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ABR-MBR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20 13:47:31
热度:

ABR-MBR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性能研究【摘要】:水体富营养化是太湖流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控制营养元素进入水体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有效手段。而城市污水富含大量氮,

【摘要】:水体富营养化是太湖流域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控制营养元素进入水体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的有效手段。而城市污水富含大量氮,磷等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故开发一种新型的更加有效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结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ABR)和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各自优势,构建优化组合工艺(CAMBR),以克服传统活性污泥法系统的不足,解决传统MBR工艺存在的问题,减缓膜污染进程,增强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同时强化脱氮除磷效果,对进一步提高处理污水出水水质及其实际生产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CAMBR工艺历经72天启动成功,ABR各隔室内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维持在28g·L~(-1)左右,好氧池和膜池维持在6g·L~(-1)左右,污泥浓度,污泥活性和出水水质稳定。启动阶段ABR内出现了最大粒径3mm的厌氧颗粒污泥及MBR内最大2mm的好氧颗粒污泥,标志着反应器成功启动。CAMBR工艺启动后期稳定运行状况下,系统出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浓度分别在32、2.3、13.3和1.22mg·L~(-1)左右,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1%、92%、72%和70%。 (2)为保证CAMBR工艺良好的出水水质,综合考虑系统运行效果,可以确定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是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5h,R为200%以及溶解氧(DO)为3mg·L~(-1)。在此运行条件下,系统出水COD平均浓度为25.6mg·L~(-1),出水NH_4~+-N平均浓度为0.5mg·L~(-1),出水TN平均浓度为10.5mg·L~(-1),出水TP平均浓度为0.4mg·L~(-1),完全能够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也符合我国回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3)整个工艺实现了厌氧反硝化,厌氧释磷,缺氧反硝化除磷,好氧硝化和吸磷等微生物相的有效分离。在HRT为7.5h,R为200%,DO为3mg·L~(-1),好氧区MLSS浓度为8000mg·L~(-1)的条件下,系统对NH_4~+-N和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9%和80%,其出水NH_4~+-N和TN浓度平均分别为0.33mg·L~(-1)和10.6mg·L~(-1)。好氧池和膜池存在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强化了系统脱氮效果。出水TP浓度平均为0.31mg·L~(-1),去除率为93%。其中MBR对NH_4~+-N、TN和TP的强化去除率分别为14%、11%和18%。工艺生物量大,处理功能强,实现了稳定、高效的同步脱氮除磷功效,出水水质优良,满足小规模城镇污水处理的新型、高效、集成式一体化要求。 (4)在最佳运行条件下(HRT为7.5h,R为200%,DO为3mg·L~(-1)),工艺对进水水质的转换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对试验的两种实际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出水水质稳定而优良,出水COD浓度低于28mg·L~(-1),NH_4~+-N浓度低于0.6mg·L~(-1),TN浓度低于12.6mg·L~(-1),TP浓度低于0.42mg·L~(-1),完全能够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不同温度环境下,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很好,TN与NH_4~+-N的去除效果正相关性良好,当工艺稳定运行之后,总体上出水水质较好。中温环境,工艺出水水质良好。高温环境,TN去除率稳定在70%左右,出水浓度为9mg·L~(-1)左右;TP去除率为73%左右,出水浓度为0.8mg·L~(-1)左右。而低温环境,TN去除率仅为57%,出水浓度为15mg·L~(-1)左右;TP去除率稳定在67%左右,出水浓度为1mg·L~(-1)左右。故为取得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系统应该采取保温措施。另外,间歇抽吸出水、水力反冲是减缓膜污染和延长膜组件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但长期运行则需化学药洗以彻底清除微生物代谢产物等不可逆污染物。膜污染与污泥浓度、膜通量、曝气量三种因素密切相关。 (5)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PCR-DGGE)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hybridization, FISH)技术,对CAMBR工艺整个运行过程中系统内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动态变化和各区内优势种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整个试验过程,系统内菌群呈多样性分布,同时优势菌群突出。在同一时期内,各个反应池菌群相似性较高,微生物菌群结构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不明显,各个隔室通过各自不同的微环境改变微生物的生理状态,使得微生物在不同反应池中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反应器内硝化菌群和聚磷菌随试验的运行而逐渐增加,有效保证了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在系统最佳运行条件下(HRT为7.5h,R为200%,DO为3mg·L~(-1)),系统内三种菌得到了富集,并且占全菌的比例较高,是CAMBR工艺高效脱氮除磷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膜生物反应器 脱氮除磷 城市污水 微生物种群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11
  • 第一章 绪论11-29
  • 1.1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应用概述11-14
  • 1.1.1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应用研究11-14
  • 1.1.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未来发展趋势14
  • 1.2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废水概述14-18
  • 1.2.1 ABR 内生物活性及其污泥颗粒化15
  • 1.2.2 ABR 运行特性15-16
  • 1.2.3 ABR 设计原则16-17
  • 1.2.4 ABR 实际运行效果17-18
  • 1.2.5 ABR 未来研究发展方向18
  • 1.3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18-20
  • 1.3.1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概述18-19
  • 1.3.2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概述19-20
  • 1.3.3 膜污染成因、机理及防治措施20
  • 1.4 生物处理工艺脱氮除磷分析20-22
  • 1.4.1 生物处理工艺脱氮机理分析20-21
  • 1.4.2 生物处理工艺除磷机理分析21
  • 1.4.3 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21-22
  • 1.4.4 反硝化除磷研究22
  • 1.5 生物脱氮除磷系统内微生物种群优化概述22-24
  • 1.5.1 AOB 和 NOB 的调控22-23
  • 1.5.2 聚糖菌(GAOs)和 PAOs 的调控23-24
  • 1.5.3 PAOs 和 DPAOs 的调控24
  • 1.6 立题依据24-27
  • 1.7 研究内容27-28
