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多点进水厌氧—多级缺氧/好氧—膜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7:39
热度:

多点进水厌氧—多级缺氧/好氧—膜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摘要】: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由氮、磷引起的水体污染日益加剧,给水体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污水脱氮除磷工

【摘要】: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由氮、磷引起的水体污染日益加剧,给水体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污水脱氮除磷工作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生物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经济、有效和最有发展前途的脱氮除磷方法之一。 本文基于目前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研究的发展趋势,针对目前生物脱氮除磷存在的问题,将污水生物处理新理论(如废水处理生物反应统一动力学理论、活性污泥法动力学负荷理论以及同步硝化反硝化理论等)和新技术(膜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效的厌氧-多级缺氧/好氧-膜组合脱氮除磷工艺(简称An-M(A/O)-MBR工艺)。该工艺主要由厌氧区、多级A/O区和MBR区三部分组成,其主要技术特点为;(1)采用多点进水方式,一方面,实现全程低营养状态,有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另一方面,采用原水为反硝化补充碳源,促进了反硝化的进行,同时节省了外加碳源的费用;(2)多级A/O区采用间隔曝气方式,使混合液在前进的过程中频繁地经历缺氧-好氧环境,达到频繁的硝化和反硝化,使产生的硝态氮得到及时的去除而不至于抑制整个硝化反应的进行,达到频繁硝化和反硝化的目的,最终在无混合液内回流的条件下实现氮的高效去除;(3)采用膜分离代替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可以提高整个系统中的污泥浓度,从而降低了污泥负荷,提高了反应的速度,同时保证了良好的出水水质。与现有的大多数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相比,An-M(A/O)-MBR工艺具有无内回流、脱氮效率高;污泥平均浓度高、泥龄长、池容小、基建投资省;能耗小、运行费用低;抗冲击负荷强和易于操作运行等优点。 论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多点进水An-M(A/O)-MBR工艺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的可行性,然后通过小试试验重点考察了工艺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特性,验证该工艺对生活污水处理的适用性,探讨了反应器各部分在脱氮除磷过程中的作用,功能及主要的运行机理,并获得相应的运行参数。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单点进水An-M(A/O)-MBR系统的初步研究;(2)多点进水An-M(A/O)-MBR系统的优化研究;(3)An-M(A/O)-MBR系统的污泥特性分析;(4)An-M(A/O)-MBR系统膜污染及其清洗的特性分析;(5)An-M(A/O)-MBR工艺动力学模式的建立与模拟。试验结果如下; 1.单点进水条件下,An-M(A/O)-MBR系统对COD和总磷(TP)均有较高且稳定的处理效果,当进水COD和TP浓度在340.5~395.6 mg/L和3.92~5.67 mg/L时,两者平均去除率约为98.01%和74.80%。从氮的去除效果看,An-M(A/O)-MBR系统可以在无硝化液回流的条件下达到与传统A/O系统相当的脱氮效果,因而降低了运行能耗。An-M(A/O)-MBR系统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60.22%,出水TN的形式主要为硝酸盐氮,但出水中仍含有一定量的NH_3-N(1.2mg/L左右)。说明单点进水条件下,An-M(A/O)-MBR系统对氨氮的去除不太理想。试验还发现,MBR区DO浓度过高与过低对系统除磷效果均有不利影响,该区DO浓度最好控制在2.0-3.0mg/L范围内。 2.多点进水An-M(A/O)-MBR工艺的运行结果表明,多级A/O区曝气室溶解氧(DO)浓度、污泥龄(SRT)、系统总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COD浓度及进水分配比等参数均影响着系统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进水COD浓度在120-1200 mg/L范围条件下,多点进水An-M(A/O)-MBR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均可以达到94%以上,说明该系统对有机物有很强的去除能力和抗冲击负荷能力;(2)多级A/O反应器好氧室DO浓度对系统的氮磷处理效果影响很大,过高或过低的DO水平均不利于系统对氮磷的去除。在选定的试验条件下,DO浓度在0.8~1.2mg/L范围时可以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74.81%和71.41%;(3)兼顾脱氮和除磷两方面考虑,系统在SRT为26~27d时可以取得较好的运行效果;(4)当水力停留时间(HRT)分别为8.7h、6.96h和4.97h时,系统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3.15%、79.76%和81.98%对TP的去除效率分别为67.79%、80.99%和92.16%,可见,在试验选定的HRT范围内,系统对TN和TP的去除率随着HRT的降低而逐渐增加。分析认为,HRT越大,系统的有机负荷越低,从而引起生物的内源呼吸加剧,使得生物污泥的活性降低,最终导致系统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的下降;(5)当进水COD浓度过低时(120~200mg/L),由于碳源不足会引起脱氮除磷效果变差,而当COD浓度过高时(1110~1200mg/L),由于负荷过高使得微生物种群的改变也会使脱氮除磷效果恶化;(6)适当增加多级A/O反应器缺氧室的进水量可以提高系统的脱氮和除磷效果。