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CSTR甲烷发酵系统的启动与运行控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2:05
热度:

CSTR甲烷发酵系统的启动与运行控制【摘要】: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在实践中广泛的被用于有机废水两相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产酸相和发酵制氢反应器,极少有作为甲烷发酵装置的报道

【摘要】: 连续流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在实践中广泛的被用于有机废水两相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产酸相和发酵制氢反应器,极少有作为甲烷发酵装置的报道。本文以培养具有完整厌氧消化过程的絮状悬浮微生物体系为目标,采用前期研究发明的发酵制氢反应器Ⅰ型CSTR(ZL 92114474.1),以糖蜜废水为处理对象,在探讨了CSTR系统在不同的启动方式下的运行特征基础上,研发并启动运行了Ⅱ型CSTR反应器,同时对Ⅰ型和Ⅱ型CSTR的启动和运行效能进行了比较。 Ⅰ型CSTR的启动方式研究表明,欲在CSTR中培养出具有完整厌氧消化过程的絮状悬浮微生物体系,采用分步提高有机负荷(OLR)的方式启动比较适宜。以好氧污泥为种泥,在水力停留时间(HRT)18 h、系统pH 7.0、35℃的条件下,将进水COD浓度控制为4000 mg/L,即OLR为5.88 kg /m~3·d时,经过165 d的驯化,反应体系仍然呈现出很强的产酸发酵特征,出水挥发酸(VFAs)含量平均高达2873 mg/L,COD去除率仅为15.33%,发酵气产量及甲烷含量都很少。在其他条件相同,采用将进水COD浓度分阶段控制为2000 mg/L(OLR 2.94 kg /m~3·d)和4000 mg/L(OLR 5.88 kg /m~3·d)的方式启动时,通过85 d的驯化,Ⅰ型CSTR中成功培养出具有完整甲烷发酵功能的微生物体系,其COD去除率可达54.4%,出水VFAs维持在700 mg/L一下;产气速率为17.88L/d,CO_2含量约42.4%,CH_4含量则稳定在42.8%左右。 在Ⅰ型CSTR中成功培养出具有完整甲烷发酵功能的微生物体系后,将进水COD浓度提高到7000 mg/L的运行试验表明,该系统无法在OLR 9.5 kgCOD/m~3·d的条件下正常运行,反应体系发生剧烈变化,出水挥发酸含量剧增,出现酸化现象,COD去除效率下降为21%,运行效果很差。 通过Ⅰ型CSTR反应器两次启动,发现了反应器在设计上存在不足,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CSTR反应器的改进方案,并研制成功Ⅱ型CSTR反应器。实验结果表明,Ⅱ型CSTR反应器可以在84 d左右完成污泥的驯化,形成具有完整甲烷发酵过程的絮状悬浮厌氧活性污泥系统。运行稳定状态时,其COD去除效率可高达70%左右。在OLR从5.3 kg/m~3·d提高到9.33 kg/m~3·d时,反应系统可在16 d内重新达到稳定运行状态,这一时期COD去除率高达84%。可见,Ⅱ型CSTR甲烷发酵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对负荷冲击表现出了很好的调节能力。如果控制条件得当,CSTR在保持完整甲烷发酵功能的基础上,完全有可能承当更高的有机负荷,比Ⅰ型CSTR具有更高的效能和更好的运行稳定性。 【关键词】:甲烷发酵 CSTR 启动方式 运行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X70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5
  • 1.1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概述10-20
  • 1.1.1 厌氧生物处理的微生物原理10-14
  • 1.1.2 厌氧生物处理在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14-15
  • 1.1.3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评价15-17
  • 1.1.4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的研究现状17-20
  • 1.2 关于厌氧反应器启动的研究现状20-23
  • 1.2.1 厌氧反应器启动的影响因素20-21
  • 1.2.2 污泥接种21
  • 1.2.3 反应器的启动和污泥驯化21-23
  • 1.3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23-25
  • 1.3.1 研究背景23-24
  • 1.3.2 课题来源24
  • 1.3.3 研究内容24-25
  • 第2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25-29
  • 2.1 试验装置25-26
  • 2.2 试验方法26-29
  • 2.2.1 接种污泥26
  • 2.2.2 试验水质26-27
  • 2.2.3 试验分析项目27
  • 2.2.4 液相末端产物的测定27-28
  • 2.2.5 气体成分及含量的测定28
  • 2.2.6 污泥扫描电镜预处理方法28-29
  • 第3章 Ⅰ型CSTR的启动与运行29-53
  • 3.1 CSTR 的启动运行控制29-30
  • 3.2 反应器的一步启动30-39
  • 3.2.1 COD 浓度及去除率的变化规律30-31
  • 3.2.2 出水挥发酸的变化规律31-33
  • 3.2.3 气体产量及气体组分的变化规律33-35
  • 3.2.4 pH 及碱度变化的规律35-37
  • 3.2.5 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及生物相观察37-39
  • 3.3 反应器的分步启动39-48
  • 3.3.1 COD 浓度及去除率的变化规律39-41
  • 3.3.2 出水挥发酸的变化规律41-42
  • 3.3.3 气体产量及气体组分的变化规律42-44
  • 3.3.4 pH 及碱度的变化规律44-46
  • 3.3.5 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及生物相观察46-48
  • 3.4 Ⅰ型CSTR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48-51
  • 3.4.1 Ⅰ型CSTR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49
  • 3.4.2 Ⅱ型CSTR 反应器的改进设计49-51
  • 3.5章 小结51-53
  • 第4章 Ⅱ型CSTR的启动及驯化53-66
  • 4.1 启动条件53
  • 4.2 启动过程数据分析53-63
  • 4.2.1 COD 浓度及去除率的变化规律53-54
  • 4.2.2 出水挥发酸变化规律54-56
  • 4.2.3 气体产量及气体组分的变化规律56-57
  • 4.2.4 pH 及碱度变化规律57-58
  • 4.2.5 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及生物相观察58-61
  • 4.2.6 讨论61-63
  • 4.3 Ⅰ型CSTR 和Ⅱ型CSTR 的效能比较63-64
  • 4.3.1 启动方式比较63
  • 4.3.2 运行性能比较63-64
  • 4.4 本章小结64-66
  • 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3-75
  • 致谢7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HRT对厌氧消化系统运行效能的影响及丙酸氧化菌群的结构解析    许一平

