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西安市霾天气与清洁天气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13:13
热度:

西安市霾天气与清洁天气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利用2006—2012年西安市污染物质量浓度及气象站逐时地面风场、相对湿度和能见度等资料,依据霾天气的定义统计理论霾日数,对比

【摘要】:利用2006—2012年西安市污染物质量浓度及气象站逐时地面风场、相对湿度和能见度等资料,依据霾天气的定义统计理论霾日数,对比人工观测霾日与判据统计理论霾日的合理性,通过对霾天气与清洁天气过程的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探讨西安市霾天气与清洁天气过程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2年西安市霾天气过程在干季发生频率较高,湿季发生较少。地面风场对霾天气过程影响较大,绝大部分霾天气过程的日平均风速1.5 m·s-1;干季大部分霾天气过程日平均风速≤1.0 m·s-1,极端个例日平均风速甚至在0.5 m·s-1以下。清洁天气过程在干季发生次数多于湿季,主要与干季风速较大和相对湿度较小相关。 【作者单位】: 陕西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风场 霾天气 清洁天气 干湿季
【基金】:陕西省科技厅社发攻关项目(2012K12-01-03) 陕西省气象局博士基金项目(2012B-4)共同资助
【分类号】:X513;X16
【正文快照】: 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交通运输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化石燃料使用量的急剧增加,汽车尾气、燃料废气排放的气溶胶粒子和气态污染物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气溶胶增加迅猛,加剧了城市空气污染;加上城市高楼林立,使城市小风和静风频率日益增多[1-2],导致污染物不能及时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    吴兑;

丹东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赵胡笳;马雁军;

1961—2008年银川市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    刘玉兰;梁培;刘娟;桑建人;

辽宁旅顺与山东龙口能见度对比分析    刘成;谢海军;柯宗建;车达升;

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    吴兑;毕雪岩;邓雪娇;李菲;谭浩波;廖国莲;黄健;

再论都市霾与雾的区别    吴兑;

西安市污染气象特征和大气环境容量分析    张文静;孙娴;王琦;胡琳;丁琦;

2006年12月14~15日上海大雾及大气污染过程分析    王峰云;阎凤霞;

珠江三角洲地区一次灰霾天气过程分析    黄聪敏;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环境承载力分析研究    刘艳菊;李巍;郝芳华;

北京市冬季霾天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矿物学研究    郑南;吉昂;王河锦;徐廷婧;李婷;

北京市冬季霾天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矿物学研究    郑南;吉昂;王河锦;徐廷婧;李婷;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PM_(10)的相互影响研究    胡晓宇;李云鹏;李金凤;王雪松;张远航;

适度高温下高氮和低光对演替树种光合和能量转换的复合影响    孙谷畴;赵平;曾小平;蔡锡安;

吉林省烟霾现象的气候特征及预报    王宁;王晓明;慕秀香;刘海峰;纪玲玲;

葫芦岛市空气质量分析及其与暴雨的关系    于亚薇;孟振雄;

天津地区灰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郭军;

上海市灰霾污染天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污染特征    徐薇;修光利;朱梦雅;张大年;

南通市一次持续灰霾天气的成因分析    吴彩霞;汤建国;吴锐涛;陈铁;缪燕;

珠三角颗粒物污染的健康损害经济评估    黄德生;张世秋;万薇;余嘉玲;邹文博;陈晓兰;

珠三角PM_(10)污染的健康损害经济评估    黄德生;张世秋;万薇;余嘉玲;邹文博;陈晓兰;

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    程穆宁;崔云霞;王燕枫;辛玉婷;

珠江三角洲灰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    吴兑;廖国莲;邓雪娇;毕雪岩;谭浩波;李菲;蒋承霖;夏冬;范绍佳;

雾的解释预报技术研究    高永辉;王洪芳;刘健文;

一次大范围灰霾天气的分析研究    饶晓琴;李峰;

2004年10月珠江口海风对空气污染影响的研究    李明华;范绍佳;王宝民;吴兑;杨柳;

珠江三角洲气溶胶消光特性观测研究    谭浩波;毕雪岩;吴兑;邓雪娇;李菲;邓涛;