  • 1.8 研究意义28-29
  • 第二章 CAMBR 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启动研究29-39
  • 2.1 前言29
  • 2.2 材料与方法29-33
  • 2.2.1 试验水质29-30
  • 2.2.2 试验装置30-32
  • 2.2.3 污泥驯化与接种32
  • 2.2.4 试验方案和监测方法32-33
  • 2.3 结果与讨论33-37
  • 2.3.1 污泥浓度 MLSS 及 MLVSS/MLSS 变化33-34
  • 2.3.2 启动过程系统内 COD 的去除效果34-35
  • 2.3.3 启动过程系统内 NH_4~+-N 的去除效果35-36
  • 2.3.4 启动过程系统内 TN 的去除效果36
  • 2.3.5 启动过程系统内 TP 的去除效果36-37
  • 2.3.6 CAMBR 工艺中污泥特性37
  • 2.4 本章小结37-39
  • 第三章 CAMBR 工艺优化条件选择研究39-45
  • 3.1 前言39
  • 3.2 材料与方法39-40
  • 3.2.1 试验水质39
  • 3.2.2 试验装置39
  • 3.2.3 试验方案和监测方法39-40
  • 3.3 结果与讨论40-44
  • 3.3.1 条件优化过程中工艺对 COD 的去除效果分析40-41
  • 3.3.2 条件优化过程中工艺对 NH_4~+-N 的去除效果分析41
  • 3.3.3 条件优化过程中工艺对 TN 的去除效果分析41-42
  • 3.3.4 条件优化过程中工艺对 TP 的去除效果分析42-44
  • 3.4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CAMBR 工艺脱氮除磷机理分析45-52
  • 4.1 前言45
  • 4.2 材料与方法45
  • 4.2.1 试验水质45
  • 4.2.2 试验装置45
  • 4.2.3 污泥驯化与接种45
  • 4.2.4 试验方案与监测方法45
  • 4.3 结果与讨论45-51
  • 4.3.1 最优工况对 COD 的去除效果分析45-47
  • 4.3.2 最优工况对 N 的去除效果分析47-48
  • 4.3.3 最优工况对 TP 的去除效果分析48
  • 4.3.4 CAMBR 工艺脱氮除磷机理分析48-51
  • 4.4 本章小结51-52
  • 第五章 CAMBR 工艺处理实际污水的研究及温度对效能的影响52-66
  • 5.1 前言52-53
  • 5.2 材料与方法53-55
  • 5.2.1 试验水质53
  • 5.2.2 试验装置53
  • 5.2.3 试验方案53-54
  • 5.2.4 监测方法54-55
  • 5.3 结果与讨论55-65
  • 5.3.1 工艺对 COD 去除效果的研究55-56
  • 5.3.2 工艺对 NH_4~+-N 去除效果的研究56-57
  • 5.3.3 工艺对 TN 去除效果的研究57-58
  • 5.3.4 工艺对 TP 去除效果的研究58-59
  • 5.3.5 膜污染分析59-60
  • 5.3.6 膜污染层的扫描电镜图片60-61
  • 5.3.7 温度对去除 COD 的影响61
  • 5.3.8 温度对去除 NH_4~+-N 的影响61-62
  • 5.3.9 温度对去除 TN 的影响62-64
  • 5.3.10 温度对去除 TP 的影响64-65
  • 5.4 本章小结65-66
  • 第六章 CAMBR 工艺内微生物种群分析66-79
  • 6.1 前言66
  • 6.2 材料与方法66-69
  • 6.2.1 试验水质66
  • 6.2.2 试验装置66-67
  • 6.2.3 试验方案67
  • 6.2.4 主要仪器设备67-68
  • 6.2.5 微生物学分析方法68-69
  • 6.3 结果与讨论69-77
  • 6.3.1 微生物的扫描电镜结果69-70
  • 6.3.2 PCR-DGGE 结果分析70-75
  • 6.3.2.1 CAMBR 工艺 DGGE 图谱分析70-71
  • 6.3.2.2 CAMBR 工艺不同区域菌群结构分析71-72
  • 6.3.2.3 CAMBR 工艺硝化菌群结构分析72
  • 6.3.2.4 CAMBR 系统发育研究72-75
  • 6.3.3 FISH 检测结果分析75-77
  • 6.3.3.1 不同条件下 CAMBR 系统 FISH 结果分析75-76
  • 6.3.3.2 CAMBR 不同区域 FISH 结果分析76-77
  • 6.4 本章小结77-79
  • 主要结论79-80
  • 研究展望80-81
  • 论文创新点81-82
  • 致谢82-84
  • 参考文献84-96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9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MB(A~2/O)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    吴剑;王世和;杨小丽;施颖;

