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系统的建立及其代谢与菌群变化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0:59:51
热度:

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系统的建立及其代谢与菌群变化的研究【摘要】:甲烷是瘤胃微生物代谢的终产物之一,它的产生既损失能量,又增加温室气体负荷,因此瘤胃产甲烷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摘要】:甲烷是瘤胃微生物代谢的终产物之一,它的产生既损失能量,又增加温室气体负荷,因此瘤胃产甲烷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论文报告了来自瘤胃内容物的混合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在产甲烷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首先建立了瘤胃产甲烷菌DGGE分析方法;通过体外连续传代培养获得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的共培养物,研究产甲烷菌对厌氧真菌代谢的影响,厌氧真菌活力对甲烷菌甲烷产生能力的影响及传代过程中真菌与产甲烷菌菌群的变化;最后,分离培养相关瘤胃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试验共分为4部分: 1瘤胃古菌DGGE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建立 本试验建立了瘤胃古菌16S rRNA基因的DGGE分析方法。首先利用瘤胃液总DNA及细菌DNA,比较了10对用于古菌16S rRNA基因DGGE分析的PCR引物。其中6对为直接PCR扩增引物,4对巢式PCR扩增引物。经过PCR初步筛选,确定三对直接PCR扩增引物(519f/915rGC,1106fGC/1378r和344fGC/915r)可用于瘤胃古菌的DGGE分析。引物519f/915rGC和1106fGC/1378r得到了条带清晰的DGGE电泳图谱,从图谱中分别获得33个和6个条带,而引物344fGC/915r的DGGE图谱中只得到一条电泳条带。将所有DGGE图谱中的条带切胶回收核酸,克隆,测序。所有条带都属于产甲烷菌16S rRNA基因序列。结果显示,引物519f/915rGC能扩增瘤胃液得到较好的PCR产物,该产物用于DGGE电泳,获得条带清晰的电泳图谱,测序结果表明,DGGE胶上的条带属于甲烷短杆菌及一类未培养产甲烷菌,该引物较适合用于瘤胃古菌的DGGE分析。 2瘤胃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系统的建立及菌群多样性分析 根据瘤胃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抑制细菌生长,通过体外分离培养方法获得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液。对共培养传代62次,取第5、15、25、35、45、55、62代共培养液样品进行分析,研究该共培养液中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的种类及多样性变化。结果显示:瘤胃液中厌氧真菌复杂多样,ARISA图谱中共出现13个峰;但在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的共培养液中,厌氧真菌多样性降低,从第5代至62代,ARISA图谱相似,只出现3个峰;这些厌氧真菌在共培养液传代过程中一直稳定存在。瘤胃液中的产甲烷菌复杂多样,DGGE图谱中共出现17个条带;共培养液中,产甲烷菌多样性降低,但与厌氧真菌相比较为复杂;随着共培养液的传代培养,产甲烷菌多样性逐渐降低,到第62代时,产甲烷菌DGGE图谱中仅有2个条带。对第25代共培养液中的产甲烷菌进行克隆测序,共得到13个不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其中12个与甲烷短杆菌相似,剩下的一个基因序列与现有的甲烷菌序列相似性低于80%,可能属于甲烷菌的一个新的目。根据该新的可培养未知产甲烷菌16SrDNA序列的特征,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该产甲烷菌,并对PCR扩增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该产甲烷菌的PCR检测方法。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体外共培养体系,并分析了共培养体系中的菌群多样性,与瘤胃液相比,共培养系统中厌氧真菌菌群较为简单,共培养体系中的产甲烷菌主要是甲烷短杆菌和一类可培养的未知产甲烷菌,进而建立了该可培养未知产甲烷菌的PCR检测方法。 3厌氧真菌活力及传代频率对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液的影响 厌氧真菌体外传代培养时,其活力受每代生长时间(即传代频率)的影响。本试验从瘤胃中获得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液,以不同的传代频率(3d/代,5d/代,7d/代)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共传代9次,测定不同传代频率下,共培养液的发酵产气量、代谢产物、厌氧真菌多样性、产甲烷菌多样性及检测新的可培养未知产甲烷菌。结果显示:三种不同传代频率的共培养液中,只有少量乳酸(基本低于1.5mM)、甲酸(低于0.1mM)、丙酸、丁酸和戊酸存在;各培养液pH值差异不显著(处于6.5±0.2范围內);5d和7d传代的共培养液的总产气量(高于200mL)显著高于3d传代的共培养液(低于150mL);在7d传代的共培养液中,其24-72h的平均产气量呈现明显的波动;7d传代的共培养液中甲烷产量显著高于3d和5d传代的共培养液;共培养液在传代过程中厌氧真菌的多样性逐渐降低,到第9代时趋于稳定,此时5d和7d传代的共培养液中厌氧真菌的种类与3d传代的共培养液不同;在共培养液的整个传代过程中产甲烷菌菌群一直维持复杂多样,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并且本试验所用的两种内切酶MspⅠ和TaqⅠ所得的结果有所差别;到第9代时,在3d传代的共培养液中不能检测到新的可培养未知甲烷菌,在5d和7d传代的共培养液中能检测到该菌。