但多级A/O反应器的进水量过大(进水分配比为4;6)时,会因为最后一级进水中氮磷停留时间过短,加之厌氧区进水中有机物含量无法满足聚磷菌释磷的需要,最终导致系统脱氮除磷效果降低。 3.An-M(A/O)-MBR系统污泥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运行期间,反应器系统中污泥的生物活性良好,MLVSS/MLSS值均在0.76~0.85之间。沿水流方向,污泥的MLVSS/MLSS值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在该系统中能够形成稳定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此外,厌氧反应器和膜反应器内污泥的MLVSS/MLSS值有较大的差异,它们之间的差值可以定性反映除磷效果的好坏,差值越大,系统除磷效果越好;(2)系统中厌氧区、多级A/O区及膜区中的SVI值相差不大,而且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正常运行时膜反应器中污泥的SVI值在65~90mL/g之间,说明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3)An-M(A/O)-MBR系统的特征有利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的多样化,能形成复杂而稳定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从而提高污泥的稳定性及抗外界干扰能力;而且,可利用不同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提高处理效率;(4)An-M(A/O)-MBR系统内污泥的吸附性能良好,污泥负荷对活性污泥的吸附有较大影响,随着污泥负荷的增加单位污泥吸附的COD量也逐渐增加。 4.An-M(A/O)-MBR工艺膜污染及其清洗特性的研究结果如下;(1)膜污染的发展呈现典型的三阶段特性,即初始快速发展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和快速跳跃式发展阶段;(2)长期运行中膜污染特性与污泥混合液特性和膜通量等因素密切相关。良好的污泥性状和较低的膜通量均利于减缓膜污染的发展;(3)空曝气和清水反冲洗只能起到暂时延缓膜污染的作用,无法实现膜组件的长期稳定运行,但可以作为在线化学清洗的辅助措施以去除泥饼层和部分松散的膜孔堵塞和凝胶层物质;氧化剂在线清洗模式可以有效控制膜孔堵塞和凝胶层污染,在次临界通量运行条件下可以实现膜组件的长期稳定运行;在线酸洗和碱洗可以作为氧化剂清洗的有益补充联合使用;离线化学清洗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膜的过滤性能,是有效的膜污染去除的清洗模式;(4)离线清洗结果显示,大量污泥絮体(可逆污染)在膜面沉积是引起TMP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清水清洗可使之有效去除;对于凝胶层(不可逆污染)的去除,NaClO+HCl的清洗效果比HCl+NaClO更好,因为NaClO可使大分子有机物(凝胶层的主要部分)彻底氧化,而HCl去除的是一些由Ca、Mg、Al等无机离子形成的垢粒(凝胶层的次要部分)。 5.根据厌氧反应器、多级A/O反应器各反应室及膜反应器内水质各种成分的物料变化建立相应的物料平衡方程,得出了各成分沿An-M(A/O)-MBR反应系统流程变化的动力学模式并进行求解,能将多点进水An-M(A/O)-MBR生物处理系统模型化。结果表明,多点进水An-M(A/O)-MBR系统各成分的模拟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该动力学模式具有较高的数据拟合能力,能较好模拟多点进水An-M(A/O)-MBR系统的反应过程。因此,该动力学模式对系统的方案设计、系统控制及运行结果预测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An-M(M/O)-MBR工艺 多点进水 生物脱氮除磷 污泥特性 膜污染 动力学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9-13
  • ABSTRACT13-18
  • 1 前言18-39
  • 1.1 问题的提出18-20
  • 1.1.1 水体中的氮、磷的来源及危害18-19
  • 1.1.2 废水氮、磷处理的意义19-20
  • 1.2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20-22
  • 1.2.1 生物脱氮机理20-21
  • 1.2.2 生物除磷机理21-22
  • 1.3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22-28
  • 1.3.1 空间序列工艺22-27
  • 1.3.2 时间序列工艺27-28
  • 1.4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28-34
  • 1.4.1 生物脱氮技术机理及工艺的研究新进展28-33
  • 1.4.2 生物除磷技术机理及工艺的研究新进展33-34
  • 1.5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34-36
  • 1.5.1 膜生物反应器及其特点34-35
  • 1.5.2 膜生物反应器脱氮除磷研究现状35-36
  • 1.6 课题的提出36-37
  • 1.7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内容37-39
  • 2 厌氧-多级A/O-膜组合工艺的设计及其技术特性39-46
  • 2.1 工艺设计的思路39
  • 2.2 工艺设计的理论基础39-42
  • 2.2.1 废水生物处理反应动力学统一理论39-40
  • 2.2.2 活性污泥法动力学负荷40-41
  • 2.2.3 质量作用定律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41-42
  • 2.3 设计的工艺流程42-43
  • 2.4 工艺的特性43-46
  • 3 单点进水厌氧-多级A/O-膜组合工艺的运行特性46-56
  • 3.1 试验流程、装置与方法46-49
  • 3.1.1 试验流程、装置46-47
