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载荷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0:59:05
热度:

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载荷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摘要】:海流能作为海洋能的一种,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展。研究者通过各种新型装置收集海流能,其中水平轴海流能发电装置被认为最

【摘要】:海流能作为海洋能的一种,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展。研究者通过各种新型装置收集海流能,其中水平轴海流能发电装置被认为最具技术性、竞技性和商业化可能性的海流能发电技术,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台示范性或商业化运行机组。由于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工作在海水中,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商业化机组要求机组的运行寿命在20年以上,因此,对机组的载荷计算以及载荷计算基础上的机组零部件设计提出了挑战。本论文首先对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在海流作用下的载荷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并将改进的设计方法集成到设计软件中。制定了机组全工况载荷表,对机组进行全工况载荷分析,分析机组的非对称载荷来源,并提出了载荷控制方法。通过理论建模分析、有限元仿真分析、计算机仿真分析以及试验研究对机组的载荷分析及控制方法进行验证。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一维动量定量及叶素理论(BEM)分别从宏观的能量变化角度及微观的叶片受力角度分析了水平轴潮流能透平装置的能量捕获原理,给出了轴向和切向诱导因子的求解方法,从而可计算出各种工况下的水平轴叶轮的局部载荷及整体载荷。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BEM方法和CFD方法,对同一机组进行载荷计算建模及对比研究,通过弦长修正及三维流场中的升阻力系数修正,对BEM方法进行改进,并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改进方法的准确性。(2)为了便于上述载荷分析方法的应用,同时为了海流发电机组后续标准化及产业化的需要,编写了基于上述载荷分析方法的海流发电机组设计的软件,可以帮助研究者完成叶片、轮毂、主轴和传动链等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及校核。并通过此开发软件设计了60kW海流能发电机组,通过厂内拖动实验及海上实地试验的长期稳定运行,验证了设计方法及所编写开发软件的可靠性及准确性。(3)制定海流发电机组设计工况表,针对海流中存在的湍流作用、波浪作用、剪切作用以及机组本身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航角度误差,建立了相应的流速模型。并通过基于雨流计数法的疲劳载荷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这些作用对机组疲劳载荷和寿命的影响。劳载荷,在机组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予以考虑。根据设计工况表,以120kW机组为例,进行机组的全工况载荷计算分析。(4)针对海流发电机组模型的非线性和不可知性,采用基于Fuzzy PID参数自整定的独立变桨载荷控制策略以降低机组的非对称载荷。通过Coleman坐标变换,实现海流发电机组叶轮俯仰力矩和偏航力矩的解耦,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海流发电机组系统建模,对控制系统进行数字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独立变桨距的载荷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机组的非对称性载荷。(5)针对海流流速随涨潮落潮周期性变化的可预测性,提出了基于流速预测的载荷控制技术以避免海流流速波动引起的连续变桨。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基于流速预测的载荷控制方法,不会降低机组的发电功率,虽然牺牲了一定的功率稳定性,但可以将连续频繁的变桨动作转化为间歇的阶跃式变桨动作,可以大大减小在一个流速周期内的累计变桨行程,降低叶根密封结构的磨损,延长密封结构寿命。(6)海流发电机组的功率控制和载荷控制系统都要用到变桨距机构,针对海流发电机机组变桨空间小、负载力矩大等特点设计了独立变桨距系统的齿轮齿条执行机构和液压系统,通过AMESim模型仿真及厂内试验对变桨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验证了液压独立变桨距方案的可行性。(7)归纳总结全文的主要研究工作,阐述本课题的研究结论和研究的创新性,并对后续工作进行展望。劳载荷,在机组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予以考虑。根据设计工况表,以120kW机组为例,进行机组的全工况载荷计算分析。(4)针对海流发电机组模型的非线性和不可知性,采用基于Fuzzy PID参数自整定的独立变桨载荷控制策略以降低机组的非对称载荷。