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丁酸梭菌的分离及其预发酵对产沼气的影响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43:59
热度:

丁酸梭菌的分离及其预发酵对产沼气的影响研究【摘要】:沼气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漫长寒冷,沼气的生产存在发酵过程中过度酸化和产气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

【摘要】:沼气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漫长寒冷,沼气的生产存在发酵过程中过度酸化和产气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运用传统微生物学、现代分子生态学和生物学技术手段,从新鲜沼液中分离纯化出一株产丁酸的梭菌芽孢杆菌(Clostridium),并将其扩大培养后转接至厌氧发酵体系使之成为优势菌群,通过丁酸梭菌预发酵处理,将水解发酵阶段的产物控制为以丁酸为主的混合物,进而达到提高体系产沼气速率和产沼气量的目的。 (1)通过亨盖特厌氧操作技术,将沼液中的微生物富集培养,特异性地分离、筛选出1株梭状芽孢杆菌,并进一步进行验证实验,包括碳源实验、吲哚反应、明胶液化和淀粉水解等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丁酸梭状芽孢杆菌。 (2)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初始pH值、发酵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碳源和氮源对丁酸梭菌扩大培养的影响。优化出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37.0℃,接种量为5.0%。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胰蛋白胨10g/L,碳酸氢氨10g/L,葡萄糖10g/L,盐溶液40ml,半胱氨酸0.5g/L,刃天青0.5ml/L(0.1%),配置过程中严格厌氧。 (3)建立并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方法,监测沼气发酵过程中丁酸梭菌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定量的10倍梯度稀释的标准品为模板进行扩增和标准曲线的建立。结果显示各浓度标准品的扩增曲线间呈现良好的梯度分布,标准曲线的Ct值和起始模板拷贝数在1.9×101~1.9×106。拷贝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函数表达式为Y=-3.56X+57.55(代表起始模板拷贝数的对数,Y代表Ct值),且Ct值与起始模板的拷贝数的相关性为0.997。通过动态监测分析,体系内丁酸梭菌数量动态变化规律与丁酸产量的变化趋势相吻合。 (4)以猪粪为发酵基质,用丁酸梭菌对猪粪进行预发酵,提高沼气发酵产酸阶段的丁酸含量,降低丙酸含量。采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确定丁酸发酵过程中的显著因素,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CD)优化丁酸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含水率、培养时间和温度分别为62.04%、27.22h和37.13℃。在优化出的最佳的条件下,丁酸的实际发酵产量达到21.13g/kg,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得知最佳丁酸产量为21.55g/kg,说明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猪粪的丁酸预发酵是有效的。 (5)以优化后的丁酸预发酵条件进行沼气发酵,其沼气产量比未经预发酵的对照相比,沼气产气量提高19.02%。 【关键词】:丁酸梭菌 预发酵 实时荧光定量PCR 响应曲面法 沼气发酵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216.4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11-15
  • 1.1.1 沼气概述11-12
  • 1.1.2 沼气发酵的基本原理12-13
  • 1.1.3 影响沼气发酵类型的菌群作用13-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6
  • 1.3 论文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16-18
