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37:24
热度:

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摘要】:使用西南地区135个国家基本、基准站1961-2005年共45年的月、年气温、降水资料,并根据海拔高度和地形特征分成4个区域,分别代

【摘要】: 使用西南地区135个国家基本、基准站1961-2005年共45年的月、年气温、降水资料,并根据海拔高度和地形特征分成4个区域,分别代表了三级地形阶梯。用线性趋势法、常规统计方法及分形技术中的R/S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南地区及各分区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及持续性强度、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布情况,并对各时间系列进行了突变检验。分析计算了各时间序列的分形维数、饱和嵌入维及Kolmogorov熵,得到了各时间序列反映的动力系统有效自由度数目,进行动力系统建模至少需要的独立状态变量个数,混沌系统的可预报时间长度。结果表明: 1、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长期变化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均低于近50年来全国的增温速率。年平均降水量长期变化呈弱的下降趋势,年气温和降水量的H旨数均大于0.5,表明均具有长期相关的特性,即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将来总体趋势仍将持续上升,而年降水量还将持续维持弱的下降趋势。 2、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90年代及2000年后增温相对明显,四季气温均表现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冬季增温速率远大于夏季。降水量表现出冬春干季增长趋势大于夏秋湿季的特性。 3、从线性趋势的空间分布来看,年平均气温在大部地区均为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增温最大的地区出现在西藏、川西及滇西等高海拔地区。而在四川的东北部及云南北部与四川的交界处存在气温下降趋势,并有明显的降温中心,表明该区域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存在非同步性。而降水趋势的空间分布表现为西高东低,增加中心位于西藏及川西地区,四季的气温及降水量变化空间分布情况与年变化较为相近。 4、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时间序列均存在分形特征,反映的动力系统的有效自由度数目均为7个,而要恰当描述其变化特征,进行动力系统建模,均至少需要3个独立的状态变量,混沌系统的可预报时间长度分别为16年和8年。 5、就各分区来看,Ⅰ区(海拔≥2000米)、Ⅱ区(1000米≤海拔2000米)Ⅲ-1区和Ⅲ-2区(海拔1000米)年平均气温均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且有较强的持续性,特别是Ⅰ区增温趋势最为明显,除春季外,其余三季的增温速率均高于或接近于近50年来全国的增温速率,其次是Ⅱ区和Ⅲ-2区,各分区均表现出冬季增温速率大于夏季这一特征,Ⅲ-1区夏季还呈现出弱的降温趋势。各分区年降水量除Ⅰ区为上升趋势外,其余均表现为弱的下降趋势,且有较强的持续性,各分区均表现出冬春干季降水量增加趋势大于夏秋湿季的特性。 6、各分区四季及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时间序列均存在分形特征,其在相空间中的运动是混沌运动。各气温、降水量时间序列反映的动力系统的有效自由度数目在5~8之间,而要恰当描述其变化特征,进行动力系统建模,至少需要3~4个独立的状态变量,可预报时间长度为6至17年不等。 7、突变检验结果: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出现突变的时间区域为1998年以后,但未检测出具体的突变开始时间。而年平均降水量减少的突变点是1987年,1996年为增加的突变点,未检测出突变的时间区域。Ⅰ区、Ⅱ区、Ⅲ-1区、Ⅲ-2区年平均气温突变的时间区域分别在1987年后、2001年后、未检测出和2003年后,而增温突变点分别为未检测出、1995年、2001年和1997年,年降水量突变的时间区域分别在2000年后、未检测出、1996年后和未检测出,增加的突变点分别为1997年、1998年、未检测出和1962年,减少的突变点分别为1969年、1968年和2002年、1984年、2003年。 【关键词】:西南地区 气候变化 线性趋势分析 R/S分析 分形特征 突变分析 时空变化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P46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3
  • 1.1 研究的科学和实际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21
  • 1.2.1 气温变化特征研究的简要回顾12-15
  • 1.2.2 降水变化特征研究的简要回顾15-18
  • 1.2.3 气候变化的分形特征研究简要回顾18-20
  • 1.2.4 小结20-21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21-23
  • 第二章 西南地区地理概况23-29
  • 2.1 第一阶梯23-26
  • 2.1.1 青藏高原24
  • 2.1.2 雅鲁藏布江24-25
  • 2.1.3 横断山脉25-26
  • 2.2 第二阶梯26-27
  • 2.2.1 云贵高原26-27
  • 2.3 第三阶梯27-29
  • 2.3.1 广西丘陵地区27
  • 2.3.2 四川盆地27-29
  • 第三章 资料来源、分区与研究方法29-38
  • 3.1 资料来源29
  • 3.2 分区29-30
  • 3.3 分析方法30-38
  • 3.3.1 线性趋势法30-32
  • 3.3.2 分形与分维32-36
  • 3.3.2.1 R/S分析法32-34
  • 3.3.2.2 关联维数34-36
  • 3.3.2.3 Kolmogorov熵36
  • 3.3.3 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36-38
  • 第四章 气温变化特征分析38-61
  • 4.1 全区气温变化特征分析38-48
  • 4.1.1 线性趋势分析38-41
  • 4.1.1.1 时间序列线性趋势38-39
  • 4.1.1.2 线性趋势空间分布情况39-41
  • 4.1.2 年代际变化41-43
  • 4.1.3 分形特征分析43-46
  • 4.1.3.1 R/S分析43-44
  • 4.1.3.2 关联维数与Kolmogorov熵44-46
  • 4.1.4 突变检测46-48
  • 4.2 三级地形阶梯气温变化特征分析48-58
  • 4.2.1 线性趋势分析48-50
  • 4.2.2 年代际变化50-54
  • 4.2.3 分形特征分析54-57
  • 4.2.3.1 R/S分析54-55
  • 4.2.3.2 关联维数与Kolmogorov熵55-57
  • 4.2.4 突变检测57-58
  • 4.3 小结58-61
  • 第五章 降水变化特征分析61-80
  • 5.1 全区降水变化特征分析61-69
  • 5.1.1 线性趋势分析61-63
  • 5.1.1.1 时间序列线性趋势61-62
  • 5.1.1.2 线性趋势空间分布情况62-63
  • 5.1.2 年代际变化63-66
  • 5.1.3 分形特征分析66-68
  • 5.1.3.1 R/S分析66-67
  • 5.1.3.2 关联维数与Kolmogorov熵67-68
  • 5.1.4 突变检测68-69
  • 5.2 三级地形阶梯降水变化特征分析69-77
  • 5.2.1 线性趋势分析70-71
  • 5.2.2 年代际变化71-73
  • 5.2.3 分形特征分析73-76
  • 5.2.3.1 R/S分析73-74
  • 5.2.3.2 关联维数与Kolmogorov熵74-76
  • 5.2.4 突变检测76-77
  • 5.3 小结77-80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80-85
  • 6.1 主要结论80-83
  • 6.2 本论文的特点及创新处83-84
  • 6.3 存在问题和展望84-85
  • 参考文献85-90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90-92
  • 1 发表及完成论文90
  • 2 主持及参加课题90
  • 3 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90-92
  • 致谢9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地理环境教学的实证分析——以全球变暖为例    李根明;

