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清洁强流真空二极管相关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7:35:00
热度:

清洁强流真空二极管相关技术研究【摘要】:高功率微波(HPM)技术的实用化进程要求发展高清洁度和高真空技术。强流真空二极管作为高功率微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洁化根据实际应用需求,

【摘要】:高功率微波(HPM)技术的实用化进程要求发展高清洁度和高真空技术。强流真空二极管作为高功率微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洁化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包括应用陶瓷界面实现静态真空保持以及满足不同微波源重频运行的真空要求。为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等手段,针对陶瓷界面,设计了一种二极管径向绝缘结构,并对其机械特性和材料出气特性进行了研究;针对具体微波源,对天鹅绒阴极重频运行真空特性、磁绝缘线振荡器(MILO)的瞬态抽气及相对论返波管(BWO)收集极热管理等相关技术开展了研究。论文研究成果为强流二极管清洁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二极管陶瓷真空界面相关技术研究 (1)陶瓷径向绝缘结构设计 依据真空沿面闪络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二极管径向绝缘结构设计原则;针对外径224 mm的陶瓷板,应用ANSYS静电场模拟,设计了一种“锥-柱”型阳极外壳、和带有阴极屏蔽、均压环的绝缘结构;通过对电极形状和尺寸的优化,使得陶瓷沿面电场和阴、阳极三结合点场强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模拟结果显示:陶瓷沿面电场分布均匀,电场线与陶瓷表面所成角度基本保持在45o。在脉宽200 ns的脉冲驱动源上进行了实验研究,陶瓷真空界面平均绝缘场强达到44 kV/cm,二极管运行稳定,实验结果与理论设计相符。 (2)材料出气特性 建立了该二极管的抽气模型,模拟了管道流导对有效抽速的影响以及真空室主要材料出气率和抽气曲线;实际比较了常温和烘烤状态下二极管材料的出气特性:以60小时作为总的出气时间,200°C烘烤8小时的出气量超过了总出气量的65%;真空室气压在没有吸气泵作用下维持10-2 Pa水平的时间相比未烘烤时提高了约1.5倍。 (3)陶瓷界面机械特性及电水锤模型 针对该二极管的陶瓷约束结构,通过静力和模态分析,确定了陶瓷件可承受的最大静压和固有振动频率;在此基础上,应用ANSYS/LS-DYNA,建立了一种含有陶瓷件的电水锤模型,模拟得到了水中冲击波压力特性及陶瓷板的动态响应,陶瓷件可耐受电水锤冲击波的最大峰值压力为60 MPa;设计了“针-板”电极水开关并在10级Marx发生器上开展了水中放电实验研究。实测了冲击波参数,由此确立的冲击波能量与峰压关系与数值模拟符合较好。综合模拟与实验结果,以水介质线形成线储能4 kJ为例,分析了陶瓷件抗水锤的安全工作条件,为降低碎裂风险,应避免在距离陶瓷界面10 cm之内的区域发生水击穿。 2、微波源重频运行真空保持的相关技术研究 (1)天鹅绒高重频运行真空特性 基于重频调制器Torch-02(~300kV、~100 ?、~6ns、1~300 Hz),设计了阴极脉冲放气测试平台,系统研究了天鹅绒在10-300 Hz重复频率运行时的真空特性。通过比较不同重频下二极管束流波形、气压演化以及天鹅绒表面微观状态,发现10~100 Hz时,平衡压强与重复频率近似呈线性递增;超过100 Hz时,真空恶化明显,气压随频率呈非线性增长,300 Hz时平衡压强已升至1 Pa量级;而天鹅绒寿命则由30 Hz的约20000炮下降到300 Hz的不足2000炮。随着二极管内气压的升高,电流幅值不稳定度由3%上升至8%,而半高宽则由5 ns下降至3 ns;高气压下运行后,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天鹅绒簇间距明显缩短,这导致了电流脉宽的下降。 (2)MILO的瞬态抽气 为改善器件重频运行的真空环境,建立了MILO分子流下的抽气模型,采用Monte-Carlo方法对脉冲放气后的瞬态抽气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不同时刻气体分子在MILO内部的三维分布情况,并据此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抽气方案,即在MILO靠近气源的微波传输区增加一抽气单元,以减小抽气时间。在Torch-01脉冲调制器上开展了MILO“分布式”抽气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分布式”抽气时的气压下降特征时间为单泵的0.22倍,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5 Hz的重频测试也证明了“分布式”抽气能够缩短脉冲串间隔内的抽气时间并使MILO保持较低的气压水平。从真空气压的角度,在所给实验条件下“分布式”抽气将使MILO有效运行的重频数提升至单泵抽气时的5倍。 (3)BWO收集极重频运行热管理 为避免电子束轰击导致的阳极热脱附污染真空环境,针对一种BWO收集极,实测了电子束在收集极内表面的有效作用面积,以电子能量700 keV、束流7 kA、脉宽50 ns为例,确立了单脉冲时的热功率沉积和平均热流密度;采用ANSYS脉冲热源加载的方式,得到了收集极10-100 Hz重频运行时的温度历史曲线及温度分布,比较了不同重复频率下收集极平衡温度与对流换热系数的关系;由流体传热理论,确定了不同对流换热系数对应的管道水流流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收集极散热优化的一般原则,并采用黄铜材料,从收集极内径、内表面壁厚及冷却水道结构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 【关键词】:强流真空二极管 陶瓷绝缘 电水锤 脉冲放气 瞬态抽气 阳极热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N31
