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45:10
热度: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摘要】:氮素是作物最主要的营养元素,施用氮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氮肥的利用率普遍较低,有30%-50%的氮进入土壤后流失掉。秸秆还田是增加

【摘要】:氮素是作物最主要的营养元素,施用氮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氮肥的利用率普遍较低,有30%-50%的氮进入土壤后流失掉。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秸秆还田也会影响到土壤中氮素的归趋。但不同的还田措施是否对施入土壤的氮素归趋产生影响,目前的研究还不确定。本研究通过1年的室内土柱模拟试验,探究秸秆还田时,不同的施氮处理与还田方式对于氮素在土壤中的保留与流失的影响,以期为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论如下: 1.通过秸秆还田时配施不同比例的氮肥,研究氮素在土壤中含量的变化,设置六个碳氮比,分别为15:l、20:1、25:l、30:l、35:l、CK(不施入秸秆和氮肥)。结果表明,试验开始60d内,对于土壤全氮来说,配施较高比例的氮肥,其含量会更高,到了120d以后,碳氮比例在25:1-35:l范围内时,土壤中全氮的含量相较于其他比例的处理更高一些。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对比也有相似的结果。而土壤中脲酶的活性在前期比后期要高,且碳氮比例较低时,脲酶的活性更高,到了试验后期(120d之后),各碳氮比对脲酶活性的影响相差不大。 2.通过秸秆还田时配施不同比例的氮肥,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中氮素淋失的影响。试验设置的氮肥比例同上。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于土壤氮素的淋失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各试验组硝态氮共淋出129.57mg,123.68mg,103.02mg,122.59mg,100.12mg,96.11mg,占总氮淋溶量的11.05%,13.68%,10.89%,14.75%,15.15%,22.14%,处理组淋溶损失比例均小于对照组,又以碳氮比例为25:1时,硝态氮淋溶损失最少;铵态氮共淋出21.33mg,18.61mg,9.57mg,12.30mg,5.59mg,7.57mg,占总氮淋溶量的1.82%,2.06%,1.01%,1.48%,0.85%,1.74%,碳氮比例为25:l和35:l时铵态氮淋溶损失比例较小。综合考虑,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时取碳氮比例为25:l,氮素的淋失损失最少。 3.通过对土壤类型、施氮量、还田量和还田处理方式设置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共设九个处理,研究秸秆还田时,不同因素对于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影响因素选择为不同土壤种类、秸秆不同还田方式、秸秆不同还田量、秸秆还田时配施不同比例氮肥。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时,在不同时段内,主要的影响因素也不同,但土壤种类的不同多数时候是主要影响因素。试验过程中,处理九(土壤类型为中壤、秸秆还田方式为直接还田、还田量为500千克/亩、配施氮肥的碳氮比例为15:1)的优势更加明显一些,在多次取样时段内,硝态氮、铵态氮的含量均为不同处理中的最高值,微生物量氮含量、脲酶活性、水溶性碳含量也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也就是说土壤类型为中壤、秸秆还田方式为直接还田、还田量为500千克/亩、配施氮肥的碳氮比例为15:1的组合,为本试验的最优组合。 【关键词】:秸秆还田 氮素流失 施氮比例 淋溶损失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1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9
  • 1.1 研究背景10
  • 1.2 我国秸秆利用的情况10-11
  • 1.3 国外秸秆利用的情况11
  • 1.4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11-17
  • 1.4.1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11-14
  • 1.4.2 秸秆还田对于土壤酶的影响14-15
  • 1.4.3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15
  • 1.4.4 秸秆还田对于土壤氮素的影响15-16
  • 1.4.5 秸秆还田时配施氮肥的研究16-17
  • 1.5 研究目的17-18
  • 1.6 研究内容18-19
  • 第2章 甘蔗叶还田对配施氮肥在土壤中持留的影响19-30
  • 2.1 材料和方法19-22
  • 2.1.1 试验设计19-20
  • 2.1.2 试验材料20
  • 2.1.3 数据处理20
  • 2.1.4 试验方法20-22
  • 2.2 结果与分析22-28
  • 2.2.1 甘蔗叶还田时配施不同比例氮肥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22-23
  • 2.2.2 甘蔗叶还田时配施不同比例氮肥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23-24
  • 2.2.3 甘蔗叶还田时配施不同比例氮肥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24-25
  • 2.2.4 甘蔗叶还田时配施不同比例氮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25-26
  • 2.2.5 甘蔗叶还田时配施不同比例氮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26-27
  • 2.2.6 甘蔗叶还田时配施不同比例氮肥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27-28
  • 2.3 讨论和结论28-30
  • 第3章 甘蔗叶还田对配施氮肥淋溶损失的影响30-39
  • 3.1 材料和方法30-31
  • 3.1.1 试验设计30
  • 3.1.2 试验材料30-31
  • 3.1.3 试验方法31
  • 3.1.4 数据处理31
  • 3.2 结果与分析31-37
  • 3.2.1 不同处理下总氮浓度和淋失量的变化31-32
  • 3.2.2 不同处理下硝态氮浓度和淋失量的变化32-34
  • 3.2.3 不同处理下铵态氮浓度和淋失量的变化34-35
  • 3.2.4 不同处理对淋溶液体积的影响35-36
  • 3.2.5 不同处理对淋溶氮累计量的影响36-37
  • 3.3 讨论和结论37-39
  • 第4章 甘蔗叶不同处理方式还田对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39-48
  • 4.1 材料和方法39-41
  • 4.1.1 试验设计39-40
  • 4.1.2 试验材料40
  • 4.1.3 数据处理40-41
  • 4.1.4 试验方法41
  • 4.2 结果与分析41-46
  • 4.2.1 甘蔗叶不同还田方式对不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41-42
  • 4.2.2 甘蔗叶不同还田方式对不同土壤铵态氮的影响42-43
  • 4.2.3 甘蔗叶不同还田方式对不同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43-44
  • 4.2.4 甘蔗叶不同还田方式对不同士壤脲酶活性的影响44-45
  • 4.2.5 甘蔗叶不同还田方式对不同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45-46
  • 4.3 讨论和结论46-48
  • 第5章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48-49
  • 5.1 研究的不足48
  • 5.2 研究的展望48-49
  • 参考文献49-56
  • 附录56-57
  • 致谢5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农田氮素流失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赵琦,曹林奎

