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互花米草和短叶茳芏植物体甲烷传输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10:11
热度:

互花米草和短叶茳芏植物体甲烷传输研究【摘要】:对闽江河口湿地短叶茳芏与互花米草不同生长阶段植物体甲烷传输特征进行研究,表明互花米草与短叶茳芏均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但由于植株大小以及植

【摘要】:对闽江河口湿地短叶茳芏与互花米草不同生长阶段植物体甲烷传输特征进行研究,表明互花米草与短叶茳芏均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但由于植株大小以及植物气腔大小决定了互花米草传输甲烷能力远大于短叶茳芏。 互花米草髓腔内甲烷浓度远大于大气,并且有自下而上递减的浓度梯度;互花米草传输甲烷主要释放部位在半株高以下部位,尤其是0-20cm高处;而半株高以上部位在开花期以后释放比例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都与其通气组织的状况有关。不同生长阶段互花米草传输甲烷能力显著不同,这是由植物生长状况、植物通气组织状况、气温等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互花米草新鲜植株传输甲烷能力大于立枯。落潮后互花米草传输甲烷能力显著高于涨潮前。冬季阴天日间互花米草因温度低有可能采用扩散传输机制传输甲烷,风大的夜晚可能使用对流传输机制。 短叶茳芏夏季日夜间传输甲烷能力差异显著,日间大于夜间,表明短叶茳芏以白天对流传输、夜间扩散传输相结合的方式传输甲烷。冬季则发现短叶茳芏采用植物光合作用泌氧变化驱动的扩散传输方式传输甲烷。夏季短叶茳芏甲烷传输能力大于冬季。不同生长阶段短叶茳芏传输甲烷能力差异不显著,植物传输对湿地排放贡献率变化程度比互花米草小,贡献率均在50%以下。以7月最高,之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冬季短叶茳芏传输甲烷释放主要部位是茎,而且在茎上各个高度释放比例类似,这是由短叶茳芏通气组织状况决定的。 【关键词】:互花米草 短叶茳芏 扩散传输 对流传输 甲烷 闽江河口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Q945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5
  • 中文文摘5-7
  • 目录7-15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15-23
  • 1.1 研究区域与采样点15
  • 1.2 实验内容15-16
  • 1.3 实验方法16-19
  • 1.4 甲烷排放通量、植物传输能力、植物释放甲烷部位、植物传输对甲烷排放贡献率估算方法19-23
  • 第二章 互花米草植物体传输甲烷特征23-39
  • 2.1 互花米草不同生长阶段植物传输甲烷特征23-29
  • 2.2 互花米草新鲜植株与立枯传输甲烷比较29-33
  • 2.3 涨潮前与落潮后互花米草传输甲烷特征比较33-36
  • 2.4 结论与展望36-39
  • 第三章 互花米草髓腔内气体甲烷浓度特征39-43
  • 3.1 不同月份互花米草髓腔甲烷浓度时间动态39-40
  • 3.2 互花米草地上第一节间髓腔甲烷浓度日进程40-41
  • 3.3 讨论41
  • 3.4 结论41-43
  • 第四章 不同生长阶段短叶茳芏传输甲烷特征43-49
  • 4.1 短叶茳芏湿地不同生长阶段甲烷排放通量43
  • 4.2 不同生长阶段短叶茳芏植物地上部分剪切后(封住切口)湿地甲烷排放通量43-44
  • 4.3 短叶茳芏斑块内裸地甲烷排放通量44
  • 4.4 不同生长阶段短叶茳芏传输甲烷动态44-46
  • 4.5 短叶茳芏植株高度变化与影响短叶茳芏湿地甲烷植物传输、排放的环境因子46-47
  • 4.6 讨论47-48
  • 4.7 结论48-49
  • 第五章 短叶茳芏传输甲烷日变化49-63
  • 5.1 短叶茳芏湿地甲烷排放日进程49-50
  • 5.2 植株地上部分剪切(封住切口)后湿地甲烷排放通量50-52
  • 5.3 植物传输甲烷日变化52-56
  • 5.4 夏冬两季环境因子对比及分析56-58
  • 5.5 讨论58-60
  • 5.6 结论60-63
  • 第六章 短叶茳芏植株不同剪切高度对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63-69
  • 6.1 结果与分析63-66
  • 6.2 讨论66-68
  • 6.3 结论68-69
  • 第七章 短叶茳芏与互花米草通气组织研究69-75
  • 7.1 根部通气组织69-71
  • 7.2 茎部通气组织71-73
  • 7.3 叶部通气组织73-75
  • 第八章 短叶茳芏与互花米草湿地植物传输甲烷与甲烷排放特征对比75-79
  • 8.1 短叶茳芏与互花米草通气组织及甲烷释放部位75
  • 8.2 短叶茳芏与互花米草单株传输甲烷能力75-76
  • 8.3 短叶茳芏与互花米草种群传输甲烷能力76
  • 8.4 短叶茳芏与互花米草传输甲烷对湿地甲烷排放的贡献率76-77
  • 8.5 短叶茳芏与互花米草湿地甲烷排放通量77
  • 8.6 结论77-79
  • 第九章 结论79-81
  • 参考文献81-87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87-89
  • 致谢89-91
  • 个人简历91-9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植物传输甲烷研究    刘泽雄

