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海夏季风建立和结束日期及与其强度的关系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5:11:30
热度:

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海夏季风建立和结束日期及与其强度的关系【摘要】:利用1948—2012年NCEP/NCAR再分析全球格点日平均资料,将南海区域(110~120°E,10~20°N)

【摘要】:利用1948—2012年NCEP/NCAR再分析全球格点日平均资料,将南海区域(110~120°E,10~20°N)850 h Pa候平均纬向风稳定地由东(西)风转为西(东)风,且同一层上稳定地有θse≥335 K(θse335 K)确定为南海夏季风建立(结束)日期,得到近65 a南海夏季风建立、结束、持续日期序列。赤道印度洋地区的顺时针旋转的涡旋与越赤道气流及副高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起着决定性作用。南海夏季风建立日期与其强度的关系密切,夏季风建立越晚(早)其强度越强(弱),纬向风在对流层高层先(后)发生突变。气候变暖对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和结束日期及强度的影响是显著的,气候变暖后南海夏季风建立早(晚)年明显偏多(少),强度明显偏弱。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气候变暖 南海夏季风 建立和结束日期 越赤道气流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43020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博导类)(20113228110003)共同资助
【分类号】:P425.42
【正文快照】: 1引言中国处于东亚季风区,东亚季风对我国的天气和气候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南海季风又是东亚季风的一个分支,对我国的影响也极为重要。南海是亚-澳大陆的桥梁,是东亚季风爆发较早的地区,南海季风也是亚洲季风区大气环流由冬季形势向夏季形势转换的最早征兆。虽然南海与孟加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的气候特征及其年代际变化    江志红;何金海;李建平;杨金虎;王冀;

南海夏季风活动及其影响    李崇银,张利平

关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大尺度特征及其机制的讨论    何金海,徐海明,周兵,王黎娟

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    戴念军,谢安,张勇

一个新的季风指数及其年际变化和与雨量的关系    李建平,曾庆存

南海地区降水的时空特征    江静,钱永甫

南海夏季风演变的气候学特征    王启,丁一汇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度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研究    何敏,许力,宋文玲

南海夏季风的建立及强度变化    梁建茵,吴尚森,游积平

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特征    吴尚森,梁建茵

1998年南海夏季风大气环流演变特征    吴有训,王克强,杨保桂,程雪生,李敬义,胡文运,郑光明,刘勇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气候特征    刘文静;丁国香;

NCEP/NCAR再分析温度·位势高度和风速场资料在上对流层/下平流层的适用性评估    刘超;王咏青;卞建春;

The Potential Predictabilit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 a Dynamical Seasonal Prediction System    

Summer Monsoon Impacts on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in the Middle of the South China Sea:Climatological Mean and Annual Variabil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Airflow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Boreal Summer    

Variation of Air-Sea Heat Fluxes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Are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Onset    

塔里木河北源及干流区域降水变化趋势与多尺度特征对比:    李雪梅;姜逢清;李兰海;王桂钢;韦炳干;

亚洲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与大洋暖池气候的相关特征研究    白庆梅;田文寿;冯兆东;王澄海;靳立亚;

北大西洋涛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    刘焕才;段克勤;

“碧利斯”造成湘东南特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杜小惠;陈伟;王德良;

海洋在中国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胡敦欣;

南海对流强度指数及其应用    张苏平;刘秦玉;

南海西南季风爆发日期及其影响因子    梁建茵;吴尚森;

热带环流系统异常对2003年淮河暴雨洪涝的影响    何敏;龚振松;许力;

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和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关系研究    梁肇宁;温之平;吴丽姬;魏晓琳;

中南半岛对流活动特征及其对南海夏季风建立过程的影响    何金海;王黎娟;温敏;

亚洲季风区感热潜热对副高带季节演变的影响    舒锋敏;简茂球;

南海地区降水的四个阶段    李国丽;王安宇;冯瑞权;

热带印度洋秋季偶极子模态与南海夏季风的关系    李东辉;谭言科;朱益民;

西北太平洋年际和季内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研究    郑建秋

基于MODIS反演重构时间序列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黎治华

东亚夏季风雨带进退与西太副高活动、降水年代际变化及江苏气候若干问题    俞亚勋

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过程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    蒋兴文

土卫六与地球大气对比的数值模拟研究    刘冬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结构特征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    钟珊珊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波包传播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肖天贵

