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相关知识
来源:江南娱乐-意甲尤文图斯亚
时间:2024-08-17 11:25:55
热度:
地震的相关知识【专家解说】:地震的相关知识
一、地震的产生和类型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
【专家解说】:地震的相关知识
一、地震的产生和类型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二、地震前兆与地震观测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早就开始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地震前兆的记载。例如: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以后,有人就总结出地震与井水变化、动物不安、震前地下发声、天气反常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些联系。
古书《隆德县志》上出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表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现象。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
1.地震的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小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昧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2.地震的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3.地震观测台网
要捕捉地震的微观前兆,就必须建立覆盖面积地区的地震观测台网,进行长时间的精密观测。
记录地震的仪器叫地震仪.专门从事地震观测的台站叫地震台或测器台。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震仪--“候风地动仪”。现代的地震仪已经采用了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甚至还有专门的海底地震仪和深井(钻孔)地震仪。相当一部分地震台站现在已经不需配备专人进行观测,就能自动记录地震信号,通过电缆或无线电波将信号自动传送到接收中心,再由计算机进行自动处理这叫做遥测地震台网,、包括四川省在内,我国许多地区都已建立了现代化的遥测地震台网。此外,还有地电、地磁、重力、地形变、地下流体等地震前兆观测台站。
解放前,旧中国只有一个地震台、三个地震工作人员,地震事业极为落后。解放后,新中国的地震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57年.四川省第一个地震台--成都地震台,在成都西郊建立。1966年邢台地震后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的地震事业加快发展步伐,1971年成立了国家地震局(现中国地震局)经过近三十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地震观测台网已具规模,目前,我国已建立了I000多个现代化的地震台(含地方地震台),地震观测技术广泛应用了电子、无线电传输和数字化等高新技术。
三、地震中逃生十大法则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地震!快关火!”,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关火!关火!”,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如发生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到绝对不吸烟。
搭乘电梯的话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高层大厦以及近来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的动作,停在最近的楼层。
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7.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都市中心地区的绝大部分道路将会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车收音机的广播,附近有警察的话,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难时,为不致卷入火灾,请把车窗关好,车钥匙插在车上,不要锁车门,并和当地的人一起行动。
8.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9.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对于病人等的避难,当地居民的合作互助是不可缺少的。从平时起,邻里之间有必要在事前就避难的方式等进行商定。
10.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从携带的收音机等中,把握正确的信息。相信从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灾机构直接得到的信息,决不轻信不负责任的流言蜚语,不要轻举妄动。
四、地震时的应急自救与互救
家中自救
地震突发时,您若在家中,切不可贸然外逃,特别是居住在高层楼房、建筑物密集公寓区等。应立即在居所选择较理想的地方躲避,如床下、桌子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这些地方跨度小、楼房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整体性好,大多还有上下水道等的支撑,相对来说较为安全。而急忙外逃时,楼顶栏杆、阳台及其上面的花盆以及各种墙体外闪时会倒下砸伤行人。
地震过后,房内人员应有组织、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已遭破坏的建筑物。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能乘电梯。农村由于较少高层楼房,而且场地开阔,地震时可逃出户外,如来不及时,最好也在室内避震。可躲在桌下、床下或其他理想的地方,依靠它们的支撑,挡住砸下的水泥块和砖块等。要注意远离窗户。
外逃时,最好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为防止震时门框变形打不开门,在防震期间,如家居安全条件允许,最好不要关门。地震突然发生后,必须抓住时机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炉火,以防火灾和煤气泄溢等次生灾害。
