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耦合式煤气化炉操作参数及其放大过程对煤气化特性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4:55
热度:

耦合式煤气化炉操作参数及其放大过程对煤气化特性的影响【摘要】:耦合式煤气化炉是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在灰熔聚流化床气化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了灰熔聚流化床低投资、低能耗、煤种适应广和气流床高

【摘要】:耦合式煤气化炉是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在灰熔聚流化床气化技术的基础上,集成了灰熔聚流化床低投资、低能耗、煤种适应广和气流床高温、高碳转化率的优点而开发的一种新型煤气化技术。但由于该气化炉结构、气固流动性、不同部位之间的传质、传热和化学反应的复杂性,目前该气化炉正面临着高效稳定运行及工程放大的考验。探究操作参数对耦合式煤气化炉内热化学特性影响的本质,以及完善考虑传质及反应器尺寸等影响因素的煤气化理论对耦合式气化炉的高效稳定运行及工业放大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此本论文做了如下的研究内容: 依据耦合式煤气化炉内流体力学特性以及对气化炉内气化过程的认识,将反应器进行了区域的划分,并且在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和化学动力学的基础上构建了反应器的等效网络模型。应用该模型分别对流化床进煤量、进氧量、进蒸汽量和气流床进煤量、进氧量、进蒸汽量六个操作参数对气化炉内热化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此外,还研究了耦合式煤气化炉的关键组成部分(灰熔聚流化床)的放大效应。得到的结论如下: 一、耦合式煤气化炉的等效网络模型考虑了反应器内流体力学,区域间的传质、传热和飞灰中残碳与原煤中碳活性的差异,能够将各个操作参数对气化炉内煤气化过程影响的本质进行剖析,尤其适合分析飞灰中残碳的反应历程。 二、流化床进煤量、进氧量、进蒸汽量的改变直接影响了流化床中的碳转化率、反应温度和产气组分,其中对流化床碳转化率的影响使逸出的飞灰碳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经旋风分离后进入气流床的残碳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气流床内的煤气化特性。流化床进煤量和进氧量对温度和碳转化率的影响较大,调节时应同时调节气流的操作条件,防止气流床内温度过高和碳转化率过低。而流化床进蒸汽量对温度和碳转化率的影响较小,调节时可忽略对气流床的影响。 三、气流床进煤量、进氧量、进蒸汽量的改变直接影响了气流床内的碳转化率、反应温度和产气组分,其中对气流床出口产物温度的影响导致进入流化床后使流化床内的温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流化床内的煤气化特性。气流床进煤量、进氧量和进蒸汽量对流化床内的温度和碳转化率的影响均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在调节时主要应该考虑对气流床本身热化学特性的影响。 四、放大过程中环隙浓相区到射流区的气相回流量和射流区的体积均为非线性放大;放大后气相回流量降低使射流区温度降低,射流区体积相对增大,物料停留时间增加使温度升高,但后者影响大于前者,导致放大后射流区温度从1592K升高到1662K;环隙浓相区内的温度降低,但物料停留时间增加,碳转化率略微升高;放大过程对产品气成分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耦合式煤气化炉 操作参数 放大效应 煤气化特性 等效网络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Q546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2
  • 符号说明12-15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5-27
  • 1.1 中国能源状况15-16
