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热带大气环流对低纬太平洋SST暖异常的响应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2:27:47
热度:

热带大气环流对低纬太平洋SST暖异常的响应【摘要】:本文使用一个地表温度由热平衡方程所控制的p—σ混合坐标5层原始方程球带模式,模拟了北半球冬季热带太平洋SST暖异常所产生的热带环

【摘要】:本文使用一个地表温度由热平衡方程所控制的p—σ混合坐标5层原始方程球带模式,模拟了北半球冬季热带太平洋SST暖异常所产生的热带环流及其准双周周期振荡的异常特征。研究表明:SST暖异常可以产生热带辐合带上间隔约25—30个经度的降水中心,这种现象可能是SST暖异常区的扰动能量向西频散所造成的,而扰动相速则是向东的。SST暖异常愈强,引起的降水、高低空越赤道气流、北半球副热带西风气流、扰动西侧的反Walker环流及高层东风异常和扰动东侧的顺Walker环流以及高层西风异常也愈强。SST暖异常位于东太平洋时,所引起的这些异常也偏东,一般强度较弱。随着准双周振荡的衰减,不同SST暖异常所引起的环流和降水异常之间的差异也愈小。 【作者单位】: 南京气象学院
【关键词】越赤道气流 热带大气环流 降水带 西太平洋 东太平洋 异常特征 准双周振荡 副热带 地表温度 周期振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气象局季风科研基金
【正文快照】: 60年代以来,有关热带太平洋海面温度SST暖异常对大气环流和世界气候异常影响的研究掀起了空前的热潮。 Berl:、:e(1966夕‘’I注意到了Djakarta站的地面气压年际变化和P、、ert。Chieama站的SST年际变化之间的反位相关系,较早池将南方涛动与厄尔尼诺联系起来。Doberitz[21(19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的东亚冬季风研究    朱乾根

南海上层水温的准双周和天气尺度变化    张亚妮

1986—1987年北半球冬季亚澳地区大气环流异常及其与西太平洋SST异常的联系    朱乾根,谢立安

我国南方冬季异常低温和异常降水事件分析    张自银;龚道溢;郭栋;何学兆;雷杨娜;

东亚冬季风异常激发ElNio现象的数值试验研究    杨辉,陈隽,孙淑清

北太平洋高纬地区准4年尺度西风异常对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影响    谭言科,何金海,胡邦辉

亚洲和南半球大气冷(热)源对亚洲冬季风影响的数值试验    赵滨;钟青;何金海;张博;

热带太平洋SSTA多时间尺度特征与ENSO循环    张丰启,何金海

1976—1977年及1982—1983年厄尔尼诺事件过程差异的年代际背景    朱乾根,葛旭阳,矫梅燕

东亚冬季风指数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异常的表征    高辉;

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特征及其天气动力学成因的初步分析    王东海;柳崇健;刘英;魏凤英;赵南;姜智娜;李英;陈菊英;王亚非;施晓晖;徐祥德;

我国的东亚冬季风研究    朱乾根

华南冬季异常冷月预测概念模型Ⅱ──大气环流、极冰、积雪等物理因子特征    吴尚森,梁建茵

亚洲和南半球大气冷(热)源对亚洲冬季风影响的数值试验    赵滨;钟青;何金海;张博;

大气热源的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张博

南支西风槽建立、传播和演变特征及其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索渺清

BCC-AGCM2.0.1模式对东亚地区冬季气候模拟能力的评估    吴蓉

完全耦合的海气环流模式中ENSO和亚洲季风的相互作用    李颖

中国暖冬时期强寒潮事件的分析    马晓青

青藏高原气象要素的周期分析    朱克云,王金兰,段廷扬,陈隆勋,李维亮,荻野,谷成德,佐藤威

我国七、八月等压面位势高度准两周振荡特点及其与夏季风强度和北方降水的关系    巢俊民

西太平洋地区信风的振动及其与北太平洋热带环流的关系    杨义碧

夏季西太平洋越赤道气流的谱分析    陈于湘

热带大气运动的特征    李崇银

东亚大气环流与埃尔尼诺相互影响的一个分析研究    李崇银,胡季

南海上层海洋热结构的年循环与半年循环    高荣珍,王东晓,王卫强,周发琇,谢强

10──20天准双周振荡的经向传播及地理特征    武炳义,章淹.家英杰

热带大气中的准双周(10—20天)振荡    李崇银,周亚萍

江淮流域夏季旱涝与不同时间尺度大气扰动的关系    李桂龙,李崇银

1998年中国区域降水低频变化的传播机制的初步分析    徐国强,朱乾根,薛纪善,何金海

2004/2005年冬季强寒潮事件与大气低频波动关系的研究    马晓青;丁一汇;徐海明;何金海;

