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甲烷氧化菌素介导纳米金合成检测三聚氰胺的机理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5:16
热度:

甲烷氧化菌素介导纳米金合成检测三聚氰胺的机理【摘要】: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甲烷氧化菌素介导单分散纳米金的制备及将该方法应用于检测三聚氰胺的机理研究。制备单分散好、粒径可控的纳米金

【摘要】: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甲烷氧化菌素介导单分散纳米金的制备及将该方法应用于检测三聚氰胺的机理研究。 制备单分散好、粒径可控的纳米金在纳米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Mb)是甲烷氧化菌向细胞外分泌的捕获铜的小分子荧光肽。并且,Mb能结合并催化还原Au(Ⅲ)为Au(0)。本文对以对苯二酚(HQ)作为外源电子供体,Mb催化Au(Ⅲ)持续还原制备单分散纳米金进行了研究。通过Mb与氯金酸摩尔比、HQ添加量、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五个因素对Mb介导HQ还原Au(Ⅲ)合成纳米金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合成条件如下:Mb、氯金酸与HQ的摩尔比为1:5:2,Mb与氯金酸按1:5的摩尔比混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4,60℃水浴温度下加热20min后加入对苯二酚溶液。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及透射电镜表征合成的纳米金。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明Mb将Au(Ⅲ)还原为Au(0),Mb稳定的结合在纳米金表面,避免了二次成核。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b与对苯二醌(BQ)结合在纳米金表面,阻止了纳米金的聚集,因此制备的纳米金稳定性极好。TEM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金均为球形,粒径均匀,平均尺寸14.9nnm,标准偏差为1.1,相对标准偏差8%,因此证明所合成的纳米金为单分散。 将Mb介导HQ还原Au(Ⅲ)合成纳米金方法用于检测三聚氰胺,在纳米金合成过程中即完成三聚氰胺的检测。探究了Mb介导纳米金合成检测三聚氰胺的可能机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分析表明三聚氰胺并不抑制Mb与Au(Ⅲ)的配位结合,但却抑制纳米金的形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得到的数据显示Mb催化还原Au(Ⅲ)合成的纳米金只有Au(0)存在,而有三聚氰胺时既有Au(0),又有部分Au(Ⅰ)。这一结果证实三聚氰胺影响Mb催化还原Au(Ⅲ)过程。分析可能由于Au(Ⅰ)的存在使金团簇表面带电荷,颗粒间静电排斥力的增强阻止了金团簇的聚集,从而抑制晶核的产生,该纳米金合成反应的关键性步骤被阻断后,使后续反应无法进行。同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面三聚氰胺可能与HQ通过氢键作用形成大的络合物,降低反应的还原能力。因此无法形成纳米金,溶液颜色没有变化,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即可检测三聚氰胺。 【关键词】:甲烷氧化菌 甲烷氧化菌素 对苯二酚 Au(Ⅲ) 纳米金 介导合成 单分散 三聚氰胺 检测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O62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1 绪论10-20
  • 1.1 三聚氰胺10-11
  • 1.1.1 三聚氰胺的理化性质10
  • 1.1.2 三聚氰胺的毒性及毒理学10-11
  • 1.2 甲烷氧化菌素概述11-12
  • 1.3 纳米金12-15
  • 1.3.1 纳米金的制备12-13
  • 1.3.2 纳米金的表征13-14
  • 1.3.3 纳米金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14-15
  • 1.4 三聚氰胺检测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15-18
  • 1.5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8-19
  • 1.5.1 课题来源18
  • 1.5.2 目的和意义18-19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19-20
  • 2 甲烷氧化菌素介导单分散纳米金的制备20-41
  • 2.1 引言20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20-22
  • 2.2.1 实验仪器20-21
  • 2.2.2 实验原料与试剂21-22
  • 2.2.3 常规仪器及其处理22
  • 2.3 实验方法22-25
  • 2.3.1 甲烷氧化菌的培养22-23
  • 2.3.2 Mb的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23
  • 2.3.3 Mb还原Au(Ⅲ)合成纳米金的研究23-24
  • 2.3.4 Mb介导HQ还原Au(Ⅲ)合成单分散纳米金24-25
  • 2.3.5 纳米金的表征25
  • 2.4 结果与分析25-40
  • 2.4.1 铬天青分光光度法测Mb25-26
  • 2.4.2 Mb与Cu(Ⅱ)、Au(Ⅲ)的结合特性26-28
  • 2.4.3 Mb催化还原Au(Ⅲ)合成纳米金28-31
  • 2.4.4 Mb介导HQ还原Au(Ⅲ)制备纳米金31-36
  • 2.4.5 纳米金的表征36-39
  • 2.4.6 Mb介导HQ还原Au(Ⅲ)制备纳米金的可能机理39-40
  • 2.5 本章小结40-41
  • 3 三聚氰胺对Mb介导纳米金合成抑制的机理研究41-50
  • 3.1 引言41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41-42
  • 3.2.1 实验仪器41-42
  • 3.2.2 实验材料42
  • 3.3 实验方法42-43
  • 3.3.1 Mb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42
  • 3.3.2 Mb介导纳米金合成检测三聚氰胺的可行性42
  • 3.3.3 三聚氰胺对Mb结合及还原Au(Ⅲ)的影响42-43
  • 3.3.4 三聚氰胺与对苯二酚的作用43
  • 3.4 结果与分析43-49
  • 3.4.1 Mb介导纳米金合成检测三聚氰胺的可行性43-44
  • 3.4.2 UV-vis光谱分析三聚氰胺对Mb结合及还原Au(Ⅲ)的影响44
  • 3.4.3 荧光光谱分析三聚氰胺与Mb的作用44-45
  • 3.4.4 荧光光谱分析三聚氰胺对Mb结合及还原Au(Ⅲ)的影响45-46
  • 3.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46-47
  • 3.4.6 三聚氰胺与HQ的作用47-48
  • 3.4.7 Mb介导纳米金合成检测三聚氰胺的可能机理48-49
  • 3.5 本章小结49-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59
  • 致谢5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PVP保护还原法制备纳米金溶胶    兰新哲,金志浩,赵西成,苟林峰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三聚氰胺残留量    林荆;郑宇;张金虎;吴文凡;赵建晖;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烷氧化菌素的研究    闫超泽;张帅;辛嘉英;夏春谷;

