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工业化过程的优化与模拟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1:13
热度:

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工业化过程的优化与模拟【摘要】:煤气化不仅为中国未来能源产业提供了重要出路,而且也是当前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所广泛采用的流化床气化炉普遍存在碳转化率低

【摘要】: 煤气化不仅为中国未来能源产业提供了重要出路,而且也是当前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所广泛采用的流化床气化炉普遍存在碳转化率低、有效气的产气量低、能损耗大的问题。本论文针对此问题,一方面,通过研究氧气煤比、蒸汽煤比、气化炉负荷对气化结果的影响,得出了煤气化炉的最优操作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对流化床煤气化过程简化和生产数据的分析,构建了可靠的工艺模型,预测了未知的灰熔聚粉煤气化过程,为气化设备的设计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文对灰熔聚循环流化床的工业化运行进行了试验。主要考察了流化床煤气化技术过程中氧煤比、汽煤比、气化炉负荷等操作条件对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气煤比的增加,气化反应温度上升,煤气产率增加,碳转化率增加;在蒸汽煤比为1,加煤量8吨/小时,最佳氧煤比为0.40Nm~3/kg时,有效气产气量最大8100Nm~3/h。氧煤比为0.39Nm~3/kg时煤气热值出现最大值,最大热值为7900kJ/Nm~3。在氧煤比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蒸汽煤比增加,气化反应温度降低,煤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一氧化碳浓度降低,氢气浓度降低,煤气有效成分逐渐降低。在蒸汽煤比为1,气化温度为1000°C时,最佳负荷范围为8-9t粉煤/h,最高的有效气产气率为1.01Nm~3/kg。 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者对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模拟方法,根据试验结果拟合了碳转化率动力学经验关系式,结合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建立了动力学修正的循环流化床煤气化平衡模型。结果表明,在与试验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模拟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是适宜的。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气化过程的操作参数,对气化炉的性能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了氧煤比、蒸汽煤比对煤气组成、有效气产气量等指标的影响。根据模拟预测的结果可得出,在蒸汽煤比为1时,随着氧煤比的增加,有效气产气量先增加后减少,当氧煤比值为0.42Nm~3/kg时,有效气产气量存在最大值。氧煤比在0.39Nm~3/kg时,煤气热值存在最大值。 【关键词】:流化床 煤气化 优化 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Q54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24
  • 1.1 煤气化技术发展概况8
  • 1.2 煤气化过程原理8-9
  • 1.3 煤气化技术的分类9-12
  • 1.3.1 固定床气化技术10
  • 1.3.2 流化床气化技术10-11
  • 1.3.3 水煤浆气流床气化技术和干粉进料气流床气化技术11-12
  • 1.4 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12-15
  • 1.4.1 循环流化床原理13
  • 1.4.2 循环流化床工艺技术13-14
  • 1.4.3 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的特点14-15
  • 1.5 典型的流化床煤气化工艺15-21
  • 1.5.1 循环流化床CFB(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气化反应炉15-17
  • 1.5.2 催化流化床煤气化反应炉17
  • 1.5.3 增压流化床气化反应炉17-18
  • 1.5.4 灰熔聚循环流化床气化炉18-21
  • 1.5.5 灰熔聚流化床特点21
  • 1.6 灰熔聚粉煤气化炉在我国的应用前景21-22
  • 1.7 课题的提出及本文的主要工作22-23
  • 1.7.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22
  • 1.7.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2-23
  • 1.8 小结23-24
  • 第二章 灰熔聚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简介及生产平台简介24-31
  • 2.1 灰熔聚流化床煤气化简介24-25
  • 2.1.1 煤的灰分及灰熔点24
  • 2.1.2 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原理24-25
  • 2.2 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特点25
  • 2.3 煤气化过程发生的主要反应25-26
  • 2.4 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工艺流程26-28
  • 2.5 灰熔聚流化床气化生产平台28-29
  • 2.5.1 灰熔聚粉煤气化系统的原料28
  • 2.5.2 煤气化系统运行操作参数28-29
  • 2.5.3 测温点的选取29
  • 2.5.4 实验数据的采集29
  • 2.6 灰熔聚流化床工业化装置的开停车29-31
  • 2.6.1 气化炉的原始烘炉29
  • 2.6.2 气化炉的正常开停车29-31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讨论31-45
  • 3.1 气化过程气化炉床层温度及其分布31-33
  • 3.2 氧煤比对气化过程的影响33-37
  • 3.3 蒸汽煤比对气化过程的影响37-41
  • 3.4 气化炉负荷对气化过程的影响41-43
  • 3.5 粉煤气化系统碳平衡及氮平衡43
  • 3.6 小结43-45
  • 第四章 煤气化过程的模拟45-59
  • 4.1 流化床气化炉数学模型综述45
  • 4.2 平衡模型简介45-46
  • 4.3 本文模型假设46-47
  • 4.3.1 挥发分析出子模型46
  • 4.3.2 煤气化过程子模型46-47
  • 4.4 模型的建立47-49
  • 4.4.1 模拟过程热力学模型的选择47
  • 4.4.2 煤的燃烧热值及煤的生成焓的计算47
  • 4.4.3 煤气化模型示意图及Chemcad软件的实现过程47-49
  • 4.5 模型的验证:49-52
  • 4.5.1 参照文献报导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49-50
  • 4.5.2 实验数据的模型验证50-52
  • 4.6 模型模拟及预测52-57
  • 4.6.1 在不同温度下氧煤比对气化过程的影响的预测52-55
  • 4.6.2 在不同温度下汽煤比变化对气化过程的影响预测55-57
  • 4.7 小结57-59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9-61
  • 5.1 本文结论59
  • 5.2 未来工作展望59-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 模拟参数及数据64-73
  • 致谢7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过程的建模与优化分析    彭伟锋;钟伟民;孔祥东;钱锋;