生物流化床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韩苗苗,孔令炜

低溶解氧下生物膜反应器的亚硝化研究    郑赞永;胡龙兴;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研究进展    苏彩丽;余泳昌;季宝杰;

腐殖土活性污泥法的除臭效果及其微生物相分析    赵志伟;赵贞;刘杰;刘智晓;赵庆良;

三种一体式MBR的膜污染趋势比较    付婉霞,张璐璐,吕柏超

反硝化除磷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    曹长青,雷中方,胡志荣,刘翔

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磷菌与聚糖菌代谢模型比较    徐伟锋;顾国维;

A~2/O—膜生物反应器强化生物脱氮除磷中试研究    曹斌;黄霞;北中敦;杨瑜芳;杨德立;

低温下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金建华;刘建广;孙书洪;王仰仁;楚广诣;

SBR单级好氧生物除磷机理研究    王冬波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与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的耦合作用研究    胡绍伟

砂滤池系统处理北方农村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王艳芹;袁长波;边文范;姚利;李国生;张昌爱;刘英;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郑振晖;王红梅;于玉华;

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研究进展    杨少武;王晓青;杨顺生;

基于Capdet Works的污水厂工程项目快速概预算分析    李学翔,蔡昌凤,宫建龙

基于MATLAB的活性污泥法曝气量模糊控制的仿真实现    李学翔,蔡昌凤,周福来

MBR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王伯昉;

固体样品的荧光原位杂交方法    李斐斐;

生化一体化反应器的应用及发展    李英华;孙铁珩;李海波;李晓东;

不同结构填埋场的环境污染分析    张正安;屈明;许泽宏;贺胜英;

校园生活污水分质处理及循环利用的管理对策    张瑜;黄曦涛;

膜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许荣鹏;

SBR短程硝化影响因素研究    韩晋英;傅金祥;许岩岩;齐建华;

改善现行水制度 创建节水型河北    崔秀丽;孟志芬;王军;

分子生物学在环境中的应用    王晓磊;郭建博;杨景亮;

O1-A-O2(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全程硝化)生物脱氮新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李玉平;李海波;林琳;曹宏斌;刘晨明;张懿;

高效强化常规水处理技术综述    白芝兰;赵乐军;

与现代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相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李志斌;徐超;卢耀如;叶观宝;

准好氧填埋场稳定化指标的室内模拟研究    唐平;刘丹;赵由才;

A/O中试工艺亚硝酸氮积累现象的讨论    吴学蕾;王淑莹;马勇;彭永臻;王璞;

pH值对新型SBBR处理畜禽废水脱氮的影响    朱春兰;肖鸿;邓仕槐;段焱;孙亚琴;胡晓梅;侯麟;

废弃矿山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性及加固防渗研究    席本强

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三相流动特性的研究    陈小光

氨氧化细菌强化倒置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蒋波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崇明前卫村微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与基质研究    张小东

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基因中的应用研究    肖升木

重庆市长寿区城市河岸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赵占军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系统中N_2O的释放机理与减量化控制研究    胡振

厌氧—准好氧联合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化规律及运行策略研究    韩智勇

A-(O/A)~n-SMBR工艺强化城市污水反硝化除磷的试验研究    张传义

除草剂阿特拉津和氯磺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的影响    江雪飞

黄岛开发区中水回用方案设计及规划研究    崔丹

A/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除磷脱氮性能试验研究    吕晶晶

UCT工艺脱氮除磷运行优化试验与研究    郭姣

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模拟合成氨废水试验研究    潘文琛

M-CASS工艺处理酒精废水实验研究    马永鹏

镀镍废水的处理回用技术研究    李家业

无纺布膜的亲水改性及其抗污染性能研究    冯冉冉

A/O-MBR工艺处理含PTA化纤废水的研究    赵传起

废水高价值回用工程运行参数优化研究    吴家珍

中空纤维膜作生物膜载体无泡供氧处理污水研究    张凤君,杜祥君,赵芝清,王爽,胡思宪

低温条件下生物除磷系统的强化启动和运行    吉芳英,袁春华,许晓毅

高浓度印染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条件与实例分析    韦朝海,谢波,吴超飞

浸没板式膜MBR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朱彤;谢元华;刘芳;王云德;

A~2O-MBR工艺反硝化脱氮除磷研究    张捍民;张杰;肖景霓;杨凤林;

含氮废水亚硝化型硝化的研究    陈际达,陈志胜,张光辉,唐昌敏

长泥龄SBR亚硝化系统的污泥适应性    魏琛,罗固源

低溶解氧下生物膜反应器的亚硝化研究    郑赞永;胡龙兴;

废水生物除磷工艺中聚磷菌的作用机制及运行控制要点    沈耀良,玉宝贞

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快速启动的研究    许丹东,肖红,滕兰珍

肉类加工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氨氮转化规律及脱氮最佳运行工况研究    朱杰

组合工艺处理炼油废水工程实践    郑德俊;任运根;