【目录】:
  • 表目录8-9
  • 图目录9-14
  • 摘要14-16
  • Abstract16-19
  • 第一章 绪论19-31
  • 1.1 高功率微波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9-20
  • 1.2 强流二极管清洁化20-28
  • 1.2.1 二极管陶瓷真空界面21-24
  • 1.2.2 二极管-微波源重频运行时的真空保持24-28
  • 1.3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28-31
  • 第二章 二极管陶瓷界面绝缘设计及材料出气特性研究31-51
  • 2.1 真空沿面闪络机理及其影响因素31-35
  • 2.1.1 闪络机理31-33
  • 2.1.2 沿面闪络影响因素33-35
  • 2.2 陶瓷径向绝缘理论设计35-40
  • 2.2.1 一般设计原则35-36
  • 2.2.2 优化设计36-39
  • 2.2.3 耐压计算39-40
  • 2.3 耐压实验研究40-46
  • 2.3.1 实验设计40-43
  • 2.3.2 电路模拟43-44
  • 2.3.3 典型结果44-46
  • 2.4 二极管材料出气特性46-50
  • 2.4.1 抽气系统数值模拟46-48
  • 2.4.2 烘烤排气48-50
  • 2.5 本章总结50-51
  • 第三章 陶瓷界面机械性能及电水锤研究51-72
  • 3.1 陶瓷界面机械特性51-57
  • 3.1.1 静力分析51-53
  • 3.1.2 模态分析53-54
  • 3.1.3 过载和冲击分析54-56
  • 3.1.4 陶瓷封接件56-57
  • 3.2 电水锤数值模拟57-64
  • 3.2.1 数值计算模型57-59
  • 3.2.2 状态方程参数设置59-61
  • 3.2.3 典型模拟结果61-64
  • 3.3 电水锤缩比实验64-70
  • 3.3.1 实验设计64-67
  • 3.3.2 实验结果67-70
  • 3.3.3 陶瓷界面耐水锤分析70
  • 3.4 本章总结70-72
  • 第四章 天鹅绒阴极重频运行真空特性研究72-93
  • 4.1 天鹅绒阴极运行机制72-75
  • 4.1.1 发射机理72-73
  • 4.1.2 天鹅绒阴极优缺点73-75
  • 4.2 实验平台75-77
  • 4.2.1 脉冲功率平台75
  • 4.2.2 真空二极管设计75-77
  • 4.3 测量系统设计77-82
  • 4.3.1 快响应自积分Rogowski 线圈77-80
  • 4.3.2 真空度实时测量80-82
  • 4.4 实验结果及讨论82-90
  • 4.4.1 天鹅绒阴极脉冲放气82-83
  • 4.4.2 平衡气压对天鹅绒重频运行性能的影响83-87
  • 4.4.3 天鹅绒重频运行寿命87-89
  • 4.4.4 结果讨论89-90
  • 4.5 天鹅绒重频运行真空改善措施90-92
  • 4.5.1 阳极材料与表面处理90-91
  • 4.5.2 抽气结构91-92
  • 4.6 本章总结92-93
  • 第五章 MILO 瞬态抽气研究93-110
  • 5.1 基于Monte-Carlo 方法的MILO 抽气模型93-100
  • 5.1.1 分子流抽气93-95
  • 5.1.2 真空Monte-Carlo(MC)方法简介[185]95
  • 5.1.3 计算模型95-97
  • 5.1.4 模拟方法及步骤97-100
  • 5.2 模拟结果及分析100-104
  • 5.2.1 单泵抽气100-102
  • 5.2.2 MILO“分布式”抽气102-104
  • 5.3 MILO“分布式”抽气实验测试104-108
  • 5.3.1 实验设计104-106
  • 5.3.2 单次运行抽气比较106-107
  • 5.3.3 重频运行抽气比较107-108
  • 5.4 本章总结108-110
  • 第六章 收集极重频运行热管理研究110-128
  • 6.1 阳极热效应110-113
  • 6.1.1 阳极热工作方式110-112
  • 6.1.2 热脱附112-113
  • 6.2 收集极及其冷却模型113-119
  • 6.2.1 收集极模型113-114
  • 6.2.2 热流密度114-115
  • 6.2.3 对流换热物理模型115-118
  • 6.2.4 强制水冷时的对流换热系数118-119
  • 6.3 典型模拟结果119-123
  • 6.3.1 单脉冲过程120-121
  • 6.3.2 重频运行121-123
  • 6.4 散热优化123-126
  • 6.4.1 散热影响因素123-125
  • 6.4.2 目标优化125-126
  • 6.5 本章总结126-128
  • 第七章 总结128-134
  • 7.1 主要工作与结果128-132
  • 7.1.1 二极管陶瓷真空界面128-130
  • 7.1.2 二极管-微波源重频运行时的真空保持130-132
  • 7.2 主要创新点132-133
  • 7.3 今后工作展望133-134
  • 致谢134-136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136-138
  • 参考文献138-14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近距离爆炸下不同厚度靶板的动态响应分析    吴义田;张庆明;

