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铁腐蚀析氢强化甲烷产率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09:14
热度:

铁腐蚀析氢强化甲烷产率实验研究【摘要】:传统污泥厌氧消化能量转化效率不高,限制了从剩余污泥中回收能量的实际应用。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污泥厌氧消化所涉及的微生物代谢过程进行深入剖

【摘要】:传统污泥厌氧消化能量转化效率不高,限制了从剩余污泥中回收能量的实际应用。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污泥厌氧消化所涉及的微生物代谢过程进行深入剖析,设法在中间环节强化能量转化。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有机物被直接稳定至CO_2,而自养产甲烷菌和同型产乙酸菌可以利用CO_2和H_2进行生长代谢。显然,如果系统内存在足够多的H_2,有机物中的C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转化成可利用能量CH_4,剩余污泥的能量转化效率也就随之提高。 本研究课题拟采用向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中外加废弃铁屑(WIS)的方式,利用零价铁(Fe~0)在厌氧环境中的析氢腐蚀向系统内持续补充H_2,以强化上述产甲烷过程,提高污泥厌氧消化能量产率。与此同时,铁腐蚀产生的Fe~(2+)及Fe(OH)_2有可能将系统中的高浓度磷沉淀去除。 实验研究分4步进行:1)耗氢细菌利用铁腐蚀析氢和外加碳源产甲烷的实验研究;2)零价纳米铁腐蚀析氢对实际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产甲烷及除磷的影响;3)废铁屑腐蚀析氢强化甲烷产率及除磷;4)扩大两级电位差加速铁腐蚀析氢。 首先采用性质活泼、反应迅速的零价纳米铁(NZVI)作为铁腐蚀材料。结果发现NZVI在纯水中的析氢腐蚀现象十分明显,伴随产生的Fe~(2+)和OH-并未明显超出产甲烷菌耐受范围,对微生物的毒性效应不是十分明显。微生物可以利用NZVI腐蚀析出的H_2和外加的CO_2作为代谢底物,产CH_4的同时自身进行生长繁殖。0.5g、1.0g、3.0g和5.0g NZVI4天内腐蚀析出的H_2被微生物利用后产甲烷量分别为32.8mL、47.5mL、96.9mL和140.4mL。 将NZVI用于实际污泥厌氧消化系统(300ml)发现,投加0.5g和1.0g NZVI分别使各系统生成的沼气中CH_4含量上升了27.5%和37.4%,最终导致甲烷产率提高42.3%和60.5%。这一结果说明,在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内,微生物可以利用铁腐蚀产生的H_2将剩余污泥发酵生成的CO_2转化成CH_4。反应稳定后,污泥上清液中的PO_4~(3-)-P浓度分别下降了99.7%和99.9%,表明铁腐蚀形成的Fe~(2+)及Fe(OH)_2几乎絮凝沉淀了液体中全部的PO_4~(3-)。 选用廉价的WIS作为铁腐蚀材料进行上述实验,10g、20g和30g WIS分别使各系统所产沼气中甲烷含量上升了8.4%、15.5%和20.8%,最终导致甲烷产率提高25.3%、35.9%和44.7%,而上清液中PO_4~(3-)-P浓度分别下降了87.4%、99.9%和99.9%。说明WIS也可以强化产甲烷过程,然而,铁投加量增加而CH_4产量未能相应增加的事实说明,WIS的腐蚀速度远不及NZVI。 针对WIS析氢腐蚀速度缓慢的问题,最后实验尝试外加废铜屑和活性炭方式来扩大两级电位差,以期加速WIS腐蚀析氢的速度。相比于对照组(只投加10g WIS),10g废铁屑+0.2g废铜屑、10g废铁屑+0.2g活性炭只使沼气中甲烷含量上升了1.4%和2.4%,最终甲烷产率提高了3.6%和8.4%,表明催化剂进一步强化WIS腐蚀析氢作用不大。 【关键词】:剩余污泥 能量转化 厌氧消化 甲烷 纳米铁 废铁屑 析氢腐蚀 除磷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课题研究背景9-10
  • 1.1.1 污水处理厂提出“碳中和”口号9
  • 1.1.2 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污水处理厂能源回收的重头戏9-10
  • 1.2 课题研究现状10-16
  • 1.2.1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10-14
  • 1.2.2 铁腐蚀析氢及除磷14-16
  •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16
  • 1.4 论文梗概16-17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17-34
  • 2.1 实验概述17-18
  • 2.2 污泥厌氧消化中试系统18-23
  • 2.2.1 反应器18
  • 2.2.2 运行参数18-20
  • 2.2.3 运行结果20-23
  • 2.3 实验所用铁23-25
  • 2.3.1 零价纳米铁23-24
  • 2.3.2 废铁屑24-25
  • 2.4 分析方法25-27
  • 2.4.1 荧光显微镜镜检25
  • 2.4.2 产气量的测定25-26
  • 2.4.3 气体组分的测定26-27
  • 2.4.4 其它分析方法27
  • 2.5 死活细胞染色(LIVE/DEAD)27-28
  • 2.5.1 测定及分析方法27-28
  • 2.5.2 产甲烷菌自荧光现象对 LIVE/DEAD 染色观测结果的影响28
  • 2.6 荧光原位杂交(FISH)28-34
  • 2.6.1 探针28-29
  • 2.6.2 实验试剂的配制29-31
  • 2.6.3 FISH 测定步骤31-34
  • 第3章 耗氢细菌利用铁腐蚀析氢和外加碳源产甲烷的研究34-46
  • 3.1 实验概述34-36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36-45
  • 3.2.1 纳米铁腐蚀析氢状况36-38
  • 3.2.2 微生物利用铁腐蚀析氢产甲烷结果38-40
  • 3.2.3 纳米铁对厌氧微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结果40-45
  • 3.3 本章小结45-46
  • 第4章 零价纳米铁腐蚀析氢对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产甲烷及除磷的影响研究46-51
  • 4.1 实验概述46-47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47-50
  • 4.2.1 纳米铁腐蚀析氢对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产甲烷的影响47-48
  • 4.2.2 纳米铁腐蚀对污泥厌氧消化系统除磷的影响48-49
  • 4.2.3 环境影响因子的变化49-50
  • 4.3 本章小结50-51
  • 第5章 废铁屑腐蚀析氢强化甲烷产率及除磷的研究51-56
  • 5.1 实验概述51-52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52-55
  • 5.2.1 废铁屑腐蚀析氢强化甲烷产率结果52-53
  • 5.2.2 废铁屑腐蚀析氢强化除磷结果53-54
  • 5.2.3 环境影响因子的变化54-55
  • 5.3 本章小结55-56
  • 第6章 扩大两级电位差加速铁腐蚀析氢的研究56-60
  • 6.1 实验概述56-57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57-59
  • 6.2.1 扩大两级电位差对甲烷产率的影响57-58
  • 6.2.2 扩大两级电位差对除磷的影响58-59
  • 6.3 本章小结59-60
  • 结论60-62
  • 参考文献62-68
  • 致谢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微电解法处理磷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陈敏;程刚;李艳;朱海波;