华北降水时空变化及降水量减少影响因子研究    郝立生

贵州董哥洞近1000年石笋纹层年代学与同位素气候重建    赵侃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多尺度特征及其可预报性    黄少妮

南海夏季风爆发指数及其对中国降水影响的研究    田莹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    李元妮

热带印度洋热含量变异及其对我国旱涝的影响研究    黄科

影响东亚夏季风的春季海陆热力关键区的年代际变化    郑旭程

气候态下我国梅雨范围及出入梅异常年份大气环流特征研究    黄真

南海季风与海气界面通量的季节循环及其相互联系    连漪

广西沿海水温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南季风爆发关系的研究    唐林

早全新世辽宁暖和洞石笋纹层与气候事件研究    郭允

东亚夏季风和中国降水的关系    于星

江苏省五一、十一重要节假日天气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    张娇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竺可桢

近三十年我国夏季风盛行期降水的分析    郭其蕴,王继琴

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的分析    郭其蕴

A STUDY OF CIRCUL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ASIAN AND INDIAN SUMMER MonSOONS THEIR INTERACTION    朱乾根,何金海,王盘兴

我国降水振荡周期特征的初步分析    赵汉光

准两年周期振荡在我国月降水量中的表现    黄嘉佑

60年代北半球夏季气候跃变过程的初步分析    严中伟

论大气环流的季节划分和季节突变 Ⅰ:概念和方法    曾庆存,张邦林

东亚夏季风的研究进展及其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黄荣辉,黄刚,任保华

南海夏季风活动及其影响    李崇银,张利平

2004年与2008年的南海夏季风特征比较    范伶俐;郭品文;

太平洋和印度洋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    于乐江;胡敦欣;冯俊乔;

南海夏季风暴发过程的低频特征    宋焱云,谢安,毛江玉,叶谦

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年对流层温度场演变特征及其热力成因    简茂球,贺海晏

关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大尺度特征及其机制的讨论    何金海,徐海明,周兵,王黎娟

1994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    吴池胜,王安宇,冯瑞权,古志明

1998年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近地区大气热源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    简茂球,罗会邦

1998年南海夏季风环流与动能收支的多尺度特征    高荣珍,周发琇,管长龙,王东晓

不同资料揭示南海夏季风爆发特征的比较    朱亚芬,李弋林,钱维宏

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及其变化特征    吴尚森,梁建茵

利用大尺度环流确定2006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    郑彬;林爱兰;谷德军;李春晖;

南海夏季风撤退的气候特征    王安宇;冯瑞权;梁建茵;林建恒;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多尺度预测方法及驱动机制    谷德军;纪忠萍;林爱兰;郑彬;李春晖;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及强度年际变化研究    吴尚森;梁建茵;

2007年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北传及影响因子    郑彬;林爱兰;李春晖;谷德军;

南海夏季风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关系    毛燕军;

轨迹模式在判定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中的应用    梁卓然;江志红;刘征宇;顾婷婷;

1998年南海夏季风大气环流演变特征    吴有训;王克强;杨保桂;程雪生;李敬义;胡文运;郑光明;刘勇;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和强度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的研究(摘要)    何敏;许力;宋文玲;

1998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低频特征    郑彬;

南海夏季风爆发 对东亚夏季旱涝影响    柯季

南海季风提早爆发华南江南进入多雨期    记者 孙楠

华南江南将进入多预期    记者 孙楠

潘静:这里是我不断学习的课堂    实习生 孙馨 本报记者 向杰

改革给科研注入新活力    杨绮薇

从界限模糊到渐趋明晰    本报记者 贾敏

多原因致今年秋雨异常偏多    杨梅菊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年际变化及其机制    温之平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多尺度特征及其可预报性    黄少妮

南海夏季风建立与南亚高压重建及其数值模拟    胡鹏

西太平洋—印度洋—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在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中的作用    于乐江

东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活动特征及其与热力强迫的关系    王黎娟

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年际变异及其诊断分析    吴冬梅

南海夏季风建立特征分析和模拟及南亚高压西进特征分析    李飞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    李元妮

南海夏季风与印度夏季风爆发的年际异常    茅懋

南海夏季风强度年际变化的年代际变异特征    李霞

南海夏季风爆发指数及其对中国降水影响的研究    田莹

热带海洋海气相互作用对南海夏季风年际变率的影响    魏红成

越赤道气流、澳大利亚高压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    王平

中南半岛与南海热力差异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    李青

亚印太区域海气热通量变化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关系    左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