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两段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TUBAF)处理厂区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9:51
热度:

两段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TUBAF)处理厂区生活污水试验研究【摘要】:借鉴国外污水处理中“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理念,在污水处理滞后区域采用合理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以提

【摘要】:借鉴国外污水处理中“以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的理念,在污水处理滞后区域采用合理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模式,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改善水环境质量。将两级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TUBAF)作为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应用于厂区生活污水的处理中。以页岩生物陶粒作为填料,在无预处理的条件下考察了其处理效能,并分析了一级滤池和二级滤池对系统处理效能的贡献。 试验选用自然挂膜法启动,启动阶段进水流量为5.98L/h,两级滤池的水力负荷均为0.94m3/m2·h,水力停留时间均为2.13h,气水比均为8:1。启动阶段水温介于12.5~17.1℃之间,28天完成挂膜启动。从浊度、CODcr、氨氮三方面分析了启动阶段TUBAF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一级滤池内异养菌为优势菌种,二级滤池内自养菌为优势菌种;对于TUBAF来说,一级滤池挂膜成功与否可以采用相对比较稳定的CODcr去除率来判断,级滤池挂膜成功与否可以采用稳定的氨氮去除率来判断。 在运行阶段考察了CODcr容积负荷、氨氮容积负荷及水力负荷等因素对TUBAF处理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UBAF对于浊度和CODcr的去除效果较好,要想提高TUBAF中CODcr的去除效能,应该适当地增加一级滤池的CODcr容积负荷,同时减少二级滤池的CODcr容积负荷,即一级滤池的滤层高度适当地降低,二级滤池的滤层高度适当地升高;由于原水的氨氮浓度较高,且实验过程中水温较低,不利于硝化菌的生长,TUBAF对于氨氮的去除能力十分有限;考察了水力负荷分别为0.94、1.59、1.92m3/m2·h时,对浊度、CODcr、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能力的影响,平均去除率随水力负荷增加而下降;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亚硝酸菌由主要存在于一级滤池变为主要存在于二级滤池。 一级曝气生物滤池采用5-8mm的陶粒作为滤料,二级滤池采用3-5mm的陶粒滤料作为滤料,建立了去除有机物的动力学模型: 一级滤池: 二级滤池: 【关键词】:TUBAF 启动 水力负荷 动力学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4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11-15
  • 1.1.1 课题来源11
  • 1.1.2 研究背景11-15
  • 1.2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15-22
  • 1.2.1 曝气生物滤池的产生与发展15-16
  • 1.2.2 曝气生物滤池的原理及工艺特点16-17
  • 1.2.3 曝气生物滤池的常见类型17-20
  • 1.2.4 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与研究现状20-22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22-24
  • 1.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2-23
  • 1.3.2 研究内容23-24
  • 第二章 试验条件与试验方法24-30
  • 2.1 试验装置与材料24-27
  • 2.1.1 试验装置24-26
  • 2.1.2 填料26-27
  • 2.2 试验条件与分析方法27-30
  • 2.2.1 试验期间进水水质27-28
  • 2.2.2 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28-30
  • 第三章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启动30-44
  • 3.1 挂膜启动31-34
  • 3.2 运行效果及分析34-41
  • 3.2.1 对浊度的去除情况34-36
  • 3.2.2 对 CODCr的去除情况36-39
  • 3.2.3 对氨氮的去除情况39-41
  • 3.3 挂膜成功判断标准的讨论41-42
  • 3.4 本章小结42-44
  • 第四章 运行效能影响因素的分析44-62
  • 4.1 容积负荷的影响44-47
  • 4.1.1 CODcr容积负荷44-46
  • 4.1.2 氨氮容积负荷46-47
  • 4.1.3 悬浮物负荷47
  • 4.2 水力负荷的影响47-59
  • 4.2.1 水力负荷对浊度去除情况的影响48-50
  • 4.2.2 水力负荷对除碳的影响50-52
  • 4.2.3 水力负荷对脱氮的影响52-57
  • 4.2.4 水力负荷对除磷的影响57-59
  • 4.3 进水温度和 pH 值的影响59-60
  • 4.3.1 温度的影响59-60
  • 4.3.2 pH 的影响60
  • 4.4 本章小结60-62
  • 第五章 有机物去除的动力学模型62-68
  • 5.1 有机物去除动力学模型的建立62-64
  • 5.2 有机物去除动力学模型的参数求解64-67
  • 5.2.1 一级滤池有机物去除动力学模型的参数求解64-65
  • 5.2.2 二级滤池有机物去除动力学模型的参数求解65-67
  • 5.4 本章小结67-68
  • 第六章 结论68-70
  • 6.1 结论68-69
  • 6.2 建议69-70
  • 参考文献70-74
  • 附录74-80
  • 作者简介80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80-82
  • 致谢82-8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复合垂直流渗滤系统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研究    马利民;刘丛;崔程颖;赵建夫;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生活小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王月红,王正林,杨敏