通过Coleman坐标变换,实现海流发电机组叶轮俯仰力矩和偏航力矩的解耦,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海流发电机组系统建模,对控制系统进行数字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独立变桨距的载荷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机组的非对称性载荷。(5)针对海流流速随涨潮落潮周期性变化的可预测性,提出了基于流速预测的载荷控制技术以避免海流流速波动引起的连续变桨。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基于流速预测的载荷控制方法,不会降低机组的发电功率,虽然牺牲了一定的功率稳定性,但可以将连续频繁的变桨动作转化为间歇的阶跃式变桨动作,可以大大减小在一个流速周期内的累计变桨行程,降低叶根密封结构的磨损,延长密封结构寿命。(6)海流发电机组的功率控制和载荷控制系统都要用到变桨距机构,针对海流发电机机组变桨空间小、负载力矩大等特点设计了独立变桨距系统的齿轮齿条执行机构和液压系统,通过AMESim模型仿真及厂内试验对变桨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验证了液压独立变桨距方案的可行性。(7)归纳总结全文的主要研究工作,阐述本课题的研究结论和研究的创新性,并对后续工作进行展望。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上述海流作用均会增大机组关键零部件处的当量疲劳载荷,但波浪作用引起的疲劳载荷并没有其他作用引起的明显,只有在波浪频率或波浪高度比较大的情况下才需要考虑。而湍流作用、剪切作用和偏航角度误差则会显著增加机组关键零部件的疲 【关键词】:海流发电 载荷分析 设计软件开发 非对称载荷控制 液压独立变桨距 流速预测 海上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3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1 绪论13-23
  • 1.1 概述13-14
  • 1.2 海流能发电系统的发展14-18
  • 1.2.1 国外海流能发电系统的研究现状14-16
  • 1.2.2 国内海流能发电系统的研究现状16-18
  • 1.3 海流能发电机组的载荷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18-21
  • 1.3.1 载荷分析现状18-19
  • 1.3.2 载荷控制技术现状19-21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21-22
  • 1.4.1 课题来源21
  • 1.4.2 研究内容21-22
  • 1.5 本章小结22-23
  • 2 水平轴海流发电机组水动力载荷分析方法23-74
  • 2.1 概述23
  • 2.2 水动力学载荷分析基本理论23-28
  • 2.2.1 贝茨理论23-25
  • 2.2.2 涡流理论25-26
  • 2.2.3 叶素-动量理论26-27
  • 2.2.4 模型的修正27-28
  • 2.3 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载荷的计算方法28-41
  • 2.3.1 基于BEM的载荷计算方法28-30
  • 2.3.2 基于CFD的载荷计算方法30-32
  • 2.3.3 BEM方法和CFD方法对比32-35
  • 2.3.4 仿真结果及对比分析35-37
  • 2.3.5 BEM方法的修正37-41
  • 2.4 海流发电机组设计软件开发41-57
  • 2.4.1 海流发电机组设计软件的开发41-53
  • 2.4.2 60kW海流能发电机组的设计53-57
  • 2.5 60kW海流发电机组的试验研究57-73
  • 2.5.1 厂内试验57-63
  • 2.5.2 海上试验63-73
  • 2.6 本章小结73-74
  • 3 水平海流能发电机组全工况载荷分析74-98
  • 3.1 概述74
  • 3.2 机组设计载荷计算方法74-77
  • 3.2.1 设计载荷工况表74-75
  • 3.2.2 载荷计算方法75-77
  • 3.3 海流发电机组非对称载荷分析77-94
  • 3.3.1 湍流作用对机组载荷的影响77-81
  • 3.3.2 波浪作用对机组载荷的影响81-88
  • 3.3.3 海流剪切作用对机组载荷的影响88-91
  • 3.3.4 偏航误差对机组载荷的影响91-94
  • 3.4 全工况载荷计算结果及分析94-97
  • 3.5 本章小结97-98
  • 4 海流发电机组的载荷控制方法研究98-138
  • 4.1 概述98
  • 4.2 基于Fuzzy-PID的独立变桨非对称载荷控制方法98-113
  • 4.2.1 基于Fuzzy-PID的独立变桨距非对称载荷控制原理98-105
  • 4.2.2 非对称载荷控制方法的建模仿真105-113
  • 4.3 基于流速预测的载荷控制技术113-121
  • 4.3.1 基于流速预测的载荷控制策略113-117
  • 4.3.2 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117-121
  • 4.4 独立变桨距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121-136
  • 4.4.1 独立变桨距系统建模122-129
  • 4.4.2 变桨距液压系统试验方案设计129-134
  • 4.4.3 变桨距液压系统试验134-136
  • 4.5 本章小结136-138
  • 5 总结与展望138-141
  • 5.1 论文总结138-140
  • 5.1.1 论文工作总结138-139
  • 5.1.2 论文的创新点139-140
  • 5.2 工作展望140-141
  • 参考文献141-148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148-14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游亚戈;李伟;刘伟民;李晓英;吴峰;