含甲醇废水的生物处理实例    周雪飞,任南琪,陈漫漫,刘艳玲,刘士锐

厌氧浮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启动试验    李清雪,郭静

厌氧生物滤池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方芳,龙腾锐

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启动及其影响因素    周律

HRT对发酵产氢厌氧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李建政;张妮;李楠;王兴祖;

厌氧生物处理丙酸产生和积累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任南琪,赵 丹,陈晓蕾,李建政

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伍婵翠,刘康怀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罗娅君,赵仕林,朱明,周后珍

新型厌氧处理反应器的发展及应用    赵文玉,吴振斌

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中试研究    李建政,任南琪,林明,王勇

碱度对UASB稳定运行的影响    杨云峰

医院污水处理典型工艺及技术发展趋势    刘道根,黄种买,王红萍,郭琰

应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    方玲玲;周元祥;

噻黄隆生产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周学明;

甲烷产生菌的特性及其工业前景    杨薇;

UASB处理蛋白废水的实验研究    俞珊珊;刘锋;马三剑;王秋云;

UASB工艺处理秸秆乙醇废水的厌氧研究    乔华军;蒋文化;姜涛;马三剑;

加压厌氧反应系统的实验运行研究    於胜洪;华喜萍;姜涛;蒋京东;

UASB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实验研究    周宇昭;蒋文化;张晔;戴庆武;马三剑;