测量强流陡脉冲的ns级Rogowski线圈    李海燕,蒋国雄

行波管电子枪热状态模拟和分析    赵兴群,张国兴,谢锴,孙小菡

测真空二极管强电子束流的同轴分流器    刘金亮,谭启美

冲击载荷下Al_2O_3陶瓷的动态响应    李平,李大红,宁建国,经福谦

复合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响应仿真    陈学前;杜强;冯加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冲击载荷下材料和结构的响应”研究工作总结    余同希

用自积分式罗氏线圈测量纳秒级高压脉冲电流    王珏,张适昌,严萍,孙广生

重复脉冲强流电子束源长时间稳定运行实验研究    张永辉,常安碧,康强,罗敏,龚胜刚,李名加,李正红,马乔生,向飞,赵殿林,甘延青,刘忠

行波管收集极的热分析    姚列明;杨中海;李斌;黄桃;

真空轴向绝缘堆闪络概率分析方法研究    王勐

水介质螺旋线型长脉冲加速器的研究    刘振祥

磁绝缘线振荡器及其相关技术研究    樊玉伟

陡化前沿Marx发生器及其应用研究    高景明

紧凑重频Tesla变压器型吉瓦脉冲发生器    张自成

基于M-C方法的NBI实验装置真空压力分布研究及实验    王绍良

空间行波管收集极的热分析    李延威

高压输气管道穿越河流的结构动力学分析    徐文彬;姚安林;李又绿;曾祥国;徐荣鹏;

