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煤层气清洁生产评价体系构建及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35:31
热度:

煤层气清洁生产评价体系构建及研究【摘要】:煤层气是附着在煤表面的一层可燃性气体,因其热值高、燃烧产生有害污染物少的特点,目前广为推广使用。但其开采技术复杂、开采过程产生污染物多,对

【摘要】:煤层气是附着在煤表面的一层可燃性气体,因其热值高、燃烧产生有害污染物少的特点,目前广为推广使用。但其开采技术复杂、开采过程产生污染物多,对煤层气开采过程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清洁生产作为一种全过程控制的战略思想,旨在通过源头控制及改进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及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现行能源政策。但我国清洁生产研究在煤层气开采方面仍处在空白阶段。在对国内外清洁生产研究的前提下,本文将煤层气开采过程视为评价对象,建立煤层气开采清洁生产评价体系。主要内容如下:(1)对国内外煤层气开采、技术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煤层气开采过程对大气、水、土壤、噪声和生态的影响,清洁生产分析重点为煤层气的采输工艺、设备选型、能耗、物耗、施工控制、节水、污染物达标排放等方面。(2)本文主要从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施工期和运营期两个方面对煤层气清洁生产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4个一级定量评价指标及其20个二级评价指标。包括:生产技术特征指标:工作效率、煤层气抽采率;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清水消耗量、油料消耗、电能消耗、土地资源占用;污染物控制指标:钻井废水、钻井废泥浆等;资源综合利用指标:钻井液重复利用率、钻井泥浆重复利用率等。2个一级定性评价指标及其18个二级评价指标,包括:生产技术特征指标:事故性泄漏防范措施等;环境及安全管理指标:无工伤死亡超标现象、生产场所卫生达标情况、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建立煤层气检测制度等。(3)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比并研究国内煤层气开采先进企业的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并利用yaahp软件计算确定一级和二级指标权重,并确定各指标的基准值,对于很难进行定量分析的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后确定其对应的基准值,根据相应的指标值,通过其相应权重的数值运算结果对应相应级别的数值范围,最终确定其清洁生产水平。清洁生产水平共分为四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四级代表未达到基本清洁生产水平。(4)最后以山西某煤层气开采企业为例来研究考察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并提出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煤层气 煤层气开采 清洁生产评价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37;X3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选题背景10-11
  • 1.2 国内外煤层气开采现状11-13
  • 1.2.1 国外开采现状11-12
  • 1.2.2 国内开采现状12-13
  • 1.3 国内外清洁生产概况13-15
  • 1.3.1 国外清洁生产概况13-14
  • 1.3.2 国内清洁生产概况14-15
  • 1.4 研究意义15-16
  • 1.5 技术路线16-18
  • 第二章 煤层气开采工艺和清洁生产途径18-28
  • 2.1 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的异同18-19
  • 2.2 我国煤层气开采19-25
  • 2.2.1 我国煤层气开采方法19-21
  • 2.2.2 施工期工艺流程简述及产污环节分析21-22
  • 2.2.3 运营期工艺流程简述及产污环节分析22-23
  • 2.2.4 环境影响简析23-25
  • 2.3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25-28
  • 2.3.1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25-27
  • 2.3.2 我国煤层气开采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27-28
  • 第三章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8-50
  • 3.1 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28
  • 3.2 各评价指标包含的内容28-38
  • 3.2.1 生产技术特征指标29-31
  • 3.2.2 资源和能源利用指标31
  • 3.2.3 污染物控制指标31-33
  • 3.2.4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33
  • 3.2.5 环境及安全管理指标33-38
  • 3.3 清洁生产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及内容38-47
  • 3.3.1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38-45
  • 3.3.2 评价指标中的权重值和评价基准值45-47
  • 3.4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分计算方法47-50
  • 3.4.1 定量评价指标的评分计算47-48
  • 3.4.2 定性评价指标的评分计算48
  • 3.4.3 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48
  • 3.4.4 煤层气开采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48-50
  • 第四章 实例研究50-66
  • 4.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50-52
  • 4.1.1 项目概况50
  • 4.1.2 项目组成50-52
  • 4.2 资源条件52
  • 4.3 工程分析52-56
  • 4.3.1 钻井工程52-53
  • 4.3.2 压裂工艺53
  • 4.3.3 排采工程53-54
  • 4.3.4 井场工程54
  • 4.3.5 辅助工程54-56
  • 4.4 污染物排放量估算56-63
  • 4.4.1 施工期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56-61
  • 4.4.2 运营期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61-62
  • 4.4.3 事故状态污染源分析62-63
  • 4.5 清洁生产水平的确定63-66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66-70
  • 5.1 存在的主要问题66-67
  • 5.2 具体措施67-70
  • 参考文献70-74
  • 致谢74-7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适合中国煤层气藏特点的开发技术    杨陆武,孙茂远,胡爱梅,潘军

