活垃圾产量预测24-40
  • 3.1 垃圾清运量随时间的变化26-28
  • 3.2 垃圾清运量随生产总值变化情况28-31
  • 3.3 垃圾清运量随人口变化31-34
  • 3.4 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估算垃圾产量34-38
  • 3.4.1 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权重计算35-37
  • 3.4.2 组合预测模型计算结果37-38
  • 3.5 预测结果对比38-40
  • 第四章 填埋场表面CH_4释放速率特征40-49
  • 4.1 填埋场表面温室气体释放速率日变化40-41
  • 4.2 填埋场CH_4季节变化41-43
  • 4.3 填埋场同一场区CH_4释放速率特征43-44
  • 4.4 填埋场表面CH_4释放速率与地表温度的关系44-45
  • 4.5 填埋场表面CH_4释放速率与大气压强的关系45-46
  • 4.6 填埋场表面CH_4释放速率与填埋场表面空气湿度的关系46-47
  • 4.7 各地区CH_4释放速率对比47-49
  • 第五章 模型估算填埋场温室气体排放量49-64
  • 5.1 IPCC模型49-52
  • 5.2 Marticorena模型52-54
  • 5.3 Monad模型的改进模型54-58
  • 5.4 南京典型填埋场CH_4排放量预测58-60
  • 5.5 模型计算结果对比60-62
  • 5.6 资源化利用技术对垃圾填埋场甲烷的减排作用62-64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4-67
  • 6.1 主要结论64-66
  • 6.2 特色与创新66
  • 6.3 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2
  • 致谢7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因素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王秀芬;马志宏;穆志民;韩秀利;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产气率的估算    卢廷浩,钱学德,郭志平

垃圾填埋气(LFG)用作车辆燃料资源化现状及发展前景    陈家军,于艳新,董晓光,邹继良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气体的产生、控制及利用综述    刘富强,唐薇,聂永丰

垃圾填埋场的温室气体控制    王敏,王里奥,刘莉

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在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中应用    路玉龙;韩靖;余思婧;张鸿雁;

生化降解——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    尹思南;尹思艺;张春霖;

通辽市垃圾处理场填埋气体产量预测研究    王伦;刘晓华;

基于指数趋势模型在城市垃圾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廖智强;朱宁;胡亚东;

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垃圾产量的预测    陈国艳;张衍国;曾纪进;

垃圾填埋场产气模型研究    卢胜红

某垃圾填埋场甲烷释放速率研究    刘鸿霆

简易垃圾填埋场LFG迁移规律研究    刘欢欢

校园生活垃圾的生态足迹估算与分析    赵锐;刘丹;李启彬;黄明星;韩智勇;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因素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模型研究    王秀芬;马志宏;穆志民;韩秀利;

南京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预测    何宗健;胡彬;李志涛;

垃圾填埋二次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陈家军,张俊丽,裴照滨

甲基橙废水的常温常压催化湿式氧化实验研究    刘琰,孙德智

季节性气候变化对填埋场温度分布影响的研究    张纬;薛强;刘磊;刘建军;

佳木斯市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及展望    于雷;李永亮;张树岳;

玉米发酵酒精废水厌氧处理产沼气发电研究    李涛;王伟;

湿式氧化法处理TNT红水    鲁志远;李玉平;牟敬海;焦宏春;崔华辉;鲁宏文;沈仲;

变权组合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区域生态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臧淑英;梁欣;冯仲科;

温室气体减排与固体废物管理变革    崔金星;

北京市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及利用对策    李铮;刘春兰;陈操操;王海华;

我国城市垃圾填埋气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前景研究    杜娟;

垃圾能源化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计算的方法学分析    赵磊;陈德珍;王中慧;

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置及其CDM(清洁发展机制)研究    李崇;任国玉;高庆先;马占云;

西安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策略    郝丽;孙娴;姜创业;巩祥夫;

玉米果穗产量实时监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齐江涛

分形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若干问题研究    董科强

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化规律及运行策略研究    韩智勇

准好氧填埋场CH_4减排和加速稳定化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张维

水解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李建昌

我国能源供求预测研究    邓志茹

填埋场中铁的迁移转化对脱氮的影响和机理    李文兵

基于风险分担的垃圾焚烧BOT项目特许期政府决策    余群舟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的仿真研究    刘宏远

三峡库区生活垃圾对水环境的损伤行为及专项治理技术研究    黄川

天津港煤炭运输通道优化研究    韩占明

BOT模式在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的应用研究    甄峰

变权组合方法在滑坡预测中的应用    崔巍

垃圾生物覆盖土对填埋场甲烷减排的机理研究    王静

清洁发展机制的中外经济合作研究    韩啸

LNG缸内液喷对混合气形成影响的仿真研究    汪佳丽

基于状态转移的股指期货波动时变组合预测研究    王红丽

电力燃煤海运成本分析和运价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莹

北方煤炭港口规模经济性评价研究    韩建

城市道路交通流状态辨识及决策方法研究    刘燕

固体废弃物填埋场产气率的估算    卢廷浩,钱学德,郭志平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分析    张宪生,沈吉敏,厉伟,解强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    舒莹;