制备金纳米粒子的研究进展    殷焕顺;艾仕云;汪建民;

纳米金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吴维明,蔡强,陈裕泉

纳米金颗粒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刘杉杉;

一种金纳米粒子制备及表征研究    李自静;刘卫;董守安;

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研究进展    薛树科;宋金凤;时丽艳;敦惠娟;

粒径可控纳米金的制备及表征    谢娟;王延吉;李艳廷;赵新强;魏雨;

奶粉中三聚氰胺导致人体结石的研究    邹品果;廖冬梅;陈晨;文汝;梁金来;肖英伟;

纳米材料在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苗云霞;

固相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猪肉中的三聚氰胺    马毅红;林海波;吕飞;

问题奶粉导致小儿泌尿系统结石的诊疗策略    廖承琳;潘家骅;吕勇;李春;王晓光;徐友和;倪陈;李晓红;

气相质谱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残留    阮祥春;曾明华;张莉;

基于静电沉积壳聚糖铂纳米颗粒复合膜构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范增杰;马莉萍;李云霞;刘国汉;李工农;韩根亮;

噻吩硼酸修饰的纳米金荧光检测葡萄糖    玄光善;李祥鹏;潘士佳;

工业双戊烯在精细化学品制备中的应用    苗雨欣;蒋丽虹;王昊;王亚明;

高纯水代替正己烷实现无污染测试方法的探讨    陈凡;陈春襄;丁斌;

单分散小尺寸(≤10nm)银颗粒的制备与应用    杨新伟;杨文峰;程敏;

纳米粒子探针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谷峪;侯彩霞;韩利华;梁英华;

超声诱导银纳米粒子的电化学制备及其表征    程敬泉;姚素薇;张卫国;王宏智;

三聚氰胺致NRK-52e细胞氧化应激与p38MAPK通路介导细胞凋亡的研究    郭成志;袁莉芸;李荣芳;邬静;文利新;袁慧;

奶牛日粮中三聚氰胺在牛奶中残留规律及其对乳成分的影响    哈斯额尔敦;王加启;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王俊;许晓敏;

纳米金应用于蛋白质纤维染色研究    曹瀚文;郑海霞;龚;

显色培养基在检测蜡样芽孢杆菌中的应用研究    卢勉飞;蔡芷荷;吴清平;叶青华;

以纳米金为报告系统的病原体快速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    顾大勇;鲁卫平 ;王华 ;石磊;周元国;

谷光甘肽对金纳米粒子的粒径控制    朱林佩;王英;张亚非;

不可低估三聚氰胺的毒性作用    佘锐萍;

三聚氰胺及其同系物三聚氰酸对小鼠肾脏组织细胞的损伤研究    陈茜;袁慧;

三聚氰胺及其衍生物对比格犬肾脏和睾丸的毒性评价    李建红;许子寒;史晓萌;尹羿;倪和民;刘永杰;魏学良;

三种鼠传疾病快速检测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浦昀

基于金纳米颗粒构建新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赵婧

中深层稠油油藏改善蒸汽驱效果技术及其机理研究    张弦

三聚氰胺在肉鸡体内残留消除规律及对饲粮养分利用和肉鸡健康的影响研究    丁雪梅

准好氧填埋场CH_4减排和加速稳定化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张维

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临床研究    尚攀峰

稀土掺杂发光纳米晶的制备及在细胞标记中应用的探索    李锋

银、金纳米材料的光化学、化学和电化学制备与表征    刘恒权

纳米金新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的优化研究及其在临床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顾大勇

