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复合微生物制剂应用于化粪池污泥减量的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37:22
热度:

复合微生物制剂应用于化粪池污泥减量的实验研究【摘要】:由于我国城市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配套还有待于完善,在相当长的一段过渡期内,化粪池作为生活污水预处理设施仍然会被广泛使用,对于

【摘要】: 由于我国城市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配套还有待于完善,在相当长的一段过渡期内,化粪池作为生活污水预处理设施仍然会被广泛使用,对于其截留的大量粪渣污泥,若不及时清掏,漫溢的粪水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还会出现沼气中毒、爆炸等安全隐患。同时,若水体表面的板结层未及时清除而出现板结情况,无形中使化粪池有效容积减少,停留时间缩短,引起出水水质变差。虽然目前国内已经研发了沼气化粪池、环保化粪池、集成生物式化粪池、生态化粪池等多种新型化粪池。但由于建设历史悠久,重庆市数以万计的化粪池均属传统“三格式”化粪池,其基本构造已经固定难以改变,新型化粪池的应用受到局限。目前重庆市主城区化粪池设施大部分已陈旧老化、排水不畅,致使化粪池沼气燃烧爆炸和臭气扰民的现象时有发生。 本论文立足于重庆市化粪池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该地区化粪池污泥的减量处理方式。通过接种有效微生物EM菌处理化粪池污泥的探索性试验,研究EM菌处理化粪池污泥的技术条件和影响因素,为实现化粪池污泥的减量化、提高化粪池的出水清洁度和清除化粪池由于堵塞形成的潜在隐患提供依据。通过以上各方面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①EM菌处理化粪池污泥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外源微生物制剂与化粪池污泥中的土著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对化粪池污泥的TS、VS和COD处理效果最好,灭菌后投加微生物菌效果次之,化粪池污泥中原有土著微生物对TS、VS和COD的处理效果最差。 ②接种量对EM菌处理化粪池污泥的影响研究表明:1)投加适量的EM菌剂可以增强系统的酸碱缓冲能力,氨氮含量均低于文献报道的抑制浓度2000mg/L,基本可以使系统维持在酸化水解和产甲烷均较适宜的pH值范围内;但投加EM过量会使系统的初始pH值降低,抑制反应的进行。2)投加EM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提高污泥的产气量和产气速率;但投加过量的EM,致使体系内pH值降低,产甲烷菌活性受到抑制,产气量降低。3)经过20天的厌氧消化,E2(0.01%)处理的污泥减量效果最佳,TS、VS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32.51%、42.34%和40.97%。在本次实验室条件下,在污泥减化上,0.01%为EM菌剂最适投加量。 ③pH值对EM菌处理化粪池污泥的影响研究表明:1)以不调节CK为标准,碱预处理可以提高EM菌剂处理化粪池污泥的减量效果,且在pH值=10时的减量效果最好;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7~8),可以提高系统的产气量,但在pH值9时,则抑制系统的产气量;经过碱预处理可以控制氨氮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避免产生因氨氮浓度过高抑制系统反应的现象。2)进行酸预处理后,不仅降低EM菌剂处理化粪池污泥的减量效果,而且因为氨氮浓度过高,导致了抑制产气的现象。3)试验结果表明:进行碱预处理在污泥减量方面优于酸预处理。 ④温度对EM菌处理化粪池污泥的影响研究表明:1)温度对EM菌剂强化化粪池污泥厌氧消化对TS、VS、COD的去除均有重要影响。对TS、VS和COD去除率均为35℃时表现最好,45℃时次之,25℃时最差。2)EM菌剂在强化化粪池污泥厌氧消化减量的同时,对TP的去除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TP去除率最高出现在35℃。3)NH_4~+-N积累量表现在45℃时最高,35℃时次之,25℃时最少。在整个20天反应期结束后,其中E45的NH_4~+最高含量超过了文献报道的厌氧消化NH_4~+抑制浓度2000 mg·L~(-1),厌氧消化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4)在25~45℃温度条件下,各处理厌氧消化体系pH值7.29~7.74之间,能够满足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共存的合适pH条件。 ⑤综合单因素对EM菌剂对处理化粪池污泥减量化的影响研究,在本次试验中的最佳处理化粪池污泥的条件为,EM菌剂接种量0.01%,初始pH值调节为10和温度为35℃,在理论上,既可以加速污泥的减量化,又可以抑制气体的产生,可以消除臭气和化粪池产气量过大而引起爆炸的安全隐患问题。 【关键词】:化粪池污泥 EM 污泥减量 厌氧消化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X70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10
  • 1 绪论10-16
  • 1.1 化粪池存在的现状及产生的问题10
  • 1.2 国内外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现状10-14
  • 1.3 研究意义14
  • 1.4 研究目的14-15
  • 1.5 研究内容15-16
  • 2 复合微生物制剂 EM 菌处理化粪池污泥的可行性研究16-24
  • 2.1 实验装置及材料16-18
  • 2.1.1 污泥来源及泥质特性16-17
  • 2.1.2 仪器17
  • 2.1.3 EM 菌的介绍及活化17-18
  • 2.1.4 分析项目和测定方法18
  • 2.2 实验方法18-19
  • 2.3 结果与分析19-22
  • 2.4 本章小结22-24
  • 3 接种量对 EM 菌处理化粪池污泥的影响研究24-32
  • 3.1 实验装置与材料24-25
  • 3.1.1 污泥来源及泥质特性24
  • 3.1.2 仪器及试剂24
  • 3.1.3 试验装置24-25
  • 3.2 实验方法与指标测定方法25-26
  • 3.2.1 实验方法25
  • 3.2.2 指标测定方法25-26
  • 3.3 结果与讨论26-31
  • 3.3.1 接种量对TS、VS 和COD 减量的影响26-27
  • 3.3.2 接种量对TP 去除率的影响27-28
  • 3.3.3 接种量对EM 菌处理污泥产气的影响28-29
  • 3.3.4 氨氮(NH4+-N)的变化规律29-30
  • 3.3.5 EM 菌处理化粪池污泥过程中pH 值的变化规律30-31
  • 3.4 本章小结31-32
  • 4 pH 值对 EM 菌处理化粪池污泥的影响研究32-40
  • 4.1 实验装置与材料32-33
  • 4.1.1 实验装置32
  • 4.1.2 实验材料32-33
  • 4.2 实验方法与指标测定方法33
  • 4.2.1 实验方法33
  • 4.2.2 指标测定方法33
  • 4.3 结果与分析33-39
  • 4.3.1 初始pH 值对TS、VS 和COD 减量的影响33-35
  • 4.3.2 初始pH 值对TP 去除率的影响35-36
  • 4.3.3 pH 值变化规律36-37
  • 4.3.4 初始pH 值的对气体产量的影响37-38
  • 4.3.5 初始pH 值对氨氮(NH_4~+-N)的影响38-39
  • 4.4 结论39-40
  • 5 温度对 EM 菌处理化粪池污泥的影响研究40-48
  • 5.1 实验装置与材料40-41
  • 5.1.1 实验装置40
  • 5.1.2 实验材料40-41
  • 5.2 实验方法与指标测定方法41
  • 5.2.1 实验方法41
  • 5.2.2 指标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41
  • 5.3 结果与讨论41-46
  • 5.3.1 不同温度下TS、VS 和COD 的减量效果41-43
  • 5.3.2 不同温度下的TP 去除率43-44
  • 5.3.3 不同温度下的NH_4~+-N 浓度的变化规律44-45
  • 5.3.4 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变化规律45
  • 5.3.5 pH 值的变化规律45-46
  • 5.4 本章小结46-48
  • 6 结论与建议48-50
  • 6.1 结论48-49
  • 6.2 建议49-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6
  • 附录56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6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5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源头减量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肖晶晶;牛奕娜;陈曦;李昌春;于明;