闽江河口感潮湿地入侵种互花米草甲烷通量及影响因子    仝川;闫宗平;王维奇;曾从盛;

闽江河口芦苇潮汐湿地甲烷通量及主要影响因子    仝川;曾从盛;王维奇;闫宗平;杨红玉;

闽江河口藨草湿地CH_4排放特征    曾从盛;雷波;王维奇;仝川;艾金泉;章文龙;

维管植物对自然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    段晓男;王效科;欧阳志云;

沼泽湿地及其不同利用方式下甲烷排放机理研究    丁维新

水稻叶片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曹云英

水稻根系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不同肥料的施用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减排措施    韩鹏飞;郭敏;

重庆市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    王莉玮;赵中金;曾荣;王正奎;

中国寒区湿地研究进展    谭雅懿;王烜;王育礼;

建立低碳城市规划工具——城乡生态绿地空间碳汇功能评估模型    叶祖达;

绿色植物在大气甲烷循环中的作用       曹广民;林丽;李以康;张法伟;郭小伟;李婧;

黄河口滨岸潮滩湿地CO_2、CH_4和N_2O通量特征初步研究    王玲玲;孙志高;牟晓杰;孙万龙;宋红丽;姜欢欢;

小兴安岭沼泽甲烷通量日变化分析    孙晓新;牟长城;闵长林;刘霞;吴云霞;冯登军;石兰英;程伟;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mid-upper tropospheric methane over China from satellite observations    

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邓晓;李勤奋;

低温室气体排放水稻品种筛选的初步研究    傅志强;黄璜;朱华武;

湿地甲烷生成的主要控制因子研究综述    王维奇;曾从盛;仝川;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与减排技术对策    邱建军;李虎;王立刚;任天志;

浅论重庆市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王莉玮;赵中金;曾荣;王正奎;

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施氮量响应的试验研究    薛正平;

长期施肥对湖南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秦晓波;李玉娥;刘克樱;

不同施肥处理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特征    秦晓波;李玉娥;刘克樱;万运帆;

节水灌溉与控制排水理论及其农田生态效应研究    彭世彰;徐俊增;丁加丽;缴锡云;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长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及其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白炜

扎龙湿地CO_2和CH_4通量研究    黄璞祎

减缓华中典型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措施的研究    秦晓波

基于模型和GIS技术估算1955-2005年中国稻田甲烷排放    王平

崇西湿地的甲烷释放及封碳效应    马安娜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下土壤肥力及环境效应的研究    高明

稻鸭共栖免耕减排甲烷机制及综合效益研究    甘德欣

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因子及其定量模型研究    白红英

稻鸭鱼生态种养对稻田甲烷减排及水稻栽培环境改善的功能研究    刘小燕

闽江河口沼泽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子    陈重安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    鄂焱

闽江河口咸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排放及主要环境因子分析    姚顺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通量分析    廖稷

不同耕作方式下紫色水稻土农田生态系统甲烷排放的研究    唐其文

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站气相色谱法在线观测CH_4和CO研究    汪巍

若尔盖自然湿地CH_4排放及不同利用方式下温室气体通量估算    李丽

密云水库温室气体通量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杨萌

水稻品种对三江平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陶祥云

火干扰对小兴安岭草丛、灌丛、阔叶林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张博文

水稻根系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芦苇药学研究概况    甘泉;路锋;侯恩太;巩江;孙芳云;崔延堂;倪士峰;

内蒙古草原N_2O和CH_4排放通量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研究    王庚辰,杜睿,王艳芬,刘广仁,王跃思,陈佐忠,吕达仁

崇明东滩湿地CO_2、CH_4和N_2O排放的时空差异    汪青;刘敏;侯立军;程书波;

水稻植株状况对甲烷传输速率的影响及其品种间差异    曹云英,许锦彪,朱庆森

闽江河口芦苇潮汐湿地甲烷通量及主要影响因子    仝川;曾从盛;王维奇;闫宗平;杨红玉;

闽江河口藨草湿地CH_4排放特征    曾从盛;雷波;王维奇;仝川;艾金泉;章文龙;

氮输入对小叶章湿地土壤甲烷产生与氧化能力的影响    葛瑞娟;宋长春;王丽丽;杨桂生;

芦苇湿地温室气体甲烷(CH_4)排放研究    黄国宏,肖笃宁,李玉祥,陈冠雄,杨玉成,赵长伟

闽江河口芦苇湿地甲烷排放及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王维奇

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对自然环境影响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刘兴土,马学慧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稻田CH_4排放对比研究    王德宣,吕宪国,丁维新,蔡祖聪,王毅勇

