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基于噻吩吡咯二酮功能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41:44
热度:

基于噻吩吡咯二酮功能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摘要】: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以交联的聚合物或小分子为给体,聚芴为受体的模式成功提供了一种高效、廉价转换太阳能效率的途径。窄带

【摘要】: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以交联的聚合物或小分子为给体,聚芴为受体的模式成功提供了一种高效、廉价转换太阳能效率的途径。窄带隙的D-A共轭分子在主链上引入给电子D单元和吸电子A单元成为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最重要的给体。为了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注意力集中在设计窄带隙聚合物或分子结构来增大短路电流,同时降低最高占据能级轨道来增加开路电压。高吸光系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由于高效一直在光伏行业备受瞩目。在D-π-A结构的染料中,受体主要是氰基乙酸、绕丹宁等,此结构能促进分子内电荷转移,适用于高效DSSC器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Sonogashira和Stille聚合分别合成出含噻吩吡咯二酮单元的聚合物P1、P2,并对它们的光电性能、热性能和光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铂炔聚合物P1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成膜性,Pt的引入提高了器件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因此P1的器件效率(0.65%)远远高于P2(0.0088%)的效率。 2.以咔唑为给体,苯并噻二唑为的受体的A-D-A型小分子S1-S4,通过调整主链噻吩上有无烷基链和端基做对比。结果表明四种目标小分子的光学和化学带隙均属于窄带隙,S3(0.35%)的效率最高,它具有最高的0.78V的开路电压,是因为S3同时引入了烷基链和强吸电子端基双氰基,改善了它的溶解性和成膜性,拓宽了光谱吸收。 3. D-π-A结构的染料D1和D2含有相同的噻吩吡咯二酮为π桥的主链但是端基分别为氰基乙酸和2-(1,1-双氰基)绕丹宁。测试表明2-(1,1-双氰基)绕丹宁相比氰基乙酸可以拓宽光谱吸收,而且摩尔吸光系数更大,HOMO能级得到优化,两者的光化学带隙分别为1.93eV、1.86eV,电化学带隙分别为1.61eV、1.58eV。 【关键词】: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铂炔聚合物 噻吩吡咯二酮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绕丹宁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914.4;O6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文献综述9-28
  • 1.1 引言9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简介9-12
  • 1.2.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9-10
  • 1.2.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10-11
  • 1.2.3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11-12
  • 1.3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12-24
  • 1.3.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受体材料12-13
  • 1.3.2 聚合物给体材料13-19
  • 1.3.3 小分子给体材料19-24
  • 1.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结构和工作原理24-26
  • 1.5 论文的设计思想和研究内容26-28
  • 第2章 以噻吩吡咯二酮为基的聚合物及咔唑小分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28-54
  • 2.1 引言28
  • 2.2 实验试剂、测试手段28-29
  • 2.3 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29-40
  • 2.3.1 聚合物的合成29-35
  • 2.3.2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35-36
  • 2.3.3 聚合物的热性能36
  • 2.3.4 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能36-38
  • 2.3.5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能38-39
  • 2.3.6 聚合物的光伏性能39-40
  • 2.4 基于咔唑单元小分子的合成和表征40-52
  • 2.4.1 目标小分子的合成40-48
  • 2.4.2 目标小分子的结构表征48-49
  • 2.4.3 目标小分子的热性能49-50
  • 2.4.4 目标小分子的光物理性能50-51
  • 2.4.5 目标小分子的电化学性能51-52
  • 2.4.6 目标小分子的光伏性能52
  • 2.5 小结52-54
  • 第3章 以噻吩吡咯二酮和三苯胺为基的 D-π-A 型染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54-64
  • 3.1 引言54
  • 3.2 实验试剂、测试手段54
  • 3.3 染料的合成和表征54-62
  • 3.3.1 染料的合成54-60
  • 3.3.2 染料的结构表征60
  • 3.3.3 染料的光物理性能60-61
  • 3.3.4 染料的电化学性能61-62
  • 3.4 本章小结62-64
  • 总结64-65
  • 参考文献65-72
  • 附录 A 试剂、药品及处理方法72-74
  • 附录 B 仪器、测试条件及方法74-75
  • 致谢7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芴与联噻吩发光共聚物的合成与发光特性    王琎;海杰峰;张福俊;唐卫华;

Near-infrared and Multicolor Electrochromic Device based on Polyaniline Derivative    Zhong-qiu Tong;Hai-ming Lv;Jiu-peng Zhao;李垚;

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童金辉;熊思醒;周印华;

硅杂环戊二烯并苯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研究进展    曲红梅;蒋丽丽;陈涛;唐建可;

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共轭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计算模拟    吴飞燕

微波辅助共轭聚合物合成的条件优化及机理研究    张文思

有机光伏器件的界面修饰对其光学、电学和形貌调控的研究    姚凯

新型芴类导电聚合物在有机光电子器件应用的研究    王琎

基于EDOT和吲哚衍生物的导电共聚物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    陈娟

D-A型共轭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和合成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云霄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    段晓菲,王金亮,毛景,裴坚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任斌;赖树明;陈卫;黄河;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现状与进展    李甫;徐建梅;张德;

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至6.5%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近况    赵文甲;司晶星;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张剑锋;

美评估有机太阳能电池对环境的影响    

太阳能电池未来趋势:有机太阳能电池    

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低成本性能卓越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周洪英;

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研究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    

可溶性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    范斌;田清勇;白华;

可挠式有机太阳能电池之发展技术    陳隆建;陳正強;李宜璇;

卟啉、酞菁类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    刘艳;曾庆华;张宪玺;姜建壮;

基于碳纳米管纤维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陈涛;仰志斌;彭慧胜;

基于取向碳纳米管膜的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    仰志斌;陈涛;何瑞旋;彭慧胜;

化学改性氧化石墨烯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层    张坚;杨栋;周玲玉;陈令成;赵斌;李灿;

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相干电荷和能量转移    赵仪;

有机太阳能电池用的二维窄带隙聚合物研究    唐卫华;海杰峰;朱恩伟;卞临沂;

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子过程的理论模拟    易院平;韩广超;沈星星;

柔性及叠层薄膜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    马廷丽;

德支持企业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    记者 顾钢

美评估有机太阳能电池对环境的影响    记者 毛黎

突破有机太阳能电池技术瓶颈    本报驻美国记者 田学科

控制电子自旋可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刘霞

叠层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接近商用    记者 邰举

美国研发可拉伸有机太阳能电池    蔡佳

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增效50%    华凌

2007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七)    本版编辑张浩 郑晓春 邓国庆 毛黎 何屹 顾钢 何永晋

青海有机太阳能电池研发获重大进展    记者 马悍德

青海有机太阳能电池研发取得重大进展    记者 贾明

电沉积制备聚噻吩有序微结构及有机太阳能电池    于伟利

基于聚合物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制与表征    乔芬

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物理过程研究    陈向东

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学模型与数值研究    马朝柱

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过程的研究    陈丽佳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荷转移态等效电路和多重电荷分离界面研究    黄江

基于咔唑的新型共轭小分子和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质研究    陈木青

用于溶液工艺光电器件的金属氧化物界面层材料研究    白赛

有机光伏二极管的光电子性能研究    张光

基于卟啉的小分子和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黄玉英

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电极修饰的研究    史绍华

基于三元体系混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范学东

银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    周子游

利用纳米材料的光学特性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研究    乔琳芳

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研究    刘峰

聚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研究    苏梦蟾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数值研究    邢宏伟

有机太阳能电池制作和特性研究    景广华

基于溶液法的无铟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    何培

基于酞菁类金属配合物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    杨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