煤层气及煤层气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朱志敏;杨春;沈冰;崔洪庆;

我国的煤层气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    严绪朝;郝鸿毅;

水力封堵型煤层气藏类型及地质意义    才思斯;许浩;汤达祯;赵俊龙;彭己君;孟金落;于明杰;

煤层气──我国未经开发的能源    张文昭

煤层气藏储量分析方法的评价    查尔斯 R·纳尔逊,蓝晓梅

煤层气藏分析的参数与流程    王生维,段连秀,张明,陈钟惠

煤、气一体化开采煤层气方法的探讨    饶孟余,冯三利

煤层气吸附机理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欧成华,李士伦,杜建芬,邓奎

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地区煤层气分布特征    孙斌,王宪花,陈彩虹,张继东

煤层气参数测试及其意义    王彦龙;

河南省煤层气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前景评价    刘炎昊;张苗;刘传喜;

山西省柳林区块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对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影响    张文忠;周尚忠;孟尚志;赵军;莫日和;

煤层气渗流的核磁共振成像试验研究    潘一山;唐巨鹏;李成全;石强;

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富集单元及其特征    赵靖舟;时保宏;

煤层气藏储层研究的新方法    陈振宏;王一兵;张亚蒲;王宪花;杨焦生;

煤层气解吸阶段划分理论的建立与应用    孟艳军;汤达祯;许浩;曲英杰;张文忠;刘一楠;

郑庄区块煤层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及开发前景分析    李俊乾;刘大锰;姚艳斌;蔡益栋;张百忍;

煤层气开采发展趋势及其增产技术    张亚蒲;杨正明;鲜保安;

煤层气聚气历史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赵孟军;宋岩;苏现波;柳少波;秦胜飞;洪峰;

商业开发为煤层气建设提速    本报记者 马启孝

压裂技术成功应用于煤层气开采    马军

中国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基础研究推动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孙利民

首条跨省煤层气输送管道项目批准建设    记者 宋时飞

十年再造一个“煤层气大庆”    本报记者 程宇婕

煤层气开发利用为何难成“气候”?    潘伟尔

渤海钻四首口煤层气藏评价井交井    通讯员 黄延兵

“西气东输”工程 山西搭乘西部大开发快车的站台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张莲莲

煤层气二氧化碳压裂技术取得突破    张怀发马军

“煤海穿针”让低渗煤层“扬眉吐气”    本报记者 王巧然

煤系多层叠置含水系统及煤层气合排水源判识    葛燕燕

多场耦合作用下的煤层气运移机理研究    周珺

煤层气热力开采的气水两相流动机理研究    王建美

临汾区块煤层气富集及产能影响因素研究    王丹

矿区煤层气综合开采模式判识系统的研究    王凤林

低渗透煤层煤层气注热增产机理的研究    杨新乐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研究    马东民

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技术的机理及试验研究    方志明

煤层气钻井工程风险及监控研究    郭林霞

煤层气开采的水文地质控制和产能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刘保民

黑龙江东部地区煤层气成藏的构造条件与有利区评价研究    邵陶阳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延安组聚煤规律与煤层气富集规律    董洁

煤层气产出水对生物的毒性效应实验研究    钱斌

煤层气开发风险因素及量化模型研究    张毅楠

沁南区块煤层气数值模拟及开发方案研究    闫岩

声场作用下煤层气渗流特性的研究    崔悦震

煤层气清洁生产评价体系构建及研究    封雪

温度影响下煤层气运移规律研究    康宇

低渗透煤层煤层气注热开采中注热过程的温度场分析    刘杰

煤层气开采流入动态特性研究    高秋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