铁刨花对A/O/A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古创;吴春英;支霞辉;黄霞;陈世民;董良飞;

铁、锰和硼元素对厌氧微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    李润祺;张刚;胡晓东;

铁锰离子对硝化反应的影响效应研究    王秀蘅;任南琪;王爱杰;马放;

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污泥性质与资源化利用    陆敏博;王世和;

多孔富铁填料曝气过滤除磷机理研究    严子春;何强;龙腾锐;张涵;

铁离子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张蕾;郑平;胡安辉;

微量金属元素对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    潘云锋;李文哲;

添加金属离子对有机垃圾两相厌氧消化促进效果的试验研究    陈志剑

生物制药废水微生物强化实验研究    石纪军,张道锋

微生物遗传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吴秀玲,毕学军

H_2S引起的污水管道腐蚀及其控制    高文乔

改性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处理高氨氮废水的研究    李彦锋;赵光辉;马鹏程;周林成;叶正芳;

污泥中有机污染物对农田植物影响研究综述    赵晓莉;徐德福;方华;张海鸥;黄金;胡雯婷;

重金属离子对污水生物处理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刘玉年;印华斌;赵丽;

利用城市污泥生产的有机-无机复混肥肥效试验    朱春来;

氮素在包气带中的运移转化规律及模型研究进展    张沙莎;孙强;曹李靖;

北京市污泥堆肥处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梁明武;高春荣;赵平;

用生态学方法评价长江马鞍山段水质探讨    汤代铭,沈先标

北京市污泥堆肥处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赵平;周邦社;

啤酒废酵母对水中亚甲蓝的吸附性能研究    余兰梅;邱奎;刘卉;吴跃敏;吴桂萍;

高氨氮污水和高浓度有机废水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    陈怡;李裕如;卢建国;

水解酸化+SBR工艺复合治理抗菌素制药废水的研究    温志刚;

固定化甲烷八叠球菌新方法研究    曹亚莉;田沈;钱城;王菊;袁振宏;杨秀山;

磁生物反应器试验研究    易洋;周勉;曾茂军;

城市污泥的蚯蚓分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高红莉;周文宗;张硌;李洪涛;

冷轧薄板厂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及成效    周庚瑞;刘伏琴;

空气微生物气溶胶中可培养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徐莉;严盼;于孟斌;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固定化脱氮菌群处理含氮污水的研究    肖晶晶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污染物去除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许文来