  • 1.2 煤气化技术概况16-22
  • 1.2.1 煤气化反应历程16-17
  • 1.2.2 煤气化技术分类及应用17-22
  • 1.3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22-27
  • 1.3.1 耦合式煤气化炉简介22-23
  • 1.3.2 耦合式煤气化炉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23-27
  • 第二章 耦合式煤气化炉模型的建立27-37
  • 2.1 模型描述及假设27-29
  • 2.2 模型计算原理29-31
  • 2.3 模型的输入31-34
  • 2.3.1 各区域体积的确定31-32
  • 2.3.2 物料输入32-33
  • 2.3.3 能量输入33-34
  • 2.3.4 气化反应动力学34
  • 2.4 本章小结34-37
  • 第三章 流化床操作参数对耦合式气化炉煤气化特性的影响37-49
  • 3.1 流化床进煤量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37-41
  • 3.1.1 流化床进煤量对耦合反应器温度分布的影响37-38
  • 3.1.2 流化床进煤量对耦合反应器碳转化率的影响38-40
  • 3.1.3 流化床进煤量对耦合反应器产气组分的影响40-41
  • 3.2 流化床进氧量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41-45
  • 3.2.1 流化床进氧量对耦合反应器温度分布的影响41-42
  • 3.2.2 流化床进氧量对耦合反应器碳转化率的影响42-44
  • 3.2.3 流化床进氧量对耦合反应器产气组分的影响44-45
  • 3.3 流化床进蒸汽量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45-48
  • 3.3.1 流化床进蒸汽量对耦合反应器温度分布的影响45-46
  • 3.3.2 流化床进蒸汽量对耦合反应器碳转化率的影响46-47
  • 3.3.3 流化床进蒸汽量对耦合反应器产气组分的影响47-48
  • 3.4 本章小结48-49
  • 第四章 气流床操作参数对耦合式气化炉煤气化特性的影响49-61
  • 4.1 气流床进煤量对耦合式煤气化炉煤气化过程的影响49-52
  • 4.1.1 气流床进煤量对温度的影响49-51
  • 4.1.2 气流床进煤量对碳转化率的影响51-52
  • 4.1.3 气流床进煤量对产气组成的影响52
  • 4.2 气流床进氧量对耦合式煤气化炉煤气化过程的影响52-56
  • 4.2.1 气流床进氧量对温度的影响52-54
  • 4.2.2 气流床进氧量对碳转化率的影响54-55
  • 4.2.3 气流床进氧量对产气组分的影响55-56
  • 4.3 气流床进蒸汽量对耦合式煤气化炉煤气化过程的影响56-59
  • 4.3.1 气流床进蒸汽量对温度的影响56-57
  • 4.3.2 气流床进蒸汽量对碳转化率的影响57
  • 4.3.3 气流床进蒸汽量对产气组分的影响57-59
  • 4.4 本章小结59-61
  • 第五章 反应器放大对灰熔聚流化床煤气化反应的影响61-71
  • 5.1 模型建立62-66
  • 5.1.1 模型描述62-63
  • 5.1.2 关键参数的确定63-64
  • 5.1.3 模型初值64-66
  • 5.2 不同反应区域煤气化反应特性66-70
  • 5.2.1 射流区内煤气化特性66-68
  • 5.2.2 环隙浓相区和稀相区内的煤气化特性68-70
  • 5.3 本章小结70-71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建议71-75
  •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71-73
  • 6.1.1 耦合反应器等效网络模型的建立71
  • 6.1.2 操作参数对耦合反应器煤气化特性的影响71-73
  • 6.1.3 灰熔聚流化床放大过程中的体积效应73
  • 6.2 论文创新点73-75
  • 参考文献75-81
  • 致谢81-83
  • 作者简历8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逐级放大方法    祁阜东;