与纯的真菌培养液相比,所有共培养液的产气量显著提高;乙酸产量显著提高;甲酸和乳酸浓度显著降低;并且共培养液中真菌的多样性高于纯的真菌培养液,即在没有产甲烷菌存在的情况下,真菌的多样性也有所降低。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了厌氧真菌活力及传代频率对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系统菌群及代谢的影响,随着传代次数增加,共培养体系中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菌群数量降低,共培养体系中的微生物菌群受传代频率的影响;传代频率降低(间隔时间长),共培养体系中的代谢产物累积增加。与纯真菌培养液相比,共培养体系能维持较高的菌群多样性,能减少共培养体系中代谢产物的积累。 4瘤胃产甲烷菌与厌氧真菌的分离培养 本研究利用Hungate滚管法对瘤胃产甲烷菌及厌氧真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并对产甲烷菌进行了16SrRNA基因序列的测序鉴定,对厌氧真菌进行了ARISA分析。共得产甲烷菌4株,分别属于Methanobacterium beijingense, Methanobacterium formicicum, Methanoculleus sp., Methanosarcina mazei,其中首次从瘤胃内分离培养到Methanobacterium beijingense;得到厌氧真菌6株,它们分别属于Caecomyces属和Neocallimastix属,对这6株真菌的ARISA分析结果表明,其中5株真菌的ARISA图谱相似,可能属于同一种真菌。结论:本研究共分离培养到4株产甲烷菌和6株厌氧真菌,并首次从瘤胃内分离培养到产甲烷菌Methanobacterium beijingense菌株。 【关键词】:瘤胃真菌 产甲烷菌 甲烷 ARISA T-RFLP DGGE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S852.6
【目录】:
  • 摘要7-10
  • ABSTRACT10-14
  • 单位符号缩写14-15
  • 前言15-16
  • 文献综述16-39
  • 第一章 瘤胃中甲烷的生成及其相关微生物16-23
  • 1 甲烷的生成过程16-17
  • 2 瘤胃内与甲烷产生相关的微生物17-23
  • 第二章 厌氧真菌的生态作用及其研究进展23-30
  • 1 厌氧真菌简介23-25
  • 2 瘤胃内厌氧真菌的作用25-26
  • 3 瘤胃厌氧真菌的分类26-27
  • 4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瘤胃厌氧真菌27-28
  • 5 瘤胃厌氧真菌研究前景28-30
  • 第三章 瘤胃产甲烷菌的生态作用及其研究进展30-39
  • 1 产甲烷菌的分布及作用30-32
  • 2 产甲烷菌的分类历史与分类手段32-34
  • 3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瘤胃产甲烷菌34-37
  • 4 产甲烷菌研究前景37-39
  • 试验部分39-99
  • 第四章 瘤胃古菌DGGE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建立39-50
  • 摘要39-40
  • 1 材料与方法40-42
  • 2 结果与分析42-47
  • 3 讨论47-49
  • 英文摘要49-50
  • 第五章 瘤胃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系统的建立及菌群多样性分析50-69
  • 摘要50-51
  • 第一节 厌氧真菌ARISA方法的建立及其对共培养中真菌多样性的分析51-55
  • 1 材料与方法51-53
  • 2 结果与分析53-55
  • 第二节 共培养系统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分析55-60
  • 1 材料与方法55-56
  • 2 结果与分析56-60
  • 第三节 新的可培养产甲烷菌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及该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60-68
  • 1 材料与方法60-61
  • 2 结果与分析61-64
  • 3 讨论64-68
  • 英文摘要68-69
  • 第六章 厌氧真菌活力及传代频率对真菌与产甲烷菌混合培养液的影响69-89
  • 摘要69-70
  • 第一节 共培养液在连续传代过程中产气量及甲烷产量的测定70-74
  • 1 材料与方法70-72
  • 2 结果与分析72-74
  • 第二节 共培养液在连续传代过程中发酵产物的测定74-78
  • 1 材料与方法74-76
  • 2 结果与分析76-78
  • 第三节 共培养液在连续传代过程中厌氧真菌多样性的变化78-80
  • 1 材料与方法78
  • 2 结果与分析78-80
  • 第四节 共培养液在连续传代过程中产甲烷菌多样性的变化80-83
  • 1 材料与方法80-83
  • 2 结果与分析83
  • 第五节 共培养液在连续传代过程中新的产甲烷菌的变化83-88
  • 1 材料与方法83
  • 2 结果与分析83-84
  • 3 讨论84-88
  • 英文摘要88-89
  • 第七章 瘤胃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的分离培养89-99
  • 摘要89
  • 第一节 瘤胃内产甲烷菌的分离培养89-93
  • 1 材料与方法89-92
  • 2 结果与分析92-93
  • 第二节 瘤胃厌氧真菌的分离培养93-98
  • 1 材料与方法93-94
  • 2 结果与分析94-96
  • 3 讨论96-98
  • 英文摘要98-99
  •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99-101
  • 参考文献101-115
  • 致谢115-11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1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瘤胃古菌C簇的分布、分离及氢营养特性的研究    金巍

