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32:28
热度: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多旋回叠合型盆地,其形成历史早、演化时间长。同时又是我国陆上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油气勘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多旋回叠合型盆地,其形成历史早、演化时间长。同时又是我国陆上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油气勘探潜力很大。它已经成为我国未来油气勘探最重要的战略地区之一,其油气资源丰度及其探明程度直接影响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为了客观地总结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分布规律,有必要开展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天然气聚集研究。 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含油气盆地整体、动态、综合分析研究为原则;以古亚洲、特提斯、滨太平洋三大构造域交切、叠合和复合,控制和影响着鄂尔多斯盆地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形成和发育为指导思想。采用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相结合,通过构造层序的划分及其相应盆地原型的确定、不同期次古构造应力场的分析、以297口探井数据为基础的相关构造图件的编制、奥陶系残余生烃坳陷及其迁移规律研究等的综合分析,开展了盆地基底以及盆地断裂系统、盆地及邻区构造与沉积演化、盆地原型及其形成的动力学背景、奥陶系产气层不同时期的古构造格局及其演化、不同期次构造应力场形成的不同世代盆地之间的叠置关系以及盆地改造与天然气藏的形成、重新分配和最终就位诸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有以下成果及认识: 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缘地区沉积盖层可划分为五大构造层序,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分为六大构造阶段:太古代至古元古代基底形成阶段、中新元古代克拉通内裂陷槽或坳拉槽演化阶段、震旦纪—早古生代华北陆表海盆演化阶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坳陷演化阶段、中生代中晚期大鄂尔多斯内陆盆地演化阶段及独立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新生代周缘断陷盆地演化阶段。 盆地不同的构造沉积演化阶段受不同的构造动力体系控制。中新元古代为大陆裂谷集中发育阶段;古生代主要受控于古亚洲构造动力学体系;中生代主要受控于中特提斯—古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作用和影响,其中早期(T)主要受特提斯动力体系影响,晚期(J_3-K)主要受古太平洋动力体系影响;新生代主要受控于新特提斯—今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联合作用和影响。 将鄂尔多斯盆地的断裂构造造划分为盆地周缘断裂系统、盆地基底断裂系统、盆地盖层断裂系统和盆地盖层裂缝系统。盆地基底断裂最为发育,且主要发育NE向和EW向两个方向断裂,其中EW向断裂带和NE向的断裂带与油气关系最为密切。 裂缝系统以发育垂直裂缝为主,可形成于不同时期,常成对出现共同组成平 n中文摘要 面X型共扼剪节理,现今的裂缝性质是喜山期最终作用的结果。裂缝的发育极大 地改善了鄂尔多斯盆地低渗储层的储集性能,是控制油气最终就位和聚集的主要 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地区存在一中部坳陷带一即乌审旗一靖边一安塞一 甘泉坳陷带,该中部坳陷带并非沉积坳陷,而是加里东、早华力西运动构造改造 后的残余地层分布坳陷带一即构造坳陷带.同时靖边一米脂地区又是马家沟组的 一残余生烃坳陷,可视为中部坳陷带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主生烃坳陷中心大致 在陕参1井一带.中部坳陷带、残余生烃坳陷和中部气田分布范围的叠合,反映 了它们之间内在的成生联系,表明中部气田的分布明显受控于中部坳陷带。 不同期次的盆地构造应力场研究表明:盆地区域主压应力场方向在加里东期 呈NNE一SSw向和近sN向,主要是晚奥陶世以来秦岭洋盆向北俯冲并与华北板块 碰撞的结果;印支期主要呈NW一SE向和NNE一SSW向、SN向,主要受中特提斯 构造动力体系中羌塘地块与欧亚大陆碰撞拼贴产生的远程构造效应影响,西北缘 呈NW一SE向为派生;燕山期主要呈NW一SB向,主要受古太平洋大陆板块与欧亚 大陆板块碰撞远程构造效应影响,盆地西南缘呈NE一SW向;喜马拉雅期呈NNE一SSW 向,主要受新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和今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联合作用影响,即今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有关。 构造裂缝系统控制着奥陶系储集层的发育和天然气的聚集。强度较大的加里 东期和燕山期构造应力场决定了盆地内裂缝系统的形成和演化,喜马拉雅期构造 应力场决定了古生界天然气藏的最终就位空间,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 裂缝系统的交汇部位,通常都是天然气运移和聚集的主要场所,裂缝密集带及其 相互交汇处通常又决定着天然气的高产部位。各时期构造应力场都程度不等的决 定着天然气运移通道及其指向,决定着圈闭中天然气的聚集及其再分布。 鸟审旗一志丹南北一线为一构造转换枢纽带,是下古生界天然气主要聚集 区。加里东一华力西期,它是整体西高东低构造背景上的一个次级开阔坳陷带; 印支期基本构造面貌并未发生大的变化;燕山早中期,它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坳 陷带存在;在燕山晚期区域构造反转,使东部抬升,西部下降,到早白全世末转 变成为靖边一志丹料坡带.该构造转换枢纽带,在整个油气运聚史中,它是左右 逢源、上下逢源,从而成为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带并形成了世界级的中部大气田。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沉积演化 断裂系统 构造应力场 古构造 下古生界 奥陶系 天然气聚集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P544.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中文关键词]6-7
  • [英文摘要]7-8
  • [英文关键词]8-137
  • [参考文献]137-9
  • 第一章绪论9-17
  • 1 选题意义及依据9-10
  • 2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0
  • 3研究思路与方法10-12
  • 4主要工作量12-14
  • 5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14-17
  • 第二章盆地区域地质概况17-37
  • 1区域构造背景17-18
  • 2盆地的结晶基底特征18-25
  • 3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特征25-30
  • 4构造层序的划分及其特征30-37
  • 第三章盆地断裂系统研究37-51
  • 1盆地周缘断裂系统37-39
  • 2盆地基底断裂系统39-44
  • 3盆地盖层断裂系统44
  • 4盆地盖层裂缝系统44-51
  • 第四章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51-86
  • 1中新元古代克拉通内裂陷槽或坳拉槽发育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51-54
  • 2震旦纪-早古生代华北陆表海盆发育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54-61
  • 3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坳陷发育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61-71
  • 4中生代中晚期大鄂尔多斯内陆盆地发育及鄂尔多斯盆地形成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71-82
  • 5新生代周缘断陷盆地形成和发育阶段的构造沉积演化82-86
  • 第五章中部气田及邻区奥陶系产气层古构造格局及其演化86-117
  • 1奥陶系产气层的划分与对比86-88
  • 2马五上段(气层)古构造格局及其演化88-109
  • 3剖面上反映的奥陶系马家沟组构造演化的基本特点109-117
  • 第六章构造应力场及其转换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运聚117-136
  • 1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方法117-118
  • 2不同期次构造应力场特征118-125
  • 3构造应力场及其转换与天然气的运聚125-136
  • 致谢136-14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演化及其对盖层控制作用    邓军,王庆飞,黄定华,高帮飞,杨立强,徐浩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其构造背景    邓军;王庆飞;高帮飞;徐浩;周应华;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影像特征及地质意义    杨锋杰;王明镇;李增学;戴广凯;贾维花;