Texaco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的研究——建模部分    李政,王天骄,韩志明,郑洪韬,倪维斗

IGCC的某些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焦树建;

煤气化炉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杨晨;孔德峰;

关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    王梦奎;

循环流化床锅炉稳态燃烧模型中密相区高度的确定    杨波,吕清刚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的探析    刘大易;李秋禾;

射流携带床气化炉内宏观混合过程研究(Ⅱ)停留时间分布    王辅臣,龚欣,吴韬,于广锁,于遵宏

简化PDF模型对Texaco气化炉的三维数值模拟    吴玉新;张建胜;王明敏;岳光溪;吕俊复;

灰熔聚冷模流化床中双组份体系颗粒分离特性的研究    罗国华,张济宇,张碧江

生物质与煤气化过程热力学分析    吴志斌

气化剂类型对流化床煤气化过程效率的影响分析    邵明亚

射流床煤气化反应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侯学成

脉冲对流化床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林丰盛;韩云龙;

气固流化床系统非线性机理研究进展    张延平,王立

基于CFX软件的氮化硅反应炉内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陈锦;杨晶;尹少武;王立;

物理模型法在改进池窑结构和操作上的应用(一)    周志豪

窑池内玻璃液流动和传热的二维数学模型    王剑,周志豪

稳态下模拟方池窑的温度场测试    唐景平;胡丽丽;应雄信;金春荣;干福熹;

工业燃料煤气气化技术的探讨与分析    苑卫军;石丽艳;陈红英;

水煤浆喷嘴温度场和应力场分析及涂层材料应用    张春子;王卫泽;涂善东;

多相循环流化床流动规律的研究    焦伟堂,冯旭东,叶旭,孙竹范

煤气化合成气除尘用过滤器研究进展    王建永;汤慧萍;谈萍;葛渊;康新婷;董领峰;

高硫石油焦气化技术分析    常玉红;马守涛;赵野;

气化炉水冷壁结渣特性研究及改进措施    贡文政;段合龙;梁钦锋;刘海峰;于遵宏;

气流床水煤浆气化系统的数学模拟方法    吴永霞;代正华;王辅臣;彭宇慧;万翠萍;于遵宏;

煤间接液化油电联产中水煤浆气化炉的数值模拟    康啸琦;孙启文;应卫勇;房鼎业;

气固鼓泡流化床流体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程沥军;王彪;李涛;应卫勇;房鼎业;

大型浆态床反应器气含率冷模实验研究    甘瑞;王佳;李涛;房鼎业;应为勇;

气流式雾化火焰噪声频谱特性研究    沈彬;郭庆华;于广锁;

流态化煅烧石膏技术的进展——FC分室石膏煅烧炉    李玉山;

多相催化流化床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    刘建锟;杨涛;胡长禄;蒋立敬;

稳定工况下篦冷机气固两相热交换模型研究    位伟;王孝红;

典型煤种热解气化特性研究    石金明

复杂两相流动中颗粒碰撞的DEM-LES/DNS耦合模拟研究    桂南

煤气化反应动力学及渣中残碳反应活性研究    许慎启

分级式合成气初步净化系统中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机理与结构特性研究    崔洁

联合循环电站改造为IGCC和甲醇联产系统的研究    周贤

入口高浓度条件下的旋风分离器对比研究    吴学智

主动配风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气化参数影响研究    孙宏宇

配煤与新型助熔剂改进Shell煤气化工艺的研究    李继炳

甲醇制低碳烯烃流化床反应器的研究    王彪

气流床水冷壁气化炉熔渣沉积试验研究及水冷壁数值模拟    林伟宁

义马煤气化反应性研究    谷小虎

蜂窝密封流动性能与模化设计研究    万新超

循环流化床锅炉培训模拟操作仿真研究    陈淑鑫

气流床煤气化灰渣的特性研究    卢珊珊

沥青球的流态化氧化行为研究    王永邦

气化炉渣口熔渣流动特性研究    张建法

气流式雾化火焰声学特性与声学诊断    沈彬

脱硫废渣CaSO_4对煤灰熔融调节行为的研究    高玲

硅粉流态化技术研究    李浩然

两段式化学热回收煤气化工艺冷态及热态的研究    焦延涛

纤维素类生物质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张洪勋,李林

粉煤加压流化床气化试验与模拟的比较    项友谦,彭万旺,步学朋,逢进,谢可玉

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与规划    朱蓓,王焰新,肖军

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煤气化过程的分析和选择    王洋;房倚天;黄戒介;马小云;吴晋沪;

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环节的节能减排    李梅;文福拴;

最小能量函数法求解多元相平衡    杜建华,胡雪蛟,刘翔

喷动流化床射流穿透深度试验研究    钟文琪,章名耀

常压流化床煤气化数学模型的研究    魏敦崧

Texaco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的研究——建模部分    李政,王天骄,韩志明,郑洪韬,倪维斗

Texaco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研究(2)——计算结果及分析    李政,王天骄,韩志明,郑洪韬,倪维斗