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研究    许鹏举

空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风险与经济损失的研究    赵文昌

三类航危天气预报技术及业务系统研究    曾淑玲

大气气溶胶化学成分地基遥感反演研究    王玲

大气气溶胶及其对云和降水影响的在线数值模拟研究    周春红

大气能见度价值评估方法与实证研究    黄德生

广州市森林健康风险研究    桂子凡

典型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李莉

大气能见度下降影响因素、来源解析及灰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肖致美

上海地区灰霾过程中的主要物理和化学问题研究    龙时磊

重庆城市灰霾的统计分析与模拟研究    吕梦瑶

南京冬季一次浓雾过程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刘霖蔚

城市空气污染指数改进方案研究    刘妍

基于遥感反演的珠江三角洲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清单评估研究    郑卓云

珠江三角洲人为源氨排放清单及其对颗粒物形成贡献的研究    尹沙沙

上海大气气溶胶化学特征及其对灰霾形成影响    杜欢欢

不同天气条件对青岛大气气溶胶中有机氮和尿素浓度分布的影响    韩静

利用霾优化变换(HOT)估算大气污染颗粒物的研究    沈丹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不同等级雾日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陈潇潇

广州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研究    王晓静

北京市及冲绳地区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物特征对比研究    伦小秀;邓利群;张逸;张晓山;Naoki K;Takami A;

1961-2005年中国霾日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    高歌;

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初探    苏维瀚,张秋彭,沈济,殷兴军,宋文质,李三民,路洪荣,罗超

边界层内大气排放物形成重污染背景解析    任阵海,苏福庆,高庆先,卢士庆,洪钟祥,胡非,张美根,雷霆

河北省1960~2002年城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    范引琪,李二杰,范增禄

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的研究现状    罗云峰,周秀骥,李维亮

大城市区域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信号发布    吴兑;

大同市秋季大气气溶胶化学成分及来源解析    张仁健;石磊;荆俊山;朱凌云;张怀德;胡良温;

杭州市区大气能见度变化及其与主要因子的分析    洪盛茂;焦荔;何曦;包贞;孙鸿良;徐鸿;马万里;杨乐;何纪平;

雷州半岛霾的初步分析与预报    胡天玉,杨显宇,谢巨伦

南岭大瑶山浓雾的宏微观结构与能见度研究    吴兑;邓雪娇;毛伟康;叶燕翔;唐浩华;樊琦;万齐林;谢兴生;吕伟涛;张文煜;白延林;王美华;黄浩辉;李福娇;毛节泰;陶善昌;范绍佳;王安宇;

江西省2000年4~6月重要天气过程评述    叶瑞珠

天体对偶矩阵周期序列制作长期强天气过程的预报方法    李贞堂,张人杰,向维秀

超长期天气过程的两步预报方法    钟云成

江西省2000年10~12月重要天气过程评述    叶瑞珠

江西省2002年7~9月重要天气过程评述    尹洁

天气过程频繁 局地灾情严重    热依汗古丽

江西省2003年1~3月重要天气过程评述    尹洁

江西省2004年4~6月重要天气过程评述    尹洁

江西省2004年7~9月重要天气过程评述    尹洁

江西省2005年4~6月重要天气过程评述    许爱华

辽宁一次雨雪天气过程的微物理结构分析    许可欣;薛峰原;李大勇;曹文兴;李和德;

东莞市2012年重大天气过程微博服务分析    刘馨泽;汪昕;卢映红;夏冬;

重要天气过程个例资料数据集的设计与实现    王毅涛;胡江凯;王克敏;宗志平;赵永明;

广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新一代雷达特征分析    唐熠;韦健;

重要天气过程个例资料数据集的设计与实现    王毅涛;王克敏;

广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特点分析    黄理;程爱珍;

广州市11月份部分要素及天气过程的气候统计特征    胡丽甜;陈敏升;谢炯光;

湖北省大范围霾天气过程的气象特征分析    周悦;李兰;

2008年10月一次霾天气过程的分析总结    钱鹏;孙翠梅;周勍;马俊峰;朱海涛;

西南低压对冰(霜)冻天气过程的影响    姚胜芳;

1月:预计我州有4场天气过程    通讯员 刘忠礼

我市遭遇极端天气过程    康君

强冷空气入侵 地区境内普遍降温    本报记者 张玉梅

湖北完善预报技术总结制度    记者 陆铭

五项措施防范应对雨雪冰冻    记者 胡亚

关注民生别样情    本报记者 陆铭 通讯员 何明琼

贵州空管分局气象台提高抗冰服务水平    通讯员刘开宇

商南气象网络实现全覆盖    吴顺琴 孙传卿

节后春运面临雾霾雨雪双重考验    通讯员谭丽玲

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入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