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龙映臣;毕芳;杨英;

ABR-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郑土章;王诗发;

混凝-ABR-BAF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廖艳;钟华文;陈少华;黄志华;李德豪;

ABR+A~1/O组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崔海保;杨顺生;魏永宁;

ABR-SBR组合工艺系统处理餐饮废水的试验研究    胡志强;储茵;马友华;

ABR-SBR组合工艺处理养猪场废水研究    梁美东;

ABR/BAF组合工艺用于高浓度工业废水除碳降氨的实验研究    廖艳;钟华文;陈少华;黄志华;李德豪;

ABR&BAF组合工艺处理造纸废水    毕芳;邓沁瑜;黄任东;

ABR/高负荷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及运行    潘世贤;李辰;

ABR处理高浓度畜禽养殖废水的工艺研究    方圣琼;张宏旺;

阿胶对缺铁性聋大鼠DPOAE及ABR影响的实验研究    袁玉轩;王枫;赵乌兰;

最优控制方法在ATM网络拥塞控制中的应用    郭晓燕;陈阳舟;

无线Mesh网中基于ABR协议的改进方案研究    孔洲;刘玉军;

低能耗组合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的中试研究    张选军;张亚雷;周雪飞;马秀娟;赵建夫;

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试验研究    唐凯峰;郭淑琴;姜喆;

新型麦草浆造纸中段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张震霖;郝北北;黄青华;黄瑾;聂华荣;李进;

鼠李糖脂淋洗-活性炭选择吸附组合工艺修复HCB污染土壤的研究    万金忠;柴丽娜;陆晓华;林玉锁;张胜田;王琳玲;

一体式活性炭—微滤组合工艺在低温条件下除污效能研究    马聪;于水利;张林燕;

加工高含硫原油的S-RHT-RFCC组合工艺运行及其改进    王强;李志军;梁先耀;

每年投5亿处理城市污水垃圾    记者 李丹丹

我市日处理城市污水15.5万吨    詹慧军 本报记者 胡新平

运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    江苏省无锡市环保局 崔凤山

电吸附组合工艺开辟污水回用新途径    王永军

单乙醇胶脱硫与酸性气体制酸的组合工艺    焦玉杰 要步轩

处理城市污水,国家鼓励民营和外资进入    王永康 顾晓峰

国际专家热评太仓农村环保    徐允上

重油加工技术实现新突破    苏焕琳

九江石化“两条龙”创效近三亿    特约记者 苏焕琳

27亿元建设14项创模达标重点工程    林奕群

ABR-MBR组合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性能研究    吴鹏

中试ABR-CFASR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效能及数学建模    高梅鷟

分区进水ABR-多级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废水技术研究    彭举威

CSTR和ABR处理有机废水产氢产甲烷特征与效能    郑国臣

ABR功能低下导致大鼠心梗预后不良的血管新生机制    于剑光

UASB和ABR系统中产氢产乙酸菌群对OLR与pH的生态响应规律    张立国

婴幼儿ABR测试参数优化研究    刁文雯

屠宰加工废水生物脱氮工艺过程及动力学研究    付永胜

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及工艺研究    邹东雷

用于高速网络的流量控制技术分析及研究    王锦山

大蒜加工废水的ABR-好氧处理工艺研究    李靓

填料ABR-SBR法深度处理大蒜加工生产废水    刘璨

“ABR+A/O/E”组合技术处理食醋生产废水应用研究    汪涛

ABR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    李小进

复合型ABR处理印染废水的中试研究    齐志鑫

ABR反应器运行特性的研究    孙立柱

ABR-SBR组合工艺处理酱油废水的脱色效果及运行特性研究    胡芳

ABR工艺改造工程的数值模拟及水力特性研究    崔敏华

ABR-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及改进型ABR的性能研究    杜家伟

ABR-SBR组合工艺特性及其降解印染废水的研究    胡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