汶川地震后,我市相关部门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有效地提升了中小学校师生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市民也可自行组织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性灾难的技能。
户外自救
(1)地震时,我们不主张室内人惊慌外逃。同时,你在户外,切记地震时也千万不能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抢救你的亲人。要克制感情避免更大伤亡。首先保存自己才能在地震过后,及时抢救亲人、朋友。
(2)驾车司机要就地刹车。
(3)如果你在街上行走时地震,最好将自身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应该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等危险设施、设备和围墙、狭窄巷道等,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带。
(4)地震时如果你处在有毒气体的化工厂厂区,这时要朝污染源的上风处迎风奔跑。
(5)山区傍山而建的建筑物的居民、村民,要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防止山体滑坡、坍塌和泥石流等地震引起的灾害危害。如果你在山坡,千万不要跟滚石往山下跑,而应躲在山坡上隆岗的背后;同时还要远离陡崖,防止滑坡、泥石流对你的威胁。
(6)居住在海边和船上人员,如果发现海水突然迅速后退,比平时退潮更快,退潮位更低,你要注意海啸突然袭击的可能,船上人员要迅速撤离船只到陆上,并尽快向高处转移。
此外,若是条件许可,地震发生时最好到应急避难场所避难。2006年我市就建成了我省首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刺桐公园避难所。2008年以来,又落实经费267万元,建设中山公园、东湖公园、侨乡体育中心,市直9所中小学操场紧急避难场所。地震发生时可就近选择这些场所躲避灾难。
被埋废墟下的自救
地震发生时,若来不及避开,被埋废墟下,应注意用手巾、衣服或衣袖等捂住口鼻。还应想方设法将手与脚挣脱开来,并利用双手和可以活动的其他部位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砖块、木头等支撑住可能塌落的重物,保持足够的空气呼吸。
无力脱险自救时,应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待外面有救援人员时方可采取呼叫、敲击物件等方法引起救灾人员注意以及时抢救。在被压埋的期间,还要想方设法在周围寻找水源、食物或代用食物,包括自己的尿液等。此时,求生才是最重要的。
险情发生时的互救
震灾发生时既要保持镇静的心理,更要发扬大无畏和救死扶伤精神,自觉投入抢险救灾。震后救人的一般技术有这几点:
(1)救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迅速清除伤员口鼻内的尘土;暴露胸腹部,如窒息时应进行人工呼吸。挖到伤员时,不可再用利器刨挖。
(2)梁柱相互叠压时,要注意对上面重物的支撑。清除压埋阻挡时,要注意保护支撑物。
(3)被救人摆脱危险可借自己力量爬出时,为争取时间,营救人员可依次抢救其他埋压的人。
(4)起吊重物时,注意平稳轻吊,不要造成偏压或撞压,以免造成被救对象受伤。
(5)被埋压人员无法救出时,要进行废墟下面空间的通风,定时向被压人递送食品和饮用水,静等时机再进行抢救。但要有人时常探望,并注意安全防护。
(6)被埋压者脱离废墟时,不能生拉硬扯,应暴露全身,查明伤情,确定受伤类型。经过现场检查、包扎、消毒和急救后,选择适当的搬运方式,再送往震区医院详细检查治疗。
(7)为避免强余震带来的伤亡,处于危险地带的伤员,要立即转运到安全地带。
总之,地震时,每个人都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最大限度地减轻灾难的破坏力。
五、如何搬运地震伤员 地震后如何现场施救
地震后,搬运伤员时应注意:伤员宜躺不宜坐,昏迷伤员应侧卧或头侧位,要严密观察伤员神情;要保护颈椎、脊柱和骨盆。
一个人运送伤员:可采用扶行法、背负法、爬行法或抱持法。
两个人运送伤员:可采用轿杠式或双人拉车式。
三个人运送伤员:可采用三人同侧运送。
制作简易担架:可用上衣、被单、绳索、门板与木棍组合等方式做成简易担架进行搬运。
地震后如何现场施救
地震后施救原则:先救命,后救伤。先做心脏复苏,把人救活,再进行创伤救治。
心脏复苏共分八个步骤:判断意识,呼救,摆成侧卧位,打开气道,检查呼吸,口对口吹气,检查脉搏,心脏按压。
创伤现场急救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伤口包扎:使用的材料有绷带、三角巾,也可就地取材。包扎要求:轻、快、准、牢,先盖后包(干净敷料),不可过紧或在伤口上打结,暴露肢端。
六、营救知识:地震后施救和护理办法
地震发 生后,如何将被埋压的幸存者从废墟中顺利救出,除了要有足够的救援人员外,还需要救援人员具备一些特殊的施救和护理办法。
有关专家指出,幸存者不可能一下子就从废墟中被救出,因此救援和护理行动应该视情况有区别地实施。
救援人员需要先让被埋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露出来,清除其口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对于受伤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员,应该设法小心清除其身上和周围的埋压物,再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墟,切忌强拉硬拖。对饥渴、受伤、窒息较严重,埋压时间又较长的人员,被救出后要用深色布料蒙上眼睛,避免强光刺激。对救出的受伤人员,根据受伤轻重,采取包扎办法或送医疗点抢救治疗。
专家提醒,对于被压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但又一时难以救出的幸存者,应设法向他们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上一篇:求中考英语作文低碳生活90字
-
成都五块石,或梁家巷,或五桂桥,到汶川遗址和水磨古镇有多远,怎么坐车啊,门票是多少2024-08-17
-
给汶川地震的祝福2024-08-17
-
四川省哪个城市被确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2024-08-17
-
我只是想知道汶川地震和日本地震中国石油各捐了多少?还有现在的国内的油价?2024-08-17
-
人造卫星在汶川地震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事例2024-08-17
-
汶川有什么好玩的2024-08-17
-
汶川有什么好玩的2024-08-17
-
成都到汶川有哪些景点2024-08-17
-
汶川有什么好耍的地方2024-08-17
-
国家对汶川大地震后房屋重建出土了哪些政策?2024-08-17
-
成都汶川有什么好玩的地方2024-08-17
-
汶川有什么好耍的地方啊!2024-08-17
-
关于汶川地震2024-08-17
-
汶川地震的前兆有什么?2024-08-17
-
汶川大地震震前有什么前兆吗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