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制沼气过程生命周期评价及其敏感性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40:24
热度:129

秸秆制沼气过程生命周期评价及其敏感性分析【摘要】:近十年来,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必须依靠进口才能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同时,能源的大量使用将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导致气候变化日趋严重。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必须依靠进口才能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同时,能源的大量使用将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导致气候变化日趋严重。另一方面,生物质废弃却非常普遍,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利用生物质秸秆发酵制沼气工程能够有效改善能源紧缺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减少可利用生物质堆放或焚烧而带来的环境问题。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是一种对产品、生产过程或者活动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分析评价环境影响的环境管理工具。本研究基于LCA理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某沼气工程,以处理1t秸秆作为功能单位,根据Eco-indicator99和IPCC 2007 GWP方法分别评价沼气工程的生态指数和全球变暖潜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并评价了系统中不同影响因子的敏感性。主要结论如下:①秸秆制沼气过程对生态环境总体影响有改善作用,尤其表现在减少了大量的化石燃料消耗以及癌症因子排放;②秸秆制沼气过程对全球变暖潜势的作用是不利的,主要来自沼气处理单元和辅助单元,其影响随着年限的增加而增加。③电力消耗、有机副产品和CO2吸收剂选择对全球变暖潜势的敏感性较高。因此,更多的研究应该关注于有效的利用电能;如何在有机废水中获得更多的有机副产物;寻找环境影响更小的二氧化碳吸收剂。 【关键词】:秸秆制沼气 Eco-indicator 99 IPCC 2007 GWP 生命周期评价 敏感性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216.4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11-14
  • 1.1.1 能源背景11-12
  • 1.1.2 温室气体排放现状12-13
  • 1.1.3 中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13-14
  • 1.1.4 综合分析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2.1 生命周期评价国内外研究14-15
  • 1.2.2 秸秆发酵制气国内外研究15-16
  • 1.2.3 秸秆制气生命周期评价国内外研究16-17
  • 1.3 论文主要工作17-20
  • 1.3.1 研究前提17
  • 1.3.2 研究目标17-18
  • 1.3.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8-19
  • 1.3.4 课题创新性19-20
  • 2 生命周期评价20-28
  • 2.1 生命周期评价框架20-23
  • 2.1.1 目的和范围确定21-22
  • 2.1.2 清单分析22-23
  • 2.1.3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23
  • 2.1.4 结果解释23
  • 2.2 生命周期评价软件23-25
  • 2.2.1 国内外生命周期评价软件简介24
  • 2.2.2 SimaPro软件简介24-25
  • 2.3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25-26
  • 2.3.1 常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简介25-26
  • 2.3.2 Eco-Indicator方法简介26
  • 2.3.3 IPCC 2007 GWP方法简介26
  • 2.4 数据质量分析26-28
  • 3 秸秆发酵制气工艺过程28-32
  • 3.1 参考的拟建项目概况28
  • 3.2 生产工艺及参数设计28-32
  • 3.2.1 预处理工艺29
  • 3.2.2 发酵工艺29
  • 3.2.3 沼渣沼液处理工艺29-30
  • 3.2.4 沼气净化工艺30
  • 3.2.5 沼气液化工艺30-31
  • 3.2.6 辅助单元31
  • 3.2.7 物料平衡31-32
  • 4 秸秆制气生命周期评价32-53
  • 4.1 目标和范围的确定32-35
  • 4.1.1 评价目标32
  • 4.1.2 功能单位及系统边界32-35
  • 4.2 清单分析35-39
  • 4.3 粗硫磺精制过程生命周期评价39-40
  • 4.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40-53
  • 4.4.1 Eco-indicator(H)方法评价40-44
  • 4.4.2 IPCC 2007 GWP方法44-46
  • 4.4.3 敏感性分析46-53
  • 5 结果与建议53-56
  • 5.1 结果53-54
  • 5.1.1 Eco-indicator(H)方法评价结果53
  • 5.1.2 IPCC 2007 GWP方法评价结果53-54
  • 5.1.3 敏感性分析结果54
  • 5.2 建议54-56
  • 参考文献56-65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6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不同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效果的比较    杨立;张婷;王永泽;王金华;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CA database and LCA software    

基于LCA的稻秸合成甲醇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    顾吉青;金保升;肖军;仲兆平;沈来宏;

中国规模化秸秆沼气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崔文文;梁军锋;杜连柱;张克强;

pH值对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王永泽;邵明胜;王志;陈雄;李冬生;王金华;

县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中低碳高值农业技术研究——以韶山灌区在建生态循环农业园种养业发展为例    李林杰;许振成;罗琳;黄璜;李劲松;赵志彬;陈月华;何清林;

葡萄皮渣的沼气发酵潜力研究    柳静;张无敌;尹芳;刘士清;徐锐;李建昌;陈玉保;