银、镍和水合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研制和应用    宋晓秋

鸡新城疫抗体检测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贾清

食品及环境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液质联用分析技术研究    江鑫

纳米金修饰电极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魏笑晗

三聚氰胺所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临床诊治和随访分析    杨贺军

PVP修饰下的含铁氧化物催化水合肼还原硝基苯    石丽丽

酵母菌在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子生态及功能研究    王哲

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    郑海霞

饲料和动物性食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技术研究    钟永本

三聚氰胺对单细胞生物四膜虫影响的研究    李伟

Pd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任申玥

鸡肉中三聚氰胺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    张莉;曾明华;阮祥春;

纳米金的电检测方法与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蔡强,吴维明,陈裕泉

无机抗菌剂的发展与应用    黄占杰

光催化建材的发展状况    冯乃谦,严建华

生物芯片相关研究    崔福斋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邱勇,胡晓明

金纳米颗粒水相合成工艺研究    彭菊村;卢强华;吴波英;

SDS/Vc/H_2O微乳液中纳米金的合成    李中春;周全法;

用免疫电镜的方法观察间充质干细胞及再生纤维的超微结构和胶体金标记    彭玲,郑姝颖,张培训,郝耀华,谢大鹤,王德炳

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检测    王洋;王一梅;

纳米金丝电导量子效应    亢占英,宋华,杨志懋,丁秉钧

纳米金末端修饰的时间分辨荧光组装    贺全国,聂立波,刘正春,汤建新,陈洪,何农跃

绿色纳米合成技术在纳米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黄国波;

金纳米制备及催化进展    郭建伟;刘雪刚;丁一刚;刘靖;

生物合成纳米晶的研究进展    付云芝;张永强;

纳米金清洁催化研究获突破    

我国纳米科技实现跨越发展    

我国在核酸药物的纳米载运体系研究中取得进展    

基于双层纳米金修饰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牛凌梅;张玉娜;连靠奇;石红梅;康维钧;

盐诱导纳米金基因探针杂交及其应用研究    展宗瑞;

具有温度响应可逆收缩的纳米金球簇    廉学明;金洁;田佳;赵汉英;

纳米科技现状及展望    李传新;潘春旭;

自旋标记-发光纳米金多模式探针研究    何微娜;林丰;郭祥群;

非标记纳米金光谱法检测雌激素    余玲;张彦峥;王亚丹;张银堂;徐茂田;

纳米功能性纺织品的最新研究进展    郭彬;李青山;

简单方法制备单分散纳米金花及其表面拉曼增强应用    贾文峰;李津如;林官华;江龙;

纳米颗粒制备过程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    李竟先;鄢程;吴基球;

尺寸、结构、形貌可控纳米颗粒制备与调变技术开发    唐芳琼;

基于纳米晶特性的免疫检测研究    李军;纪小慧;洪霞;王连英;贾若昆;菅文平;白玉白;

纳米毒理学研究进展    袭著革;

“纳米食品”安全存疑    本报记者 刘俊

我国纳米生物医药科技发展的战略思考    张阳德

刘扬:发现“神水”之毒    本报记者 童岱

拨开迷雾看纳米    本报记者 贾书哲

纳米金晶簇的催化活性与大小有关    何屹

一吨值一亿美元    本报记者 李胜

小纳米 大神通(上篇)    李树龙

纳米金球让基因拷贝不走样    记者 任荃

微观色彩学与包装设计应用    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委会副秘书长 陈希荣

显微世界中的DNA纳米机器人    张唯诚

硒、碲及其化合物纳米线的液相化学合成和电子器件性能的研究    陶洪

金纳米棒—适配子耦联物的研制及其在体内外肿瘤热疗中的应用研究    杨淑华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的调控合成、组装及其性能研究    霍子扬

水溶性掺杂型纳米晶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庄家骐

稀土掺杂发光纳米晶的制备及在细胞标记中应用的探索    李锋

纳米金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研究    夏玮

纳米活性界面构建新方法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设计    雷存喜

分级结构纳米线的制备、表征与器件研究    徐林

纳米金在雄性生殖毒理和雄性避孕中的功能研究    李文清

基于硒纳米颗粒的新型生物材料研制与表征方法研究    童春义

纳米颗粒的包覆及合成机理研究    王兆光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纳米晶的合成及其荧光传感性质    王玮

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李德华

新型纳米铂修饰玻碳电极的研究与应用    黄金桃

利用半胱氨酸制备生物相容性纳米颗粒的研究    韩洪亮

纳米金的合成及其在生物中的应用    吴爽

共振表面等离子激元光场增强的纳米结构优化研究    田野

基于硅氧烷的基因载体的制备及体内基因转染的研究    张亚菲

利用毫秒脉冲激光合成新型纳米结构    吕奎明

基于纳米多孔金片电极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    李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