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在稻田土壤中的稳定性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08:30
热度:

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在稻田土壤中的稳定性及其机理研究【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碳减排成为当今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物质炭因其高度的生物和化学稳定性,可以在自然环境中保存数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碳减排成为当今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物质炭因其高度的生物和化学稳定性,可以在自然环境中保存数百甚至上千年。因此,将生物质炭化与还田相结合,作为一种有效的碳捕捉与储存技术被广泛提及。我国作为水稻生产大国,大量的水稻秸秆废弃物被直接还田,导致稻田产生大量的CH4等温室气体。利用低温热解技术,将水稻秸秆炭化还田,可以在实现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同时,达到农业固碳减排的目的。秸秆生物质炭在稻田土壤中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化还田的碳减排潜力。本研究针对秸秆生物质炭稳定性这一核心问题,以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炭化条件对秸秆生物质炭理化特性的影响;并通过13C稳定态同位素标记技术,阐明了生物和非生物氧化作用对入土初期秸秆生物质炭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化学分析手段,揭示了稻田土壤中秸秆生物质炭性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农业秸秆炭化还田、实现农业固碳减排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选用普通水稻秸秆,考察了炭化温度(300-7000℃)和炭化时间(1、2、3、5h)对秸秆生物质炭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炭化时间相比,炭化温度对生物质炭的理化性质有显著性影响,炭化时间的延长仅在较低的温度下表现出与升温结果一致的趋势。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秸秆炭的产率逐步降低,但始终保持在35%以上的较高水平;炭化温度的升高可以减少水稻秸秆炭挥发分,提高碳、固定碳和灰分含量,降低H/C和O/C,增强秸秆炭的石墨化和芳香化程度,但试验范围内的高温秸秆炭仍属于无定型乱层微晶结构。当炭化温度为500℃时,生物质炭无灰分碳含量为83.4%,芳香化程度高达98.5%;400-500℃制备的秸秆生物质炭具有较高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并富含P、K等养分元素。因此,500℃左右制备的水稻秸秆炭应该是固碳减排与土壤改良的理想材料。 (2)利用13C稳定态同位素脉冲标记技术,标记并制备了13C水稻秸秆炭,研究了生物与非生物氧化对稻田土壤秸秆生物质炭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与非生物氧化对秸秆生物质炭的降解都起着重要作用,低温秸秆炭(350℃)的生物氧化作用更明显,而高温秸秆炭(500℃)生物与非生物氧化的贡献率相当。在培养的300天中,通过非生物氧化作用降解的低温和高温秸秆炭的分别为52.0mg C·g-1biochar和29.6mg C·g-1biochar,而生物和非生物共同作用下低温和高温秸秆炭的累计矿化量为128.0mg C·g-1biochar和62.4mg C·g-1biochar。非生物氧化将秸秆炭中部分碳素转化成土壤溶解性有机碳,低温秸秆炭对溶解性有机碳的贡献率始终大于0.1%,高温秸秆炭的最大值为0.01%;生物作用也会促进低温秸秆炭中不稳定组分向溶解性有机碳的转化。低温秸秆炭的微生物利用率显著高于高温生物质炭,对微生物量碳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0.1%以上的水平,而高温生物质炭除第15天外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生物利用特性。低温秸秆炭中不稳定易降解组分比例高是其更易被生物和非生物氧化降解的主要原因。 (3)采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化学表征手段,考察了生物和非生物氧化对秸秆生物质炭性态变化的影响。生物和非生物氧化并未明显改变低温和高温两种秸秆生物质炭的元素组成,但生物和非生物氧化都可以降解低温秸秆炭中脂肪族C-H和部分芳香化组分,使得随培养进行低温秸秆炭的热稳定性有一定的增强;生物和非生物作用虽然没有显著改变高温秸秆炭的热稳定性和含碳官能团组成,但生物作用可以促进高温秸秆炭表面氧化的进行。对比分析还田前的竹炭和秸秆炭,竹炭具有较高的碳含量、芳香化程度和较低的O/C。