沼泽甲烷排放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丁维新,蔡祖聪

长江口崇明东滩潮间带甲烷(CH_4)排放及其季节变化    杨红霞;王东启;陈振楼;陈华;王军;许世远;杨龙元;

闽江河口感潮湿地入侵种互花米草甲烷通量及影响因子    仝川;闫宗平;王维奇;曾从盛;

三江平原沼泽地CH_4排放规律及估算    崔保山

中国CH_4排放量的估算    王明星,戴爱国,黄俊,任丽新,沈壬兴,H. Schutz,H. Renneuberg,W. Seiler,R. A. Rasmussen,M.A.K. Khalil

海南岛和厦门红树林湿地CH_4排放的时空变化    叶勇,卢昌义,林鹏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CH_4排放研究    王德宣,吕宪国,丁维新,蔡祖聪,高景福,杨福明

广州地区稻田甲烷排放及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空间变化    沈壬兴,上官行健,王明星,王跃思,张文,卢巨祥,许炳雄,傅桂芬,李铭珊,林子瑜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草场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及某些酶活性的研究    孙炳寅,朱长生

互花米草生态工程能值分析    张晟途,钦佩,万树文

暴走的草 互花米草圈地崇明岛    刘夏;芒果;

盐度对互花米草生长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肖强,郑海雷,陈瑶,黄伟滨,朱珠

Fe、Cu、Mn、Zn在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初级生产中的动态研究    钦佩,马连琨,谢民,仲崇信

生物工程在海岸防护、促淤应用的简介    张馥桂

互花米草盐沼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    沈永明,刘咏梅,陈全站

互花米草入侵东滩盐沼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    陈中义,付萃长,王海毅,李博,吴纪华,陈家宽

长江口崇明东滩土壤盐度和潮间带高程对外来种互花米草生长的影响    陈中义,李博,陈家宽

三都湾互花米草的遥感监测    孙飒梅

滩涂互花米草不同入侵阶段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葛宝明;鲍毅新;程宏毅;胡知渊;张代臻;

福建省水葫芦和互花米草的危害、控制及研究现状    尤民生;

中国红树林区互花米草入侵状况    张宜辉;王文卿;

红树林和互花米草相互作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张宜辉;黄冠闽;方清;王文卿;陈鹭真;林光辉;

互花米草对漳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沉积物无机氮库的影响研究    杨翼;彭容豪;齐飞;林光辉;

云霄红树林区互花米草群落与其他几种生境中蟹洞形态的比较    高雪芹;刘艳军;涂志刚;王文卿;王瑁;

河口湿地植物活体—枯落物—土壤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王维奇;曾从盛;徐玲琳;仝川;张林海;

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及其机制    吴纪华;陈慧丽;

泉州湾互花米草分布遥感研究    陈本清;杨燕明;许德伟;

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和红树植物的相对竞争能力    张宜辉;王文卿;

互花米草疯长侵袭海滩    杨小英

互花米草危害加剧 莱州急需防治技术    李国江 张锡贤 张国光

东滩湿地:互花米草退还芦苇“地盘”    本报记者 陈瑜

北部湾面临互花米草泛滥    周华

疯长的小草    本报记者 符王润 通讯员 周飞

互花米草生死去留再起争议    记者 董立万通讯员 杨瑛

“互花米草”或能造纸发电    徐瑞哲

互花米草并非生物多样性的“克星”    记者 刘芃

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有望化害为利    夏勇

上海破解“霸道植物”入侵难题    实习生 申会娜记者 王春

长江河口盐沼湿地外来物种互花米草扩散方式与机理研究    肖德荣

互花米草对河口盐沼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    彭容豪

互花米草基因型多样性对入侵能力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王晓燕

互花米草入侵国际重要湿地崇明东滩的生态后果    陈中义

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控制的生态学研究    李贺鹏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案例研究与整合分析    廖成章

互花米草入侵对崇明东滩盐沼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王睿照

两种典型盐生植物耐盐机理及应用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    李瑞利

崇明东滩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    范学忠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李加林

互花米草和短叶茳芏植物体甲烷传输研究    黄佳芳

互花米草危害福建的风险分析与生态经济损失评估    王君

崇明东滩互花米草扩散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祝振昌

中国沿海滩涂入侵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的空间分布及生物质能估测研究    章莹

苏北海滨湿地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扩张能力研究    徐伟伟

互花米草与江苏海滨土著植物相对竞争力研究    陈正勇

崇明东滩湿地芦苇和互花米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时空动态特征    吕媛媛

崇明东滩湿地芦苇和互花米草N、P养分利用策略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赵美霞

3种红树植物幼苗对低温胁迫和互花米草水浸液化感作用的响应    雍石泉

互花米草沼渣二次发酵特性研究    罗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