涤纶短纤维废水中试研究    周宇昭;

UASB-S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    刘绍根,黄显怀,赵峰

人工快速渗滤技术及其水处理应用    崔康平;周元祥;许为义;彭书传;

不同阴离子在生物质发酵产氢中的作用研究    马欢;刘伟伟;王秀菊;刘士清;李建昌;张无敌;

EGSB工艺在啤酒废水处理改造中的应用    边伟伟;王国懿;王晶日;张华;

两种底物厌氧发酵产氢能力的比较    王占青;刘喆;张敏;李永峰;

电渗析的分离机理及应用    黄万抚;叶茜;

两种底物厌氧发酵产氢能力的比较    王占青;李永峰;刘喆;张敏;

EGSB反应器中毒后快速恢复活性    黄益平;夏伟;邹鑫;刘毅;徐景富;刘爽;

乳制品公司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马丽卫;翟海瑞;王倩;张利娟;杨劲松;

畜禽废水的处理方法及畜禽养殖的清洁生产    傅学起;谭海周;

炼油碱渣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赵华;曹青青;

低C/N比污水间歇曝气MBR脱氮研究    陆谢娟

城市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工艺的特性及模拟研究    刘绍根

超高效螺旋式厌氧反应器三相流动特性的研究    陈小光

常温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袁志宇

高磷铁矿生物降磷反应器的制作及性能研究    皮科武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机理研究    张增胜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利用两种大型海藻制备生物能源的探索研究    冯大伟

甘蔗压榨汁制氢系统的工程控制对策及其微生物群落研究    焦安英

以赤糖为基质的生物制氢生态系统与工艺    岳莉然

不同结构氧化锰矿物氧化硫化物动力学特点及影响因素    李倩

矿井热参数测算方法研究    何权富

泥布湾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研究    马杨

生产性IC反应器的启动及“酸化”研究    沈小华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对发酵产氢效果影响研究    曾召刚

林可霉素废水处理工艺及启动研究    牛娜

旋流内循环厌氧反应器(EIC)处理酒精废水的试验研究    丁玉

一种新型厌氧化反应器的研制与启动试验研究    孙延格

玉米酒精废水处理工艺及启动研究    苏涛

改良UASB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模拟及启动性能研究    孙向鹏

常温厌氧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原理与技术    王培京;顾永钢;何刚;廖日红;

国务院关于当前水环境形势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报告——2006年12月26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周生贤;

两相厌氧工艺在废水中的应用    贾海亮;闵峰;苏晓东;贺小伟;

厌氧生物滤池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方芳,龙腾锐

厌氧颗粒污泥研究进展    李志健;迟金娟;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综述与研究进展    赵立军,滕登用,刘金玲,沈凤丹,栗毅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中微生物种群演替特征    刘然;彭剑峰;宋永会;王毅力;于雷;袁鹏;解明曙;

基于16S rDNA不同靶序列对厌氧ABR反应器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的影响    魏利;马放;王欣宇;刘雅丽;王丽娜;李维国;

串联氧化塘系统净化工业有机废水试验及其降解动力学    方士;俞秀娥;郑平;冯孝善;李应浦;沙曼云;宋云波;

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新工艺—IC厌氧反应器    李鹏,王爱杰,丁杰,刘敏

光合细菌球形红杆菌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作用及其与质粒的关系    张波,张素蓉

淀粉废水生产饲料酵母的研究    于伟君;石俊艳;王丹;吕迅;

玉米淀粉废水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研究    陈益明;薛惠国;

利用淀粉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SCP)的研究    关贵兰

利用木薯淀粉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可行性探讨    梁智

低浓度污水生物处理的进展    严月根

流化床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杨宝林,苏少锋

上向流厌氧流化床(UAFB)常温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试验    龙腾锐,郝以琼,何强,夏志祥