石油烃厌氧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吴伟林

微污染水源扬水曝气强化原位生物脱氮特性与试验研究    魏巍

城镇生活垃圾与污水厂污泥一体化处理技术研究    吴正松

聚氨酯包埋硝化菌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董亚梅

Al_2O_3改性Pd/Fe/PVDF催化还原剂制备及去除水中氯乙酸研究    孟昭虹

基于宏基因组的芳烃加氧酶获取及特性研究    苟敏

污泥重金属生物沥滤和电动去除的技术研究    彭桂群

污泥污染土壤中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费云舟

细菌固定化及其强化生物浸出的初步研究    陶敏慧

重金属离子对好氧活性污泥活性影响的研究    赵晓宁

新型气升式三相内循环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蒋晓昊

悬浮填料生物转筒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晁聪

污水污泥气化特性研究    刘伟

深圳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干化与焚烧特性研究    代永涛

污泥农用对蔬菜生长状况及重金属安全性影响研究    欧根能

株洲市河西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    张宏

复合型聚铁絮凝剂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苏士安

生活污泥的性质和农业利用可行性研究    吴新民

零价铁处理废水的机理及应用    吴继锋

淀粉配水中温启动UASB反应器    陈宏平,常江,杨云龙

污泥在番茄上的应用    刘善江

厌氧消化过程中Fe、Co、Ni对NH_4~+-N的拮抗作用    李亚新,董春娟,徐明德

我国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赵恩海,朱文亭

城市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    严树,吴文

城市污水化学除磷的探讨    邱维,张智

废水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贾晓燕

清洁生产与硫铁矿渣的综合利用    胡细金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熊忠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低浓度城市污水研究    邹安平

城市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    乔玮

两相厌氧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技术研究    李庆

浅析污水厂污泥厌氧消化成分及其变化过程    袁冀;

污泥停留时间对微波-厌氧消化联合处理水解酸化残余污泥的影响研究    魏玉芹;伍健东;周兴求;

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牟艳艳,于鑫,郑正,袁守军,崔磊,严晓明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温厌氧消化处理研究    汪德生;付蕾;

大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与运行调控    宋晓雅;杨向平;王东生;

加拿大污泥资源化利用和工程实践对中国的借鉴    徐文英;

修正技术政策导向,发展可持续的污泥处理技术    季民;

污泥中硫浓度与产气中硫化氢含量的相关性探讨    戴前进;李艺;方先金;

城市污泥的处理及利用    李滨;

三种典型的污泥发电工艺    苏丹;王鑫;刘一威;

Cambi~(TM)高级污泥厌氧消化(CAAD)技术的特点和污泥中生物能源和资源的回收利用    廖足良;Harald KLEIVEN;毕学军;Keith PANTER;Dan MOLONEY;

低温产甲烷菌的研究现状    宋素琴;张志东;顾美英;房世杰;

淹水和旱作稻田土壤中产甲烷菌的多样性分异    崔中利;王英;滕齐辉;张斌;曹慧;

瘤胃甲烷调控方法评述    刘开朗;王加启;卜登攀;李旦;赵圣国;于萍;

PCR-DGGE技术在水牛瘤胃产甲烷古菌多样性探索中的应用    刘园园;王士长;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物质转化、微生物生理群变化及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汪婷;何健;赵子如;李顺鹏;

牛粪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的RFLP分析    何健;汪婷;梅琴;李顺鹏;

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邓晓;李勤奋;

高原湿地甲烷产生的生物学机制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    田建卿;田建卿;王艳芬;东秀珠;吴宁;陈槐;

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对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研究    左剑恶;邢薇;孙寓姣;

污泥厌氧消化期待技术集成整合    雪见

处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谷林

中介一个建议 企业节税十万    王度 吴肖峰

加强管理求效益    李宝福

日本期待收获巨量天然气    况叶

“舞姿”轻盈 时风“大象”续写增长篇章    房士阁

艰苦创业 大胆创新 锻造辉煌    杨吉元

以开发出有机废料处理技术    记者 郑晓春

呼市非法小冶炼治而不死    本报记者 张玺 通讯员 母瑾

北方果树缺铁防治方法    沈慧

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乙酸累积的微生态机理研究    许科伟

超声预处理组合技术改善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    刘畅

微波结合碱解预处理改善剩余污泥厌氧消化效能的研究    池勇志

瘤胃产甲烷菌定量检测与微生物菌群调控研究    郭嫣秋

晋南牛和山羊瘤胃产甲烷菌多样性研究    裴彩霞

厌氧真菌与产甲烷菌共培养系统的建立及其代谢与菌群变化的研究    成艳芬

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菌群及微生物发酵特性和甲烷产量的影响    王新峰

水和乳化液对煤层产甲烷菌群活性影响研究    肖栋

厌氧烃降解产甲烷菌系的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的特征    周蕾

污泥破解预处理技术和破解后污泥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尚梦

铁腐蚀析氢强化甲烷产率实验研究    赵丹

高含固率污泥厌氧消化搅拌技术及水力特性研究    赵东方

促进污泥厌氧消化产沼气技术研究    袁文祥

高含固率城市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研究    王田田

超声破解预处理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适应性研究    杨倩茜

超声波处理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    赵野弛

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李贺

城市污水混凝预处理及污泥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明磊

污泥厌氧消化工艺中病原菌VBNC状态的发生与复苏研究    姜谦

微波预处理对污泥厌氧消化及脱水性能的影响    李华峰

Baidu
map