RH精炼真空泵技术转化与故障分析    陈智勇;倪翀奕;张凤心;

弹性体的球对称振动分析    陶玲;关群;

铆接工艺改进对减少铝电解电容器电感的研究    何平洲;何建;刘德兴;

FDS火灾模拟基本理论探析与应用技巧    刘军;刘敏;智会强;路世昌;

HEMP模拟器的改进及测量探头的设计    王启武;石立华;李炎新;司荣仁;

程控高压纳秒级电磁脉冲源设计    陈锐;石立华;李炎新;司荣仁;

车用柴油机中冷器空气冷却侧阻力性能计算    黄小辉;毕小平;李贺佳;

2SD315A在高压重复频率电源中的应用    田青;姜苹;李洪涛;王传伟;秦卫东;刘宏伟;

陶瓷材料抗冲击响应特性研究进展    侯海量;朱锡;阚于龙;

一模多腔真空压铸浇注系统改善对产品的影响    罗朝峯;

环境保护中高压脉冲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    谢瑞;刘军;李武华;何湘宁;

基于CFD的三缸柱塞泵泵阀失效机理研究    韩传军;刘洋;李蓉;李大彬;雷中清;

电磁炮脉冲电源系统中晶闸管开关保护技术研究    黄凯;董志强;任人;张翠花;

基于F28335的脉冲电源充电研究    王笑非;赵玺;王大鹏;

降低开关火花电阻的初步研究    陈仕修;李方超;盖斐;陈堃;

冲击载荷作用下氧化铝陶瓷中“失效波”现象的探讨    张延耿;段卓平;张连生;

AD95陶瓷的高压声速及冲击压缩损伤研究    孙占峰;徐辉;彭建祥;李平;贺红亮;李庆忠;

强冲击载荷下氧化铝陶瓷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任会兰;宁建国;

真空技术在压铸过程中的应用浅析    罗朝峯;代志良;

载人潜器阻力性能的数值和试验预报及外形优化研究    李佳

船用燃气轮机排气引射装置性能研究    王忠义

海上搜救模拟器中近海溢油的实时仿真与可视化研究    余枫

旋转式连续微波再生微粒捕集器再生机理及结构优化研究    王曙辉

激励喷嘴作用下纱线—气流场特性研究    金玉珍

折叠型双脉冲—长脉冲调制器及其激光触发技术研究    殷毅

强流相对论带状电子束的产生与传输    杜广星

基于磁开关和带状线的长脉冲、超低阻抗脉冲发生器及其相关技术研究    杨实

杂质对直拉硅单晶力学性能的影响    曾徵丹

连杆/箱体主轴承座裂解槽脉冲激光加工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王金伟

倾斜巷道中风流方向对瓦斯分布与瓦斯积聚的影响    王春霞

局部通风掘进工作面换热系数计算方法研究    张艳利

电晕稳定开关的研究    邱云

基于磁场闪络抑制效应的真空沿面闪络特性研究    刘瑜

大面积含钪热阴极的光电发射研究    张篁

双层钢管瞬变电磁检测技术研究    彭学文

船用换热式惯性滤清器物理场耦合计算    韩芳明

多级除尘器气动性能分析    李铁军

载机舰在风、浪中的气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王祎

双尾缘叶片尾部冷气对涡轮性能影响的研究    王建兵

条形装药接触爆炸对金属靶板作用的断裂效应    周睿,冯顺山,吴成

冲击波载荷作用下结构响应的模型律分析    吴义田;张庆明;顾忠明;