强化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胡亚冰;张超杰;谭学军;张辰;朱洪光;周琪;

碱预处理提高污泥产甲烷潜力(BMP)研究    马涛;于海彬;孙茜;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减量新技术    王启中,宋碧玉

利用EM处理垃圾渗沥液的效果研究    丁雪梅

关于城市生活粪便处理工艺方案的探讨    王绍康

生态节能型化粪池的工艺过程构想与应用前景    张宝军;

多功能微生物制剂用于污泥减量的研究    王敏;王里奥;包亮;朱臻;

添加碱渣对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    金春姬;赵振焕;彭刚;佘宗莲;

好氧/厌氧交替与循环工艺用于污泥减量化研究    林山杉,管运涛

EM菌富集培养及降解污水试验研究    朱亮,汪翙,朱雪诞,邵孝侯,刘德有

微生物菌剂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的影响研究    李俊

我国超声波处理污泥技术的研究进展    刘春红;杨顺生;戴本林;

合肥市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工艺研究    谷良平;

浅议HFRP整体式生物化粪池在住宅小区的应用    周美霞;

啤酒废水中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研究    周健;方春玉;张会展;

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发酵处理的研究进展    左秀锦;巩潇;曹建明;苏荣梅;王永波;

沼气发酵微生物研究进展    虞方伯;罗锡平;管莉菠;张妙仙;单胜道;

微生物对污水的生物处理作用    付丽丽;

EM菌对养虾池水质的作用效果    刘英霞;常显波;杨启霞;

新型污泥减量技术研究    付丽丽;

秸秆规模化干法厌氧发酵集中供气工程设计与研究    曹成茂;刘伟伟;伍德林;杨智良;马友华;

污泥干燥处理技术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汪茜;柳海波;杨煊;戢伟;王晓星;

微生物应用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王银环;

硝基甲苯研究现状    阚美秀;刘吉平;

地下水N0_3~-污染微生物原位修复碳源的实验研究    汪家权;王晓丽;潘哲;胡明明;

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影响因素探讨    庞小平;牛明芬;王赛月;王昊;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厌氧-缺氧-好氧系统中降解规律的研究    黄明智;万金泉;马邕文;王艳;孙小斐;

不同原料配比对餐饮废弃物高温厌氧发酵的影响    常国璋;席新明;郭康权;杨秀生;

有效微生物技术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及展望    邵孝侯;庄文贤;于静;袁有波;李继新;

硫酸盐还原菌处理湿法烟气脱硫产物的实验研究    赵毅;陈诚;

半化学草浆废水处理和运行成本核算    张义华;张华东;

污泥热解制取富氢燃气实验及机理研究    熊思江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累积的微生态机理研究    许科伟

内循环三相流化床生物高效降解炼油污水技术研究    秦统福

常温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袁志宇

厨余物厌氧产氢过程控制因素优化研究    赵明星

氨氧化细菌强化倒置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试研究    蒋波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利用两种大型海藻制备生物能源的探索研究    冯大伟

毒死蜱降解细菌的筛选、降解特性及其固定化研究    段海明

高碳煤矸石与采残煤矿井下生物转化可燃气研究    唐敏

生产性IC反应器的启动及“酸化”研究    沈小华

林可霉素废水处理工艺及启动研究    牛娜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玉米酒精废水处理工艺及启动研究    苏涛

改良UASB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模拟及启动性能研究    孙向鹏

重金属离子对好氧活性污泥活性影响的研究    赵晓宁

对虾池塘精养环境的综合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陈爱玲

零价铁强化厌氧微生物降解2,4,6-三氯酚及机理研究    高宝钗

城市污水混凝预处理及污泥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明磊

淹没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运行    王宝贞,李高奇,王琳,王黛,曹向东,司朝晖

包埋固定化菌深度处理污水厂出水的研究    夏瑜;张振家;王璐;

复配优势菌用于污水处理及污泥减量的研究    王艳红;田永淑;孙俊芹;

好氧-沉淀-缺氧(OSA)工艺的剩余污泥减量化研究    钟贤波;叶芬霞;

利用MCMP微生物制剂减少剩余污泥产量的研究    李俊;朱臻;朱国政;谢德体;魏朝富;庞子山;柳顺海;

污泥减量技术    王琳,王宝贞

原生动物在反应器中的增长速率与功能    金成清

混合固定细菌单级生物脱氮技术    安立超,孙静,薛涛,周进,高瑾

固定化优势菌种处理焦化废水中几种难降解有机物的试验研究    黄霞,陈戈,邵林广,钱易

微生物菌剂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的影响研究    李俊

利用微生物促进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动态    张华;

EM原露防治小麦全蚀病效果    周福红,欧红梅,许卫,胡业初,李守北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存在问题分析    曹秀芹,陈珺