  • 1.3.1 论文的目的与意义16-17
  • 1.3.2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7-18
  • 第2章 丁酸梭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18-28
  • 2.1 材料与方法18-23
  • 2.1.1 主要实验试剂18
  • 2.1.2 主要实验仪器18-19
  • 2.1.3 主要实验培养基成分19
  • 2.1.4 菌种来源19-20
  • 2.1.5 菌株的分离及纯化方法20
  • 2.1.6 菌株的形态学鉴定实验方法20-21
  • 2.1.7 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实验方法21-22
  • 2.1.8 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实验方法22-23
  • 2.2 结果与讨论23-27
  • 2.2.1 菌株的分离及筛选结果23
  • 2.2.2 菌株形态学鉴定实验结果分析23-24
  • 2.2.3 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实验结果分析24-25
  • 2.2.4 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实验结果分析25-27
  • 2.3 本章小结27-28
  • 第3章 丁酸梭菌 B1 生长特性研究28-37
  • 3.1 材料与方法28-31
  • 3.1.1 实验菌株来源28
  • 3.1.2 主要实验试剂28
  • 3.1.3 主要实验仪器28-29
  • 3.1.4 菌体浓度的测定方法29
  • 3.1.5 种子培养条件和培养基的优化29-31
  • 3.1.6 菌株生长曲线测定方法31
  • 3.1.7 菌种复壮与活化31
  • 3.2 结果与讨论31-36
  • 3.2.1 种子培养条件优化31-32
  • 3.2.2 培养基优化32-35
  • 3.2.3 菌株生长曲线、pH 代谢曲线测定结果与讨论35-36
  • 3.2.4 复壮与活化结果36
  • 3.3 本章小结36-37
  • 第4章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的建立37-44
  • 4.1 材料和方法37-40
  • 4.1.1 实验菌株与材料来源37
  • 4.1.2 主要实验试剂37
  • 4.1.3 主要实验仪器37
  • 4.1.4 待测样品 DNA 制备37-39
  • 4.1.5 引物及特异性实验验证39
  • 4.1.6 标准品制备39-40
  • 4.2 结果与讨论40-43
  • 4.2.1 引物特异性验证结果.40
  • 4.2.2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标准曲线的建立40-43
  • 4.2.3 样品定量检测结果43
  • 4.3 本章小结43-44
  • 第5章 丁酸梭菌的预发酵条件研究44-56
  • 5.1 材料和方法44-47
  • 5.1.1 实验菌株与材料来源44
  • 5.1.2 主要实验试剂44-45
  • 5.1.3 主要实验仪器45
  • 5.1.4 发酵原料的预处理45
  • 5.1.5 挥发酸测定方法45
  • 5.1.6 荧光定量 PCR 测定方法45
  • 5.1.7 中心复合实验优化丁酸型预发酵条件45-47
  • 5.2 结果与讨论47-54
  • 5.2.0 挥发酸标准样品的标准曲线47-48
  • 5.2.1 各因素对丁酸产量的影响48-49
  • 5.2.2 响应面分析49-53
  • 5.2.3 最佳发酵条件53
  • 5.2.4 模型验证53
  • 5.2.5 预发酵过程中丁酸梭菌的变化53-54
  • 5.3 本章小结54-56
  • 第6章 丁酸梭菌预发酵对产沼气的影响56-59
  • 6.1 材料和方法56-57
  • 6.1.1 实验菌株和原料56
  • 6.1.2 主要实验试剂56
  • 6.1.3 主要实验仪器56
  • 6.1.4 沼气发酵56-57
  • 6.1.5 挥发酸测定方法57
  • 6.1.6 沼气气体成分分析57
  • 6.2 结果与讨论57-58
  • 6.2.1 丁酸预发酵对沼气产量的影响57
  • 6.2.2 沼气气体成分分析结果57-58
  • 6.3 本章小结58-59
  • 展望59-60
  •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64-66
  • 致谢6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啤酒工业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    王荣选;