  • 3.1.2 试验水质及测试方法47-48
  • 3.1.3 试验启动和运行48-49
  • 3.2 厌氧-多级A/O-膜组合工艺的试验结果49-51
  • 3.2.1 对COD的去除分析49-50
  • 3.2.2 对氮的去除分析50
  • 3.2.3 对磷的去除分析50-51
  • 3.3 反应器内沿程水质变化51-53
  • 3.3.1 COD的沿程变化51-52
  • 3.3.2 氮的沿程变化52-53
  • 3.3.3 TP的沿程变化53
  • 3.4 膜区DO对出水中磷的影响53-55
  • 3.5 小结55-56
  • 4 多点进水厌氧-多级A/O-膜组合工艺的运行特性56-94
  • 4.1 试验流程、装置与方法56-59
  • 4.1.1 试验装置56-57
  • 4.1.2 试验水质及分析方法57-58
  • 4.1.3 试验操作参数58-59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59-61
  • 4.2.1 COD的去除分析59-60
  • 4.2.2 氮的去除分析60-61
  • 4.2.3 磷的去除分析61
  • 4.3 影响脱氮除磷效果的因素及分析61-93
  • 4.3.1 DO对运行效果的影响62-69
  • 4.3.2 污泥龄(SRT)对运行效果的影响69-72
  • 4.3.3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运行效果的影响72-77
  • 4.3.4 进水COD对运行效果的影响77-83
  • 4.3.5 进水分配比对运行效果的影响83-93
  • 4.4 小结93-94
  • 5 厌氧-多级A/O-膜组合工艺的污泥特性94-105
  • 5.1 污泥的理化指标分析94-96
  • 5.2 污泥稳定性及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96-100
  • 5.2.1 污泥的稳定性分析96-97
  • 5.2.2 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97-99
  • 5.2.3 分析与讨论99-100
  • 5.3 污泥粒径变化的分析100-102
  • 5.4 污泥吸附性能的分析102-103
  • 5.4.1 试验方法102
  • 5.4.2 试验结果与分析102-103
  • 5.5 小结103-105
  • 6 厌氧-多级A/O-膜组合工艺膜污染及其清洗特性105-122
  • 6.1 试验装置与方法105-108
  • 6.1.1 试验装置105
  • 6.1.2 膜污染清洗措施105-107
  • 6.1.3 试验条件107-108
  • 6.2 长期运行中的膜污染特性108-112
  • 6.2.1 长期运行中膜污染发展机理的分析108-110
  • 6.2.2 长期运行中膜污染特性的分析110-112
  • 6.3 膜污染控制措施的综合评价112-120
  • 6.3.1 在线物理清洗的膜污染控制效果112-114
  • 6.3.2 在线化学清洗的膜污染控制效果114-116
  • 6.3.3 离线清洗的膜污染控制效果116-117
  • 6.3.4 各种清洗模式的综合比较117-120
  • 6.4 小结120-122
  • 7 多点进水厌氧-多级A/O-膜组合工艺的动力学模拟122-143
  • 7.1 与模型有关的假设122-123
  • 7.2 厌氧区的动力学模式123-126
  • 7.2.1 厌氧区COD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23-124
  • 7.2.2 厌氧区磷酸盐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24-125
  • 7.2.3 厌氧区总氮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25
  • 7.2.4 厌氧区氨氮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25-126
  • 7.2.5 厌氧区硝酸盐氮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26
  • 7.3 多级A/O区的动力学模式126-132
  • 7.3.1 多级A/O区COD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26-128
  • 7.3.2 多级A/O区磷酸盐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28-129
  • 7.3.3 多级A/O区总氮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29-130
  • 7.3.4 多级A/O区氨氮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30-131
  • 7.3.5 多级A/O区硝酸盐氮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31-132
  • 7.4 膜区的动力学模式132-134
  • 7.4.1 膜区COD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32
  • 7.4.2 膜区磷酸盐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32
  • 7.4.3 膜区总氮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32-133
  • 7.4.4 膜区氨氮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33
  • 7.4.5 膜区硝酸盐氮变化的动力学模式133-134
  • 7.5 动力学模式的模拟与评价134-143
  • 7.5.1 模式参数的选取与估计134
  • 7.5.2 试验值与模拟值的比较与分析134-142
  • 7.5.3 模拟结果的评价142-143
  • 8 结论与建议143-147
  • 8.1 结论143-145
  • 8.2 建议145-147
  • 参考文献147-156
  • 致谢156-157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15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分级式除磷脱氮工艺探讨    龙北生,聂熹,赵勇胜,崔志新

