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河流污水土地处理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53:38
热度:

河流污水土地处理试验研究【摘要】: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污水处理的生态工程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农田、林地、苇地等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固定与降解作用(如土层过滤、土壤

【摘要】: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污水处理的生态工程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农田、林地、苇地等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固定与降解作用(如土层过滤、土壤粒子和植物根系吸附、生物氧化、离子交换、土壤微生物的降解),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实现净化并对污水及氮、磷等资源加以利用,最终实现污水的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是一种低费用、低能耗的污水净化方法。 本文由室内和野外两部分试验组成,主要研究土地处理系统对典型河流污水的净化效果,以及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土地处理系统内部的浓度变化,并分析了进水负荷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1)室内试验中,模型内部不同深度各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比较复杂。在模型进水期间,各点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很大。在适当的进水流量下,各点的污染物浓度相对稳定,且变化趋势相似。此次试验在土壤不同深度,各点污染物浓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2)在室内模型试验中,四个模型沿程第一段对氨氮、COD有稳定且较高的去除效果,去除率分别为80%和90%,沿程磷的变化比较大,出水浓度随进水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最终的去除率在50%~80%之间。(3)野外坡地根据季节和进水负荷的不同,沿程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不同。11月份,植物坡地和砾石坡地对氨氮的去除率高达90%,去除主要发生在第一段;两种坡地内COD的浓度是沿程线形下降的,最终去除率在50%~75%之间;砾石坡地对色度的去除率在80%以上,而植物坡地只有35%的去除率;两种坡地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都在50%左右。7月份,两种坡地沿程氨氮浓度有所波动,但最终出水浓度较低,去除率达50%以上;两种坡地内COD的浓度是沿程线形下降的,最终去除率在50%~75%之间;砾石坡地对色度的去除率在80%以上,而植物坡地只有50%的去除率;两种坡地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只有20%~30%左右。(4)室内和野外试验中,进水负荷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的影响都比较大。试验结果表明,进水负荷对氮的去除影响大于对COD的去除,所以在选择合理的进水负荷时,可将氮作为主要设计参数。 【关键词】:氨氮 COD 土地处理系统 去除率 进水负荷 停留时间 河流污水
【学位授予单位】:河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X703.1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中国的水资源与水环境10-12
  • 1.1.1 中国的水资源10-11
  • 1.1.2 中国的水环境11-12
  • 1.1.3 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途径12
  • 1.2 土地处理技术体系及特点12-17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目的17-19
  • 第二章 土地处理技术研究及其应用19-30
  • 2.1 土地处理技术的机理研究19-26
  • 2.1.1 土壤对污水的净化作用19-25
  • 2.1.2 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25-26
  • 2.1.3 砾石填料对污水净化的作用26
  • 2.2 国内外应用实践26-28
  • 2.2.1 国外应用实践26-27
  • 2.2.2 国内应用实践27-28
  • 2.3 本章小结28-30
  • 第三章 室内模型试验30-53
  • 3.1 试验内容与目的30
  • 3.2 试验方法30-36
  • 3.2.1 试验水质30-31
  • 3.2.1 试验用土31-32
  • 3.2.1 试验装置32-35
  • 3.2.1 试验的进水负荷及停留时间35
  • 3.2.1 水质参数及分析方法35-36
  • 3.2.1 取样时间和频次36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36-51
  • 3.3.1 土壤层不同深度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分析36-45
  • 3.3.2 沿程各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分析45-48
  • 3.3.3 分析不同进水负荷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48-51
  • 3.4 本章小结51-53
  • 第四章 野外模型试验53-66
  • 4.1 试验内容与目的53
  • 4.2 试验方法53-59
  • 4.2.1 进水水质53-54
  • 4.2.2 试验填料54
  • 4.2.3 试验装置54-58
  • 4.2.4 试验水力负荷及停留时间58
  • 4.2.5 水质监测及方法58-59
  • 4.2.6 取样时间和频次59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59-64
  • 4.3.1 沿程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59-62
  • 4.3.2 分析不同进水负荷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62-64
  • 4.4 本章小结64-66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66-68
  • 5.1 结论66-67
  • 5.2 存在问题及建议67-68
  • 参考文献68-71
  • 致谢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土壤自净化特性及公路导排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李海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    成水平,吴振斌,况琪军

厌氧—好氧地沟式污水脱磷脱氮土地处理技术    董泽琴

水生经济植物净化受污染水体研究    由文辉,刘淑媛,钱晓燕

工业废水土地快速渗滤系统设计参数试验研究    王有乐,敬宪科,高建力,齐明亮

地面廊道系统对微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陈晓华,汪德爟,俞云利

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贾宏宇,孙铁珩,李培军,台培东,周启星,常士俊,马学军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种云霄,胡洪营,钱易