富底物条件下活性污泥微生物合成-能量代谢理论    刘雨,杨学富,陈光浩

系统评价EM菌液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孟范平,李桂芳,李科林

光合细菌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曾宇,秦松

厌氧发酵技术在有机垃圾处理方面的应用    陆卫亚

城市污泥超声波处理技术    张光明,吴敏生,张维昊,张锡辉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减量新技术    王启中,宋碧玉

化学前处理——改善城市污水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的有效途径    李敏,郭静罗,王景

深圳市化粪池污泥处理方案的费用-效益分析    陈朱蕾,廖利,吴学龙,阿世孺,梁顺文,樊晓明

沼气化粪池——城镇“小型污水处理厂”    张帆;

化粪池变成聚宝盆    丽容;

沼气化粪池处理工艺研究    胡培铎;杨瑔;李宝琴;杨为民;刘娦;李跃青;

温州市主城区化粪池运营管理现状调查    朱厦军;

试论化粪池设置的必要性    宋修伟;张海光;苑功云;

浅谈化粪池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鲍晓英;

化粪池的管理与环境污染    苏文琼;苏宏;张晓杰;

浅谈农村三格式化粪池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刘建锋;陈勇民;

沼气化粪池净化城镇粪便效果卫生学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徐建国;

辽宁省科技成果“节水环保型三格化粪池式农村户内卫生厕所”    纪忠义;

农村三格化粪池后粪水处理方法的现场研究    代兴碧;牟李红;何爱华;赵力;吴光荣;李平;张雍;冯长艳;钟慧云;

关于传统化粪池与整体化粪池的性能分析    赵国军;

再论化粪池的设置    马志毅;杜伯文;张绍怡;

住宅小区排水系统堵塞原因及其对策    刘晓东;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关系    唐建国;

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流分析    张健;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关系    唐建国;

污泥加钙二级处理的工艺基础与应用    张健;章菁;U.Leidel;高世宝;

利用烟气余热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印染污泥    翁焕新;马学文;苏闽华;孙峰;

建筑配套环保化粪池    庄磊

郭家湾实施“三格式化粪池”改造    记者 左聪 通讯员 江艺华

一个掏粪工27年的坚守    徐德军 首席记者 唐凤来

化粪池何时不再“肠梗阻”    记者 曲倩影

北部新区化粪池监控经验在全国推广    记者 罗芸

“整脏治乱”出实招 小区大院变了样    唐太荣

哈尔滨民警纵身跳进化粪池擒获持枪劫匪    记者 秦雷

环北创建办积极为民办实事    侯桥发

大家一起干 不怕环境治不好    刘攀 本报记者 李传君

美国电视节目沦为“化粪池”    记者 支林飞

城市化粪池粪便污泥微生物减量技术及机理研究    宋珍霞

微生物菌剂对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的影响研究    李俊

A+OSA污泥减量工艺物质能量转化及其微生态特性研究    贾丽

己内酰胺废水的生物脱氮技术及水资源综合利用    刘国华

城市污水污泥电动脱水机理试验研究及多场耦合作用理论分析    冯源

ClO_2耦合超声波破解污泥溶出机理与微生物隐性生长的污泥减量研究    王广华

低能量密度超声波/碱协同溶胞—隐性生长污泥减量研究    马华继

纸浆污泥纤维素酶水解糖化与增效工艺及机理的研究    吕健

污泥混煤燃烧热解特性及其灰渣熔融性实验研究    刘亮

剩余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工艺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王建芳

复合微生物制剂应用于化粪池污泥减量的实验研究    谷伟

基于ZigBee的化粪池远程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与设计    王琛

高铁酸盐污泥减量实验研究    刘天泽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研究与案例分析    孙锦华

电化学氧化法对污泥减量的研究    李春梅

固定化生物催化剂用于城市污水厂污泥减量的研究    周海滨

超声波细胞破碎耦合ClO_2溶胞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泥减量技术研究    沈会山

砌体圆拱式化粪池的受力性能分析及研究    彭利英

水蚯蚓污泥减量机制及工艺初步研究    沈晓明

臭氧-高效复合菌污泥减量新技术研究    洪荷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