特斯拉变压器一次接线柱绝缘与密封结构的研究    焦洪杰

大位移测量中均匀梯度磁场的构建    黄延军,沈跃,魏淑贤

毫微秒级脉冲高电压的测量    李丁九

测量强流陡脉冲的ns级Rogowski线圈    李海燕,蒋国雄

快速振荡电压下SF_6气体间隙放电的光电检测    张乔根,陈庆国,邱毓昌,魏新劳

重复频率Marx发生器    王新新,张卓,肖如泉

高速高精度数控车床主轴系统的热特性分析及热变形计算    郭策,孙庆鸿

低温下固体表面接触热阻的研究    徐烈,杨军,徐佳梅,周淑亮,胡江武,张存泉,唐应堂

匀场环绝缘支撑技术研究    王勐

HT-7中性束注入器气体靶厚度优化分析与设计    陈联

快脉冲下液体介质击穿实验装置及击穿特性研究    张晋琪

强流二极管绝缘结构设计与保真空    荀涛

视频滤波器的热管理设计    David Fry;

铝碳化硅为电子封装提供热管理解决方案    Mark A.Occhionero,Richard W.Adams

热管理的发展与技术进步保持同步——电子技术的新进展呼唤定制的散热方案    Chris Chapman

热管理器件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热管理研究    金煜坚;王鹏飞;李久喜;冯江;李强;

当今电子设备冷却技术的发展趋势    胡志勇

基于热电制冷的大功率LED散热性能分析    田大垒;关荣锋;王杏;赵文卿;

电子元器件散热方法研究    李庆友;王文;周根明;

军用计算机热管理综述    齐广峰;

电子器件发热与冷却技术    马永锡;张红;

高超声速组合动力装置热防护技术及整机热管理    娄德仓;

红外热图像在功率型LED热管理中的应用    项若飞;曾宇;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    王正选;李传文;陈小梅;张军;黄晓东;

台湾的产学合作经验与案例分析——TTMA(台湾热管理协会)在热管性能测试标准制订之情形    林唯耕;

GaN基白光LED在直流与脉冲驱动下的性能比较    王力;范冰丰;冼钰伦;王钢;

轿车机舱热管理模拟分析    曾昌明;刘芳;詹佳;朱贞英;

陶瓷金属化对真空灭弧室可靠性的影响    王雷波;张灵芝;

浅谈发动机舱热管理    徐波;

高功率半导体抽运碱金属蒸汽激光器    余建华;祝强;郑伟;唐淳;

Wincc视窗控制及PLC在地热开发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王红;

地热管理的死结如何解    侯福志

北京地热 一块诱人的“大蛋糕”    本报记者 王琼杰

“宇通杯”传播理念的升华    雷杰

大连市供热用热条例    

如何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    金荣

宇通双子新车问世    本报记者 张倩

宇通“耐用风暴”升级活动完美收官    常虹 倪傲

客车市场淡季不淡    刘威

宇通前4月客车销量创新高    徐辉

热管理技术助阵宇通耐用理念    

清洁强流真空二极管相关技术研究    荀涛

小型空间站热管理系统动态仿真与实验研究    徐向华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热管理新技术研究    王明哲

空间站环控生保系统热管理研究    张信荣

燃气内燃机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集成式热管理器的研究    皇甫艺

固体红外激光器理论与实验研究    龙井宇

基于仿真的电控柴油机通用型ECU研究    徐权奎

液体激光器流动热管理的研究及应用    王墨戈

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的热效应及热管理研究    曹丁象

超级计算机子系统的热管理与无线传感网3D-MCM的设计制造及热机械可靠性研究    徐高卫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的动态建模、控制仿真及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朱柳

强流二极管绝缘结构设计与保真空    荀涛

高平均功率无机液体激光器的流动热管理研究    黄珂

白光高亮度发光二极管(HB-LED)封装研究    马泽涛

高能量固体激光器热管理技术分析    田国周

重复频率Yb:YAG激光系统ASE及能流特性研究    严雄伟

半导体照明光源的组装与测试    汪继凡

高功率LDA泵浦固体激光放大器研究    陈林

微通道甲醇重整制氢过程的热管理研究    郝亚珍

计算机热管理中的液体金属散热方法研究    谢开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