还田3.5年后的竹炭和秸秆炭仍保持原有的差异,但两者的碳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还田后竹炭有明显的羰基官能团生成,秸秆炭有明显的脂肪族官能团和C-O-C的降解,并以芳香化苯环C=C为主;竹炭和秸秆炭都发生了明显的表面氧化,相对而言秸秆炭的表面氧化更显著。对古稻田生物质炭的性态分析结果表明,距今3700年的片状古稻田生物质炭与500℃制备的新鲜水稻秸秆炭都呈多孔管状,具有相似的含碳官能团结构,在原子水平都属于乱层微晶结构,且富含Si,表明古稻田生物质炭极有可能是水稻秸秆炭化所得;古稻田生物质炭仍保持较高的碳含量(64.9%),芳香化程度高达82.8%,与矿物的物理或化学结合是古稻田中生物质炭保持高度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机制;氧含量的增加以及羰基官能团的出现都证明了氧化过程的存在。由短期培养和长期还田试验结果可以推断,秸秆生物质炭在还田后,会经过一个较快速的氧化过程,将其中稳定性较差的组分降解,并伴随含氧官能团的生成,最终因其高度的芳香化结构以及与土壤矿物的结合可以长期固持在稻田土壤中。 【关键词】:水稻秸秆 生物质炭 稻田土壤 生物与非生物氧化 性态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712
【目录】:
  • 感谢6-7
  • 致谢7-8
  • 摘要8-10
  • Abstract10-21
  • 第一章 绪论21-43
  • 1.1 引言21-22
  • 1.2 生物质炭的基本性质22-29
  • 1.2.1 生物质炭的概念22-24
  • 1.2.2 生物质炭性质的影响因素24-28
  • 1.2.3 全球生物质炭储量28-29
  • 1.3 生物质炭固碳减排效应研究29-32
  • 1.3.1 碳固持作用29-30
  • 1.3.2 对土壤有机质周转的影响30
  • 1.3.3 对土壤温室气体减排的作用30-32
  • 1.4 生物质炭稳定性研究32-40
  • 1.4.1 生物质炭稳定性机理32-33
  • 1.4.2 生物质炭稳定性影响因素33-35
  • 1.4.3 生物质炭降解机理研究35-37
  • 1.4.4 生物质炭稳定性预测研究进展37-40
  • 1.5 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40-43
  • 1.5.1 研究意义40-41
  • 1.5.2 研究内容41-42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42-43
  • 第二章 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基本理化特性研究43-61
  • 2.1 引言43-44
  • 2.2 材料与方法44-46
  • 2.2.1 供试材料44
  • 2.2.2 相关指标测定44-46
  • 2.3 结果与讨论46-59
  • 2.3.1 炭化温度和时间对生物质炭产量与组成的影响46-47
  • 2.3.2 炭化温度和时间对生物质炭元素组成的影响47-49
  • 2.3.3 炭化温度和时间对生物质炭酸碱特性的影响49-51
  • 2.3.4 炭化温度和时间对生物质炭养分含量的影响51-53
  • 2.3.5 炭化温度和时间对生物质炭FTIR图谱的影响53-55
  • 2.3.6 炭化温度和时间对生物质炭XRD图谱的影响55-58
  • 2.3.7 炭化温度和时间对生物质炭NMR图谱的影响58-59
  • 2.4 本章小结59-61
  • 第三章 稻田土壤秸秆生物质炭生物与非生物降解特性研究61-75
  • 3.1 引言61-62
  • 3.2 材料与方法62-65
  • 3.2.1 供试秸秆生物质炭62-63
  • 3.2.2 实验设计63-64
  • 3.2.3 相关指标测定64-65
  •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65
  • 3.3 结果与讨论65-73
  • 3.3.1 秸秆生物质炭对淹水稻田土壤表层水样理化特性的影响65-68
  • 3.3.2 生物与非生物氧化对秸秆生物质炭矿化特性的影响68-73
  • 3.4 本章小结73-75
  • 第四章 稻田土壤生物质炭性态变化特性研究75-117
  • 4.1 引言75-76
  • 4.2 材料与方法76-81
  • 4.2.1 试验样品采集76-79
  • 4.2.2 测定方法79-81
  • 4.3 结果与讨论81-115
  • 4.3.1 生物与非生物氧化对秸秆生物质炭性态的影响81-96
  • 4.3.2 稻田土壤生物质炭性态变化分析96-107
  • 4.3.3 古稻田秸秆生物质炭性态变化分析107-115
  • 4.4 本章小结115-117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117-121
  • 5.1 研究结论117-118
  • 5.1.1 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基本理化特性研究117
  • 5.1.2 生物与非生物降解特性研究117-118
  • 5.1.3 稻田土壤生物质炭性态变化特性研究118
  • 5.2 主要创新点118-119
  • 5.3 研究展望119-121
  • 参考文献121-137
  • 作者简介13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鸟类区系的影响    杜寅;周放;舒晓莲;李一琳;