我国高原航线飞机颠簸与地形的关系研究    孙树娟

中国西南地区极端干旱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贺晋云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    秦大河;罗勇;陈振林;任贾文;沈永平;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    任国玉;初子莹;周雅清;徐铭志;王颖;唐国利;翟盘茂;邵雪梅;张爱英;陈正洪;郭军;刘洪滨;周江兴;赵宗慈;张莉;白虎志;刘学峰;唐红玉;

梅州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    罗碧瑜;陈映强;贺汉清;张晨辉;林巧美;李源锋;

近40 a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    刘毅;何金海;王黎娟;

中国近8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陈隆勋,周秀骥,李维亮,罗云峰,朱文琴

中国近四十年最高最低温度变化    翟盘茂,任福民

中国近45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    陈隆勋,朱文琴,王文,周秀骥,李维亮

中国降水极值变化趋势检测    翟盘茂,任福民,张强

近百年我国及全球气温变化趋势    王绍武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丁一汇,戴晓苏

气候、经济、能源约束下的中国战略抉择    鲍文;

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的水下噪声非线性特性    刘翠华,丁宁

容积分维用于临界参数的识别    赵玉成,肖忠会,许庆余

山东冬季近41年气温异常及其海气背景场特征    杨成芳,孙即霖,薛德强

两种低频信息的关联和形成差异的原因    赵进平,苏洁

山东夏季气温年际变化形成的气候特征    于群

青岛近百年气温变化特征    陈志梅,刘秦玉,沈小野,李洁

长江口海域表层水温的季节、年际变化    周晓英,胡德宝,王赐震,胡学军,姚圣康

近50年我国江淮流域气候变化    田红,李春,张士洋

华北5月降水年代际变化    王建波,刘秦玉,张苏平,李春

近30年我国高空风速变化趋势分析    张爱英;任国玉;郭军;王颖;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西位置变动及其影响    韦道明;李崇银;高耀庭;