抑制瘤胃真菌对山羊瘤胃微生物发酵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金宜全

瘤胃微生物不同种群对小麦秸体外降解的研究    吴宏忠,丁晓娟,胡真虎,张伟力

反刍动物瘤胃真菌在饲料降解中的作用    毛胜勇,朱伟云

体外共培养法研究瘤胃真菌对瘤胃细菌发酵的影响    毛胜勇;陈洁;姚文;朱伟云;

厌氧真菌体外发酵筛选技术的研究    朱伟云,毛胜勇,王全军,姚文,M K Theodorou

去除瘤胃厌氧真菌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毛胜勇,王全军,姚文,朱伟云

瘤胃甲烷菌及甲烷生成的调控    郭嫣秋,胡伟莲,刘建新

不同精粗比底物下瘤胃真菌和纤维降解细菌共培养发酵特性及菌群变化    孙云章;毛胜勇;姚文;朱伟云;

共存于厌氧真菌分离培养液中瘤胃甲烷菌的检测及其多样性分析    成艳芬;毛胜勇;裴彩霞;刘建新;朱伟云;

晋南牛和山羊瘤胃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裴彩霞

高精料及其发酵产物对瘤胃真菌生长和发酵活力影响的研究    严明

几种农药对双季稻区厌氧纤维分解菌活力的影响    刘金胜;廖晓兰;黄璜;

不同精粗比全价颗粒饲料对4~6月龄犊牛增重的影响    宋恩亮;刘晓牧;穆阿丽;庞玉合;杨在宾;杨维仁;吴乃科;

猪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研究现状浅析    柳尧波;凌泽春;

甲烷产生菌的特性及其工业前景    杨薇;

瘤胃真菌研究进展    陈祥庶;孙茂红;岳春旺;李少文;

营养因素对反刍动物甲烷排放影响的研究现状    娜仁花;董红敏;

锌的消化吸收机制研究进展    高建伟;王林枫;杨改青;严平;贺翠婷;

烟酸铬与氯化钾对热应激肉牛生理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孙凯佳;高腾云;吕超;韩志国;韩平福;周涛;

体内驱除厌氧真菌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种群及发酵参数的影响    高爱武;侯先志;杨金丽;付琦;

肉牛对不同物理性状的玉米秸饲料利用效果的研究    苏秀侠;刘海燕;于维;陈群;

产气法评价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液体外发酵的影响    邓露芳;王加启;姜艳美;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王金枝;

日粮中添加纳豆芽孢杆菌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张海涛;卜登攀;栾绍宇;邓露芳;周凌云;周振峰;魏宏阳;王学天;王加启;