生物活性炭滤池深度处理纱线筒子染色废水研究    李俊生;杨波;陈晔;娄云鹏;

滤池气、水反冲洗技术的节水、节能效益研究    安明;

均粒石英砂滤料快滤池的生产性试验与应用    史笑非,贾宝秋,马志明

高效、节能处理悬浮物废水装置设计    韦国昊;

自来水厂除锰滤池的成熟与微生物群落的研究    朴真三,鲍志戎,李惟,徐爱军,杨宏,张杰

PLC在自来水厂滤池控制中的应用    张伟,马龙华,钱积新

基于MB+网络的自来水厂PLC自动控制    张伟,马龙华,钱积新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工艺    彭勃;

水厂滤池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林龙德;

中国水业创新问题杂谈    甄建伟;

ZnAl-LDH的合成及应用于污水处理    杜尚丰;陈运法;梁云;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黄鸥;

四川天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γ-丁内酯系列产品项目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韩小清;

充气水力旋流器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刘洪敏;郭绍辉;闫光绪;

我国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策略    王宝贞;

人工快渗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应用研究    杨小毛;梅立永;赖梅东;刘欢;李旭宁;

浅议UNITANK技术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杨波;陈兰;

环流塔式曝气石化废水处理过程的人工神经网络仿真研究    陈筛林;李飞;范轶;丁富新;

原平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回用项目    张建国

青岛城乡污水处理迈向全覆盖    本报记者 霍峰

污水处理:节水治污一举两得    

四川成都将建城乡污水处理体系    何晓蓉 王眉灵

湖北五项制度推进污水处理工作    记者 胡贵玉

我市污水处理项目获中央投资2100万    谈锡华 陆智国

加速推进污水处理管网建设    吴瑶 记者 赵丹

湖北襄樊污水处理特许经营三项目签约    付理群

财政部检查我市污水处理资金使用情况    通讯员 王子豪

宜章多措并举抓污水处理    通讯员 张利芳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染物去除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许文来

污水处理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研究    张金炳

膜生物反应器—人工湿地复合系统净化工艺研究    肖恩荣

氨氧化细菌强化倒置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蒋波

哈尔滨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优化及生产性试验研究    马立

城镇生活污水杨树林地慢速渗滤生态处理研究    白保勋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染物去除机理及其处理效果研究    刘家宝

雨天溢流污水就地处理工艺开发及处理装置CFD模拟研究    盛铭军

复合潜流人工湿地与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梁建军

重庆市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研究    张成

两段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TUBAF)处理厂区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邹琳

炭砂复合滤池短流程深度净水工艺试验研究    罗国荣

净水厂V型滤池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杨明

人工湿地系统实现中水回用实验工艺研究    王俊

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及其改进的试验研究    赵建芬

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吕德华

CRI系统COD降解试验及滤池有效高度模型构建    姚琪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及固定化生物反应器处理间苯二腈废水研究    万晓洁

浮滤池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的试验研究    张燊

中置复合滤料生物活性炭滤池升流式与降流式池型对比研究    廖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