低碳高值农业污染链阻控-产业链延展技术耦合模式研究——以韶山灌区及其主体湘乡市和湘潭县为例    李林杰;许振成;罗琳;黄璜;李劲松;赵志彬;陈月华;何清林;方建武;曾北危;

稀碱法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产气的影响研究    杨立;张婷;龚乃超;李红丽;

秸秆沼气工程中厌氧与贮气CSTR工艺研究    张一维;

整株秸秆产气技术    王虎琴;霍春强;白洁瑞;张庆华;

农作物秸秆处理技术的研究进程    陈智远;蓝天;应梅华;

不同秸秆原料发酵产沼气试验研究    覃文能;魏世清;李金怀;

不同配比污泥对玉米秸秆产气特性的影响    刘彦珍;李安华;

生态高值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李林杰

可持续性建筑存量演进模型研究    杨崴

竹/木质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及其应用研究    王爱华

从铜炉渣中回收铜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李英顺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建筑行业环境影响研究    谷立静

陕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研究    朱建春

桥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高宏伟

基于LCA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环境影响分析    庞博

种植业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气特性及动态工艺学研究    白娜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APT生产环境负荷研究    孙波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制备混凝土路面砖及其对环境负荷的影响    曹旗

郑州市农业废弃物资源量调查及利用策略研究    安可栋

高效纤维素降解复合菌剂的筛选及在秸秆沼气发酵中的应用    周锐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典型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任丽娟

木制家具产品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陆磊

小麦秸秆高效厌氧发酵特性研究    张彤

秸秆沼气工程中厌氧与贮气CSTR工艺研究    张一维;

甲醇燃料汽车的排放特性研究    葛蕴珊;尤可为;王军方;姜磊;韩秀坤;高力平;王向东;宋玉祥;

甲醇汽车和电动汽车的煤基燃料路径生命周期评价    刘宏;王贺武;侯之超;王瑛;张可;欧阳明高;

几种农作物秸秆的成分分析    赵蒙蒙;姜曼;周祚万;

环境成本与林木生物质发电    黄雷;张彩虹;秦琴;

沼液预处理对小麦秸秆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楚莉莉;李轶冰;冯永忠;杨改河;任广鑫;

甲醇生产工艺经济与成本分析    王璇

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的研究现状    蒙杰;王敦球;

中国火力发电行业减排污染物的环境价值标准估算    魏学好,周浩

必须正视能源短缺对和谐社会的影响    胡青丹;

生命周期评价在硫铁矿掺烧亚铁渣制硫酸中的应用研究    袁晓梅;王斌;

中国资源能源稀缺度因子及其在生命周期评价中的应用    侯萍;王洪涛;朱永光;翁端;

环境基本法与生命周期评价    胡馨芝;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陈万明;来延肖;

我国农业生命周期评价框架探索及其应用——以河北栾城冬小麦为例    梁龙;陈源泉;高旺盛;

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生命周期评价    刘黎娜;王效华;

成都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命周期评价    李娜;王根绪;张建强;籍长志;

绿色竹制家具生命周期评价的模式构建    杨晓梦;孙建平;刘志佳;马俊;孙文;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体系及其对比分析    段宁;程胜高;

太湖地区高产水稻生命周期评价    王明新;夏训峰;刘建国;柴育红;雷春生;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应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研究进展    陈志龙;丛晓春;

企业环境管理工具——生命周期评价    黄志甲;唐佳丽;林高平;刘颖昊;

生命周期评价和碳排放核算    吕竹明;

生命周期评价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韩昀峰;马民涛;

生命周期评价中清单的不确定性分析    任丽娟;陈莎;张菁菁;刘尊文;曹磊;岳文淙;王道;

牛奶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范翠云;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生命周期评价的综合集成——以中国燃料乙醇研究为例    李红强;王礼茂;

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理论研究对策浅析    徐常青;陈伟;洪静兰;

生命周期评价在工业污染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瑞典经验对我国工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启示    陈颖;王连军;王亚男;

PCBs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    胡新涛;朱建新;丁琼;

宝钢首创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张跃进

宝钢研究院开展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张跃进

ISO关注环境问题    白 桦

废弃手机资源化的生命周期评价    尹建锋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中国建筑行业环境影响研究    谷立静

食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与实证分析    任辉

产品生命周期3E+S评价与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冷如波

生活垃圾堆肥过程污染气体减排与管理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杨帆

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及其在中国镁工业中的应用    高峰

刺参陆基养殖系统的能值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    王国栋

秸秆制沼气过程生命周期评价及其敏感性分析    王俏丽

深层卤水开采生命周期环境与经济集成评价    陈伟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张倩影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典型纸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    任丽娟

生命周期评价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张亚平

大庆王家围子地区燃油和燃煤供暖的生命周期评价    敖红光

苏州月亮湾国际中心建筑生命周期评价    梅磊

基于可持续视角的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研究    刘红超

简化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其案例研究    张晓璐

生命周期评价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李晓超

12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