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360ka来上部水体温度和结构演变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4:25:08
热度: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360ka来上部水体温度和结构演变【摘要】:通过对ontong Java海台KX97322-4孔浮游有孔虫的定量统计和Mg/Ca得到的古温度进行分析、氧同位素分析

【摘要】:通过对ontong Java海台KX97322-4孔浮游有孔虫的定量统计和Mg/Ca得到的古温度进行分析、氧同位素分析以及对各指标的频谱分析,揭示了近360ka来赤道西太平洋暖池(WPWP)核心区浮游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及上部水体温度和垂向结构的冰期-间冰期变化特征。研究表明,MIS10期以来暖池核心区表层种G.ruber和次表层种N.dutertrei的氧同位素、Mg/Ca比值都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两者变化总体上趋势相同,但在局部相反,如MIS6期。表层水体和次表层水体在大尺度上都总体上受高纬冰盖涨缩影响,次表层水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 利用G.ruber的Mg/Ca比得到表层水体在末次冰盛期(LGM)的温度比现代低约2.9±0.7℃,次表层水体温度低于表层,变化相对于表层更加剧烈,并在冰期前期温差比冰期后期温差明显偏大,在冰期中期出现快速降温现象,表明次表层水体可能对表层水体的温度变化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有推动作用。结果中在MIS8和MIS9/10期出现次表层水温频繁高于表层水温(SST)的现象,这可能与季风变化、冰期降温、溶解作用减弱、次表层水体盐度和次表层流变化相关。而对比SST和δ18O变化相位发现,暖池区SST变化要早于δ18O值的变化,即暖池核心区SST变化要早于北半球冰量的变化,而次表层水温又对表层水温变化有促进作用,说明次表层水温对全球变化有更大的贡献,可能与类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式过程相关。通过不同的方法估算SST得到,浮游有孔虫转换函数(FP-12E)和现代类比法(MAT)方法不适合用于WPWP核心区估算SST。 上层水体结构变化具有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温跃层深度在MIS10-MIS8期变深,MIS8-MIS7/8期迅速变浅,MIS7/8以后逐渐变深,进入末次冰期后逐渐变浅趋于稳定波动。频谱分析还表明暖池核心区上层水体性质变化受高纬和热带因素共同作用,与大洋环流也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暖池核心区 浮游有孔虫 镁钙比 表层海水温度 上部水体演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P736;P731
【目录】:
  • 致谢4-6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引言10-14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2
  • 1.2 西太平洋暖池区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12-14
  • 第二章 区域地质与环境14-21
  • 2.1 ontong Java 海台及周边区域地质特征14-16
  • 2.2 ontong Java 海台附近水文特征16-20
  • 2.3 ontong Java 海台海区气候特征20-21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21-31
  • 3.1 研究材料21
  • 3.2 研究方法21-31
  • 3.2.1 微体古生物样品处理21
  • 3.2.2 浮游有孔虫群落组合鉴定分析21-22
  • 3.2.3 浮游有孔虫壳体稳定氧碳同位素分析22-23
  • 3.2.4 建立年龄框架23-24
  • 3.2.5 浮游有孔虫壳体 Mg/Ca 比值分析24-30
  • 3.2.6 频谱分析30-31
  • 第四章 KX97322-4 孔上层水体温度31-46
  • 4.1 上层水体温度31-33
  • 4.2 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33-35
  • 4.3 利用 Mg/Ca 法估算古海水温度35-36
  • 4.4 暖池核心区 360ka 以来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36-40
  • 4.5 暖池核心区 360ka 以来次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40-45
  • 4.6 小结45-46
  • 第五章 KX97322-4 孔上层水体结构变化46-55
  • 5.1 稳定氧同位素记录46-47
  • 5.2 上层水体结构变化记录47-53
  • 5.3 水体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53-55
  • 第六章 结论55-57
  • 参考文献57-65
  • 作者简历65
  • 论文发表情况6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赤道西太平洋晚第四纪古生产力变化:ODP 807A孔的记录    张江勇;汪品先;成鑫荣;金海燕;张拭颖;

旋回地层学理论基础、研究进展和展望    吴怀春;张世红;冯庆来;方念乔;杨天水;李海燕;

厄尔尼诺的发生与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    李崇银,穆明权

250kaB.P.以来西太平洋暖池中心区——ontong Java海台古生产力演化    李铁刚;赵京涛;孙荣涛;南青云;

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II):气候变化的热带驱动与碳循环    汪品先;翦知湣;刘志飞;