临平茅山的先民足迹    赵晔;

竹炭比表面积影响因素的分析    程海涛;傅金和;王戈;余雁;田根林;

竹炭表面结构及其对糠醛的吸附特性    李允超;王贤华;杨海平;谭增强;李攀;陈汉平;

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结构特性分析:基于PLFA和MicroResp~(TM)方法    陈晓娟;吴小红;刘守龙;袁红朝;李苗苗;朱捍华;葛体达;童成立;吴金水;

黑碳在土壤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张旭东,梁超,诸葛玉平,姜勇,解宏图,何红波,王晶

生物质炭在土壤中的降解特征    章明奎;顾国平;王阳;

微生物商对亚热带地区土地利用及施肥制度的响应    刘守龙;苏以荣;黄道友;肖和艾;吴金水;

人粪有机肥配无机肥对菜心产量、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徐家钰;吴菲;吴越华;徐渊;

病健人参根际土壤真菌种类及数量的研究    于慧瑛;吕国忠;孙晓东;赵志慧;

灰木莲等5种林地春季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分析    王冠玉;黄宝灵;唐天;吕成群;韦立秀;王劲松;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脲酶和磷酸酶活性与黑臭河水净化效果    崔伟;张勇;黄民生;

黑麦草对城市排污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吴卿;郑波;赵彩云;李东梅;

紫花苜蓿对重金属污染河道底泥的修复能力研究    吴卿;高亚洁;李东梅;赵彩云;

黑碳不同添加量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李淑香;李芳芳;

不同林龄人工橘林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    刘菊;夏会娟;韩伟;王建柱;陈芳清;张文丽;

柚木人工林对土壤质量的反馈研究    郭华北;

连翘根际微生物区系和土壤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魏志华;程茂高;介晓磊;乔卿梅;王新民;

小兴安岭森林土壤环境差异性研究    孙清芳;刘延坤;邵英男;刘玉龙;刘广菊;田松岩;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闫晗;吴祥云;黄静;

鸡场土壤中大肠杆菌的检测与化学消毒剂的筛选    赵月;毕丁仁;李自力;王振豹;崔惠娟;高小聪;于洋;周祖涛;刘梅;金卉;王香萍;

种植年限对设施芦笋土壤肥力与生物活性的影响    周德平;吴淑杭;褚长彬;刘芳芳;姜震芳;范洁群;

黑炭对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以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王萌萌;周启星;

鄱阳湖道地药材单叶蔓荆根际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谭玉琴;詹寿发;陈晔;樊有赋;

不同利用方式对兰州南部山区林草地土壤化学特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吴永华;钟芳;

两种典型盐生植物耐盐机理及应用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    李瑞利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丹参栽培土壤适宜性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林贵兵

湖北麦冬种植优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王小刚

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    孙艳丽

洱海流域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及作用机理研究    汤秋香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氮循环微生物效应及生态模型研究    修海峰

有机污染型河口潮滩的修复技术研究    刘娇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标准体系构建    丁访军

剩余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的蚯蚓活化—花卉植物修复机理研究    白向玉

锌胁迫下CO_2浓度升高对三种不同光合途径植物生长发育和锌积累的影响    舒丽娜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乐丽鑫

高效产胞外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对鱼塘水体有机N、P的转化作用    鲜莹

东北地区药用植物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陈曦

应用磷脂脂肪酸方法研究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规律    孙棣棣

滨海盐渍土微生物分布及菌肥改良效果研究    孙佳杰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氮素矿化与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    陈开华

蚕沙堆肥及其堆肥产品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陈晓萍

味精废液控制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效果研究    孔海民

毛竹林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微生物特性研究    王雪芹

不同温度热解残余生物质半焦对磷的吸附    彭峰;何丕文;

气候变暖对我国鸟类分布的影响    孙全辉,张正旺

黑龙江省鸟类新纪录——灰斑鸠    李显达;方克艰;郭玉民;

斑头大翠鸟在我国的分布    何芬奇;江航东;林剑声;刘伟民;

青海省鸟类新纪录——白头鹎    李东明;王爱真;雷富民;

陕西省鸟类2种新纪录    巩会生;高学斌;李建强;

江西省鸟类新纪录    戴年华,刘玮,蔡汝林,林强华

陕西省水鸟种群和地理分布研究    冯宁;