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赵秀兰;

中国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中的城市化影响偏差    张爱英;任国玉;周江兴;初子莹;任玉玉;唐国利;

中国东部初春水分循环季节推进过程的年代际突变    赵瑞霞;张宏;吴国雄;李伟平;石爱丽;

米仓山植被覆盖及其生长季变化研究    贺映娜;高翔;马新萍;

安阳南阳近57年降水变化异同分析    刘燕;张春云;郭文远;

栾川县近50年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张俊洁;薛金辉;郭明搏;姬鸿丽;

近50年来三门峡市降水气温变化特征及极端气候分析    张燕燕;吉志红;安晋森;

2011年6月7~8日南阳市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李海;李颂华;

多陆面模式、多驱动场对新疆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研究及结果集成    刘金婷

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的长周期变化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    郑小童

中国西北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润元

近400年来西北地区气候变化的树轮记录研究    方克艳

西部地区纹层湖泊高分辨率孢粉记录的晚全新世环境变化    张科

膜吸收和化学吸收分离CO_2特性的研究    晏水平

金沙江支流龙川江流域河流输沙特征及其对气候和地表覆被变化的响应    曾和平

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    王庆松

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    张伯松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及实例研究    仕玉治

哈尔滨市高空气候要素变化规律分析    张金峰

大连市农业旱灾风险评价    伊吉美

热带西太平洋大气季节内振荡与EL Nino关系研究    于毅

气候变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电力和铁路运输业的影响分析    张敬伟

河北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气候评估技术研究    陈秀峰

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李志军

重庆市高温伏旱气候特征及其预报方案研究    韩世刚

湖南极端降水灾害区划及影响评估    罗焕娟

石家庄地区气候变化特征的研究    卞韬

青海高原近50a来雪灾特征研究    郭晓宁

大气湍流引起飞机颠簸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    李子良;黄仪方;

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观测研究    翟盘茂;王萃萃;李威;

2006年夏季川渝高温干旱分析    邹旭恺;高辉;

1951-2006年中国区域干旱化特征    马柱国;任小波;

21世纪中国极端降水事件预估    江志红;丁裕国;陈威霖;

近几十年中国极端气候变化格局    严中伟,杨赤

2006年川渝地区高温干旱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彭京备;张庆云;布和朝鲁;

小地形对于气流的影响    叶笃正

二层模式中小地形对于气压跳跃形成的初步研究    巢纪平,章光锟,袁孝明

ENSO事件指数与指标研究    李晓燕,翟盘茂

基于决策支持理论的特殊高原机场签派放行研究    岳谭谭

新疆阿克苏河流域径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高惠芸

我国西部干线飞机颠簸分布规律分析    辜运燕

我国高原航线飞机颠簸规律及与云状的关系    肖焕权

贵州暴雨洪涝的气候特征分析    卢瑞荆

1951-2003年中国气温和降水变化及其对干旱的影响    翟盘茂,邹旭恺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宫鹏;郑循华;翟盘茂;张德二;赵宗慈;王绍武;王会军;罗勇;陈德亮;高学杰;戴晓苏;

长江流域1960-2004年极端强降水时空变化趋势    苏布达;姜彤;任国玉;陈正洪;

城市化对西宁市区的气候影响    李林

黄河源区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分析    樊萍,王得祥,祁如英

华南沿海地区太阳直接辐射、能见度及大气气溶胶变化特征分析    罗云峰,吕达仁,何晴,王凡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    任国玉;初子莹;周雅清;徐铭志;王颖;唐国利;翟盘茂;邵雪梅;张爱英;陈正洪;郭军;刘洪滨;周江兴;赵宗慈;张莉;白虎志;刘学峰;唐红玉;

1951~2002年中国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    唐红玉;翟盘茂;王振宇;

华北地区地表气温观测中城镇化影响的检测和订正    周雅清;任国玉;

山东省城市化对区域平均温度序列的影响    张爱英;任国玉;

漳河水库洪水分期与调度研究    方崇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