煤基多联产系统中动力生产过程的分析    李现勇

循环流化床热电气多联产试验及理论研究    刘耀鑫

加压循环流化床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朱治平

基于合成气的联供—联产系统研究    周齐宏

生物质与煤气化过程热力学分析    吴志斌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实验研究与模拟    赵向富

气化剂类型对流化床煤气化过程效率的影响分析    邵明亚

三种煤气化技术的比较及相互促进    杜始南

螺旋式流动气流床煤气化炉    S.Ueda,刘金尧

煤气化技术的展望    关崇实;

恩德粉煤气化炉备煤系统设计    倪宝良;

国内外煤气化炉的特点及在煤化工领域的应用    程林生;

增压煤气化炉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向文国

国内外煤气化制合成气动向    

单段流化床煤气化炉的操作特性分析    

节能型合成气生产工艺简介    王春云,陈立军

粉煤气化系统的检测与控制    张美兰;

工艺操作参数对气流床粉煤气化结果的影响    汪宇安;王建军;陈伟;代正华;郭晓镭;梁钦锋;龚欣;

煤炭气化技术进展    王连勇;蔡九菊;王爱华;田红;刘汉桥;

气流床水煤浆气化系统的数学模拟方法    吴永霞;代正华;王辅臣;彭宇慧;万翠萍;于遵宏;

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展望    罗元国;王保良;黄志尧;李海青;

煤热值对气化炉模拟结果的影响    李召召;孙钟华;代正华;

某新建炭素厂燃料方案浅析    高义;

变压器耦合式直流固体继电器传导发射分析与抑制    徐乐;王淑娟;翟国富;

耦合式空气微带基站天线    叶海欧;伍裕江;陈鹏;高卓锋;曾骏;

源极耦合式YIG调谐FET振荡器设计    赵树强;张素清;张玉鹏;

气化炉水冷壁结渣特性研究及改进措施    贡文政;段合龙;梁钦锋;刘海峰;于遵宏;

我国煤气化炉制造正在多元化    张兴刚

新天碱成功吊装490吨煤气化炉    李铁军

煤气化技术有望再突破    江世亮

高效气流床煤气化技术项目启动    姚燕燕

经开区节能炉项目明年投产    记者 刘瑞

专家研讨煤气化炉技术方向    记者 王乐意

大规模气流床煤气化研发取得突破    杨兰兰

煤气化技术急需摆脱国外牵制    三实

整体技术水平落后 急需摆脱国外图纸牵制    本报记者  杨明

发电集团蓄力绿色煤电    本报记者 史晓斐

气流床煤气化工艺性能稳健优化与控制研究    张进春

感应耦合式电能传输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张旭

高温煤气化炉中煤灰熔融、流动和流变行为特性研究    宋文佳

生物质高温气流床气化制取合成气的机理试验研究    赵辉

气流床气化炉及其辐射废锅内的多相流动、传热与熔渣行为研究    倪建军

液压仿真转台同步控制器定量反馈设计方法研究    郭治富

气流床水冷壁气化炉熔渣沉积试验研究及水冷壁数值模拟    林伟宁

扩散火焰形态及气化炉内熔渣沉积与传热规律研究    梁钦锋

wMPS系统的硬件平台优化及动态坐标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端木琼

新型液固循环移动床合成直链烷基苯的研究    徐聪

耦合式煤气化炉操作参数及其放大过程对煤气化特性的影响    贾亚龙

流化床—气流床耦合反应器中煤气化过程的模拟研究    陈晓辉

谐振耦合式无线输电多载系统建模及特性研究    张青

谐振耦合式电能无线传输系统研究    范明

固定床与气流床水煤浆气化集成的煤制天然气系统能量与经济分析    邵迪

基于无焰氧化的气流床粉煤气化特性研究    文大缀

分级给氧气流床气化炉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    王艳玲

气流床气化炉排渣系统的数值模拟和检测方法    汪兵

气流床气化炉熔渣理化特性及水冷壁传热规律研究    侯国君

气流床条件下生物质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梅勤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