25kW独立运行式水平轴潮流能发电系统    马舜;李伟;刘宏伟;林勇刚;

水平轴潮流能发电系统能量捕获机构研究    马舜;李伟;刘宏伟;林勇刚;

智能旋翼——一种极有前途的直升机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柏京兆,顾仲权

“水下风车”主轴机械密封失效分析及改进    刘宏伟;李伟;林勇刚;

水下风车海流能发电技术    林勇刚;李伟;刘宏伟;马舜;

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系统    徐全坤;李伟;刘宏伟;林勇刚;石茂顺;

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械水动力性能的研究    辛小鹏

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关键部件载荷分析及其试验研究    吴少龙

潮流能透平装置电液比例变桨距控制系统设计及其试验    马舜;李伟;刘宏伟;林勇刚;

基于液压传动的独立运行潮流能发电系统变速恒频控制    马舜;李伟;刘宏伟;林勇刚;

基于液压传动的蓄能稳压浮力摆式波浪能发电系统分析    鲍经纬;李伟;张大海;林勇刚;刘宏伟;石茂顺;

PP1209溶剂泵机械密封失效分析及对策研究    莫才颂;吴海智;

一种提高Darrieus型海流能转换装置性能方法的研究    孙晓晶;黄典贵;吴国庆;

初级永磁型游标直线电机设计与静态特性分析    杜怿;程明;邹国棠;

直驱型海浪发电系统输出功率优化控制策略    康庆;肖曦;聂赞相;黄立培;

基于液压传动的浮力摆式波浪能发电系统稳压恒频控制    鲍经纬;李伟;张大海;林勇刚;刘宏伟;

海流发电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及仿真验证    石茂顺;刘宏伟;李伟;林勇刚;丁金钟;周宏宾;

考虑电池储能系统荷电状态的近海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协调控制    王荃荃;秦川;鞠平;吴峰;

水平轴潮流能转换系统能量转换率及功率控制研究    马舜

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械关键技术研究    刘宏伟

海洋能多能互补智能供电系统总体开发方案研究及应用    邵萌

浮力摆式波浪能装置的水动力性能研究    赵海涛

垂直轴潮流能水轮机水动力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李志川

共水平轴潮流能自变距双透平技术研究    张萧

潮流能直驱式海水淡化装置技术及仿真研究    徐明奇

海湾相位差潮能研究    许雪峰

不均匀温度和辐照分布对太阳能PV/T系统中光电性能影响的研究    汪云云

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械水动力性能的研究    辛小鹏

水平轴潮流水轮机叶片设计和模型试验研究    王俭超

表面不平整突体升坎水力特性与海流能转换器的试验研究    张旭

1kW潮流能发电机试验装置控制系统研究    张少杰

漂浮式潮流电站总体方案设计    王志超

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械叶片设计及特性分析    徐学涛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智能旋翼控制律研究    陈晓曾

基于压电堆的智能旋翼高效驱动机构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    韦克昌

动载荷作用下直升机的动特性分析    李守魁

直升机旋翼模型气动特性试验研究    袁红刚

2000~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海洋能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游亚戈;李伟;刘伟民;李晓英;吴峰;

25kW独立运行式水平轴潮流能发电系统    马舜;李伟;刘宏伟;林勇刚;

我国海洋能资源开发现状和战略目标及对策    王传昆

风力机轮毂和轴承螺栓联接接触分析    何玉林;张立刚;韩德海;杜静;

新型低流速海流发电系统转轮部分的实验研究    李鸿琦,王毅,佟景伟,李林安,岳澄

水平轴风力机的设计与流场特性数值预测    张玉良;李仁年;杨从新;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测试中心/中国上海测试中心玻璃钢/复合材料行业测试点    

一种竖轴潮流发电水轮机性能优化方法的初步研究    汪鲁兵,张亮,曾念东

浅析我国潮汐电站的开发与利用    张兴玲;

水平轴潮流能转换系统能量转换率及功率控制研究    马舜

柔性叶片潮流能水轮机水动力学性能研究    王树杰

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械关键技术研究    刘宏伟

水平轴潮流能发电机械叶片设计及特性分析    徐学涛

大型水平轴风力机载荷计算和强度分析的方法研究    曾杰

混合式海洋温差能利用系统的理论研究    刘奕晴

水平轴风力机气动性能预测    沈昕

非线性飞行载荷分析计算研究设想    邓立东

台车车轮轴结合面载荷分析与配合选择    易德辉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飞行结构的侧向载荷分析    Wayne Holland;田青;

基于压力测量的水中运动体载荷分析    李玉龙;李京浩;刘国栋;

氨水接收贮存罐接管载荷分析    袁占航;左树春;

O形圈密封载荷衰减研究    王广振,池长青,王之珊,赵国伟

基于不同风速的湍流风模型下叶轮载荷分析    吴安;孙文磊;

水下爆炸中铝圆柱壳的载荷分析    韩亚莉 ,赵保瑚

工程机械波动载荷分析与模拟方法研究    马登成;杨士敏;马登慧;蒋小明;

一种测试导弹挂飞载荷的新方法    黄帅军;刘献伟;胡凯征;陈鑫;姚利兵;

我市两创新项目获中国侨界贡献奖    记者 李敏 通讯员 陈旭鹏

水平轴海流能发电机组载荷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    徐全坤

风电叶片载荷分析与结构初步设计    宗多

水平轴风电机组叶片载荷分析及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黄景宽

水下结构物环境载荷分析及疲劳损伤机理研究    王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