陕西省鸟类调查初报    孙承骞;王万云;徐振武;冯宁;张璐;

绿鹭的繁殖习性观察    曹垒,鲁善翔,杨捷频,沈显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丁品 郑云飞 陈旭高 仲召兵 王宁远

水稻秸秆沟埋还田对麦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朱琳;刘春晓;王小华;孙勤芳;卞新民;

水稻秸秆的微波液化研究    王宁;田春蓉;林晓艳;王建华;

江苏省水稻秸秆资源量及其可收集量估算    顾克军;张斯梅;许博;张恒敢;杨四军;

酸碱结合预处理对水稻秸秆纤维素乙醇转化率的影响    段晓健;居学海;张长波;王景安;刘仲齐;

水稻秸秆降解菌的筛选    毕春鹏;李海群;乔雪;吴月;姜治民;孙军德;

降解水稻秸秆的好氧性丝状真菌菌株的分离筛选与初步鉴定    夏菠;庞立;廖兴华;夏延斌;

改性处理对水稻秸秆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陈晓浪;胡书春;周祚万;

水稻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王永泽;邵明胜;杨立;陈雄;李冬生;王金华;

Ca~(2+)盐对水稻秸秆热裂解特性的影响    黄承洁;姬登祥;于凤文;艾宁;计建炳;

水稻秸秆石油醚和乙醇萃取物的组成分析    宫贵贞;曹洪;

水稻秸秆半干青贮工艺条件及饲料营养价值的研究    张兴;王仪明;张瑾;范占炼;

四株不同属真菌粗酶液协同降解水稻秸秆效果的比较研究    谢占玲;何智媛;

原料预处理对生物质热裂解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姬登祥;黄承洁;于平;于凤文;艾宁;计建炳;

水稻秸秆腐熟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    顾金刚;李世贵;龚明波;冯新光;姜瑞波;

改性炭化水稻秸秆的制备及其表征    杨阳;张毅敏;练建军;段金程;周创;林超;

水稻秸秆制备生态有机复合肥的工艺研究    程雪松;何秀院;唐瑜;

水稻秸秆和稻壳水浸提液对小麦及其伴生杂草生长的影响    王晓琳;张弘玥;李贵;

复合菌系XDC-2分解未经化学处理的水稻秸秆    王慧;刘小平;郭鹏;高瑞芳;王小芬;崔宗均;

纤维素分解菌剂对水稻秸秆田间降解效果的影响    金海洋;姚政;杨建军;蒋小华;查健生;

水稻秸秆品质与稻米品质同步遗传改良的研究    郑金贵;王逸群;许明;刘峰;蒋家焕;陈福禄;林世强;

毛集实验区2万亩水稻秸秆成了抢手货    李长政

水稻秸秆“化身”育秧基质    记者 薛佳红 通讯员 戴文华 汪唐锦

兴化10万亩水稻秸秆旋耕还田    记者 王庭君

日又现500余头疑似“辐射牛”流散    

稻草也能变金条    袁春梅 胡利民 庄文明

青浦加大秸秆还田扶持力度    通讯员 吴军 颜震杰

通州推广秸秆还田新方法    记者 赵勇进通讯员 凌华

有机农庄:烂菜废叶变绿肥    本报记者 黄勇娣 通讯员 肖宾

有机肥“肥”了常熟田    本报记者 徐琦

明年将加大有机肥扶植力度    记者 王爱娥

水稻秸秆降解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机理研究    徐杰

水稻秸秆纤维素发酵转化燃料乙醇的研究    杨涛

水稻秸秆烟雾灰分对蔬菜生长和品质及体内多环芳烃含量影响的研究    诸卫平

水稻秸秆生物质炭在稻田土壤中的稳定性及其机理研究    杨敏

阴离子结构对胆碱类离子液体预处理水稻秸秆的影响    徐杰

水稻秸秆的化学处理技术及应用可行性研究    杜文鹤

腐秆剂对水稻秸秆快速腐熟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    杨帆

可循环混合溶剂分离水稻秸秆组份的研究    王伟

脆性水稻秸秆的生物预处理及发酵    刘晨娟

干湿交替强度对旱地土壤结构形成及水稻秸秆分解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尧水红

水稻秸秆阴离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谭优

生物质秸秆热特性的测定分析及DSC曲线拟合    郭兵海

利用水稻秸秆制作可完全降解的生物质板材    张瑾

多菌种混合发酵水稻秸秆的研究    任佐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