沸石床处理农田暴雨径流氮磷中试研究    李旭东,李广贺,张旭,何小娟,张荣社

人工湿地系统在我国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寒娥

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力学特点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吴振斌,任明迅,付贵萍,贺锋,Alex Pressl

人工湿地处理污染河水现场中试研究    吴建强

地表漫流系统处理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    张旭东

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    封丹;严群;李健昌;赖兰萍;韩磊;黄俊文;罗仙平;

砂滤池系统处理北方农村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王艳芹;袁长波;边文范;姚利;李国生;张昌爱;刘英;

多花黑麦草人工湿地处理九峰河污水的研究    李晨军;郑春明;陈海生;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展望    龚根辉;

人工湿地对污水的除磷效果研究    邱沪生;欧阳郑凯;

Pb、Cd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毒害作用    朱纯;鲁先文;

水生经济植物对虾塘养殖废水的净化能力研究    武艳;李华;张明;徐亚同;

SBR生物脱氮试验研究    王威;

长潭水库集雨区农田沟渠耐寒植物生活污水降解效应    陈海生;

大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湖水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    雷泽湘;谢贻发;徐德兰;刘正文;

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及其水处理应用    崔康平;周元祥;许为义;彭书传;

对治理与净化水体砷污染的探讨    唐谋生;张立柱;余雷;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进展    陈小敏;王梅;

滴水湖引水通道D港沉水植被群落对流水的净化能力研究    王阳阳;霍元子;冯子慧;何培民;张饮江;何文辉;

植物-微生物共代谢系统在湖泊修复中作用    李聪聪;成小英;周青;张光生;

综合生物措施处理养殖废水初探    彭建华;陈文祥;郑金秀;

生物渗滤床处理养殖废水的技术经济性研究    王守伟;祝明;赵燕;朱百泉;万波;

人工湿地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研究    叶红;邓仕槐;李远伟;吴晓莉;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现状    王鹏;曹薇;董仁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蔡佩英;马祥庆;

人工湿地处理城镇污水和猪场废水研究    李淑兰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崇明前卫村微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与基质研究    张小东

重庆市长寿区城市河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赵占军

人工湿地构建及其对污染的黄河灌溉水处理效应    司万童

近岸海域氮磷污染生态修复与大型海藻生物能源提取研究    季仲强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氮循环微生物效应及生态模型研究    修海峰

北方都市生态人工湿地深度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的研究    王昊

长春市绿地铅污染评价及其植物修复研究    李翠兰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染物去除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许文来

菹草对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    倪玲珊

基于植物群落分析的武汉城市湖泊湿地植被恢复典型模式研究    曾毅

植物浮床对精养池塘水质及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效应    赵巧玲

长沙市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研究    胡阳阳

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模拟生活污水的研究    楚伟伟

刺苦草等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程度不同水体净化作用研究    赵迪

富营养化水体中三种水生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宋春春

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处理酸性重金属废水的效能及机理研究    刘晶晶

好氧厌氧多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艺优化    宋妮

湿地公园的深生态价值构建    熊星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去除氨氮研究    郑艳侠;刘征;宋保平;赵旭阳;

复合快渗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模拟试验研究    刘传;田媛;杨昕;

紫色土构建快渗系统对污水氮去除性能的影响    王春燕;郭劲松;王飞;唐翌;

人工快滤系统处理小区洗衣废水的试验研究    顾丽;汪翙;冯骞;薛朝霞;吴蓓;

土地处理池塘污水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刘文辉;赵晓光;刘增超;郑先俊;

分层填料土地毛管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杨健;严群;吴一蘩;阙愿林;董卫华;

利用北调江水回渗地下的除氮实验研究    张明;胡瑞林;刘长礼;王振涛;

人工湿地在路面径流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黄少雄;衷平;石翔;

人工湿地处理桥面径流的试验研究    衷平;陈济丁;孔亚平;李楠;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中干湿周期的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郝火凡

污水处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研究    张金炳

黄土类土对铬、砷的净化机理及地下水防污安全埋深的研究    易秀

公路路面径流污染特性及其对受纳水体水质影响的探讨    陈莹

地下渗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刘晓宁

人工土快速渗滤系统削减城市面源污染负荷的试验研究    黄玮

人工土快速渗滤系统削减城市初雨径流污染应用性研究    吴蓓

污水土地处理的数值模拟    石云

不同净水措施生产的自来水致突变性研究    谢雄,吴坤,陈波林

水芹菜对含银废水的净化功能    皮宇,陈志强,戴全裕,陈源高

人工湿地系统去除藻毒素研究    吴振斌,陈辉蓉,雷腊梅,宋立荣,付贵萍,金建明,贺锋,何振荣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净化污水机制研究 Ⅰ微生物类群和基质酶    吴振斌,梁威,成水平,周巧红,邓家齐,詹发萃