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概况    周毅,杨开,杨德勇

生物脱氮新工艺及其技术原理    王建龙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    袁林江,彭党聪,王志盈

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高效生物脱氮途径    赵宗升,刘鸿亮,李炳伟,袁光钰

MBR中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邹联沛,张立秋,王宝贞,王琳

分段进水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邱慎初,丁堂堂

优化分段进水生物脱氮工艺设计参数    祝贵兵,彭永臻,周利,马勇,张新兰

间歇循环活性污泥—MBR工艺的脱氮除磷特性    赵方波;于水利;荆国林;李谦;镇祥华;

交替式缺氧/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除磷效能    袁丽梅;张传义;张雁秋;奚旦立;

污水处理厂能耗分析与节能技术研究进展    王夙;刘峻;

蚯蚓生物滤池处理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效果研究    尹志高;陆志波;杨健;刘静;

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和支流富营养化研究    胡正峰;张磊;邱勤;韩光;李兴琼;

亚硝酸氮积累的影响因素    陈清艳,胡群义

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再生处理中的应用    贺峰;甘胜;徐明;

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研究进展    杨少武;王晓青;杨顺生;

因子分析法在巢湖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王在高;

同步硝化反硝化技术的提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马凯;彭继峰;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研究进展    赵红;潘晓华;罗朝晖;许俊道;刘凤林;王杨;

光合细菌应用于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    席敏

污水处理厂臭气的生物滤床处理    罗春;马立实;吴坚;周超平;

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黄霞;

MBR和CAS工艺中污泥特征的比较研究    林红军;陆晓峰;沈飞;余江林;

国内MBR工程化应用发展滞缓的原因与建议    关毅鹏;陈颖;

混凝-微滤饮用水处理中试装置运行的优化研究Ⅰ    杨帆;王暄;韩宏大;何文杰;顾平;吕晓龙;

混凝-微滤饮用水处理中试装置运行的优化研究Ⅱ    杨帆;王暄;韩宏大;何文杰;顾平;吕晓龙;

A/O-MBR处理生活污水低温启动试验研究    刘慧君;许晓毅;朱跃敏;肖瑞;

计算流体力学在膜技术及膜生物反应器研究中的应用    于艳;樊耀波;徐国良;王琦;杨文静;

太湖贡湖水源地富营养化状况评价    王阳阳;霍元子;姚垚;丁士明;何培民;

海水养殖废水生物接触氧化法循环单级生物脱氮    廖绍安;王安利;黄洪辉;郑桂丽;韩舞鹰;

Falls Lake水库水质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分析    李杰

层状氢氧化镁铝的改性与成型及其对磷/氮阴离子的吸附脱除性能    邢坤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人工用材林经济利用优化分析方法的研究    张莉莉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处理焦化废水微氧EGSB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特性研究    耿炤宇

固定化脱氮菌群处理含氮污水的研究    肖晶晶

严重受污染河道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及重金属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    王令

沉水植物对湖泊沉积物—上覆水中磷迁移转化的影响    王立志

丹江口库区代表性水源地农村水污染控制措施的研究    王华玲

菹草对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    倪玲珊

循环水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    杨慧君

武汉市内湖富营养化周年变化规律的监测及初步讨论    杨文静

优势脱氮菌的筛选及工业化应用基础研究    孙菲

内源性营养盐对藻类生长机制的影响与调控研究    黄传灵

鄱阳湖湖区水体营养盐分布格局及富营养化动态分析    吴颖靖

高浓度污泥分区机理及适用组件研制    李明明

混凝气浮-A/O工艺处理毛皮废水的研究    史明

SMBR处理维生素类制药废水中试研究    胡雪利

用物化法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前期处理    丁思慧

我国城市垃圾渗滤液量预测与污染防治对策    郑雅杰

生物脱氮新工艺及其技术原理    王建龙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    袁林江,彭党聪,王志盈