大豆黄酮和染料木素对奶牛瘤胃内主要养分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刘春龙;李忠秋;张帆;姜文博;许岩;马宁;单安山;

DGGE技术及其在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奚晓琦;王加启;卜登攀;栾广春;于萍;刘开朗;魏宏阳;周凌云;

大米草代替青贮玉米及羊草饲喂中低产奶牛试验    卞付国;

纳豆芽孢杆菌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邓露芳;王加启;姜艳美;刘亮;卜登攀;周凌云;

共轭亚油酸的来源及其生物学作用    王丽芳;马燕芬;卢德勋;

反刍家畜常用饲料蛋白组分对小肠吸收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周荣;王加启;潘发明;张俊瑜;卜登攀;魏宏阳;周凌云;

海水鱼消化道菌群结构研究进展    周志刚;石鹏君;姚斌;何夙旭;苏永全;

日粮精粗比对泌乳奶牛瘤胃及小肠pH值的影响    汪水平;王加启;龚月生;李树聪;王吉峰;

代乳品酸度及调控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血气指标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屠焰

品种与栽培技术对玉米产量及青贮质量的影响    冯鹏

芦丁对奶牛泌乳性能、瘤胃消化代谢和对大鼠乳腺发育的影响    郭旭东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继培

饲草型全混日粮饲用价值评价研究    王晓光

灌木类植物单宁对绵羊瘤胃发酵影响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区系、免疫和生产指标影响的研究    薛树媛

西藏披碱草属牧草利用研究    曹仲华

欧拉型藏羊消化系统发育和肌肉H-FABP基因表达规律的研究    郎侠

添喂赖氨酸对30~240日龄肉用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    李海英

亚麻籽木脂素对动物消化代谢和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周炜

EAA构成与碳水化合物类型对混合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管红娟

不同水平柠条对奶牛生产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    方姝骄

菊芋粕对泌乳奶牛的营养价值评定    赵芳芳

双峰驼瘤胃细菌多样性及宏基因组文库构建与初步筛选    张玲

稀土壳聚糖对鲫鱼非特异性免疫、肌肉品质及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汪明

复合异位酸对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    刘中流

奶牛养殖场甲烷的排放特征研究    袁慧军

肉用公羔生长期(20-35kg)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王鹏

小麦与麦芽中阿魏酸及其阿魏酸酯酶的研究    王丹

外源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对牛乳腺上皮细胞脂肪合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王红芳

体内驱除厌氧真菌对绵羊瘤胃微生物种群及发酵参数的影响    高爱武;侯先志;杨金丽;付琦;

体外驱除瘤胃厌氧真菌对绵羊和山羊细菌、原虫及稻草干物质降解率的影响    李大彪,侯先志

应用气相色谱测定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方法的研究改进    秦为琳

去除瘤胃厌氧真菌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毛胜勇,王全军,姚文,朱伟云

共存于厌氧真菌分离培养液中瘤胃甲烷菌的检测及其多样性分析    成艳芬;毛胜勇;裴彩霞;刘建新;朱伟云;

ARISA方法研究产甲烷菌共存及去除条件下瘤胃真菌多样性变化    成艳芬;朱伟云;

吡啶羧酸铬对肉仔鸡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中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段铭,高宏伟,梁鸿雁

驱除瘤胃真菌对绵羊瘤胃内纤维物质降解的影响    霍鲜鲜;侯先志;李大彪;敖力格日玛;

植物油作为瘤胃甲烷抑制剂的效果及其作用机理    张春梅;苑志朋;郭嫣秋;刘建新;朱伟云;

瘤胃体外发酵产物中的甲烷和有机酸含量的快速测定    胡伟莲;王佳堃;吕建敏;郭嫣秋;刘建新;