气流床煤气化工艺性能稳健优化与控制研究    张进春

流化床—气流床耦合反应器中煤气化过程的模拟研究    陈晓辉

水煤浆气化过程的建模与优化    彭伟锋

CO_2气氛下高灰分劣质煤气化特性研究    彭锦

煤气化过程的理论计算    陈培荣,金昆,项友谦

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煤气化过程的分析和选择    王洋;房倚天;黄戒介;马小云;吴晋沪;

煤气化技术应用的新领域——IGCC    郑振安;

循环流化床煤气化工艺的原理和特点    解玉丽,韩玉峰,赵胜勇

流化床气化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陈家仁

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炉的发展及大型化措施    刘德昌,陈汉平,张世红,周浩生,郑楚光,王同章,王明德,王立群

循环流化床技术在煤气化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房倚天,李海滨,张建民,王洋,张碧江

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袁明

流化床模化研究的进展    王昕,杨海瑞,吕俊复,岳光溪,刘志宏,须田俊之,左藤顺一

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屈利娟;

恩德炉煤气化工艺的防火设计    陈志平;

脉冲对流化床气-固流动特性的影响    林丰盛;韩云龙;

气固流化床系统非线性机理研究进展    张延平,王立

基于CFX软件的氮化硅反应炉内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陈锦;杨晶;尹少武;王立;

多相循环流化床流动规律的研究    焦伟堂,冯旭东,叶旭,孙竹范

喷雾-喷动床半干法烟气脱硫研究    余迎新,张少峰,赵卷,彭培英

油页岩半焦部分燃烧升温输送实验研究    孙佰仲;王贵召;黄志荣;王擎;

温度对天然焦蒸汽气化特性的影响    向文国;赵长遂;庞克亮;

固废流化床异型颗粒与床料共流化特性    邵应娟;胡颢;金保昇;钟文琪;陈曦;任冰;沙春发;

2MW加压喷动流化床煤部分气化特性的研究    肖睿,金保升,熊源泉,段钰锋,仲兆平,周宏仓,黄亚继,陈晓平,章名耀

Aspen Plus平台气化模拟简介    王建武;

气流床水煤浆气化系统的数学模拟方法    吴永霞;代正华;王辅臣;彭宇慧;万翠萍;于遵宏;

气固鼓泡流化床流体力学行为的数值模拟    程沥军;王彪;李涛;应卫勇;房鼎业;