关于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研究    余洁;

组合预测模型在城市垃圾产量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杨晗熠;吴育华;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温室气体减排    陈移峰;蒲舸;冉景煜;

LFG控制利用工程基本参数的试验研究    黎青松,郭祥信,梁顺文

垃圾填埋气(LFG)用作车辆燃料资源化现状及发展前景    陈家军,于艳新,董晓光,邹继良

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及其研究现状    王罗春,赵由才,陆雍森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产沼的模拟实验    彭绪亚,黄文雄,刘国涛,余毅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中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张文杰

垃圾填埋气产生过程与产气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黄文雄

填埋垃圾体气体渗透特性及填埋气迁移过程模拟研究    余毅

城市生活垃圾的压缩和渗透特性及填埋场水力特性研究    冉龙

生物过滤法净化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甲烷的研究进展    姜晨竞;何若;沈东升;

城市垃圾填埋场有机物降解沉降模型的研究    张振营,陈云敏

大连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重金属污染物分析    安晓雯;杨凤林;仉春华;国强;张照明;

垃圾渗滤液减量化技术的探讨    郑世忠;

淮南垃圾填埋场固液气热特性    谢焰;许光泉;蔡劲松;

贵阳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汞的地气交换特征初步研究    李仲根,冯新斌,汤顺林,王少峰,Liang Lian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现状浅析    张峰,薛晓虎

白石坳垃圾填埋场土壤环境影响探讨    彭闪江,徐国良,郭文成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估算方法的比较    马静;张荣庆;吴守江;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评述    王丽风;邓柳;胡开林;

好氧降解加速垃圾填埋场稳定化技术    邵靖邦;唐嵘;阚霏;蔡中异;王盟;

垃圾填埋场淋滤液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及综合治理——以江都垃圾填埋场为例    胡波;王思敬;施斌;张云;

基于场地精神的城市废弃地景观策划    刘慧军;

垃圾填埋场的废热回收新技术研究    程浩;明雷;华征;

日本垃圾填埋场防渗材料使用情况    许四法;杨杨;张文华;

垃圾·能源——CZY垃圾转化利用技术    陈朝阳;李瑞方;李银芳;陈艳雪;黄锡宏;李国文;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介绍    徐高平;孟岗;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法探究——以鞍山市垃圾填埋场为例    蒋平;程胜高;

垃圾填埋场封顶系统排水土工网设计和边坡稳定性    赵爱根;

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对永丰基地影响评估    桑建国;梁彬;朱凤荣;李长龄;孟宪忠;钮珍南;张伯寅;闫玉梅;金增林;于海涛;

64岁老阿姨夏夜坚守垃圾房 劝说居民正确分类    早报走基层报道组

垃圾“围村”之忧    本报记者 张家春

日处理垃圾1500吨    邱笑尘 记者 牟晓杨

边远乡镇垃圾怎么处理?    王璐 赵鸣婵

三大垃圾填埋场集中招标除臭    记者 王东亮

连线连片治理村庄垃圾    林忠

垃圾和艺术在一起的时候……    本报记者 蔡树农

垃圾中的大头针也能选出    记者 唐群雄 通讯员 杨人 实习生 罗浩

环保垃圾填埋场开建    通讯员 楚亚恒

垃圾的前世今生    本报记者 方文

地球物理方法在垃圾填埋场的应用研究    刘兆平

粘土的环境土工特性及垃圾填埋场衬垫性状研究    罗春泳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沉降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孙洪军

北京市垃圾填埋场污染风险评价    亨利(Henry Kibet Rothich)

西部山城垃圾填埋场气液运移规律及其污染控制研究    罗云菊

垃圾填埋气体热释放传输的动力学规律研究    刘磊

填埋场中铁的迁移转化对脱氮的影响和机理    李文兵

人类活动干扰下草原温室气体地-气交换特征及碳平衡研究    王艳芬

基于降解—渗流—压缩耦合模型的填埋场垃圾固液气相互作用分析及工程应用    徐晓兵

填埋气体胁迫下适生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    王云龙

垃圾填埋场温室气体甲烷排放量观测与预测    周渭

长春市三道垃圾填埋场废弃地土地治理模式研究    李多

垃圾填埋场渗漏三维电学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姚佩佩

北方小城镇垃圾填埋场设计与优化    裴建国

垃圾填埋场覆土层植物根围甲烷氧化活性研究    赵长炜

上海市垃圾填埋场植被与土壤特性研究    王肖刚

上海地区垃圾填埋场木本绿化植物筛选及适应性研究    徐敏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案研究    靳红强

垃圾填埋场生物覆盖材料的筛选及其甲烷减排研究    王丹

垃圾填埋场邻苯二甲酸酯在包气带中迁移的模拟研究    邓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