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    翦知湣;金海燕;

20万年来南海古海洋研究的主要进展    李琪;李前裕;王汝建;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强度的影响    孙即霖;韦冬妮;李永平;

关于ENSO本质的进一步研究    李崇银

25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古海洋学研究    路波

360ka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古环境演化    王海霞

赤道西太平洋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群与暖池的变动    金海燕

2.5Ma以来古气候环境演变代用指标研究进展    管后春;李运怀;杨西飞;

The Role of the Equatorial Currents on the Evolution of SSTA in the Eastern Pacific during Two Different Kinds of El Nio Events    

Tropical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in Subsurface Ocean Temperature    

南海北部有孔虫碳氧同位素特征与晚第四纪水合物分解的响应关系    曹超;雷怀彦;

冬夏季热带太平洋至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变化的模态特征    李晓婧;肖天贵;孙照渤;唐毅;黄金霞;

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二叠系研究为例    王伟;陈孝政;刘欣春;曹长群;叶法丞;王玥;刘静;

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的特征、成因及对气候的影响    许武成,王文,马劲松,杨霞

热带太平洋次表层三维海温距平场的EOF分析    张立峰;许建平;何金海;

海洋上层热含量的分布特征、变化模态及观测手段综述    吴晓芬;许建平;

Recent Advances in Studie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ast Asian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s and ENSO Cycle    黄荣辉,陈文,严邦良,张人禾

西太平洋暖池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    陈锦年;王宏娜;吕心艳;

厄尔尼诺形成和发展机制的数值研究    李东辉;张铭;谭言科;

ENSO本质的进一步研究    李崇银;穆明权;

太平洋次表层三维海温距平的EOF分析及其对ENSO的试预报    张立峰;何金海;许建平;

一个新的热带太平洋和全球大气耦合环流模式及其数值模拟    薛洪斌;王业桂;张铭;

IAP-14L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中海温场的年际变率    薛洪斌;王业桂;李婧;

赤道太平洋对大气热力和风应力强迫响应的比较研究    闫巨盛;王彰贵;王盘兴;李智峰;

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    邱东晓;黄菲;杨宇星;

基于交叉小波与小波相干分析对影响“0801暴雪”的副热带高压的时延相关分析    洪梅;张韧;刘科峰;余丹丹;万齐林;

热带次表层海温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李晓婧;肖天贵;孙照渤;陈伟斌;唐毅;

日本海海平面年际变化及其对ENSO的响应    王天顺

热带西太平洋硅藻席地球化学:碳、硅循环及古海洋响应    熊志方

25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古海洋学研究    路波

西菲律宾海2.36Ma以来古海洋学研究    孙晗杰

西北太平洋北赤道流分叉处37ka BP以来的高分辨率古海洋记录    陈双喜

IPCC模式对印太暖池模拟的研究    孙燕

末次冰期以来南沙海区古环境演变研究    侯红明

陕北黄土地貌南北纵向分异与基底古样式及水土流失构造因子研究    郭力宇

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的改进及对1997/1998 El Nino事件的模拟与诊断分析    岳彩军

大洋波动和近海涡旋的观测与理论研究    乔方利

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区上升运动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    隋晓霞

早更新世北大西洋浮游有孔虫揭示的古环境研究    窦天才

360ka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古环境演化    王海霞

热带太平洋海气系统年际和年代际异常时空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研究    王超

北太平洋无风带位置的变化及其对ENSO的响应    李轶斐

西太平洋暖池区高温暖水分布的“三明治结构”    张磊

神农架高海拔洞穴石笋古气候记录    刘殿兵

太平洋海气系统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钟姗姗

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事件的资料分析研究    袁绍宇

赤道西太平洋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群与暖池的变动    金海燕

南海沉积物中的黏土矿物:指示东亚季风演化历史?    刘志飞;

新疆吐哈盆地侏罗系旋回地层的初步研究    姚益民,付国斌,徐道一,秦俭,姚盛

天文地质年代表与旋回地层学研究进展    徐道一;

天文地层学的兴起    徐道一;韩延本;李国辉;尹志强;

新近纪海相生物地层事件年龄新编    李前裕;Lucas Lourens;汪品先;

东营凹陷牛38井沙三段高分辨率旋回地层研究    姚益民;徐道一;李保利;张海峰;张守鹏;姚盛;