瘤胃产甲烷菌定量检测与微生物菌群调控研究    郭嫣秋

晋南牛    黄应祥,谭年年,张有才,李福星

晋南牛标准    

论中国的肉牛育种问题    张英汉,陈宏,马云,孙维斌

晋南牛    刘建兵,杨国义,张茂华,陈玉山,穆秀萍

厌氧真菌在山羊瘤胃中的分离    彭海宏,木合塔尔,古丽格那,邓凯东

瘤胃厌氧真菌对木质素含量不同底物附着及发酵特性研究    孙云章,毛胜勇,陈洁,周利芬,朱伟云

体外驱除瘤胃厌氧真菌对绵羊和山羊细菌、原虫及稻草干物质降解率的影响    李大彪,侯先志

产甲烷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研究    丁安娜,惠荣耀,应光国

半胱胺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王全军,毛胜勇,张红霞,朱伟云

应用气相色谱测定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方法的研究改进    秦为琳

一株新的球状产甲烷菌的分离和特性    倪水松;钱泽澍;

产甲烷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及其培养基对于菌株的选择作用    庞德公;杨红建;

含硫造纸废水处理中基质竞争及毒性问题的研究    邵忠臣,马桂先,胡军周,张中霞

鸡粪沼气池产甲烷菌多样性    郎会花;杨洪江;张永刚;

产甲烷菌的辅酶    许宝孝

厌氧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微生物学    冀滨弘,章非娟,穆军,宋力杰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豆制品废水    杨秀山,周孟津

ARISA方法研究产甲烷菌共存及去除条件下瘤胃真菌多样性变化    成艳芬;朱伟云;

油田产出液中产甲烷菌的分离与特性初步研究    游敏;佘跃惠;孔淑琼;王正良;

反刍动物甲烷生成量的调控    张晓庆;金艳梅;那日苏;

低温产甲烷菌的研究现状    宋素琴;张志东;顾美英;房世杰;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分异    崔中利;王英;滕齐辉;张斌;曹慧;

瘤胃甲烷调控方法评述    刘开朗;王加启;卜登攀;李旦;赵圣国;于萍;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RFLP分析    何健;汪婷;梅琴;李顺鹏;

PCR-DGGE技术在水牛瘤胃产甲烷古菌多样性探索中的应用    刘园园;王士长;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微生物生理群变化及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汪婷;何健;赵子如;李顺鹏;

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邓晓;李勤奋;

高原湿地甲烷产生的生物学机制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    田建卿;田建卿;王艳芬;东秀珠;吴宁;陈槐;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研究    左剑恶;邢薇;孙寓姣;

沼气池快速启动方法探讨    王存良;

日本期待收获巨量天然气    况叶

以开发出有机废料处理技术    记者 郑晓春

生物工程能治造纸黑液    记者 邵丽华

畜禽粪便处理方法    杨泽霖 方炎

沼气发酵的起动    省农村能源办

人工制取沼气的条件    大荔县农技中心 韩薇 薛亚萍

为草浆造纸业提供可持续发展之路    记者 吴梅兰

我纸浆黑液处理获重大突破    记者 崔志坚

利用生物治理造纸黑液技术取得突破    程岩

小小沼气“点”亮群众新生活    科宣

瘤胃产甲烷菌定量检测与微生物菌群调控研究    郭嫣秋

晋南牛和山羊瘤胃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裴彩霞

基于代谢网络的产甲烷菌的耐热性研究    陈璟

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系统的建立及其代谢与菌群变化的研究    成艳芬

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菌群及微生物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王新峰

水和乳化液对煤层产甲烷菌群活性影响研究    肖栋

厌氧烃降解产甲烷菌系的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特征    周蕾

高温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石油烃厌氧降解产甲烷体系构建研究    Mbadinga Serge Maurice

甲烷胞菌对低氢和互营生长在转录水平的响应    刘鹏飞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累积的微生态机理研究    许科伟

提高产甲烷菌活性的应用研究    吕映辉

猪后肠产甲烷菌群多样性及其与乙酸生成关系的研究    杨翠凤

低温沼气菌粉制备工艺的研究    牛爱华

耐冷产甲烷菌的筛选及其低温下促进秸秆发酵的试验研究    张雅南

造纸白泥强化生物质废物产甲烷研究    王钦庆

乙酸和硫酸盐对石油烃降解产甲烷过程影响的研究    麻婷婷

引种江南桤木对崇西湿地芦苇群落土壤中产甲烷菌及甲烷氧化菌群落的影响    刘佳苗

铁氧化物强化纤维素类生物质产甲烷研究    时昌波

厌氧产甲烷反应器出水的分子光谱表征    朱琼琼

不同铁源强化蓝藻产甲烷过程的研究    薛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