大型浆态床反应器气含率冷模实验研究    甘瑞;王佳;李涛;房鼎业;应为勇;

流态化煅烧石膏技术的进展——FC分室石膏煅烧炉    李玉山;

多相催化流化床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    刘建锟;杨涛;胡长禄;蒋立敬;

稳定工况下篦冷机气固两相热交换模型研究    位伟;王孝红;

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试验台的设计    朱治平;那永洁;吕清刚;包绍麟;孙运凯;贺军;

均热式流化床技术的开发    李建隆;吴玉雷;

煤炭气化技术进展    王连勇;蔡九菊;王爱华;田红;刘汉桥;

典型煤种热解气化特性研究    石金明

复杂两相流动中颗粒碰撞的DEM-LES/DNS耦合模拟研究    桂南

煤气化反应动力学及渣中残碳反应活性研究    许慎启

入口高浓度条件下的旋风分离器对比研究    吴学智

配煤与新型助熔剂改进Shell煤气化工艺的研究    李继炳

甲醇制低碳烯烃流化床反应器的研究    王彪

气流床煤气化工艺性能稳健优化与控制研究    张进春

粗糙颗粒动理学及流化床气化炉的数值模拟研究    郝振华

CaO伴随生物质热裂解制油在线脱氧的实验研究    林郁郁

群发性崩塌灾害形成机制与减灾技术    唐红梅

义马煤气化反应性研究    谷小虎

循环流化床锅炉培训模拟操作仿真研究    陈淑鑫

沥青球的流态化氧化行为研究    王永邦

硅粉流态化技术研究    李浩然

两段式化学热回收煤气化工艺冷态及热态的研究    焦延涛

废线路板流化床焚烧处理技术研究    王欢益

循环流化床内结构布置对气固流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张锡梅

金属镁渣在流化床反应器内脱硫性能的实验研究    王兴

耦合式煤气化炉操作参数及其放大过程对煤气化特性的影响    贾亚龙

流化床—气流床耦合反应器中煤气化过程的模拟研究    陈晓辉

煤炭产量统计数据解析    姜澍;

升温速率对煤焦-CO_2高温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李朋;于庆波;秦勤;杜文亚;

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煤气化过程的分析和选择    王洋;房倚天;黄戒介;马小云;吴晋沪;

Texaco气流床煤气化炉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刘升;郝英立;

蒸汽煤比对湍动循环流化床煤气化的影响    李斌;黄亚继;金保升;仲兆平;段锋;孙宇;章名耀;

Texaco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的研究——建模部分    李政,王天骄,韩志明,郑洪韬,倪维斗

Texaco煤气化炉数学模型研究(2)——计算结果及分析    李政,王天骄,韩志明,郑洪韬,倪维斗

多联产系统:综合解决我国能源领域五大问题的重要途径    倪维斗,郑洪弢,李政,江宁

基于田口法与李雅普诺夫函数的鲁棒PSS参数设计    陈刚;唐毅;张继红;

Shell煤气化炉性能的分析    李永华;陈振洪;高建强;胡小翠;仉国明;

煤热值对气化炉模拟结果的影响    李召召;孙钟华;代正华;

煤加压部分气化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肖睿

循环流化床热电气多联产试验及理论研究    刘耀鑫

基于PCA的统计过程监控研究    李荣雨

正交饱和效应模型的统计分析    张晓琴

过程监测与调整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张黎

气流床煤气化炉数值模拟及颗粒—涡团作用建模研究    吴玉新

高灰熔点煤高温、加压气流床气化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乌晓江

基于无焰氧化的干法煤粉气化特性研究    唐志国

水煤浆气化过程的建模与优化    彭伟锋

TEXACO水煤浆气化炉的建模及仿真研究    李斌

稳健设计方法及其在火箭发动机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孙鹏

高温煤气化动力学及两段式气化炉的模型研究    胡文斌

几种无重复试验的饱和析因设计分析方法的稳健性    杨志程

生物质与煤气化过程热力学分析    吴志斌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实验研究与模拟    赵向富

芳烃抽提动态模拟    沈建峰

车辆动力学操稳特性稳健性优化设计    唐超勇

基于网络法的燃气轮机燃烧过程计算与分析    胡长松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过程的建模与优化分析    彭伟锋;钟伟民;孔祥东;钱锋;

