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新型铜氧化物薄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模拟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37:39
热度:

新型铜氧化物薄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模拟研究【摘要】:铜氧化物是一种具有很大应用潜力的光伏材料,其中Cu2O和CuO最具有研究价值。CuO的禁带宽度在1.2~1.9 eV之间,Cu2

【摘要】:铜氧化物是一种具有很大应用潜力的光伏材料,其中Cu2O和CuO最具有研究价值。CuO的禁带宽度在1.2~1.9 eV之间,Cu2O的禁带宽度在2.0~2.5 eV之间,都与太阳光谱很匹配。但有关铜氧化物薄膜的研究还很少见报道,尤其是基于铜氧化物薄膜电池的模拟研究。因此,借助模拟工具进一步深入研究铜氧化物薄膜的光学特性,探索电池的结构参数是一个推动新型薄膜电池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采用AMPS-1D软件对新型铜氧化物薄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进行了模拟,并建立了3种太阳能电池模型,包括:Cu2O/石墨烯薄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CuO/石墨烯薄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p-i-n结构的铜氧化物太阳能电池。对于Cu2O/石墨烯薄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本文主要探讨了Cu2O薄膜厚度、Cu2O薄膜缺陷浓度、环境温度以及海水对电池表面的污染的影响;对于CuO/石墨烯薄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主要探讨了CuO薄膜厚度、CuO薄膜缺陷浓度以及环境温度对电池的影响;对于p-i-n结构的铜氧化物太阳能电池,主要探讨了i型层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对于Cu2O/石墨烯薄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Cu2O薄膜的最佳厚度范围为2000~2100 nm,其最佳缺陷浓度范围为9×1015~1×1016 cm-3,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最佳选择范围为295~310 K,在理想情况下,得到的最大转换效率为0.803%。对于CuO/石墨烯薄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CuO薄膜的最佳厚度范围为3000~4000 nm,其最佳缺陷浓度范围为6×1016~8×1016cm-3,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最佳范围为315~330 K,理想情况下电池最大转换效率为0.320%。对于p-i-n结构的铜氧化物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i型层厚度的最佳选择范围为1100~1200 nm,此时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最大值为1.340%。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 铜氧化物 AMPS-1D 厚度 缺陷浓度 环境温度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M91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引言8-12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3 研究内容及关键问题11-12
  • 第2章 基于AMPS-1D的太阳能电池模拟12-30
  • 2.1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12-16
  • 2.1.1 太阳光谱12-13
  • 2.1.2 半导体的光吸收与复合机制13-16
  • 2.1.3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参数16
  • 2.2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16-18
  • 2.3 基于AMPS-1D的太阳能电池电学模型及方程18-20
  • 2.4 AMPS-1D软件的使用方法20-30
  • 第3章 Cu_2O/石墨烯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模拟30-52
  • 3.1 Cu_2O薄膜的特性30-31
  • 3.2 Cu_2O薄膜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建模31-32
  • 3.2.1 电池结构31
  • 3.2.2 材料模拟参数31-32
  • 3.3 模拟结果与分析32-51
  • 3.3.1 Cu_2O薄膜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32-37
  • 3.3.2 Cu_2O薄膜缺陷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37-43
  • 3.3.3 海洋环境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43-47
  • 3.3.4 海水对电池表面的污染带来的影响47-51
  • 3.4 小结51-52
  • 第4章 CuO/石墨烯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模拟52-67
  • 4.1 CuO薄膜的特性52
  • 4.2 CuO薄膜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建模52-53
  • 4.2.1 电池结构52-53
  • 4.2.2 材料模拟参数53
  • 4.3 模拟结果与分析53-66
  • 4.3.1 CuO薄膜厚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53-57
  • 4.3.2 CuO薄膜缺陷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57-62
  • 4.3.3 海洋环境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62-66
  • 4.4 小结66-67
  • 第5章 p-i-n结构铜氧化物太阳能电池的模拟67-73
  • 5.1 p-i-n结构铜氧化物太阳能电池的建模67-68
  • 5.1.1 电池结构67
  • 5.1.2 材料模拟参数67-68
  • 5.2 模拟结果与分析68-71
  • 5.3 小结71-73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73-75
  • 6.1 总结73
  • 6.2 展望73-75
  • 致谢75-76
  • 参考文献76-7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铝粉表面的氧化物薄膜对烧结和抗拉强度的影响    孙世杰

氧化物薄膜促使镍铬合金高温选择氧化的研究    何业东

铝—氢系    L.F.Mondolo;邹振楚;

稀土氧化物薄膜激光感生电压信号采集研究    刘翔;张辉;胡俊涛;丁永明;乔朝波;杨永安;崔文东;尹建成;刘丽来;张鹏翔;

双离子束技术沉积锆氧化物薄膜及其背散射分析    黄宁康

空气-水界面氧化物薄膜研究现状及展望    潘丽秋;刘孝恒;

功能氧化物薄膜液相沉积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刘明言;Malayeri M.Reza;Muller-Steinhagen Hans;

氧化物薄膜电化学沉积的研究进展    熊金平,叶皓,赵景茂,左禹

柔性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其应用    邵景珍;董伟伟;陶汝华;邓赞红;方晓东;

铱金属及其氧化物薄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阎鑫,张秋禹,卢锦花,赵雯,张军平,范晓东

柔性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的化学镀    吴良专;余愿;只金芳;

复合氧化物薄膜的金属有机物化学相沉积技术    刘卫国;张伟;周顺;高爱华;

纳米锆氧化物薄膜的制备    黄宁康;汪德志;杨斌;雷家荣;

激光分子束外延制备氧化物薄膜研究    杨国桢;吕惠宾;周岳亮;陈正豪;崔大复;李林;

锡基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张宏斌;祝要民;裴世轻;李董轩;赵胜利;

钒的氧化物薄膜微观结构的研究    潘梦霄;曹兴忠;孙建忠;王宝义;马创新;周春兰;魏龙;李养贤;

复杂多元氧化物薄膜材料的脉冲激光沉积    刘俊明;

钙钛矿氧化物薄膜的超快光电响应    赵昆;黄延红;封家峰;吕惠宾;

新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研究进展    张群;

几种激光沉积金属氧化物薄膜的抗近红外性能的比较    朱超;

新型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材料及工艺研究    浦海峰

可用于柔性光电子器件的薄膜晶体管研究    于欣格

锌—铈—钛复合氧化物制备及光催化应用研究    李秀萍

强关联氧化物薄膜光(热)感生热电势效应及探测器应用    张国勇

几种功能氧化物薄膜结构的同步辐射红外与太赫兹光谱研究    彭蔚蔚

Er/Yb共掺氧化物薄膜的光致荧光特性、结构特征及相关优化理论分析    谭娜

钙钛矿型氧化物薄膜的激光感生热电电压效应及光探测器应用    熊飞

基于氧化物薄膜的光电器件及电阻转变行为研究    王晓祺

ABO_3型氧化物薄膜表面结构与界面应力效应的第一原理研究    唐金龙

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的研究    杜娟

非晶铟锡锌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童杨

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刘文龙

新型铜氧化物薄膜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模拟研究    张磊

镍铝复合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吸附性能研究    叶正平

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p型透明导电锡锑氧化物薄膜    霍丽娟

钛硅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冀晓静

低电位下钛表面阳极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王莹莹

层状化合物及其复合金属氧化物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田媛媛

铜及其氧化物薄膜的磁控溅射法制备及对AP的催化性能研究    赵静

铜氧化物薄膜制备与性能研究    郭存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