鄂尔多斯西缘中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与油气聚集    张义楷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学研究    梁积伟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沉积中心迁移演化规律研究    曹红霞

准噶尔南缘构造沉积演化及其控制下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    白斌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延安期原始盆地恢复    杨磊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    邓昆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构造事件及沉积物源环境分析    李向平

鄂尔多斯盆地洛川及邻区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    刘燕

由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变探讨构造对沉积的控制    安延恺,李汉瑜

陕西渭北地区三叠纪海相化石层并论石千峰群的时代    殷鸿福 ,林和茂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思路和流程    赵锡奎

关于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研究的几个问题    翟裕生

构造动力在油气形成中的作用    邓云山,孟自芳

华北地区大型三叠纪原始沉积盆地的存在    刘绍龙;

板块构造与多旋迴构造运动    李春昱;

华北陆块冈瓦纳大陆亲缘性的古地磁证据    杨振宇,Y.Otofuji,黄宝春,孙知明

晚奥陶世北秦岭弧后盆地放射虫组合    崔智林,华洪,宋庆原

豫陕中-晚元古代沉积盆地(一)    孙枢,从柏林,李继亮

赣北萍乐拗陷是对冲构造还是巨型构造窗?    宋鸿林,朱忠,颜丹平

构造体制转折是岩石圈尺度的行为    邵济安,张履桥,牟保磊

渤海湾盆地成因类型评介    陈清华,陈诗望,黄超

广东梅县丙村矿区滑脱构造与找煤研究    李振槐

济阳拗陷滨海地区中生界油气研究与评价    张日华,信广林,刘希林,王立春

试论走滑运动对垦东地区油气聚集的影响    方旭庆;

临清坳陷中新世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郭华,夏斌,陈根文,王润红,丁桔红,王建军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成因分类与分布    杨明慧;王嗣敏;陈善勇;明海会;唐玄;

后期改造强烈──中国沉积盆地的重要特点之一    刘池洋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    夏斌;刘朝露;陈根文;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序列    唐玄;张金川;

大巴山逆冲推覆带构造扩展变形的年代学制约    沈传波;梅廉夫;吴敏;汤济广;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晚三叠世构造热事件分析    宋立军;冯常茂;刘池洋;孙淑静;赵靖舟;赵永刚;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晚三叠世沉积物源研究    姚志刚;周立发;高璞;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陇县地区“翘翘板”构造演化分析及其对煤炭资源赋存状况影响预测    王辉;康高峰;