广西东攀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基于岩石磁参数的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和地层对比    陈建业;冯庆来;陈晶;朱宗敏;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Griesbachian期旋回地层研究    童金南,殷鸿福

U_(37)~K指标在南海末次盛冰期表层海水古温度研究中的应用    姚龙奎;薛斌;姚梅;陈荣华;赵庆英;张宏;杨丹;

西太平洋暖池基本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李克让,周春平,沙万英

黑潮流系与暖池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研究    孙荣涛

南海ODP1143站有孔虫稳定同位素揭示的上新世至更新世气候变化    田军

热带西太平洋边缘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研究    赵京涛

海相碳酸盐—稀土元素共沉淀过程中的分异作用研究    刘刚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域次表层水热含量变化及其与我国东部汛期降水和副高的相关关系    翁学传,张启龙,颜廷壮

珠江口以西陆架海域环流研究 Ⅲ    伍伯瑜

基于Argo浮标和历史资料的热带西太平洋次表层与中层水年代变化分析    张艳慧;王凡;臧楠;

南海东北部海域次表层水与中层水之流径    王胄,陈庆生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南海北部和南部的气候变化差异    金海燕;翦知湣;

珠江广州段微表层和次表层水中重金属分布与风险的初步评价    吴兴让;尹平河;赵玲;李松涛;杨宇峰;

西太平洋暖池形成与维持的动力学机制    傅刚,周发琇,朱抱真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形成原因探讨    吴增茂,吴德星,盛立芳

印度尼西亚海道关闭对气候的影响:一个数值模拟研究    俞永强;周祖翼;张学洪;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我国江淮流域夏季旱涝的成因分析    励申申,寿绍文

末次冰期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地区表层海水温度和氧同位素变化及其古气候学意义    徐建;KUHNT Wolfgang;HOLBOURN Ann;ANDERSEN Nils;

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及对东亚环流的影响    张震宇;王志刚;李万里;程哲;

1997/1998 El Nino事件发生、发展可能机制的完善    岳彩军;陆维松;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热带东西太平洋海温的响应    张善强;

冷暖ENSO年西太平洋海气热通量交换的低频振荡    程华;

晚第四纪热带边缘海微体古生物群与季风气候的演变特征    陈木宏;向荣;刘建国;张兰兰;董艺辛;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KX21-2孔钙质超微化石分析    梁丹;刘传联;

ENSO本质的进一步研究    李崇银;穆明权;

中国海典型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对中尺度物理过程的响应    黄邦钦;

影响山东热带气旋的频数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高晓梅;江静;袁俊鹏;杨静;钱其峰;马守强;

我国大面积持续干旱或与表层海水温度偏高有关    记者 田东霖

温州气象建成首个海洋温盐观测站    木显英 章立浩 泽微

厄尔尼诺成因新说    田利平

570万年前曾生物勃发    记者 张建松

探索地球深海奥秘研究工作启动    记者 陈卫东

厄尔尼诺可以预测    胡连荣

海洋环境预报技术    

气候变暖削弱海洋浮游植物生命力    

海洋浮游植物数量恢复增长    陈 勇

本世纪首次厄尔尼诺出现    记者任建民

西太平洋暖池北部15万年以来的古海洋学研究    仇晓华

南海次表层、中层水团结构及其运动学特征的研究    刘洋

25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古海洋学研究    路波

南海北部次表层叶绿素最大值特征的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    宫响

西太平洋暖池变异及其机制研究    胡石建

西北太平洋北赤道流分叉处37ka BP以来的高分辨率古海洋记录    陈双喜

南沙海区百余万年来的放射虫组合及古海洋学事件    王汝建

北冰洋、白令海、南海南部海域氟氯烃分布特征及其水团示踪研究    孙娜

热带西太平洋温跃层水团时空特征及中小尺度海洋过程的作用    李元龙

西太平洋—印度洋—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在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中的作用    于乐江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360ka来上部水体温度和结构演变    张帅

360ka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古环境演化    王海霞

台湾东北部黑潮入侵东海陆架的季节变化规律    赵瑞祥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Ontong-Java海台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    春梅

夏季台湾暖流的水文、化学特性及其对东海赤潮高发区生源要素补充的初步研究    王颢

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混合过程观测    杨丽芬

北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源区的流场及热通量研究    鞠霞

台湾东北部及吕宋海峡黑潮的水文动力学分析    应瑞功

PN断面东海黑潮的地转经验模态分析    刘在科

台湾东北海域上升流系统冬夏季温盐、营养盐三维结构    王甜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