复合构建湿地运行初期理化性质及氮的变化    贺锋,吴振斌,付贵萍,陈辉蓉,成水平,熊丽,邱东茹,金建明,李玉元

城镇污水资源化技术发展状况    张智,阳春,曾晓岚

土壤含水层处理去除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试验研究    皮运正,吴天宝,陈维芳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研究    彭超英,朱国洪,尹国,余以刚,曾姗姗

成都市活水公园人工湿地塘床系统的生物群落    王庆安,任勇,钱骏,张秋劲

蚯蚓与污水土地处理试验研究    吉方英,罗固源,周健,刘鸿霞

生物膜系统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王海燕;杨帆;吴军年;

内电解法预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工艺机理研究    陈奕希;

悬浮载体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霍保全;景长勇;刘旭东;

多级A/OVTBR组合工艺处理焦化废水    周集体;邢礼娜;张劲松;

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启动过程研究    王华;刘翔;邓栋;杜尔登;

无机—有机复合膨润土用于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    郭海霞;杨维;张洪波;

应用改进型巴顿甫工艺处理中低浓度味精废水    叶爱萍;黄一南;林晓东;陈俊刚;周尚兴;丁革胜;

天然硅藻土作为吸附材料处理渗滤液的效果研究    冯向明;蒋建国;李春萍;郭权;

OCO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钟华文;林培喜;周锡堂;李德豪;

改进的A~2/O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刘炯;庞文娟;

赤泥吸附垃圾渗滤液中COD和氨氮的实验研究    姜浩;廖立兵;郑红;王军玲;龙梅;

MBBR技术去碳脱氮性能    胡龙兴;赵江冰;陆永生;BAUDU Michel;

生物沸石与微污染水源净化    梁国飞;颜培实;

预氧化与生物活性炭联用去除微污染原水中氨氮    鞠然;马军;刘桂芳;

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赵永坤;朱昌雄;李良生;于化泓;

微生物在废水中脱氮的研究    纪涛;

A-A-O法生物脱氮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徐红;陈秀忠;

A-A-O法生物脱氮工艺处理焦化废水的应用    徐红;陈秀忠;时元田;

化学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试验研究    吕玉娟;张道斌;张晖;

A-A-O法生物脱氮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亓学山;于世友;徐红;

2010年 我省COD减排22636吨    记者 刘宇男

环己酮废水处理新技术使COD减九成    记者 彭展

山西明确新增生活COD减排目标    记者 原建猛

多方协调确保首府COD减排任务    市环保局污控二处 张欣

COD、SO2像“商品”一样买卖    徐伟 王蔚 程伟虹

山东通报重点河流断面达标情况    李锦

全市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5年下降20.9%    实习记者 韦懿珍

钦州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连续大幅下降    记者 韦义华

COD高速路上没交警    本报记者 姜蓉

我市全面推进COD治理减排项目    董静

高盐渗滤液COD降解优势菌的筛选及相关基因消减文库的构建    郭立

基于臭氧氧化化学发光新体系的海水化学需氧量(COD)现场测量仪研制    刘岩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机理及其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陈俊敏

藻菌共生生物膜系统修复煤炭矿区污染水体的研究    梁丽华

超高盐榨菜废水微电解—电解预处理工艺研究    渠光华

不同生态因子下LMBR处理制药废水运行效能及数学模型    白羽

催化湿式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模拟废水的研究    王健

省域COD排放总量预测及减排潜力与对策研究    赵宪伟

基于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的COD在线分析仪的研制与复合传感器的制备    马传军

催化湿法氧化(CWAO)降解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李海生

固定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孙亮

河流污水土地处理试验研究    陈晓华

废水中氨氮在土地处理系统中迁移转化的模拟研究    陈喜峰

IMC脱除焦化废水中COD和氨氮的研究    徐英

超临界水氧化含油污泥技术研究    霍维晶

生物膜法A~2/O~2工艺去除焦化废水中COD、NH_3-N试验研究    潘磊

胜利油田陈庄稠油污水COD去除效果的研究    缪巍

沼山沸石去除水中氨氮的研究    高红梅

高铁酸钾处理微污染水中苯酚和COD的研究    谢淳

藻类对造纸废水中COD的去除效率研究    董芳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