Shell煤气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侯国良

鲁南化肥厂水煤浆气化装置设计总结    章荣林,盛竹叶

循环流化床煤气化工艺的原理和特点    解玉丽,韩玉峰,赵胜勇

流态化工程研究的前沿课题    金涌,汪展文,刘淑娟,李佑楚

流化床气化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陈家仁

煤质对Texaco气化装置运行的影响及其选择(上)    张继臻,种学峰

鲁奇加压气化炉的运行与技术改造    李新社,任富强,张爱民

美国洁净煤技术项目中的IGCC    徐振刚

SHELL煤气化炉的工艺计算及结果分析    张华新,肖光升,朱疆

展望2000年我国煤化工技术    雍永祜

海外化工    

陶瓷行业两段炉气化无烟煤的实验与应用    孙丰收;孙亮;

煤气化技术选择依据    王锦;贺根良;朱春鹏;门长贵;

浅析壳牌气流床煤气化技术    马勇;

熔融铁浴煤气化及微波脱硫技术    邓松多;

煤气化技术的进步与选择    王志峰,艾晓冬

煤气化技术的应用与评述    刘功年;

壳牌积极参与中国煤气化已签署16份煤气化技术转让协议    王京文;

煤气化工艺清洁生产及环境保护分析    郭森;周学双;杜啸岩;

晋煤集团推广型煤气化技术    

工艺操作参数对气流床粉煤气化结果的影响    汪宇安;王建军;陈伟;代正华;郭晓镭;梁钦锋;龚欣;

煤热值对气化炉模拟结果的影响    李召召;孙钟华;代正华;

Aspen Plus平台气化模拟简介    王建武;

煤气化反应动力学特性描述及动力学参数求解    谢华清;于庆波;李朋;

蒸汽煤气两用型制冷机改造与应用    梁荣华;王首先;

壳牌煤气化关键设备气体返回室45°斜插管组焊及精度控制    孔令维;

两种中国典型烟煤的CO_2气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段红宇;陈路;刘鑫;周志杰;

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催化剂对煤加氢气化的影响    战书鹏;王兴军;洪冰清;于广锁;

合成气甲烷化反应模拟    詹雪新;陈倩倩;朱学栋;

壳牌携手惠生开发新一代煤气化技术    记者 崔茉

煤气化技术需闯节能减排关    本报记者 张兴刚

壳牌举办煤气化技术用户大会    记者 马守贵

煤气化技术获得重点推广    张爽

天脊与沙索交流煤气化技术    王爱军

天脊与沙索交流煤气化技术    刘侃 王爱军

掌握煤气化技术是关键    本报记者 王旭辉

煤气化技术获重大突破    赵献文 李晋平

我国煤气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杨永林

两段式煤气化技术将被国家推广    袁成华 姚会华

基于无焰氧化的干法煤粉气化特性研究    唐志国

扩散火焰形态及气化炉内熔渣沉积与传热规律研究    梁钦锋

典型煤种热解气化特性研究    石金明

烟煤和石油焦为原料的气流床气化及间歇排渣系统的数值模拟    孙钟华

煤气化甲醇联产电系统的工业示范研究    张彦

煤的气化反应行为及气化为基础的先进能源动力系统研究    鞠付栋

加压循环流化床的实验与模型研究    朱治平

高灰熔点煤高温、加压气流床气化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乌晓江

煤焦碱金属催化水蒸汽气化—产氢行为和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姜明泉

煤气化反应动力学及渣中残碳反应活性研究    许慎启

间歇式煤气化技术的数值研究    李科

气化炉的建模及其进料优化    刘志宾

新疆部分煤炭气化过程的模拟优化    刘娜

兖州煤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    宋志春

水煤浆气化炉炉温智能软测量建模应用研究    李杰

助熔剂对煤灰渣流动性及煤气化反应性的影响    刘庆旺

淮南煤气化特性实验及模拟研究    姚杰

水煤浆气化过程的建模与优化    彭伟锋

煤与生物质共气化的特性研究    杨毅栎

循环流化床气化炉返料反应器的冷态实验研究    周现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