西北地区石炭——二叠纪古气候特征    阎存凤;赵应成;袁剑英;魏郑铁;郑云涛;吴良宇;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晚三叠世存在“古陆梁”吗?    冯明;刘化清;王宏波;白云来;

藏东川西地区岩浆活动的主要特征及其与板块构造、内生矿产的关系    侯立玮;付德明;戴丙春;肖一;

东秦岭冒地槽的三叠系及其地质意义    朱志直;姜春发;孔凡宗;

鲁东地区蓬莱群、粉子山群的研究    邓幼华;胡秋华;许洪泉;阎永奎;钱迈平;

松辽盆地(南部)深层构造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李瑞磊

济阳坳陷馆陶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    孙喜新

方案实施阶段油藏描述与地质建模    张志杰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机理及其与构造演化关系    胡国艺

德南洼陷下第三系油气运聚成藏特征    孙义梅

渤海湾地区盆地动力学分析及油田地质灾害研究    徐守余

泥河湾盆地层序地层学与磁性地层学综合研究    杨小强

脆性断层构造的三维几何模型研究    唐诗佳

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盆地演化及盆山耦合关系    周安朝

西秦岭构造演化与喷流成矿研究    范效仁

歧北斜坡沙河街组层序地层学与隐蔽油气藏目标评价研究    许凤鸣

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下石盒子组层序地层与储集砂体特征    陈安清

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原生油气藏成藏作用    徐晓尹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沉积体系及其与煤成气成藏关系的研究    汪正江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统坳陷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构成及其与油气的关系—以陇东地区长3油组为例    李凤杰

烃源岩油气藏评价模拟系统设计与软件初步    徐晨光

西秦岭月照-琵琶寺地区变质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高明

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转换与沉积——构造格局    王宏强

西秦岭中川地区构造-岩浆活动与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程彧

金堆城钼矿区两类斑岩的识别    王新

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层序划分与对比    陈洪德,田景春,刘文均,许效松,郑荣才,牟传龙,李余生,覃建雄

对怀远运动的再认识    宋奠南

含油气盆地地质学及其研究中的系统工程    赵重远,刘池洋,任战利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天然气成藏控制因素    洪峰,宋岩,赵林

中国西部三大海相克拉通含油气盆地沉积-构造转换与生储岩    许效松,刘宝珺,牟传龙,汪正江,万方

成藏区带地球动力学与远景圈闭    刘和甫,李晓清,刘立群,李小军,胡少华

内蒙古阿拉善北缘陆缘弧区火成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演化    吴茂炳

陆相层序地层划分及岩芯、测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界面判识    董清水,崔宝琛,李想,郭巍

油气盆地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周新桂,操成杰,袁嘉音,陈彪

陕甘宁盆地乌审旗气田上古生界高产控制因素研究    张铭,邓宏文,崔宝琛,穆福元,樊孝峰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    邓昆

苏里格气田相对高产富集储层分布规律研究    郭建林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古潜台东侧马五_(1+2)储层综合研究    管英柱

鄂尔多斯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    魏红红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天然气成藏机理及其与构造演化关系    胡国艺

鄂尔多斯中东部上古生界层序地层与深盆气储层研究    姜烨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构造特征及演化    赵红格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演化及沉积盖层相关问题的控究    邸领军

羌塘盆地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含油气远景    时志强

鄂尔多斯地块运动特征研究    范俊喜

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8储层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夏青松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油田长8段储层特征研究    刘岩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储层评价与产能主控因素分析    白涛

鄂尔多斯西部麻黄山延长组储层裂缝评价    罗桂滨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沉积体系及其与煤成气成藏关系的研究    汪正江

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转换与沉积——构造格局    王宏强

苏里格庙地区上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王宏波

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古物源分析与沉积环境格局恢复    闫小雄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北部斜坡区构造演化与天然气聚集    帅燕华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    杨仁超

鄂尔多斯东北部山西组—上石盒子组砂岩特征及物源分析    陈安清;陈洪德;向芳;刘文均;侯中健;尚云志;叶黎明;李洁;

从“构造热事件”分析阜新盆地多能源矿产共存成藏    朱志敏;闫剑飞;沈冰;周家云;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L”状边缘隆起演化过程及其构造背景    王庆飞;邓军;杨立强;高帮飞;徐浩;黄定华;

构造体制转换与成藏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高帮飞;邓军;王庆飞;徐浩;

河套盆地晚第四纪成湖环境变化与构造活动研究    李建彪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学研究    梁积伟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铀矿区侏罗系成岩作用的成矿约束    樊爱萍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延安期原始盆地恢复    杨磊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    邓昆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中区延长组下部石油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    李元昊