稻田氮素流失及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陈治平;郭枫;袁静;蒋新会;章二子;黄锦珠;

有机农业土壤氮素流失与防止措施    李志芳

氮素流失机制的定量化研究    付伟章,杜志勇,王春丽

聚丙烯酰胺对地表氮素流失的影响研究    赵亮;成钢;孙鹏程;

聚丙烯酰胺调控地表氮素流失最佳管理措施研究    赵亮;唐泽军;

农田氮素流失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葛鑫,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黄河流域氮素流失模数研究    陈静生,于涛

从水环境角度探析农田氮素流失及控制对策    金洁,杨京平

上海郊区稻田氮素流失研究    黄沈发;沈根祥;唐浩;陆贻通;

农田氮素流失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赵琦;曹林奎;

控制排水条件下农田氮素流失对水环境影响的试验研究    杨琳;黎国胜;桂建平;龙立华;

暗管控制排水棉田排水和氮素流失过程研究    袁念念;黄介生;谢华;黄志强;

植物篱与秸秆覆盖技术防治巢湖沿湖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的初步研究    王允青;郭熙盛;王静;唐杉;

植物篱与秸秆覆盖技术防治巢湖沿湖坡耕地土壤氮素流失研究    王允青;郭熙盛;王静;唐杉;

不同水肥处理稻田氮素流失规律试验研究    赵树君;崔远来;何军;史伟达;

夏玉米种植条件农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特征研究    赵亮;唐泽军;冯绍元;

旱田土壤氮素流失特征及其控制途径研究    曹林奎

农业氮素流失规律及河网污染控制研究    邱卫国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流失的影响    田路园

草甸黑土氮素流失影响因素研究    肖靖

保护性施肥对洱海北部农田氮素流失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刘培财

生物质炭对菜地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刘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