厌氧流化床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林荣忱,雷乐成

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徐向阳

乙醇型发酵和混合酸发酵产氢能力的比较    秦智;任南琪;李建政;邢德嶂;

生物制氢反应系统初始容积负荷对乙醇型发酵形成的影响    宫曼丽;任南琪;邢德峰;李建政;

纯菌种R3连续流厌氧发酵生物制氢    李永峰;聂荣涛;韩伟;陈瑛;杨传平;

活性污泥的连续流发酵产氢实验研究    李建政;李楠;张妮;欧阳红;

高温厌氧CSTR反应器处理木薯酒精废水研究    罗刚;谢丽;周琪;桑文静;孙佳伟;

连续串联釜式反应器中苯酚羟化制苯二酚的催化剂活性分布    曹贵平,孙炜,张明华,朱中南

SBR法工艺分析    高俊发

遗传算法在反应器网络综合中的应用    周红敏,金思毅

非稳态非等温操作的CSTR的计算    廖质彬

基于UKF的递归神经网络训练算法研究    李大字;李德强;刘霞;耿延睿;

L-天冬氨酸生物反应器的最优组合    赵振兴,欧阳藩

CSTR中三变量连续放热化学反应模型的非线性分析    刘赵淼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CSTR控制器设计    连玺;解小华;秦贵军;

微型甲醇制氢反应器的设计和性能研究    穆昕;潘立卫;王树东;

CSTR反应器发酵产氢操作及工程参数测定方法的研究    李永峰;陈红;韩伟;徐菁利;

反馈线性化构造性预测控制及在CSTR中的应用    何德峰;宋秀兰;杨马英;

低温产甲烷菌的研究现状    宋素琴;张志东;顾美英;房世杰;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串级CSTR的非线性模糊预测控制    王书斌;胡品慧;王艳云;

广州地铁投标的思考    王常柏;申建红;

连续搅拌反应釜的混合监督学习控制    杨东勇;许力;蒋静坪;

国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启动方式研究    骆贵兵;高景辉;伍刚;李续军;

西安工业大学——坚持特色 奋勇争先    

向世界展示中国志愿者风采    记者 唐景莉通讯员 王锋 实习生 乔欣

让京城污水换清波    常丽君

天津工大喜迎建校五十周年    记者 陈欣然

教育部部长周济湖南省省长周伯华视察湖南工业大学(筹)    吴铝锌

让鸟儿自由飞翔    张孺海 刘易国

“开学在即,我还在为学费发愁”    付比兴 本报记者 李兵

大连轻工业学院正式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    刘国华

校企合作育人才    周颐

三驾马车领跑科研攻关    刘玉靖 武晓东

污泥浓缩消化一体化反应器试验研究    刘鸿霞

附着型和颗粒型膨胀床生物制氢反应器的运行调控    郭婉茜

瘤胃产甲烷菌定量检测与微生物菌群调控研究    郭嫣秋

晋南牛和山羊瘤胃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裴彩霞

发酵产氢菌株与混合培养系统种群生态研究    陈瑛

CSTR和ABR处理有机废水产氢产甲烷特征与效能    郑国臣

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菌群及微生物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王新峰

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处理甲醇废水的试验研究    马文成

非粮燃料乙醇废水生物处理资源化利用及功能菌群研究    邱春生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应用技术及微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朱葛夫

常温下EGSB反应器的运行特性研究    谢丽

生物滤池反应器脱除沼气中硫化氢的中试研究    孙万刚

Anammox的“放大模式”启动及其与反硝化的协同作用研究    孙艳波

UASB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的试验研究    杨阳

处理焦化废水EGSB反应器的启动实验研究    李文英

玉米酒精废水处理工艺及启动研究    苏涛

生产性IC反应器的启动及“酸化”研究    沈小华

污泥水解酸化产氢发酵液厌氧产沼气的特性研究    鲁珍

碱度对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启动及优势种群形成的影响    刘莹

复合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稳定性运行的试验研究    李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