沼气发酵    李兴杰

酒窖底泥中丁酸梭菌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谢树贵;戴青;赵述淼;梁运祥;

菌剂预处理原料对沼气发酵效果的影响    来航线;杨兴华;焦延雄;薛泉宏;

一株近海沉积物中产甲烷菌的分离及鉴定    仇天雷;承磊;罗辉;张辉;吴晓磊;邓宇;

沼气发酵外源添加物的研究进展    何荣玉;刘晓风;袁月祥;闫志英;廖银章;李旭东;

沼气发酵中的酸中毒处理技术    彭景勋

污水厂剩余污泥水解及其厌氧发酵产氢技术研究    郭亮

一种促进蓝藻生长的海洋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史亚萍;张宏;郭道森;李荣贵;

两株具有杀松材线虫活性海洋细菌的筛选和鉴定    郑海营;于洁;李荣贵;郭道森;

两株啤酒生产线中易污染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郭延志;提婕;艾桂花;郭道森;李荣贵;

致病性副溶血弧菌脂多糖的制备及其对牙鲆的免疫效应    张建设,周丽,邢婧,战文斌

海水养殖斜带石斑鱼溃疡病病原菌(溶藻弧菌)的初步研究    胡学峰,石存斌,潘厚军,李宁求,吴淑勤

一株水产益生菌的鉴定    李继秋;谭北平;麦康森;艾庆辉;徐玮;张文兵;刘付志国;马洪明;

养殖大菱鲆腹水病病原的研究    李筠;颜显辉;陈吉祥;王印庚;李秋芬;

鞘氨醇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组成及絮凝特性    单宝田;周爱华;梁生康;王修林;

中国对虾体内1株益生菌的筛选与初步鉴定    张玲;谭北平;麦康森;艾庆辉;张文兵;徐玮;

一株分离自海洋的细菌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朱生凤;朱有庆;辛宇;梁生康;

番茄内生细菌TB-2生化特性及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窦瑞木;雷清泉;张改强;

鳢舒伯特气单胞菌内脏类结节病的研究    刘春;

产壳聚糖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    马镝;

渡夏期养殖刺参腐皮综合征的发生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黄华伟;王印庚;陈霞;张凤萍;

现代化奶牛场乳房炎病因调查及其防治    邬纯鸿;黄毅;王文莉;钟代彬;吴广安;方艳军;

一株异养型亚硝酸盐转化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余东游;刘韶娜;李卫芬;黄海智;

海洋微生物复合制剂改善桉树人工林土壤质量研究    胡治刚;胡江春;刘丽;汪思龙;苏振飞;王书锦;

抗生素对一株假单胞菌耐镉能力的影响及其红外光谱分析    刘爱民;王敏;黄为一;

一株降解DBP菌株CQ0302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李俊;陈济安;邱志群;赵清;舒为群;

山西醋醅中醋酸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席青;张德纯;管晓冉;

Ectoines高效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郎亚军

养殖鱼类病原菌检测芯片技术的建立    李永芹

冻土细菌新种和冰缘植物内生细菌新种的特征和多相分类学研究    赵祺

枯草杆菌两步法生产四甲基吡嗪的调控及机制的研究    朱兵峰

粘细菌Stigmatella WXNXJ-B产生新型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    王大红

Acetobacter sp. CCTCC M209061细胞催化潜手性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    肖仔君

厨余物厌氧产氢过程控制因素优化研究    赵明星

产精氨酸脱亚胺酶变形假单胞菌的筛选鉴定及酶的定向改造    刘咏梅

油茶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    刘君昂

感染猪的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特性和诊断方法研究    黎满香

斑点叉尾鮰生鱼片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    罗晶晶

肠道菌对苏云金芽胞杆菌家蚕杀虫活性的作用    郎晓磊

苏云金芽胞杆菌对云斑天牛的抗性研究    逯晋忠

利用半夏凝集素构建内生工程菌及其抗同翅目害虫效果研究    张献芳

新型微生态制剂的研制    韩亚超

贵州省苗族腌酸汤中产乳酸菌素菌的筛选与初步研究    袁玮

黄鳝肠道菌群的初步分析和益生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贺中华

黄颡鱼肠道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    孟小亮

鱼源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田甜

核盘菌菌核围微生物的分离以及拮抗性分析    卢叶青

电穿孔——解释生物体中非热生物效应的关键机理    王保义,刘长军,郭庆功,李丰群,邹大华,徐润民,张弘,许虹,王子淑,王亚军,邹方东

利用有机废弃物的发酵产氢    肖本益,刘俊新

光合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李先磊

生物产氢研究与进展    杨素萍,赵春贵,曲音波,钱新民

产酸发酵细菌产氢机理探讨    任南琪,李建政,林明,王勇

乙醇型发酵与丁酸型发酵产氢机理及能力分析    王勇,任南琪,孙寓姣,李建政,孙选文

水解酶提高猪粪沼气发酵产气率    张无敌,宋洪川,李建昌,韦小岿

丁酸型发酵产氢的运行稳定性    秦智,任南琪,李建政

酪酸梭菌和婴儿型双歧杆菌对霍乱弧菌的拮抗试验    陆俭,张雪平,孟筱琦

益生乳杆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禹慧明,林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