内循环生物流化床硝化过程的选择特性研究    王志盈,袁林江,彭党聪,刘超翔

SBR法处理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功效    张可方,张朝升,方茜,伍小军,周莉萍,谭小萍

活性污泥外循环SBR系统的生物除磷能力    吉芳英,罗固源,杨琴,罗宁

分段进水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邱慎初,丁堂堂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同步硝化反硝化效应    齐唯,李春杰,何义亮

从微生物学探讨生物除磷脱氮机理    陈欣燕,程晓如,陈忠正

胞外聚合物EPS对MBR膜污染的影响    李绍峰;崔崇威;黄君礼;

污泥浓度与曝气强度对MBR运行的综合影响    杨小丽;王世和;

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泥特性和膜污染研究    杨琦;尚海涛;杨春;王洪臣;甘一萍;

污泥特性对膜污染的影响及膜表面污染特征    陈学民;马雯雯;伏小勇;田维平;

EPS及其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的作用和影响    杨文静;樊耀波;徐国良;袁栋栋;于艳;

上海大众嘉定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李天琪;卢义程;

废水生物处理中胞外聚合物(EPS)的研究进展    杨敏;胡学伟;宁平;孙蔚青;阮廷中;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    于晓霞;王锦;

超市废水的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特性之变化    蒋小龙;朱学峰;王志伟;王旭;

PAC-MBR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厂出水的研究    林红军;陆晓峰;王文浪;梁国明;高维珏;

超声技术监测膜污染的研究进展    李建新;

膜特性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的影响    方绪亮;何义亮;徐培;

改良型多点进水A/O工艺生物脱氮效能研究    郑诗怡;王冰;宿孟;李翊豪;时贤;马文成;

过滤机理在膜污染成因研究中的应用    刘志强;王成鹏;张小妹;王俊莹;李卿卿;

中空纤维膜处理含油污水与膜污染监测的研究    陈雪梅;李建新;张玉忠;李泓;

污泥特性与处理    张陶芸;

利用超声波清洗膜污染和减轻浓差极化    靳强;何义亮;邢卫红;张全兴;

采用MPE延缓MBR工艺中膜污染的研究    刘志阳;赵英;顾平;

氧化预处理延缓超滤膜污染的试验研究    桂学明;李伟英;赵勇;刘亮;华伟;陈清;

PVDF改性膜及其抗污染性能    于水利;杨吉祥;

冯志华代表建议 立规治理农田残膜污染    李行

玉米残膜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博乐市农广校 韩咏香 博州农业科技开发中心 刘新兰

对我州农田残膜污染与治理现状的思考    李继红 作者为州农机推广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

接替地膜覆盖 治理残膜污染    毛树春

新手段打破中药的膜分离技术应用困局    杨秀伟

出口创汇型花生安全生产技术    

为使浊涛变清流    本报实习生 张梦然

液态奶制品包装新趋势    张辉

海水淡化进入膜法时代    周颖 黄裕侃

多措并举回收残膜 保护耕地    记者 陈星

多点进水厌氧—多级缺氧/好氧—膜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袁丽梅

MBR中污泥EPS变化及其对反应器运行的影响    李莹

超滤法处理大豆蛋白废水技术研究    吕斯濠

螺旋升流式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豆俊峰

非织造布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孟志国

金属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技术    张寿通

迪恩涡二次流强化编织型中空纤维膜分离性能的研究    刘建文

膜生物反应器中延缓膜污染技术的研究    张颖

聚乙烯醇改性无纺布复合膜的制备与耐污染性能研究    仉春华

光催化—膜组合工艺去除腐殖酸的效能与机理研究    严晓菊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中高浓度氨氮的硝化特性研究    陈建

膜组合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汪进辉

膜污染因子识别与凝胶层结构分析    李艳松

膜分离技术在维生素C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米造吉

旋流膜分离器处理低浓度含油废水的研究    赵海荣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油田炼油污水试验研究    马超

锅炉补给水预处理反渗透膜污染的预防和处理    赵宇超

复合式膜曝气生物反应器(CMABR)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王嵘

纳滤膜净化受污染地下水的试验研究    李盛凯

固定化和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处理海水冲厕污水初步研究    崔正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