四川盆地元古宇—下古生界天然气藏形成过程和机理研究    孙玮

云南澜沧老厂铅锌矿影像线—环结构矿床定位模式研究    王瑞雪

云南北衙金矿床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徐浩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早白垩世原盆恢复及其演化    王建强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环形构造特征及深部控制因素    许百泉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原—泾川地区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延9沉积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    侯宝宁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张东阳

鄂尔多斯盆地吴定地区侏罗纪早期沉积体系及有利区带预测研究    夏玲燕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樊婷婷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其天然气成藏效应    孙建博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和裂缝研究    赵伟波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中侏罗统延安组层序地层与储集砂体特征    郝毅

论伸展构造    马杏垣

喜马拉雅地热带    佟伟 ,张知非 ,章铭陶,廖志杰 ,由懋正 ,朱梅湘 ,过帼颖 ,刘时彬

中国大地构造特征的新研究    黄汲清

我国板内地震和中新生代应力场    汪一鹏

对于“渭河地堑”的质疑    李春昱;

郯—庐断裂带巨大的左行平移运动    徐嘉炜

东秦岭古生代蛇绿岩套    张秋生 ,朱永正

安徽省主要煤种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煤成气的关系    刘朝林,姚志温,吴德云

陕西渭北地区三叠纪海相化石层并论石千峰群的时代    殷鸿福 ,林和茂

青海晚三迭世地层及其植物群    何元良;

关于煤系地层生成天然气量的计算    戴金星;戚厚发;

地层水在天然气保存中的积极作用    程付启;金强;姜桂凤;张永梅;侯泽生;

多方法识别和预测盐下生物礁    孙林;陈笑青;张亚中;李艳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保山盆地永铸街凸起构造-沉积演化中的应用    汪彦;彭军;李凯军;游李伟;金晓波;

吐哈盆地天然气勘探潜力分析    王劲松;王华;梁世君;黄卫东;吕学菊;

川东地区断层位移转换与裂缝发育的关系    张月华;王坛;

松辽盆地北部天然气的类型与富集条件    杨继良;张淑英;

渤海湾盆地天然气聚集带特征及形成条件    蒋有录

二连盆地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与铀成矿作用    卫三元;秦明宽;李月湘;何中波;陈安平;申科锋;曹建英;

南大西洋深水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及含油气系统    袁圣强;吴时国;马玉波;付彦辉;

湿地沉积体系与天然气聚集    杨华;席胜利;魏新善;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聚集与铀矿偶合关系初探    蒲仁海;李保侠;范春花;朱李;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构造沉积演化及其板块构造背景    党犇;赵虹;周立发;

中美多类型天然气勘探与研究    张金川;聂海宽;薛会;徐波;王艳芳;

煤成天然气碳氢同位素组成及成藏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    冯乔;耿安松;张小莉;柳益群;

北古巴地区构造沉积演化及含油气特征    张发强;殷进垠;王骏;张艳秋;

渤海湾盆地天然气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蒋有录;何胜;鲁雪松;

天然气成藏机理类型与机理序列    张金川;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序列    唐玄;张金川;

中国天然气勘探的2个新领域:根缘气和页岩气    张金川;聂海宽;薛会;卞昌蓉;王艳芳;

成长的足迹    洪峰

吉林油田研究院确定科技主攻方向    杨雅珍

五双眼睛看海洋    本报记者 江世杰

我国首个页岩气项目在綦江启动    于双喜

东方物探ADM项目第一阶段完成    记者 黄普根 通讯员 侯六根 刘勇

“气”势如虹 书写华章    特约记者 张文鸣 记者 刘宪广

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王伯瑜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下古生界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    党犇

柴西第三系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    刘云田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地质特征与天然气聚集规律    任延广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    邓昆

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纪构造沉积演化与成藏动力学研究    郭巍

南华北盆地晚古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与天然气形成条件研究    解东宁

柴西第三系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江波

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储层流体特征与天然气成藏    尚长健

北塘滩海地区重点构造带石油地质评价    杨玉金

黑龙江省东部三江盆地的沉积特征及演化    董林森

鄂尔多斯南缘奥陶系构造沉积演化研究    蒲磊

鄂尔多斯西缘地区古生界构造沉积演化与含油气系统研究    胡喜锋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北部斜坡区构造演化与天然气聚集    帅燕华

南华北盆地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构造沉积演化与烃源岩评价    周丽

川中上三叠统香溪群岩性气藏形成条件与聚集规律研究    姜均伟

松辽盆地北部徐深1区块气藏特征与经济评价    张文婧

川西洛带气田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天然气成藏规律研究    廖义沙

大庆长垣南部黑帝庙油层天然气盖层研究    杜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