南海冷涌期大气动力学与能量学特征    陈乾金,吴宝俊

埃尔-尼诺发生前的冬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征    杨淑瑞,战淑云,王咏亮

大气低频振荡研究回顾与概述    徐国强,朱乾根

影响广西的三次寒潮过程对比研究    李向红;廖幕科;熊英明;郑传新;周文志;

MJO调制高原低涡生成的初步分析    赵福虎;李国平;

南支西风槽建立、传播和演变特征及其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    索渺清

BCC-AGCM2.0.1模式对东亚地区冬季气候模拟能力的评估    吴蓉

中国暖冬时期强寒潮事件的分析    马晓青

基于TIGGE数据的我国寒潮强冷空气自动识别预报方法研究    康志明

1997-1999年强厄尔尼诺事件前后的比较研究    吴霞

加热场对低空越赤道气流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    唐东昇,谢立安

冬半年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    王绍武,赵宗慈,陈振华,魏松林,于平书

夏季西太平洋越赤道气流的谱分析    陈于湘

越赤道气流对台风、热带低压天气系统的影响    黄江玲

影响南沙及其邻近海区的越赤道气流    林锡贵

越赤道气流特征及其年际变化特征初探    彭维耿,蒋尚城

夏季110°E附近的低空越赤道气流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    王继志,P.W.莱夫特维奇

南海低空越赤道气流流型的初步研究    李建辉

越赤道气流对印缅槽移动的影响    吴恒强

北半球冬季风时期越赤道气流的初步分析    李曾中,杨麟美,周江兴,高曙

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越赤道气流特征    覃志年;金龙;何慧;

越赤道气流对新疆天气异常的影响    周毅

基于TES算法的地表温度反演应用研究    许军强;白朝军;孙珂;王明常;

用Landsat TM6反演地表温度所需地表辐射率参数的估计方法    覃志豪;

与2010年玉树M_S 7.1地震有关的地表温度、湿度变化    崔月菊;杜建国;陈志;李静;谢超;周晓成;刘雷;

利用连续观测分离地表温度和比辐射率的初步尝试    穆西晗;李召良;阎广建;任华忠;

一种计算水分胁迫指数的新方法    彭建;刘元波;赵晓松;叶春;宋平;赵东波;

利用GMS-5卫星红外资料反演地表温度    周伟;李万彪;方圆圆;

黄河中下游典型地区农业景观格局的热环境效应——以中牟县为例    王帅;丁圣彦;梁国付;

边界层温度廓线遥感反演的本地化改进研究    张杰;张强;李俊;

基于AMSR-E的LST简单提取方法——以2008南方雪灾广东区域为例    陈水森;陈修治;陈伟琦;苏泳娴;李丹;

基于遥感技术的延吉市地表温度现状分析    李秀霞;南颖;

美军24架F-22进驻西太平洋    本报特约撰稿 聂云

美军“鏖战”西太平洋    严国群  

珠江流域泛洪灾,因“厄尔尼诺”没来    梁钢华 袁秀贤

首家合资炼油企业西太平洋石化巨亏    王佑

“1%”意味着什么    本报记者 陈金国 陈玉强 王桂瑾

澳洲银行巨头打响并购大战    证券时报记者 彭妮

西太平洋经济区将“崛起”    李劲

石化巨轮掌舵人    王桂瑾本报记者 王艺

“3·22”:美双航母西太平洋练兵    金戈

唐骏们的“摇篮”    本报记者 王佳 吕静

西北太平洋季风槽对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高建芸

全域和局域哈德莱环流气候及异常特征再揭示及应用初探    秦育婧

我国近海热带气旋活动与东亚副热带季风年际变化的关系    邹燕

大气热源的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张博

澳洲北部越赤道气流强弱变化的成因研究    刘向文

副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东亚夏季旱涝的影响研究    韩荣青

南、北半球大气的相互作用和越赤道气流的气候学研究    赵煜飞

东太平洋沉积物稀土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刘季花

南亚高压气候异常研究    彭丽霞

城市热岛效应演变与成因遥感研究    冯晓刚

越赤道气流ISO特征在台风季节预报中的可行性分析    朱文达

夏季低空越赤道气流与ENSO及中国夏季降水关系的研究    陈兵

全球风场气候变化异常特征若干问题研究    顾泽

越赤道气流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我国夏季降水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生频数的关系    韩慎友

荒漠化地区土壤含水量遥感信息模型的研究    喻素芳

地表温度遥感反演及其在东亚飞蝗监测中的应用    张灿龙

基于MODIS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方法    孟凡影

基于TM/ETM数据的城市地表温度研究    冯文峰

近15年北京城区植被覆盖遥感监测及其对热环境影响研究    胡姝婧

北京地区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下垫面关系研究    王今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